儿科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护理_第1页
儿科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护理_第2页
儿科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护理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中医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 儿童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护理姓 名:侯文娟专 业:护 理层 次:专科班级:2011级学号:1105150432指导教师:赵会侠(主管护师)2013 年 11 月 9 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1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效果 22护理干预 22.1 评估 22.2 干预 22.2.1 认知干预 22.2.2 服药行为干预 32.2.2.1 掌握喂药技巧 32.2.2.2 正面引导患儿 32.2.2.3 实行奖励机制 42.2.2.4 采取正确喂药姿势 42.2.3 保证服药时间准确 42.2.4 保证服药剂量准确 42.2.5 做好出院带药的护理

2、5参考文献 5儿童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护理专科 护理学 侯文娟 学号: 1105150432指导教师: 赵会侠 职称: 主管护师 摘要 目的:总结儿童患者口服用药的安全护理,提高患儿用药的准确性和药物 的治疗效果。对2011年 1月 2012年1月在儿科住院治疗且有口服用药的患者 85 例进行强化用药干预。对患儿和家长用药知识进行评估后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针对患儿及家长药物相关知识认知不足的问题,发放药物说明书、制作图文并茂的 儿科用药小知识手册 ;针对患儿家长对喂养技能掌握不全面的问题,指导 1 岁 以内患儿家长喂药的技巧,对13岁患儿采用各种玩具转移服药时的注意力, 对3 岁以上患儿给予

3、各种激励, 鼓励其配合服药; 改变给药模式, 实行闹钟提醒等方法, 保证患儿在服药时间、方法、剂量上准确无误;对于出院带药患儿,采用三色服药 卡,保证出院后准确服药。实施强化用药干预后,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遵医行为和 满意度。 关键词 儿童;口服药品;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护理药物治疗是防治疾病最重要的环节,口服用药方便、简单、患者痛苦小,是预防及治疗疾 病的重要途径。然而儿童患者用药具有其用药剂量较小 1 的特殊性,药物使用不当,危及患者 的生命安全,给临床安全用药护理提出了挑战。通常将口服药物发放给患儿或家长进行口头交 代,由于患儿及其家长缺乏对药物知识的了解,未严格按照用药时间、方法、剂量进

4、行服药的 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患儿漏服、误服、多服或少服 严重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稍不注意,给 口服用药患儿带来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患儿用药安全及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我科加强了口服用 药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011 年 1 月 2012 年 1 月在儿科住院治疗且有口服用药的患者中选择85 例,男 52 例,女 33例; 1岁以内 34例,13岁 37 例, 414岁14例,平均 6.5 岁;先天性心 脏病10例,过敏性紫癜25例,川崎病20例,肾病综合征 3例,腹泻病27例。口服药物有地高辛、开博通、强的松、潘生丁、阿司匹林、蒙脱石散、四联活菌片

5、、三联活菌片等。1.2效果 患儿出院时进行口服用药知识掌握情况考核和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掌握用药知识80例占94%基本掌握5例占6%满意81例占95%基本满意4例占5%与强化护理 干预前(2010年1月一2011年1月)的用药知识掌握情况(掌握 76%基本掌握12%未掌握 12%)和满意度(满意 75%基本满意12%不满意13%比较,均有显著提高,效果良好。2护理干预2. 1评估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评价患儿及家长对口服用药相关知识的认知和配合情况,内容主要包括口服药物知识、喂药技巧和遵医情况。由责任护士负责向年长患儿及家长逐项询问后填写问卷。评估结果见表1。表1 :患儿及其家长对口服用药相关

6、知识的认知和配合情况内容例数百分率知道服用药物名称3946药物知道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89知道服用方法5666知识认为服药时间提前、退后关系不大7892认为服药剂量稍多点或少点不要紧8094喂药 技巧掌握药物配制方法5565掌握预防喂药呛咳的方法5767掌握让患儿有效吃药的方法2327遵医患儿配合服药1012行为家长关心、配合患儿服药7082从表1可见:患儿及其家长对口服用药相关知识掌握不够,甚至存在误区,如91%不知道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92湫为服用时间提前、退后关系不大,94湫为服用剂量稍多点或少点不要紧;家长对喂药的技巧掌握不够;患儿对口服用药的配合较差,尤其是3岁以内的患儿。2. 2干

7、预 护士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病情患儿及不同特性药物,为患儿提供不同的服药方 法,以增加患儿的服药依从性,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高家属的满意度2 。根据调查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如发放药物说明书、制作图文并茂的儿科用药小知识手册、三色服药卡、闹钟提醒、奖励患儿小礼物等,保证患儿在服药时间、方法、齐憧上准确无误。54%2.2.1 认知干预 通过评估,了解到患儿及其家长对药物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理解,如 不知道服用药物的名称、 91%不知道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34%不知道药物的服用方法。 因此, 根据小儿特点和本科常见疾病情况,科室自编图文并茂的儿科用药小知识手册 ,上面有儿 科常用药及特殊用

8、药的药名、常用剂量、喂药技巧(怎样准确取量、水剂、片剂、油剂的不同 给药方法) 等,发放给患儿及家长阅读; 责任护士每日喂药前向其讲解相关药物的名称、 剂量、 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分病种由责任护士进行集体宣教,如护患互动、提问、解答、护 士演示、患儿及家长重复演示等方式如慢性心功能衰竭患儿口服地高辛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通过反复认知干预,家长能熟练掌握药物的配制方法、准确取量及掌握用药注意事项等。2.2.2 服药行为干预 通过调查了解到患儿家长不清楚喂药的技巧, 35%不知道药物配制的方 法, 33%不知道预防喂药时呛咳的方法, 73%不知道让患儿有效服药的方法。因此,以往给患儿 喂服药

9、物时,由于患儿不配合,甚至拒绝服用,有的家长采取强硬的办法灌服,甚至将患儿鼻 腔捏紧灌服,这样很容易导致患儿呛咳或窒息。 护士加强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喂药方法及用 药技巧非常有必要。2.2.2.1 掌握喂药技巧 对 1 岁以内的 34 例患儿,由于患儿年龄小、不配合,不会主动表达 感受,增加了喂药的难度,容易延误喂药的时间,增加用药的危险性及患儿痛苦,导致口服用 药很难起到应有的治疗作用。考虑到婴儿时期,患儿目光可随物体上下移动,对发声玩具尤其 感兴趣 3 ,因此在喂药时,摇拨浪鼓或颜色鲜艳的气球、给予电子音乐玩具等,转移患儿的注 意力。同时要掌握一定的喂药技巧,才能够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奶瓶、

10、奶嘴是患儿熟悉的用 具,教会家长借助奶嘴喂药。将奶嘴放入患儿口内,再将准备好的药液放在奶嘴内,如是片剂 先将其研碎溶解,以不溢出为限,一次喂药量较多则直接使用奶瓶喂药,使患儿在吸吮时将药 物吸入。如果药液量少时,对于易于溶解的药物用温水溶解后,可用滴管喂或用 5 ml 注射器 抽吸后再喂患儿服用,注意喂药前将药物摇匀,从患儿的嘴角或舌下慢慢喂服,少量多次,直 到药物喂完;对于不溶解于水的片剂,如阿司匹林等,碾碎后用温开水稀释,再用 5 ml 注射 器抽吸,由于药物易沉积于注射器底部,给药前用手指轻弹注射器,使药物与水混合均匀后, 在按上述方法喂药,避免引起患儿恶心、呛咳。222.2正面引导患儿

11、 对13岁的37例患儿,由于该年龄段患儿能初步表达感受,能区 分各种形状,喜看图画 4 ,但往往因害怕而哭闹或不配合,强行灌药易发生呛咳甚至窒息等意 外事件。护士要多正面鼓励,要有耐心,可让其看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画,听各种手机铃声,看 卡通动画片等,尽可能说服其配合。对于实在不愿配合者,采用药勺喂药,喂药时特别注意将 药勺压住患儿舌面中部,患儿咽下药液后方可将药勺取出。2.2.2.3 实行奖励机制 对 3 岁以上的 14 例患儿,由于这些患儿能较准确表达感受,有自尊,大多较配合,一方面身心可塑性较大,患儿常表现出勇敢的心理5 ,护士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环

12、境的影响,产生了复杂多变的情感体 验,如受到成人的鼓励、称赞时会出现满足感 3 ,护士及家长多给予表扬、赞赏、鼓励等。在 服药时如果表现良好,可及时奖励各种图形的大红花、千纸鹤、五角星、帆船等礼物。另外, 在病区走廊设立“谁是最棒的宝宝”专栏,将积极配合的小朋友的照片挂上去,号召同病室小 朋友向其学习,并定期选举,充分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2.2.2.4 采取正确服药姿势 指导患儿及家长服药时取坐位或立位, 避免卧位时发生呛咳误 咽,服药完后站立或慢走 5 min ,使药物完全进入胃内。2.2.3 保证服药时间准确 调查显示 92%的患儿及家长认为服用时间提前、退后关系不大, 因

13、此,护士在发放药物时强调患儿所服用药物对时间的要求。口服药由责任护士在白天发放, 一般用药如蒙脱石散、四联活菌片、三联活菌片等对服用时间要求不严格的,根据患儿睡眠情 况提供个性化服务,避免将患儿强行叫醒喂药以致患儿哭闹及家长不满意,排斥口服药。改为 在患儿醒后再给药,家长也乐意提醒护士,同时也能保证用药间隔时间。特殊药物如地高辛、 开博通等严格要求时间药物,护士向家长强调用药的严格时间限制,并通过多种途径保证用药 时间准确:一是做好书面、口头、床头交接班,二是护士采用闹钟提醒时间,三是交代家长及 时提醒。配餐员开饭前询问护士发药情况,保证餐前服用的药物如健胃药等及时发放。配餐员 收拾餐具后告知

14、护士,提醒护士及时发放阿司匹林等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这样,既保证 药物的最佳疗效,又避免延迟、提前和漏服药物。2.2.4 保证服药剂量准确 为了保证患儿服药剂量的准确,我科将特殊口服药物(地高辛、按茶碱、开博通等) 进行换算, 并打印、封塑后放在口服药物栏内。 如医嘱开有地高辛 0.025 mg,护士先对剂型 , 与表上相同,再按药物换算表,取 0.25mg/ 片地高辛碾碎,放入加有 10ml 冷开 水的药杯中溶解,对照表上0.025mg相对应的表格内是1ml,用注射器边搅动边抽吸药物,使药液尽量混匀,抽吸 1ml药物后再喂给患儿服用即可。并注明配制时间、责任人、含量,以便 于其他人准确抽

15、取药物,这样既安全、准确,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往科室没有统一规定,护 士溶解药片时随意性大而且不习惯注明含量,他人再次发药时容易造成剂量换算错误或是不敢 用而造成药物浪费。2.2.5 做好出院带药的护理 患儿院外正确服用口服药,是降低复发率、提高药物疗效的 重要一环。 以往大多是口头交代家长, 家长当时记住了, 出院后容易忘记, 或者更换监护人时, 发生交接错误,造成患儿多服、少服或漏服药现象。我科采用名片卡制作出院带药卡,使用不 同颜色的卡片, 指导患儿按时用药、 正确服用, 便于患儿掌握, 避免用药不当所致的无效服用。 早晨为红色、中午为粉色、晚上为白色,背面写有药物名称、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如进餐 前服用、进餐后服用、服药后应多饮水、服药后不饮水、哪些药物要用吸管服用、哪些药物是 睡前服、哪些药物要用多少水调配等,在相应的栏目内填写清楚。按照所填写的内容结合药物 向患儿及家长讲解, 直到他们能完全掌握, 记不清楚时可以翻查卡片上的说明, 保证用药准确。 参考文献 1 魏尔清 , 耿宝琴 . 临床药理学教程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