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教案_第1页
生态经济学教案_第2页
生态经济学教案_第3页
生态经济学教案_第4页
生态经济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经济学教 案第一章 导 论经济学专业二五年七月第一章 导 论序 我们这门课叫生态经济学。每门课都有一个序言或总论,我们这门课也不例外。今天是第一次课,我们也先给这门课做个序,命名为导论,主要介绍这门课的来龙去脉与基本框架结构,研究对象及其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我们知道,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而寻求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的科学,是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众所周知,战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口的迅猛增加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经济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对大自然的干预及影响程度也越来越高,与自然规律相背离的人为的掠夺与破坏屡屡发生。久而久之,环境的

2、污染、资源的耗竭、生态的退化等现象便在所难免,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随着时光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渐高涨。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后,一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环保专家致力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这样一来,以解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己任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新兴学科生态经济学便破土而出。80年代后,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生态经济学在理论界开始得到重视;90年代后,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对策措施开始出台;新世纪以来,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行动

3、相继启动,生态经济学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比较起来,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环境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及其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现象应运而生。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问题愈益突出,并由此引起了理论界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战略措施破土而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问题渐渐得到理论界和各级政府的普遍认同,不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都到得了充分的重视。在此,生态经济学的地位不言而喻。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生态经济学产生的时代

4、背景 1. 生态经济问题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结果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应运而生,在人类活动推动下,纯而又纯的自然已不复存在。实际上,从猿到人的转变一完成,人们便以群体(原始群)的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捕鱼打猎、伐木造房,对大自然的影响就明显大于与其他生命体,生态问题就已开始出现。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缓慢发展,尤其是随着人们劳动经验的积累、技术的进步、工具的改良,人们开始兴修水利、开荒种地、开采矿藏,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对大自然的干预也越来越大,生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样一来,原始生态系统就渐渐让位半人工生态系统。然而,由于自身知识及其认识的局限性,在改造

5、自然的过程中,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屡屡发生,遭到自然报复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古代一个个城堡的兴衰及其洪涝灾害的频频发生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尽管如此,但是,从整体上看,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人类活动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都十分有限,对大自然的影响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极为有限的,其生态环境问题也都是局部性的,而且并不十分突出。 2. 近代生态环境的恶化诱发了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大工业的兴起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的生态经济问题接踵而至,由此影响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人口膨胀。二战以来,世界人口翻了

6、一番。人口的膨胀导致了人类对食物、衣着、住房等生活资料的需求迅猛增长,乱采乱伐等盲目开发现象在所难免,自然压力明显加大。这样,在不断膨胀的人口压力下,森林萎缩、草场退化、水资源短缺以及能源耗竭等问题便愈益严重。 环境污染。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导致了“三废”和污染问题的突出。工农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与生活垃圾的爆增尤其是化肥、农药和动植物催生剂的滥用造成了对土壤、水体、大气和整个环境的严重污染。污染的加剧导致了疾病的流行,人类的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 气候变异。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三废”防治技术的落后使大量含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层中,由此导致了臭氧层的耗竭和温

7、室效应的产生。久而久之,最终引起了皮癌病例的增多,诱发了海平面的上升,大量沿海低洼地区被淹没,经济损失极为惨重。 森林草原大量锐减,水土严重流失。森林草原是地球生物物种的家园,是水土得以保持的基本条件。然而,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粗放型掠夺式开发的推进,森林草原大量锐减,植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据估计,18501980年间,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15%,19801985年间,全球森林以每年1140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着。与此同时,草原面积的递减和草场的退化现象也十分严峻。久而久之,水土流失现象便在所难免。 土质退化、地力衰竭。水土的严重流失以及污染破坏和掠夺性开

8、发,导致了土质的退化和地力的衰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40多年里,全球大约有12亿公顷(11%的植被面积、中印两国面积总和)的土地因为过度开发而及度退化,地力严重衰竭。 生物种类急剧减少。人口的增长、掠夺性的开发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导致了地球生物种类的大量锐减。据推测,自1600年以来,已有724个地球生物种类已经灭绝,目前还有近4000个物种濒于灭绝,3600多个物种进入易危阶段,7200多个物种处于稀有状态。据专家估计,目前每年还有100300个物种濒临灭绝,有1/4的物种在未来几十年内具有灭绝的危险。 生态问题的恶化不仅导致了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而且还严重影响了经济

9、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为此,人类开始探索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生态经济学便渐渐孕育成熟。 3. 生态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加大,人们不仅要掌握客观的自然与经济规律,而且还要逐步认识和掌握生态经济规律,以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在不断提高,随着时光的推移,人类对自身生存空间与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态经济运动规律认识的期望越来越迫切,适应这一要求,生态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重

10、要使命之一就是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然而,这一历史使命的完成需要科学技术不断向纵深推进,以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活动日益走向纵深。为了科学技术的正常发展和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为了确保自然经济社会间的良性循环,人们迫切要求全面认识并掌握生态经济的运动规律,尤其在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今天,这种要求便显得更为迫切,生态经济学便随之产生。 生态学与经济学纵深发展的共同要求。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科技的进步,诸多学科都在纵深发展、相互交叉,生态学与经济学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经济与生态规律认识的加深,生态学与经济学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11、随着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纵深发展,二者相互交叉的内容越来越多,相互融合的力度越来越大,这样,生态经济学便破土而出。 4. 生态经济学产生的社会条件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经济学也不例外。1866年,海克尔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鲍尔丁提出了生态经济理论,其间经过了上百年的时间。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下列条件决定的。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最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工业化不断推进,环境问题愈益突出,生态经济学产生的条件日益成熟;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尤其是生态技术的发展也为生态经济学的

12、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20世纪以来,在科技进步推动下,社会生产力蓬勃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仅许多环境问题应运而生,需要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而且人类治理环境的能力也在大大提高,生态经济学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更为牢固。 其他社会条件。二战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化,各国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日益加大,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行政与经济手段应运而生,不断完善,各类环保机构破土而出,生态环境知识开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此推动下,人们的环境意识与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客观上推动了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3、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要了解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就必须先了解生态学的产生。生态学一词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最早提出来的,原意是指生物和环境的科学。据此,人们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20世纪后,生态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其研究范围已扩展到所有生物乃至人类活动与环境间的关系。后来,随着时光的推移,生态学渐渐分解为许多独立的学科,生态经济学就是其中的一支。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论文,是生态经济学诞生的重要标志。后来,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研究了人类与生物界的关系,分析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从此,生态经济学的研

14、究开始活跃起来,一大批富有影响的专著、论文相继问世。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了“零增长”理论;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认为人类活动不能超越地球的承载力。此外,朱利安、甘哈曼也都提出了自己的生态经济理论。1979年以后,我国开始了生态经济的研究。1982年下半年分别在银川和南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业生态经济研讨会和全国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1984年2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拉开了生态经济研究的序幕。 三、生态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停滞派零度增长论。罗马俱乐部的悲观派认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使用都已达到极限,人口增长也已如此,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必须停止增长,即零度增长论。

15、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把生态系统推到了崩溃的边缘,人类引向了世界末日,主张退回18世纪以前的田园经济时代,因而被称为停滞派。 观望派无关论。在部分发展中国家,一些学者持有观望态度,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发达国家的事情,与发展中国家无关,因而被称为无关论。 乐观派。乐观派提出了“没有极限的增长”的观点,他们认为保持持续增长最为安全。因为随着经济、科技的进步,人类资源供应会源源不断,生态环境将趋于平衡。 主流派可持续发展论。多数学者认为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净化、循环与再生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一限度,将会出现不可遏止的退化,人类生存危机在所难免。他们还认为,只要发展道路是科学的,就会实现可持续

16、发展,避免环境灾难。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忽视由生态和经济这两个系统组合而成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复杂性尤其是生态系统的特殊作用,以致灾难性的生态危机频频发生。历经多次灾难后,人们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渐渐认识到自然(生态)、经济、社会间良性循环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自然得到了充分重视。在此,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揭示生态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一个高效低耗的最佳生态经济系统,稳定持久地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服务。根据这一思路,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正确

17、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人类又是大自然的利用者。种植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人类对大自然合理利用的结果。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人类只有利用好这一关系,科学把握自然规律,才能真正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 正确估价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实际上,大自然有着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人类不可能随便改变它。但是,人类可以逐步认识并利用其客观规律改造自然。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对此,必须给予正确估价。 正确运用和掌握改造自然的措施。当前,研究生态经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我国

18、现有的生态系统,但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对自然环境实施改造措施时,必须注意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充分把握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正确运用和掌握改造自然的具体措施,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边缘科学,由许多相关学科构成。主要研究领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综上所述,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

19、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结合的一个矛盾统一体,这就是生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可以说,研究生态经济系统就是生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使命。(2)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运动规律。像其他社会系统一样,生态经济系统也有自身特殊的运动规律。生态经济学以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揭示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殊性及其运动规律。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等,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及其运动规律。比如,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必然导致水土的流失和气候的变异,最终阻碍、破坏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从运动中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

20、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3)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存在着诸多矛盾,其中,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满足这一需求的资源更新能力的有限性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态经济系统的这种基本矛盾予以暴露出来。其一,人类经济活动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在扩大。主要是人口的迅猛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了资源的耗竭和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下降。其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合理和废弃物的增长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有限性的矛盾在扩大。主要是盲目开发和废弃物排放量的急剧增加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导致了生态环境

21、的恶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经济系统的这种基本矛盾也在不断发展着,生态经济学必须认真研究这一问题。 三、生态经济学的性质与特点 (1)生态经济学具有边缘科学的性质。作为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经济学既不完全以经济系统为对象,也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科学,它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实际上,现代生态学和经济学本身就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进而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2)生态经济学具有经济科学的性质。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来看,生态经济学自然成为经济科学。它从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生态与经济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

22、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看来,生态经济学确实属于经济科学的范畴。 (3)生态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首先,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程度。生态经济学主要揭示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往往建立在特定的理论与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其研究内容自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次,生态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理论经济学的性质。生态经济学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属于广义理论经济学的范畴,自然是一种理论性较强的经济科学。最后,生态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生态经济学把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联成一体,直接揭示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演变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客观世界的变化,帮助解决人

23、类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1)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各自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一般特征。 (2)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区域性结构问题。这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所在,而生态系统往往布局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因此,区域结构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3)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功能和整体运动问题。完整的生态经济系统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构成的。因此,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功能和整体运动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4)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科学管理问题。由于生态经济系统离不开人类活动,因此,如何进行科学管理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24、(5)研究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及其经验教训。研究生态经济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总结人类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指导当前的社会实践。 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以及历史比较法、统计调查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及其自身独有的生态经济模拟法和综合效益评价法。 三、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1)生态经济学的概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经济学。是研究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经济学为主导、人类活动为中心,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具有系统

25、性、综合性、协调性、战略性、持续性、地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2)区域生态学的含义。是研究一定时空范围内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3)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生态经济学主要由理论生态经济学、部门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综合生态经济学以及地域生态经济学等方面构成(具体分类在21页)。 四、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目的和意义 在实现小康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愈益突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便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其一,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气候的变异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生态经济学的

26、发展。其二,人类经济活动盲目性尤其是企业短期行为的遏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实现,都需要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深化与加强。其三,经济发展后劲的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加强生态经济学的研究。 第二章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生态理论、系统论、经济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构成。下面一一分析。第一节 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来的。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 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 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系统两方面。其中,非生物系统是生物系统的生存环境,主要由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等方面构成。 (1)太阳辐射的生态

27、效应。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运转都离不开太阳。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后,只剩下47%的能量可以达到地面,其辐射光谱也发生了变化。其紫外线被臭氧层所吸收,生物圈受到了有效保护。植物光合作用中所利用的太阳辐射为生理辐射。在地球表面上,太阳辐射是不均匀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行周期性更替,进而使动植物形成了周期性的(冬眠、换羽、迁徙等)生态习性。 (2)温度的生态效应。在地球表面,温度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季节及其气候带。不同的温度适合不同类型的生物生长,不同的纬度与高度会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与生物带,进而产生不同的生态系统。 (3)水分的生态效应。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生物体的主要成份。降水

28、量的多少便成为生物分布的重要制约因素。由此,气候干湿程度及其生物分布可分为很湿润的森林区、湿润的森林区、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微湿润的稀树草原、半干燥的荒漠草原以及干燥的荒漠等几个层次。 (4)空气、风的生态效应。没有空气,动植物照样不能生长。不同的空气成分,对生物的生态分布有着不同的影响。同样,风对动植物的生长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花粉、种子的传播,都需要风力的推动。风力状况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与生物带。 (5)土壤的生态效应。土壤是生物发育、栖息的场所。是生物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显然,土壤的肥力状况同样影响生物种类与数量的分布。 二、生态系统理论 任何生物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它们总是有机

29、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生物群落。各个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不可分,进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理论重在研究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有机体由许多个体、种群和群落生物构成,其生存环境则由光、热、水、土、空气及其生物圈构成,有机体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完整的生态系统理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生物种群关系理论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群不是孤立的,大家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种群关系。根据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不同,大体可分为有利和有害两种关系。 (1)生物种群间的有利关系: 共栖(因对方存在而受益

30、); 互利共生(均从对方获利); 偏利共生(一个受益,一个未受损)。 (2)生物种群间的有害关系: 抗生(一个存在有害于另一个); 寄生(一个寄生于另一体内); 捕食(一个靠捕食另一个而生存); 竞争(各个生物为生存而争夺)。 生物种群关系理论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病虫害的防治、动植物的驯养与耕种等等,都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 2. 生物能量流动理论 生物能量流动理论认为,太阳能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第一性的能量,成为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能量,这些能量按照热力学定律,在各子系统间循环流动,通过营养关系使各个子系统相互联系在一起。这一理论中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是: (1)食物链与食物网。

31、各种生物通过营养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食物链。各个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网。一般说来,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也就越稳定,进而就越能维护生态平衡。 (2)生态金字塔。在生物食物链中,按照营养序列,上一营养级总是依赖下一营养级,从下向上,营养级的能量呈递减状态,形成一个金字塔状的结构,被称为“生态金字塔”。研究生态金字塔,对于农牧渔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群落相继更替的过程就是生物群落的演替,这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过程。生物群落的演替有正向演替和反向演替之分。正向演替从裸地开始,最后形成顶级群落。反向(逆向)演替则指环境的

32、退化,如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最后形成裸地。这一理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理论生态系统的核心是生物群落,这种生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持与自我修补的能力。这种自我维持与自我修补是指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时的一种自我调节行为,这种自我调节一般通过负反馈机制来实现。但若超过一定限度,这种调节将渐渐失灵,生态系统将难以修复。第二节 生态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就是生态价值。目前,人们所接触的自然环境都不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化了的。人类活动既能产生正值的生态效果,也能产生负值的生态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态

33、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人财物力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整个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不仅得以恢复与增加,其价值也会随之增加。 一、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1. 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 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人类对其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认识到不仅组成生态系统的资源要素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整个生态系统和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也具有使用价值。比如,森林、草原和其他动植物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具有生态效益。这些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实际上就是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2. 生态资源的价值 像商品的价值一样,生态资源的价值也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

34、。下面以几种典型的生态资源为例进行分析。 天然林的价值。由于加入了人类劳动,天然林的价值便可推算出来。林木管理、病虫害的纺织等等,这些劳动都决定了天然林的价值。天然林是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相结合的产物,其价值可能与人工林差别很大。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的价值。为了获取这些资源,人类要投入大量劳动进行勘探开发,这些劳动与费用便构成了矿产资源的价值。 土地资源的价值。长期以来,在人类劳动推动下,土地不断改良,其中凝结了大量人类劳动,这些劳动便构成了土地资源的价值。可见,生态资源也是有价值的。 二、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与实现方式 1. 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 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只能通

35、过交换关系、在消费者享用中去寻找。消费者在享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会获得一种超额利润或级差收入生态资源价值的等价物,这种超额利润就是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显然,生态资源的价值是通过其使用价值的实现而实现的。 2. 生态资源价值的实现方式 生态资源的价值主要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其一,在价值决定上,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生态资源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生态资源的劳动耗费即c、v、m三部分构成的。其二,在价值补偿上,一是从级差收入中征收生态资源保护与建设税,以补偿其劳动耗费;二是对生态资源破坏者的罚金,以恢复其生态功能;三是对资源利用者征收资源税,以提高资源生产能力。 三、生态资源价值的计量

36、1. 生态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 (1)价值计量法。以生态资源的整体效益所承担的社会价值量或整体收益的增加作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2)效益计量法。以生态资源的各种效能所节约的劳动量作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3)效能计量法。以人工手段所得到的资源效能作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和实物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2. 生态影响的经济评价 主要是从经济上评价生态价值影响的大小。其评价方法主要有: (1)生态功能经济评价法。主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评价生态资源功能的大小。具体又有效果评价法和消耗评价法两种。效果评价法主要根据生态系统整体效益的大小来评价。消耗评价法主要根据恢复或改造生态系统所消耗的经

37、济成本的大小来评价。 (2)生态成本法。这是将人类对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影响后果用货币来表示的方法。在此,各项生态活动的经济损失以及各种修复费用之和便是生态成本或生态代价。 3. 生态资源价值损耗的计量 生态资源价值损耗的计量通常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具体又分为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和保护费用法、影响工程法以及调查评价法。第三节 系统理论一、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系统理论是由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来的。系统论认为,在自然与社会中,各种事物往往都以一定的程序和结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的功能自然大于各个部分之和。系统通常有孤立系统(与外界隔绝

38、)、封闭系统(只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和开放系统之分。其中,只有开放系统才能保证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方向发展。系统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30到60年代为“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阶段,二是60年代以后的“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阶段。二、耗散结构论 耗散结构论有两个基本点:一、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二、通过涨落达到有序,这是系统自组织的范畴。 (1)有序。有序是指系统在开放条件下,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使内部诸要素各就其位,进而使整个系统在进化、发展中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进化中,一旦各个要素占据了自己进化的时间位和空间位,便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达到有序

39、状态。 (2)平衡与非平衡。平衡是指系统处于某一特定状态,在没有外界因素干扰时,这一稳定状态维持不变的情况。平衡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之分。非平衡是指系统的不稳定状态,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就是这种非平衡状态。 (3)自组织。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有序化过程中,通过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使系统各要素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自组织是实现非平衡的手段,是生态系统有序化的必要条件。 (4)涨落。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输入与输出间数量关系的变动速率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就是涨落。涨落是实现非平衡稳态的转换器,是自组织的直接诱因。三、熵理论 1. 熵的含义 熵的原意是指物质系统热学状态的物理量,它

40、表示自然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不可逆性。系统中的熵是用来反映系统失去的转化能力的,失去的越多系统的熵值越大,进而越会滑向无序状态。这时,只有保持开放状态,连续不断地向系统中输入能量(负熵),维持其能量转化能力,系统才能保持有序状态。2. 熵理论的启示 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主要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换,获得其所需要的负熵流(太阳能、氧气、地表营养等)。正是负熵流的不断输入,不断抵消系统内部的增熵过程,生命才得以运转,系统才得以维持有序和稳定。随着内部负熵流的增加,整个系统的总熵会下降,生态系统会进化、升级;否则,会导致总熵的增加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可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不能过度,否则,将会导致

41、熵的增加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灭亡。四、控制论 1控制论的产生 控制论的产生以1948年维纳的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控制论所研究的是一种具有高级形态的有序结构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一般都有一定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机制,能在环境变化时实现控制目标。高等动植物一般都有这种调节与控制系统,以便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控制系统的结构 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分为两部分: 施控部分,即控制器; 受控部分,即控制对象。控制器在接受有关信息后,将其信息、能量输入控制对象,发挥控制作用。在控制作用下,控制对象也会输出一定的信息与能量。控制系统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使控制对象的输出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值。 3生态经济控制

42、系统的特点 目标的多重性与明确性。比如,企业活动的目标就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分。 系统变量的大量性、模糊性及变量关系的非线性。生态系统更是如此。 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多层次性。农业生态系统就是由许多复杂的子系统构成的,并从国家到农户分为许多层次。 系统的随机性。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复杂性,任何控制系统都是不确定的。 系统的长时效性。与人工控制系统相比,有机(生态)控制系统输入与反馈的时效都要长得多。比如,树木的生长周期就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第四节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一、临界论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种自我调节能力,即负反馈效能,由此可以保持稳定与平衡。但是,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十分有限

43、的,这个数量限度被称为临界值或阈限值。当这种调节功能丧失作用时,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溃乱与退化。生态系统的临界值通常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资源容量,二是环境容量。其一,资源容量是指经济系统取得可再生的生态资源后的剩余量,不得低于维持其调节功能所需要的自然再生产量,即对生态系统的干预不得超过临界值。这说明人口数量与建设规模必须与其资源容量相一致。其二,环境容量是指输入生态系统的废物量不得超过其承受能力,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有毒物质的排放都不得超过环境的吸收与净化能力。二、平衡论 生态平衡与否是评价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生态平衡是指一个地区的各类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对稳定、整个系统能够发挥

44、最佳功能的状态,它主要由物质收支平衡、结构平衡和功能平衡几方面构成。人类所需要的生态平衡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平衡,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有序结构。 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息息相关。生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就会影响经济规律作用的正常发挥,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平衡,而且还会造成劳动的浪费和市场供应的紧张。因此,保持生态平衡确实十分重要。三、协调论 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必须协调平衡,人类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障。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作为自然的人,要受到生态规律的制约;作为社会的人,又要主动干预生态系统,以求得经济的发展。由此,人们可以通过对生态经济系统有效地调节控制,建立起一

45、种经济与生态目标相结合的协调性反馈机制。在这一机制作用下,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能量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保持生态平衡,获得持久的自然生产力,进而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在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上提出来的。80年代中期欧洲一些国家把它解释为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限制。发展中国家经过不懈的斗争,终于在1987年世界环境大会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对可持续发展又做了详细的解释与补充,强调了国家

46、主权、国际公平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必要性。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具有重大意义的44/228号决议,指出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在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的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各国一直承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极为重视。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党和政府就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国策。在1991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上,我们做出了认真履行其决议的承诺。历经两年多的努力,我们编制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

47、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阐述了有关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与行动纲领。后来,国务院常委会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6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远景规划纲要,把可持续发展列入了议事日程。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 机会均等与国际公平 在国际上,国家不分大小与贫富,一律机会均等,平等相处。发达国家享受了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发展中国家也应当拥有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机会与权利。历史上,不少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侵略、掠夺和不平等贸易及其破坏环境发展起来的,因此,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国际公平,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2. 尊重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

48、础,没有国家主权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坚决禁止一切侵略行为,确保以领土、生存权和发展权为核心的国家主权的完整。 3.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实际上,任何国家的自然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必须合理利用,科学保护。其中,对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既要合理利用,又要开发替代品,同时还要加强保护,防止浪费。对于能够再生的自然资源,既要维护其生物的多样性,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又要降低其耗竭速率,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健全价格体系与补偿制度。 4.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

49、础。面对人口剧增、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及其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现实,必须转变观念,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及其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功能,全面强化环境质量标准在企业发展和干部政绩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由此,逐步克服短期行为,推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 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现象 人口既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愈益突出。由于资源环境尤其是土地、粮食等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人口的增长势必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的降低,影响经

50、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加,致使贫穷问题愈演愈烈。因此,只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其与经济发展和资源存量相适应,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现象,实现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三、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人口压力过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国家。高达13亿的人口是我国资源环境、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沉重压力。人口过多,不仅耗竭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降低了经济发展速度,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制约了技术进步的进程,穷尽了经济发展后劲,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资源相对稀缺。虽然我国号称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少得可怜。由

51、于人口过多,人均耕地、森林、草场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6和1/2。可见,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资源稀缺的程度将进一步加大,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3)环境污染加剧。目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工业“三废”大量排放,环境污染开始大规模向农村蔓延,且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其中,全国每年排放污水近400亿吨,水源污染极为严重。另外,随着废气的大量排放,温室效应明显增加,臭氧层受到破坏,生态平衡渐渐打破。同时,随着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农村污染形势也日趋严峻。(4)生态状况严重恶化。由于人口过多,压力

52、过大,滥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森林、草场受到严重破坏,整个生态状况严重恶化。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80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已高达300多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也已接近200万平方公里,致使沙尘暴频频迭起。由于用水过量,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明显缺水,100多个严重缺水。这样,在上述种种因素影响下,我国生态形势愈益严重,生态质量严重下降。上述分析告诉我们,我国自然、经济与社会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生态环境也是相对脆弱的,资源耗竭与环境恶化趋势必须尽快遏制,传统的依靠耗费资源、破坏环境来维持高速发展的思路必须彻底改变。为此,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3、。 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其一,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其二,认真执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等政策法规。其三,建立其开源节流的国民经济体系。其四,确立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产体制。其五,构建起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其六,动员社会力量,因地制宜,消除污染,改善环境状况。第三章 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况 社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主体的经济系统和以生物生命活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本章主要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尤其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概况。第一节

54、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一、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的含义与特征 (1)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由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构成的一个综合体,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其中的生物部落。 (2)生态系统的特征: 通常与一定的空间相联系。生态系统往往代表着一定的地区特性,反映着一定的多维空间结构。其中,每个空间都具有一定的生态条件,栖居着一定的生物种群。 具有发育、繁殖、生长、衰老等生命周期。这些生命周期的存在,决定了生态系统的更替规律。 具有生物的代谢机能。生态系统的代谢分别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不同的生物类群完成的。 具有生物机体自动调

55、节的功能。这种通常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调节,二是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节(主要是存在食物链的动植物之间的调节),三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调节。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生态系统主要由有生命的生物群落和无生命的无机环境所组成。其一,无机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是生物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中包括阳光、水分、空气以及蛋白质、腐殖质等各种无机元素和有机化合物。其二,生产者,即绿色植物和藻类等自养生物。它们能把各种无机物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其三,消费者,即以动物和取食植物为主体的异养生物。它们发挥着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作用。其四,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和腐蚀性动物。它们将动植物残

56、体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无机元素,为生产者提供营养和能量。 (2)生态系统的结构。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在一定空间内处于有序状态。这种有序状态具有相对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有序稳定状态,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具体又有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之分。 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是由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空间配置和时间变化等因素构成的。其中,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空间结构属于基本结构。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通过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之间的营养关系所建立起来的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原者)为中心的生物类群。由于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反映着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因此,营养结构又称为食物链结构。在自然界,食物链往往是纵横交错的,基本上是一个网状结构。 3.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二者密不可分,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并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潜能,然后沿着食物链逐级向顶部方向流动。在逐级流动中大部分能量都以热的形式损耗完毕,因此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