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最新原创)_第1页
安大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最新原创)_第2页
安大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最新原创)_第3页
安大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最新原创)_第4页
安大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最新原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大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汪鹏第一单元 地球资源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球资源的组成,认识资源的特点。   2、通过实验,认识资源的用途   3、知道资源是人、植物、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理解资源对生命的重要性,体会生命与地球资源的依存关系。   4、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写小实验报告。教师介绍   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

2、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自然资源,可分类如下: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活动过程 观看地球资源的专题片 了解安徽主要矿产资源珍惜地球资源活动目标1、调查、认识造成土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体会土壤污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理解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意义。2、通过资料及小实验,了解水土流失及其成因和危害;通过调查,认识土壤污染物来源。提出保护土壤的措施并发出倡议。3、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使

3、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活动准备1、提起收看当地天气预报,记录当地空气污染指数。2、准备两块木板、两个小喷壶、少量草皮、水、土。活动时数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引入1、出示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耕地、土壤的保护二、活动天地:防范水土流失1、调查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了解水土流失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记录卡   

4、0;   向家里爷爷奶奶询问耕地减少、水土流失的情况 记录当地或某一村镇的水土流失情况2、请你当一回小医生,为“土壤污染”把把脉、治治病。          病历卡姓名:土壤年龄:地球诞生至今病症: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土质退化,土壤受污染。          处方患者:土壤病情:不断污染流失患病原因:乱用耕地,水土流失,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化工污染处方:植树造林,减少农药

5、化肥使用用绿色有机肥料代替主治医师:汪小菲病历卡姓名:空气年龄:地球诞生至今病症:          处方患者:病情:患病原因:                             处方: 

6、60;                 主治医师:          三、活动延伸:“还我一片净土”演讲第二课时一、活动引入“还我一片净土”演讲。二、活动天地:保护土壤1、你知道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吗?学生阅读“知识链接”,了解后说一说。2、小实验:探究水土是怎样流失的。(学生说一说在家中进行实验的结果。)3、调查并交流你生活的

7、地方土壤里有哪些污染物。  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  喷洒的花肥和农药    4、你能想到那些保护土壤的措施? 保护土壤大家做    少用塑料袋、一次性饭盒。    不随意取土,不破坏植被。        三、后代延伸。1、学习有关保护耕地、土壤的法律法规。2、设计一张送给地球妈妈的“环保卡片”。教学反思:学生对空气的组成由于设备有限我并不能直观演

8、示,感觉存在遗憾地球资源的危机活动目标    1、认识土壤及其基本成分,了解不同颜色的土壤及其分布区。    2、认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的影响。    3、学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1、各地的土壤资料。    2、准备从不同场所采集来的土壤。教学时数   

9、;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活动引入    请学生朗读土壤妈妈。    学生谈朗读感受。    二、活动天地    1、认识土壤。    说说你见过什么颜色的土壤。    你知道中国各地的土壤有什么不同吗?    阅读小资料。   

10、; 2、比较土壤,观察不同。 土壤来源 颜色干湿度 软硬度 颗粒大小 土壤里有什么  校园里      建筑工地      农田里               三、活动延伸    搜集古今中外歌颂土地的散文、诗

11、歌、歌曲。第二课时    一、简单复习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土壤情况。    二、活动天地    1、土壤与生活。    庄稼的生长主要依赖什么?    小实验。 小实验:              

12、0;      用酒精灯烧土壤 过程:  结论:     分小组讨论土壤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土可以做些什么工艺品?    相互交流。    亲自动手做一做。    三、活动延伸    1、泥塑展。2、了解家乡耕地减少的情况及原因。四、教学反思:多数农

13、村学生对土壤的认识更深刻,但也存在局限性,教学中感觉应该带领学生去亲身感受利用绿色能源一、巧用太阳能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叫太阳能及太阳能的作用。2.了解太阳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学会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会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叫太阳能及太阳能的作用。2.了解太阳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二、活动介绍让学生展开一次能源利用的辩论会三、教师介绍绿色能源太阳能 太阳是一个巨大、久远、无尽的能源,同时也是许多能源的来源。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3.75×1026W)的22亿分之

14、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於500万吨煤。 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於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广义的太阳能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狭义的太阳能则限於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的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但太阳能也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能流密度低;二是其强度受各种因素(季节、地点、气候等)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这两大缺点大大限制了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地热能

15、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起源於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其利用可分成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 地热能的储量比目前人们所利用的总量多很多倍,而且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如果热量提取的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那麼地热能便是可再生的。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据估计,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面的热能相当於100PW·h。 不过,地热能的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开发难度较大。 风能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

16、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为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风能是一种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著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在已开发国家,高效洁净的风能也日益受到重视。 海洋能 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源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还蕴藏著巨大的能量,它将太阳能以及派生的风能等以热能、机械能等形式蓄在海水裏,不像在陆地和空中那样容易散失。 海洋能指依附在

17、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温度差、盐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於海洋之中,分述如下: 潮汐与潮流能来源於月球、太阳引力,其他海洋能均来源於太阳辐射,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大部分落在海洋上空和海水中,部分转化成各种形式的海洋能。 海水温差能是热能,低纬度的海面水温较高,与深层冷水存在温度差,而储存著温差热能,其能量与温差的大小和水量成正比。 潮汐、潮流,海流、波浪能都是机械能,潮汐能是地球旋转所产生的能量通过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而传递给海洋的,并由长周期波储存的能量,潮汐的能量与潮差大小和潮量成正比;潮流、海流的能

18、量与流速平方和通流量成正比;波浪能是一种在风的作用下产生的,并以位能和动能的形式由短周期波储存的机械能,波浪的能量与波高的平方和波动水域面积成正比。 河口水域的海水盐度差能是化学能,入海径流的淡水与海洋盐水间有盐度差,若隔以半透膜,淡水向海水一侧渗透可生渗透压力,其能量与压力差和渗透流量成正比。因此各种能量涉及的物理过程开发技术及开发利用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生物能 生物质是指由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生物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

19、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据估计地球上每年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达2x1011t,含能量达3x1021J,因此每年通过光合作用贮存在植物的枝、茎、叶中的太阳能,相当於全世界每年耗能量的10倍。生物能是第四大能源,生物质遍布世界各地,其蕴藏量极大。世界上生物质资源数量庞大,形式繁多,其中包括薪柴,农林作物,尤其是为了生产能源而种植的能源作物,农业和林业残剩物,食品加工和林?品加工的下脚料,城市固体废弃物,生活污水和水生植物等等。 四、小组之间展开辩论 假如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完了,我们人类还能生存吗?正方:人类不能够生存反方:人类能够生存第二单元IT世界信息活动目标:1.了解什

20、么是信息。2.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3.将自己知道处理信息的方法和工具记下来。活动重点、难点:了解信息的处理活动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活动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活动1.芝麻开门(1)什么是信息网络是通过一定载体传递的资源,因此学会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的必备基本技能之一。(2)了解周围的人利用信息做什么。(3)介绍自己所知道处理信息的工具2.点击问号。(1)了解传递信息的方式(2)了解处理信息的工具3.携手共享(1)如何传递信息广播、电视、报刊、交谈、电话、传真、邮件等时刻传递着信息。(2) 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存储 信息的加工 信

21、息的传输 四个步骤第2课时一、谈话入引二、活动1、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分小组活动,每个人手机相关的信息。把个小组的信息集中处理后做一张相关的主题小报。2、以“我心中的中华文化”为主题,收集并整理信息,举行一次演讲比赛。神奇的电脑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 了解电脑的组成2、 了解电脑的作用一、活动引入1、你知道电脑的神奇作用吗?二、活动天地:电脑的组成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而主机是电脑的主体 ,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2、你在学校接受过哪些电脑知识?你学到了什么电脑技能?写一篇电脑体验日记。&#

22、160;                    我的电脑体验日记       三、活动延伸班级开展一次“神奇的电脑”故事大赛走进网络活动目标:1.了解什么是网络及网络的利弊。2.学会申请电子信箱、博客3.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好的网站推荐给小伙伴。活动重点、难点:了解网络的利弊活动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活动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3、二、活动1.芝麻开门(1)什么是网络网络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把电脑一个一个连起来,让不同地区的电脑通过它能相互交流信息,而且速度非常快,可以形象地称它为“信息高速公路”。(2)了解周围的人利用网络做什么。(3)介绍自己所知道的网站。2.点击问号。(1)了解网络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功能。(2)了解网络的利弊3.携手共享(1)如何申请电子信箱a.登陆“新浪搜狐.163”等网站b.注册申请免费信箱c.注册成功后,电子信箱的地址将自动默认为你输入的“用户名加上. 或第2课时一、谈话入引二、活动1.什么叫博客.“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译音。,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人们通常把撰写Blog的人称为Blog

24、ger,也翻译为“博客”。因此,“博客”既可以指撰写网络日志这种行为,也可以指撰写网络日志的人。2. 怎样建立博客那么怎样能拥有自己的博客呢?当前,大多数博客是免费的,只要你有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一个有效的邮箱,一个ID就可以了: 1.登录该网站网页,按步骤申请一个有效的用户名,即ID; 2.用新申请的用户名重新进入网站主页面,点击进入“天涯博客”页面,在这里,会看到醒目的“博客使用手册”,点击后按照页面提示操作,3.怎样让很多人都能看到你的博客?博客人人都可看到,但要吸引更多的人不断的来看你的博客,一要有新意,内容要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或喜欢的内容,二要不断更新,最好每天都有新内容.第三单元

25、 奥林匹克盛会奥运探秘主题目标:.认识目标:通过收集整理材料,互相交流,了解奥运会的历史文化,增长知识,丰富见闻;学习建立个性化的资料库。.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追求美好生活和热爱体育运动的乐观精神。教学准备.搜集历届奥运会图片或音像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工收集有关古代和现代奥运会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请熟悉的人介绍有关奥运会的知识。教学过程:.  活动引入。你熟悉奥运会吗?出示奥运会的图片资料(开幕式闭幕式圣火传递精彩比赛),这些是奥运会的一部分。奥运探秘内容:制订“奥运探秘”活动的学习方案。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接触

26、社会。2、了解科学探究的历程,感受并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质。3、实践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准备:了解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的关注点。活动过程:一、问题与思考1、通过课前与同学们的交流,老师了解到大家对奥运会很感兴趣,并且向老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像“奥运会的来历,奥运会有多少个项目,分别是什么?”我们就把探索奥运会作为这一段时间的研究主题好吗?(板书:奥运探秘)2、老师把课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大家来读一读(出示问题)。3、下面每个小组选2个最感兴趣的问题作为你们组的研究内容(小组选题,汇报)二、实践与活动活动一:制订初步计划各小组的研究内容

27、已经确定了,下一步我们就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了, 在 行动之前,还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吗?(如果学生提出:怎样获得答案?,老师就说,对啊,这些问题确实要好好思考一下,不然,就既浪费时间,收获又不大,你们小组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想到好的办法,同时,把解决的办法记下来)(如果学生提不出,老师就说,你们组打算从哪里找答案,用什么形式汇报给大家?这些问题是不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不然,就既浪费时间,收获又不大,你们小组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想到好办法,同时,把解决的办法记下来)让我们看看哪个组的办法最多,最有用?小组初步制定计划。活动二:交流并修改计划1、每个小组都完成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请组长到前面

28、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思考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每个组长介绍初步计划)每个小组考虑问题都很细致。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我们共同来整理,归纳一下,把同学们的智慧都集中起来放到表格里,制订成一份计划,是不是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进行研究活动呢?(出示表格)(把交流时出现的共同的部分概括出来,出示:调查方式,调查工具,汇报形式)收获与总结小组填表。三、研究与讨论每个小组都完成了,我们展示给大家看看吧,(展示完整表格)这就是我们这次活动的计划,板书:活动计划。和原来那份计划比较这一份怎么样?(整齐,美观)同学们在以后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时,就参考这节课所学的方法制定。四、收获与总结五、拓展与创新根据计划,大家

29、可以在课下进行调查研究活动,并在活动记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下节课我们进行汇报交流、展示评比活动。                        奥运魅力主题目标:1、带领学生走进灿烂的奥运文化,通过收集、阅读、演唱、展示、参观、制作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奥运名人、奥运项目,感受奥运魅力。2、通过了解奥运比赛项目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更加热爱奥运。3、能运用调查、交

30、流讨论等方法搜集并加工信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与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准备:1、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奥运会比赛项目。2、召开班级故事会,讲讲发生在奥运赛场上的感人故事。3、参与运动,享受健康。教学过程:1.活动引入。教材列举的第十三届伦敦奥运会共26个大项,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曲棍球、手球、田径、游泳(包括水球、跳水、花游)、赛艇、皮划艇、射击、射箭、体操(包括蹦床、艺术体操)、马术、现代五项、铁人三项、举重、摔跤、柔道、跆拳道、拳击、击剑、自行车、帆船帆板等。引导学生了解奥运会项目,尤其注意不同项目之间的联系,为进入下面的活动做准备。活动天地1、 办一期“奥运”

31、为主题的黑板报。2、 举办“我喜欢的奥运冠军”图片展3、调查居住地附近的体育设施使用情况北京奥运主题目标:1、带领学生走进北京奥运,了解北京奥运盛会的过程情况,关注今日中国体育的进步和变化。2、小眼睛大视野看奥运、看中国、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练好本领,抒发锻炼自身,为国争光的情怀。教学准备:1、了解北京奥运杰出体育健儿,感受国家体育进步和发展。2、收集、了解有关北京奥运会资料,增加对奥运会的感性认识。3、感受幕后志愿者付出的努力与汗水。教学过程:活动引入6幅代表2018年北京奥运会成就的图片,希望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寻找、介绍自己知道的其他有关内容,增加对北京奥运了解和对祖国体育事业自信心和自豪感。活动天地走进开幕式阅读资料与分组讨论,看视频介绍,回答提问,小组交流。关注北京奥运小组合作完成:收集奥运标志、吉祥物、口号,在活动中对北京奥运有更深的认识为祖国体育事业献计献策。活动延伸 1、 学唱奥运歌曲我和你2、 观看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频资料3、 讨论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要达到哪些要求4、 了解北京奥运会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