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内衣如何突破营销困局_第1页
保暖内衣如何突破营销困局_第2页
保暖内衣如何突破营销困局_第3页
保暖内衣如何突破营销困局_第4页
保暖内衣如何突破营销困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保暖内衣:如何突破营销困局?北极绒策划纪实智旗传播机构 刘志奇 邵军夏天到了,冬天也就不远了。现在,正是暖内衣企业开始磨刀霍霍,筹划全年营销战的时候,这个市场一年一度的惨烈厮杀,将从8月开始延续到冬末春初。 2002年夏天,在上海滩滚烫的热浪中,我们一个项目组挤在一间会议室里,为北极绒的品牌提升挥汗如雨、殚精竭虑。 北极绒的老总吴一鸣,中文系毕业,思维跳跃性极强但不具稳定性,喜剑走偏风,偏爱独具一格并具杀伤力的创意,通过3年的持续冲锋,北极绒在他的带领下稳坐行业前三甲。 然而,当时的北极绒,或者说,当时整个保暖内衣行业,都面临一个同样的营销困局,身处其中的企业,都难逃这个困局的桎梏,而且,到今

2、天为止,这个困局仍然存在,尚未看到突破的曙光。 今天我结合对北极绒2002年的策划案例,深度剖析这个“局”,希望找到突破困局的道路,以供各位看官探讨、借鉴。 “野蛮营销”造成的营销困局 保暖衣是个门槛低的行业,一般服装企业就可以实现当年生产,当年投入运作,在终端卖到两三百元一套。 看得见得利润,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加入战局,在迅速催化市场的同时,也导致了市场的混乱。从1998年“俞兆林”成为保暖内衣的始作俑者,到2001年,短短四年时间,整个市场从峰顶跌落低谷:“俞兆林”出局,有的已经消失,剩下的品牌都面临不等程度的销量下滑。 2002年夏季,俞兆林咸鱼翻生,联合以女性美体塑身内衣起家的婷美,再次

3、杀入保暖内衣市场,使战局更为扑朔迷离。 因为 “野蛮营销”过度开发,包括北极绒在内的整个保暖内衣行业,进入了一个营销困局,这个困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市场空间有限,狼多肉少: 首先,保暖内衣毕竟只是内衣市场的一个分支,最初因为广告轰出来一个红火市场,但几年下来,当人们发现保暖内衣并非想象的那样神奇,这个市场的空间已日益缩小。 其次,人们买内衣,主要是看舒适。从内衣来讲,舒适是最基本的共性特征,如忽视这种特征,而去塑造别的概念,就会失去产品的立足之本,生命力是不能长久的。单纯打“保暖”牌,而把“舒适”放到一边,等于是拿一个新的产品概念,去换消费者已经根深蒂固的产品利益,无法吸

4、引最大多数的消费者。 再次,保暖的功能,主要还是靠外套、羊毛衫来承担,保暖内衣的可替代产品太多。 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市场,因为早期看得见的利润,吸引了一批大大小小的厂家拥进这一领域,造成狼多肉少的局面,野蛮营销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集体中毒“名人广告”:客观地说,名人广告使消费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和认可了这一类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保暖衣市场的成长。但也因为名人广告的前期效益,导致保暖内衣厂家集体中毒“名人广告”。单纯依靠卖“名人”,却不能用足“名人”,名人只是品牌的一个僵化的符号。结果是明星一年比一年请的大,花钱一年比一年多,但销量一年不如一年。 第三:“概念大战”导致概念混乱:为了营造

5、差异,大家都在玩“保暖概念”,乐此不疲,你是“红外线保暖”、我是“超薄抗寒生态保暖”,几乎每一个品牌有自己的保暖概念。保暖内衣本身就是一个细分的内衣市场,整体市场在还没有完全成熟之时就被细化和区隔,信息传播混乱,消费者无所适从,记不住也懒得记,不知所云。我们在终端调查走访中发现,有的消费者看到、听到这些新名词后的反应就是“这是什么材料啊?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只好敬而远之。事实上,对内衣面料,大多数人只认纯棉。 第四:“塑料膜事件”流毒不浅:99年的“塑料膜事件”,导致行业的信任危机。该事件流毒不浅,一直到2002年,还有很多消费者在疑问:保暖内衣为什么要卖那么贵,不就是两层塑料布夹一层棉花吗

6、?到今天为止,虽然事件的影响逐渐淡化,但保暖内衣的行业信誉仍然不高。 第五,经销商尾大不掉,价格战自伤品牌: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想在保暖内衣这个锅里分一杯羹,空间相当拥挤,再加上一年12个月,就指望在冬天赚一笔,大家在这样一个圈子里撕杀,从经销商到厂商的心态都很浮躁。而且,做保暖内衣的企业大都是白手起家,再加上急功近利的营销心态,都没来得及培育出自己的销售队伍。最后在市场低迷期不得不依赖经销商,甚至在营销策略上还要讨好经销商。而在竞争激烈的态势下,经销商并无高招,大搞“价格战”,厂家颇不情愿地跟着玩“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痛苦游戏,更加深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不信任,既让利润受损,又让行业形象受害;

7、以上五点,在2002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到今天为止,这些状况虽然已经有所改观(因为价格战导致利润低,因此花钱打广告也没以前那么凶了,表面的竞争程度不那么激烈了,都在暗地里的较劲),但这个营销困局的5大特性,在不同程度上仍然存在。寻找突破点 以上列举的营销困局的5个方面,总结来看,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是当时北极绒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保暖内衣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空间的问题:这一点不用多说,正是营销困局的第一大特性。保暖内衣市场空间的存在先天局限,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二、品牌力的问题:品牌力问题又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品牌认知的问题:大家都在寻找新概念、

8、新说法,导致概念传播混乱,消费者难以辨别,消费者不知道你的品牌与别人有什么不同,甚至企业自己也说不清; 2、品牌信任度问题:因为塑料膜事件,再加上愈演愈凶的价格战,老百姓购买保暖内衣越来越慎重。 3、品牌形象问题:名人只是品牌的标签,几大品牌的既缺少理性内涵的支撑,也没有感性的外延。 三、渠道的问题:无法有利掌控渠道有其形成的历史原因,难以在一朝一夕全面解决,但其影响不容小觑。 在战争中,当一方被另一方包围时,要想突围,首先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必须是具备一定的战略战术意义,能使全军全身而退,并有可能反败为胜;同时,这个突破口必须是包围圈的薄弱环节,突破难度不大,最好的突破口如果无法胜

9、利突破,将前功尽弃。 营销战与战争的原理是一样的,当我们面对北极绒的的市场困局,首先是寻找最关键、也最容易的突破口。那么,市场空间、品牌力、渠道,这三个方面,哪一方面是我们的最佳突破点。 理论上说,最佳的突破点从针对市场空间狭窄的问题,进行产品更新(但绝不是简单的概念更新),即保留北极绒内衣的保暖功能(这个功能是看家的,不能丢),同时添加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功能,脚踩保暖内衣市场和一个新市场,开拓一个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们为客户提供了几种产品设计思路(因涉及机密,具体思路在此恕不公布),然而,当时我们接手此案已是六月份,开发新产品需要时间,将会错过市场季节。我们只好暂时放弃。 退而求其次,我

10、们决定品牌力着手,实施北极绒的品牌突破。 大策略:品牌突破,超越对手 当时北极绒虽然稳坐前三甲的位置,但与南极人、泰达、猫人、及婷美相比,品牌力并不占优势:知名度相当;美誉度相当;而品牌形象呢,都是以名人代言,而名人的影响力也是旗鼓相当,难分上下。 那么,要想稳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并取得突破,必须从品牌力上全面超越对手。 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品牌认知的突破:保暖内衣同质化严重,必须让消费者对北极绒形成清晰的认知,了解北极绒保暖内衣与其它品牌相比,好在哪里。 品牌信任度的突破:针对消费者对保暖内衣的不信任,我们决定使北极绒成为一个诚信可靠、高品质的品牌。 品牌形象的突破:人们对

11、北极绒的认识一直停留最早的电视广告:“怕冷就穿北极绒,地球人都知道”,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基于此,我们决定将北极绒塑造成一个大气、真诚、热情、有亲和力的百姓化品牌。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突破,站在整个行业的平台上,超越所有对手,率先突围。 策略的执行电视广告:用足赵本山 策略确定之后,我们决定继续延用赵本山为代言人,毕竟北极绒已经打上了赵本山的烙印,抹掉这个烙印不现实也没必要,但在赵本山的使用上,必须围绕策略进行,充分用足赵本山的名人价值。 因此就有了赵本山的采访篇电视广告。 赵本山坐在台上,前面摆着几个采访话筒,开始了他的赵氏风格的摆呼: “看电视烦广告,地球人都知道。 北极绒今年又请老赵,

12、听完你再换频道。 保暖衣品牌真不少,北极绒今年又有新奥妙 更软更薄,款式时髦,保暖透气,出汗不潮。 保暖衣你总得弄一套,信广告不如信老赵, 怕冷就穿北极绒,这事” 画外众人:“地球人都知道” 赵本山:“换频道” 旁白:“又红又专,创造温暖,北极绒保暖衣” 在赵本山·采访篇中,充分发挥赵本山语言天赋,为他量身定做了一个实话实说的创意脚本,一开场就迎合百姓心理“看电视烦广告,地球人都知道”; 然后,在轻松幽默的过程中,传播了产品的专业品质:面料“更软更薄”;款式“时髦”;技术“保暖透气,出汗不潮”; 再然后,巧妙延续了北极绒以前的广告语:“怕冷就穿北极绒,地球人都知道,”重新唤起消费者的

13、记忆; 最后,还杀了一个赵氏风格的回马枪“换频道!”让人忍俊不禁。 在整个告白过程中,还透着企业的实在和对消费者真诚。从脚本创意到拍摄手法没有花拳透腿,但记忆点鲜明,赢得了消费者的普遍喜爱。 保暖内衣做名人广告,除了攀比谁家明星腕儿大,除了靠名人摆酷摆造型外,除了让名人搞笑搞怪,似乎毫无办法。赵本山·采访篇无疑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广告投放之后,获得了消费者的普遍喜欢,广告播放3天后,我们在东北进行广告效果跟踪调研,结果让人非常兴奋,许多消费者反映,只看了一遍就记住了,一些消费者说这样的广告想多看几遍,但因为当时的价格战影响了广告预算,该片播放频率不高。值得庆幸的是,这支电视广告使有

14、限的预算,发挥了最大的效果。 策略的执行平面广告:深度说服,正本清源 除电视广告之外,我们炮制了一系列平面广告,对消费者进行深度说服,为保暖内衣正本清源。 平面广告是深度说服的工具,对于存在信任问题的保暖内衣行业,本来是有效的解决之道,却很少被保暖内衣广告利用起来,既使用了,也没有用好,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杀伤力。 从保暖内衣的平面广告来看,就有以下硬伤,导致广告预算的大量浪费: 1、 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没说到位。没有重点,蜻蜓点水,面料怎样?有什么科技含量?都讲了一些,但哪一点都没有讲透彻,讲明白; 2、 枯燥单调,功能罗列,玩概念、玩术语,不具可读性; 3、 设计粗糙,既不具美感和创意,取得品

15、牌视觉传达的效果;又不能与报纸融为一体,取得新闻性软文的效果,阅读率低。 2002年的北极绒平面广告,没有盲目追求画面的漂亮,而是充分利用其深度说服力,除少量硬广告和促销广告外,主要采用平面软文,多角度诠释“又红又专”,谈企业的诚信、深入谈产品的面料、工艺和科技含量。更重要的是,使北极绒的品牌更清晰地凸现出来。 比如 赵本山:我为什么给北极绒做广告?,以采访赵本山的新闻形式,借赵本山之口,说出北极绒到底好在哪里。 1000万中国人穿北极绒过冬,北极绒为什么?:从品质、信誉、科技等方面进行论叙。 选保暖内衣,北极绒教你三招:一看、二摸、三听,选保暖内衣有诀窍:三分看款式七分看面料,从看款式、摸面

16、料、听口碑等三个方面指导消费者选择保暖内衣,巧妙引出北极绒的品质,寓推销于无形之中。 以上广告,从标题到设计编排,更象报纸的文章,注重隐蔽性,增加整个平面的吸引力和阅读率;与在内容上,充满生动、有趣、详实的细节和事实,注重内文的可读性和说服力。吸引力与说服力相结合,使每一个平面拥有强大的销售力。一个平面最吸引人,但如果内容苍白,缺乏说服力,等于白忙活一场;同样,内容再精彩,再有说服力,但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吸引读者,同样是白搭。 一系列平面广告抛出之后,在各区域市场获得强大的销售力,很多消费者就是看了报纸广告走向了终端。 后记:突破困局,路在何方? 2003年3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北极绒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销量领先品牌名单中首当其中,成为2002年中国保暖内衣市场的最后赢家。 以上北极绒的案例,还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细节,本文只是披露了其中的一部分。回过头来看,北极绒操作并非完美,还有部分值得改进之处。 那么,今天的保暖内衣品牌,到底如何突破营销困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