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改革实施方案1_第1页
农村金融改革实施方案1_第2页
农村金融改革实施方案1_第3页
农村金融改革实施方案1_第4页
农村金融改革实施方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形成抢抓机遇、凝聚共识的改革氛围51.充分认识改革试验的重大意义。52.全面落实改革试验各项要求。53.明确改革试验的目标。6二、深挖农业发展需要,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作用84.支持重点产粮大县、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金融创新发展。85.加大金融对现代农业发展支持力度。86.加大金融对农业科技发展支持力度。87.加大金融服务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98.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支持力度。99.加大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力度。(新农村)910.加大金融对农村生态旅游支持力度。911.加大农民金融知识培训力度10三、金融适应三农需要1012.加大政策性银行服务“三农”力度。1013.增强国有大

2、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广度和深度。1014.股份制银行1115.区域性银行1116.推动省农联社改革。1117.扩大村镇银行拥有量。1218.支持申请设立涉农民营银行。1219.推动涉农企业上市融资。1220.增强涉农上市企业再融资能力。1221.引导中小涉农企业挂牌“新三板”1322.加快区域股权市场发展。1323.鼓励开展涉农众筹试点。1324.鼓励开发多种涉农保险产品。1425.创新农业保险标的和风险分散机制1426.支持发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1527.拓宽农民寿险的广度和深度1528.推广农村非生产资料财产保险1529.鼓励开展保证保险业务。1530.推动发展农业互联网信托融资模式。

3、1631.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信托提高土地使用效率1632.支持组建农业资产管理公司。1633.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1634.鼓励发展农村互助担保基金。1735.支持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社。1736.支持互联网金融为农民提供理财消费等服务。1737.鼓励设立农业私募投资基金。1838.鼓励组建农业商业保理公司。1839.鼓励组建涉农金融仓储公司。1840.支持组建涉农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公司。1941.鼓励组建专业农业小额贷款公司。1942.开展金融业涉农培训工程1943.支持各级政府与金融机构开展双向挂职交流1944.支持有意愿的金融精英离职创业2045.鼓励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

4、2046.推进国家“两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2047.扩大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投放规模和应用领域2048.创新发展村级标准化综合金融服务模式2149.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2152.尽快完成县域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改制2253.加大对农村物联网建设和应用支持力度。2354.鼓励金融企业积极利用“互联网+”。2355.加快发展大数据平台。2356.推广安全便利的非现金支付工具。2357.支持涉农企业利用债券融资渠道。2458.培育发展期货市场。2459.引进金融中介服务组织。25四、强化信用体系建设2560.建立五级一体的农村征信平台和数据库。2561.创新数据采集方式方法。2562.允许第三方

5、机构开发推广征信硬件设施2663.开展信用示范创建活动。2664.推动信用产品在金融机构广泛应用。2665.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26五、合作共赢2766.大力引进域外金融机构。2767.鼓励各类金融人才来我省落户。2768.支持域外机构向XX管理输出。2769.鼓励X商商会建设涉农分会2870.支持有国际贸易业务的涉农企业做大做强。28六、用好宣传“笔杆子”2871.占领农村金融改革理论高地2872.鼓励专家学者建言献策2873.定期组织召开各级各类论坛2974.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2975.推动主流媒体开展宣讲活动2976.引导网络媒体传递金改正能量2977.发挥“智慧农业”平台信息交互优势

6、3078.创建农村金融改革专门期刊和网站。30七、政策支撑3079.加大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力度。3080.实施优惠存款准备金政策。3081.扩大省级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3182.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3183.建立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专项资金。3184.鼓励地方建立配套资金。3185.组建普惠金融服务公司。3286.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3287.贯彻国家农村金融税收政策。3288.优化财政金融支农决策机制。3389.探索建立财政性资金存款与商业银行涉农信贷挂钩机制。33八、评价考核机制3390.以提升三农金融满足度为核心3391.以优化三农金融模式为着力点3392.建立总体评价指标体系

7、3493.开展涉农信贷政策专项评估3494.明确政府部门考核机制。34九、组织体系保障3595.加强组织领导。3596.丰富职能部门信息交流和监测评估手段。3597.建立村屯金融带头人机制3698.完善金融管理部门职能3699.加强金融机构农业专业工作能力。36100.增加科研院所专项科研力度。37为贯彻落实XX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方案(以下简称试验方案),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和谐农村、新型农民金融服务需求,实现金融与“三农”共赢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形成抢抓机遇、凝聚共识的改革氛围1. 充分认识改革试验的重大意义。试验方案

8、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支持XX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排头兵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对支持XX省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加速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破除具有重要意义。2. 全面落实改革试验各项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将“创新”作为改革试验的“生命线”,将“协调”作为改革试验的“保障线”,将“绿色”作为改革试验的“导航线”,将“开放”作为改革试验的“拓展线”,将“共享”作为改革试验的“检验线”,提高各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让改革试验成果更多更好

9、惠及人民群众。坚持统筹兼顾、试点先行的战略导向。对党中央、国务院已经作出部署的农村金融改革,统筹资源率先加快推进。对符合未来发展方向、于法有据的改革内容,先行先试。坚持“市场主导、多方协作、科学规划、风险可控、梯度推进”的改革原则。优先在白城地区、松原地区、梨树县、龙井市开展改革试验。试验项目先期封闭运行,渐进开展不同规模和层次的改革试验,部分试验项目经验成熟后可向周边和薄弱地区复制。其他有意愿的地区按一定程序可申请参与后续改革试验。3. 明确改革试验的目标。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种类齐全、定位明确、适度竞争、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可获得性明显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金融

1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试验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三农”融资规模持续扩大。全省涉农贷款余额2018年末达到9000亿元,2020年末达到12000亿元左右,白城地区、松原地区、梨树县、龙井市分别达到XXX、XXX、XXX、XXX,贷款增速不低于XXX。全省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70%以上,实现全省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可贷资金75%以上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2018年达到80%,使有信贷需求的农户贷款率达到70%以上。20162020年内帮助50户涉农企业实现直接融资,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农业保险费用达到XXX亿元,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承担风险保障金额年均增长20%。保险

11、深度和密度达到XXX%和XXX元。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布局合理、不断向乡镇延伸营业网点,县及以下营业网点数量在2015年末的基础上翻一番。2018年末,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到2020年,组建民营银行1家;引进银行机构35家,保险机构3家。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覆盖全省60%区域。非存款非公众类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有序发展。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取得显著突破。2020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农村网点具备贷款功能的达到80%以上。现代化支付终端覆盖所有行政村,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支付方式在农村广泛应用。2020年末,建设完成2500家村级金融服务站,

12、让农户在10公里半径之内均能享受到基本金融服务。省市县村四级农村产权评估、收储、流转、处置服务网络化体系基本建设完成。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全面完成。完成所有县域信用体系信息采集。建立信用评价、成果运用及考核机制,形成金融机构根据信用评价结果开展信贷授信机制。“信用镇”、“信用村”评定数量1000个。提高金融债权胜诉案件的执行率,打击逃废债和取缔非法经营、非法集资、高利贷、地下钱庄等违法活动,农村诚信守法意识明显提升。开发全省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系统,健全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二、深挖农业发展需要,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作用4. 支持重点产粮大县、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金融创新

13、发展。选择农村金融工作基础较好的市县,积极稳妥地开展综合或专项创新性试点工作,探索金融促进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带头示范作用。探索设立粮食银行,发挥粮食收储资金作用。5. 加大金融对现代农业发展支持力度。通过推动金融产品、利率、期限、额度、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创新,进一步满足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继续加大对农民扩大再生产、消费升级和自主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耕地整理、农田水利、畜禽水产品标准化养殖、种养业良种生产等经营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6. 加大金融对农业科技发展支持力度。明晰和保

14、护财政资助科研成果产权,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发展农业科技成果托管中心和交易市场。引导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进入农业科技创新领域,重点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现代种业、农机装备制造、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项目和高科技农业项目。7. 加大金融服务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产业优势和资源特色的玉米、水稻、杂粮杂豆、肉猪、肉牛、梅花鹿、人参、长白山特产品等企业品牌建设,在授信额度方面给予优先安排。探索“保险公司担保公司龙头企业+银行”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与担保、保险机构合作,帮助农户获得融资和保险服务。8.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社会资本

15、参与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村交通、供暖、供水、垃圾集中处理、医疗、教育、养老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金融支持。9. 加大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力度。(新农村)创新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服务机制,探索金融资金与财政资金、民间资本的联合投资模式,共同参与城镇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县域棚户改造、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治理以及县域新型农村社区、农村产业园区建设。10. 加大金融对农村生态旅游支持力度。积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整合,推动金融与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农家乐旅游等共赢发展。11. 加大农民金融知识培训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各类培训机构组织金融学者、金融工作者成

16、立宣讲团,开发面向农民的金融培训产品。支持乡镇村屯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组织村民参与不低于5年时的金融培训。利用全省175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开展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培训。三、金融适应三农需要12. 加大政策性银行服务“三农”力度。加大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开发和水利、贫困地区公路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力度。制定差异化区域发展规划,加强对试验地区、农业大县、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贷款倾斜力度。国家开发银行要创新服务“三农”融资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投放。中国进出口银行要加强对涉农产品进出口的信贷支持。13. 增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广度和深

17、度。推动中、农、工、建、交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X机构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和资源配置力度。继续深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覆盖全部县域支行。发挥邮政储蓄银行遍布农村的网络优势,进一步夯实三农金融部及三农金融服务机构,形成覆盖全省的支农服务体系。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力度。14. 股份制银行鼓励在X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市场定位,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下沉服务重心,将核心业务对象向“三农”转移。15. 区域性银行推动XX银行尽快完成历史遗留问题处置,提高抗风险能力,支持XX银行在省内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18、,扩大涉农信贷投放规模。16. 推动省农联社改革。坚持县域法人地位不变、服务“三农”方向不变,通过民间资本参与、政府政策扶持、省联社运用再贷款手段等多种方式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力争到2018年底实现全省高风险社全面处置,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基本建立。17. 扩大村镇银行拥有量。引导省内外符合条件的法人银行机构批量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在符合条件地区设立两家以上村镇银行。提高民营资本参股村镇银行的持股比例,争取在符合条件地区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争取组建总分行制村镇银行,鼓励村镇银行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18. 支持申请设立涉农民营银行。鼓励涉农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主

19、要服务“三农”领域的民营银行试点,加大对涉农主体的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互联网企业、涉农企业共同发起申请设立民营银行。19. 推动涉农企业上市融资。加大政府在协调服务、财政奖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挥东北证券本土优势,加强对本省涉农企业上市辅导服务,带动我省更多涉农企业进入资本市场。20. 增强涉农上市企业再融资能力。鼓励和支持前景广阔、业绩突出的涉农上市公司采取增发、配股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对尚不具备再融资条件的涉农上市公司,支持整合内部资源,提高效益,争取尽快达到再融资条件。对产业前景不佳、资产质量不高、经营业绩较差的涉农上市公

20、司,支持通过并购重组恢复再融资功能。鼓励涉农企业参与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发行优先股,推动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21. 引导中小涉农企业挂牌“新三板”引导成长型、创新型涉农企业依托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明晰股权结构和高层职责,面向潜在投资者展览、展示企业优势,为吸引股权投资打好坚实基础。22. 加快区域股权市场发展。推动XX股交所加快发展,搭建涉农企业专属板块,为涉农企业开展股权托管、股权挂牌、股权转让以及信息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XX股权交易所探索短期理财、私募债、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产品,探索以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涉农企业应收账款及其他适宜涉农资产作为基础资产开展证券化业务。23

21、. 鼓励开展涉农众筹试点。鼓励东北亚金融投资集团、省农联社等机构开展特色农牧产品众筹、土地种植众筹等创新业务,采用“众筹资金用于农牧业生产,以农牧产品作为投资回报”等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融资服务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益;支持中小涉农企业、农牧场、涉农特色项目等开展股权众筹试点,拓宽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24. 鼓励开发多种涉农保险产品。支持保险机构开发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三农”保险产品,创新开发农作物保险、畜产品保险、“菜篮子”保险、森林保险、农机具保险、设施农业保险业务,以及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农民养老健康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普惠保险业务。支持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型农村合

22、作医疗,为参合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商业健康保险服务。推动安华保险公司优化股权结构,支持都邦财产保险公司改制重组,研发新型涉农保险产品。25. 创新农业保险标的和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草场草原植被指数保险、天气价格指数保险等新型保险试点,丰富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工具。建立完善我省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探索建立财政支持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增强农业保险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26. 支持发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在互助合作组织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申请开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试点,设立保险互助组织,在互助组织内部开发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以及城乡居民补充医疗

23、保险等产品,并积极参与经办新农合、农村农房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以及其他涉农保险,发挥互助合作金融优势。27. 拓宽农民寿险的广度和深度 支持保险机构开发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农户寿险产品,积极推广健康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具有理财功能的万能保险。支持保险机构在经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为有条件的农户提供商业医疗保险服务。28. 推广农村非生产资料财产保险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推广面向农村的以家庭财产、基础设施等为标的的财产保险品种,增强农村非生产资料财产抗风险能力。29. 鼓励开展保证保险业务。鼓励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引入保证保险,加快向林权、水权、草场权等方面扩展,开展“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保证

24、保险”业务模式,提高土地融资杠杆率。30. 推动发展农业互联网信托融资模式。推动XX信托进一步完善股权治理结构、推动泛亚信托破产重整,围绕“三农”领域产业集群发展、涉农基础设施建设等开发信托产品。支持信托机构、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信托、公益林收益权信托、渔场承包信托、畜牧养殖信托、农牧产品供应链信托等农业信托产品,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创新信托产品的销售方式,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和效益提高。31.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信托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尝试土地信托模式,进一步有效利用土地,提高不动产的开发与经营效率,推动农业适度集约化发展。32. 支持

25、组建农业资产管理公司。支持市场化方式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有效满足银行机构涉农不良资产,保障金融机构农村产权要素抵(质)押融资形成的不良资产处置需求。33. 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以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为重点,在有条件的市、县开展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试点,坚持政策性、专业性和独立性的市场定位,全力支持我省粮食生产经营和现代化农业发展。鼓励XX担保公司、东北再担保公司提升服务手段,加强对涉农担保服务的能力。34. 鼓励发展农村互助担保基金。坚持以“政府引导、农户自愿、风险可控、逾期代偿、发展可持续性”的原则,发挥村集体经济、扶贫资金的作用,以适当整合的涉农财政扶持资金为引导,以农户自愿出资为主导

26、,组建村级互助担保基金。支持签约金融机构按照互助担保基金余额的5至10倍提供授信。设立贷款风险补偿金,强化风险防范,保障有序推广。35. 支持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社。督促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其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审慎合规经营。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依法合规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积极探索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创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相结合模式,为其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支持创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与养老、医疗等公益服务相结合的互利发展模式。36. 支持互联网金融为农民提供理财消费等服务。鼓励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开发适合农村市

27、场和农民投资需求的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理财产品,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农民提供方便、安全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支持有条件的设立涉农消费金融公司,推动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开展适应农村特点的消费金融业务。37. 鼓励设立农业私募投资基金。鼓励各类资本发起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拓宽重大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企业并购重组、农业科技创新孵化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各类私募基金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领域。38. 鼓励组建农业商业保理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起设立商业保理公司,为农牧产业链及相关中小微企业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管理等金融服务。鼓励银行机构

28、与农业商业保理公司合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39. 鼓励组建涉农金融仓储公司。支持金融机构、涉农企业等组建金融仓储公司,围绕农产品存货、畜禽活体等动产开展仓储抵(质)押业务。支持金融仓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建设互动发展。40. 支持组建涉农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公司。支持组建面向“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推动开展面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租赁业务,拓宽农业大型机械、生产设备、加工设备购置更新资金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给予涉农融资租赁公司信贷支持。41. 鼓励组建专业农业小额贷款公司。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起设立专业的农业小额贷款

29、公司,为“三农”提供专业化农业小额信贷服务。探索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加大涉农贷款投放。42. 开展金融业涉农培训工程各级各类金融机构、类金融企业和金融从业人员,要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涉农知识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定期到试点县市、乡镇、村屯学习考察。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农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农氛围。43. 支持各级政府与金融机构开展双向挂职交流选派高层次金融人才到县(市、区)、乡镇任(挂)职,着力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各级政府与金融机构开展双向挂职交流,加强地方领导干部金融业务培训。44. 支持有意愿的金融精英离职创业支持金融精

30、英、企业高管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效率提高为导向离职创业,充分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力和创造力。45. 鼓励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鼓励金融机构、涉农企业根据农业产业链经营特点,创新开发“有效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金融业务。鼓励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涉农企业创新开展基于农牧业供应链的金融服务,探索供应链金融与P2P网络借贷、互联网众筹等新业态相结合,提供包括订单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收储仓单融资等创新金融产品。46. 推进国家“两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健全工作体系,加快试点地区农村“两权”确权登记颁证进度,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推动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与

31、“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协同发展。全面完成国家“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任务,力争尽早形成经验成果。47. 扩大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投放规模和应用领域完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合理确定利率水平。探索研究合理调整对参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涉农贷款比重较高的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政策参数。围绕参地、林权、草场权、养殖水面和设施农业等方面的收益保证贷款业务。支持各类合规网络借贷平台积极参与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扩大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的资金来源。48. 创新发展村级标准化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流动银行服务车活动,增强服务覆盖面,增加服务频率,满足偏远地区、农村集市等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广标准化助农金融服

32、务点,在全省实现“四个一”标准化助农金融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提供涉农补助资金代办、生活缴费、小额信贷、农村金融需求信息对接等综合服务。鼓励农村金融服务站、金融机构基层服务点、新型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与农村电子商务合作发展。49. 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科学布局规划,以县、乡、村为单位引导金融机构、民营企业、公益组织合作建设县级农村金融服务中心。支持大中型商业银行加快县域空白网点布局,并将服务网络向乡镇延伸。支持股份制银行加快向县域延伸服务网点,引导城市商业银行增加乡镇服务网点数量。鼓励符合条件的农商行新设异地分支机构。鼓励现有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加快向下延伸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50. 加快农村

33、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依托现有各类流转交易服务平台,逐步整合形成信息互联、资源共享,覆盖市、县、乡镇的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体系。围绕农户土地经营权、“四荒”使用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产权要素提供信息发布、产权交易、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抵押融资等综合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和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专业化服务。根据“总量控制、合理布局、审慎审批”的原则,依托我省特色农产品资源,有序设立农产品交易场所、中国人参交易所。51. 加快建立物权融资登记托管交易体系。按照“经营市场化、管理专业化、股权多元化、风险可控化”的原则,充分发挥省级物权融资登记托管交易公司功能,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

34、的物权融资登记托管交易体系,连接各级各类要素市场,实现涉农要素流动和价值发现等功能。52. 尽快完成县域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改制制定出台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暂行管理办法,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参与物权融资发展,加快推进各县(市、区)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改制。53. 加大对农村物联网建设和应用支持力度。建设物联网数据采集点、在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加工、管理、服务等环节全面普及物联网应用。发展智能作业机具及装备,实现农业的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加大对智慧农业平台、数据云平台金融支持力度。54. 鼓励金融企业积极利用“互联网+”。鼓励金融企业利用互联网开放、包容和便捷的特点,拓展金融服务领域,

35、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使得以前传统金融难以覆盖的人群进入服务范围。55. 加快发展大数据平台。重点支持产业基地建设大数据、宽带等互联网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探索建立互联网金融云平台。支持建立互联网金融备份中心、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中心计算中心。依托大数据平台开发农村金融产品。56. 推广安全便利的非现金支付工具。支持在风险可控情况下开通农村地区支付终端的跨行使用。支持在农村地区推广银行卡自助转账业务,推广“农民钱包”等移动支付工具,开展基于民生服务、电子商务、信用贷款等农村金融业务。支持有条件的涉农互联网企业申请互联网支付牌照,支持在农村生活缴费、医院挂号就诊、中小学缴费等民生政务服务,以及农村各类生产资

36、料专业市场中使用互联网支付工具进行结算57. 支持涉农企业利用债券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工具、公司债、可转债。建立健全发债企业辅导机制,建立重点涉农企业信息档案,实施全程跟踪服务。加强地方政府、证券公司、交易商协会、中介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涉农企业直接融资宣传推介及对接活动。着力打造以债券融资服务为基础的信用增进平台、投资平台、资信评估平台、资产经营平台和咨询服务平台。58. 培育发展期货市场。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鼓励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

37、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支持建立大宗农产品期货配套交割仓库。59. 引进金融中介服务组织。在农村地区积极引进财会、法律、资产评估、资信评级、证券咨询、保险经纪等服务组织,构建符合现代金融发展要求、城乡一体化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鼓励各类合规网络借贷平台为农业供应链贷款、农牧产品仓储质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家庭消费小额信贷、农村助学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提供信息中介服务。四、强化信用体系建设60. 建立五级一体的农村征信平台和数据库。在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农村征信系统和数据库。以村屯、乡镇、县(市)、市(州)为单位整合涉农主体信用信息数据,逐

38、级向上汇总,全部征信数据汇入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61. 创新数据采集方式方法。通过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在试点地区广泛开展信用信息数据征集。采取部门、机构协同和网格化采集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三农信用信息。62. 允许第三方机构开发推广征信硬件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引进大型数据库企业,建立大数据服务器集群。允许有意愿的企业开发推广既适应“三农”特点又便于采集信用信息数据的手机、POSE机和ATM机等移动终端。63. 开展信用示范创建活动。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信用合作组织”等创建活动,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针对优质信用主体优先给予相关政策和资金扶持并进行广泛宣传,形成诚

39、信示范和引导效应。64. 推动信用产品在金融机构广泛应用。依托“信用XX”网站提出涉农主体信用信息咨询、查询服务,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投融资、信贷、保险等方面应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开发和应用相关金融信用产品。65. 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简化金融服务手续,推行通俗易懂的合同文本,优化审批流程,规范服务收费,避免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和额外费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畅通农村金融消费者投诉、咨询渠道,协调妥善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继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入社区、进校园活动,提高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广大农民风险识别、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五、合作共赢66.

40、大力引进域外金融机构。定期赴全国各地组织召开农村金融改革宣讲,推介XX开放的金融环境和友好的政治环境,吸引域外金融机构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和区域总部。在我省设立独立法人的,应在营业场所、招聘推广、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绿色通道”。67. 鼓励各类金融人才来我省落户。鼓励涉农企业、在X金融企业面向全国招募各类金融人才,农村金融改革试验期间落户XX的金融人才待遇比照一线城市相关待遇标准中较高者执行。68. 支持域外机构向XX管理输出。鼓励各地区按照各自特点,积极与域外机构沟通交流,大力引进已经成熟的管理模式、信贷模式、理财计划、信托计划等。69. 鼓励X商商会建设涉农分会鼓励全国各地的X商商会建设涉农

41、分会,接引省内涉农企业“走出去”,与省内涉农企业优势互补、积极合作。支持涉农分会抱团发展、抱团信贷、抱团担保。70. 支持有国际贸易业务的涉农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支持有国际贸易业务的涉农企业,积极加入金融市场、运用金融工具,将主产地在XX或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农副产品的定价权争取到XX来。六、用好宣传“笔杆子”71. 占领农村金融改革理论高地建立试验区科研合作联盟办公室。邀请科研院校、专业研究机构参与改革试验,签订责、权、利明确的长期合作协议。开展重点领域学术研究、人员互动培养、在若干领域形成理论成果。72. 鼓励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成立改革试验区专家委员会,吸纳国内外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的智力

42、支持,对改革试验进行跟踪研究、论证、评议和总结,汇聚顶尖智慧和经验,提高改革试验及政策制定的科学性。73. 定期组织召开各级各类论坛定期组织召开国际的、地区的、特定领域的农村金融改革论坛,加强农业领域和金融业面对面交流机会,提升改革试验的科学化、理论化水平。74. 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建立农村金融改革新闻发布机制。每3个月召开1次例行发布会,由各试验地区、各有关部门轮流向社会公布改革进展、阶段成果,接受社会监督。75. 推动主流媒体开展宣讲活动主流媒体要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宣讲活动,向农户、企业广泛宣讲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工作措施,及时总结宣传改革试验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

43、法,进一步提升认知,形成各方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社会舆论氛围。76. 引导网络媒体传递金改正能量引导各类门户网站和社区论坛积极宣传农村金融改革正能量,鼓励网络写手宣传金改精神,讲好金改故事。鼓励全省人民共同参与到农村金融改革大讨论中去。77. 发挥“智慧农业”平台信息交互优势依托“智慧农业”平台的信息交互网络,充分开展各级各类部门、机构、企业、专家与农民的直接互动交流,倾听农民心声,解决农村苦难,提高农业水平。78. 创建农村金融改革专门期刊和网站。创建农村金融改革专门期刊和网站,突出反映金融改革试验工作动态、金融机构优化发展、民间金融组织创新发展、试验地区有益经验、专家学者发言发声、“三农”

44、实际情况等信息。七、政策支撑79. 加大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力度。人民银行每年对试点市县安排不低于10亿元的支农再贷款额度支持,对试点市县达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给予再贴现等政策支持。80. 实施优惠存款准备金政策。合理确定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宏观审慎政策参数。争取在XX省设定更加优惠的定向降准标准,对“三农”贷款占比达到标准的银行机构适用差额存款准备金,引导更多资金扶持“三农”做大做强。81. 扩大省级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扩大XX省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每年增加2亿元,重点用于支持金融改革发展、鼓励金融创新、引进金融机构、推进涉农企业上市等。82. 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支

45、持力度。加大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扩大保险保费补贴的险种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水平,保险金额应覆盖直接物化成本。根据农作物生长期间物化成本分布比例,合理设定不同生长期的赔付标准。83. 建立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专项资金。通过财政预算单列设立省级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专项资金,初始规模50亿元,逐年递增,到2020年总规模不少于500亿元,通过贷款贴息、奖励补助、风险补偿、周转保障等多种形式,保障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稳步推进。84. 鼓励地方建立配套资金。设立地方财政配套专项资金,试验期间试点市县每年安排不低于500万元的财政配套资金,用于扶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包括农村

46、征信体系、支付体系建设、当地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奖补等。85. 组建普惠金融服务公司。组建专门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普惠金融服务公司,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追溯、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信息服务、物权融资登记托管交易、城乡一体化金融中介服务、农业信贷担保、农村征信等体系协同发展、形成合力。86. 整合和统筹使用涉农资金。建立健全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联席工作机制,稳步推进从财政预算编制环节清理整合涉农资金,将中央、省、市、县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涉农资金进行分类整合、统筹使用。适时组建涉农资金基金化管理公司,提高涉农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87. 贯彻国家农村金融税收政策。严格落实国家农村金融税收政策,对金融机

47、构不超过10万元的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按90%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调动金融机构向农户贷款的积极性。对保险公司开展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按90%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扩大对农户的保险保障和服务。88. 优化财政金融支农决策机制。由财政、农业、税收、金融等部门组成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提高财政金融支农决策科学化水平,共同研究出台有利于金融支农供给的各项优惠支持政策。89. 探索建立财政性资金存款与商业银行涉农信贷挂钩机制。实行财政存款制度化,建立金融机构涉农服务挂钩考核体系,正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涉农基础设施工程、涉农企业、小微型企业和农户信贷投放支持力度。八、评价考核机制90. 以提升三农金融满足度为核心在强化涉农业务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商业银行单列涉农信贷计划,适当提高对“三农”贷款主体不良的容忍度,探索完善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良贷款责任的认定和核销机制,调动“三农”信贷投放的内在积极性。91. 以优化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