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例研究-动手做_第1页
初中化学课例研究-动手做_第2页
初中化学课例研究-动手做_第3页
初中化学课例研究-动手做_第4页
初中化学课例研究-动手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动手做,动脑想中学化学课例为何能形成“喷泉”的实践与思考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 张玉华 中学教研室 李志道 感谢上海市教科院王洁博士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摘要: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本文以为何能形成“喷泉”一课为载体,通过实践与反思,阐述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式学习时,教师和学生都不仅应动手做(handson),更要强调动脑想(mindson),学习科学是体与脑共同活动的“能动的过程”。 关键词:科学探究,“喷泉”现象,动手做,动脑想 一问题提出以往,学生的化学实验很

2、多时候都是“找葫芦画瓢”,按照实验手册上的操作步骤,只要“动手做”就能得出一个结果,验证一个原理。中学化学实验的功能被固化和窄化在形成概念、验证原理、技能操作三大方面。如何能拓展和释放实验的功能,这是我们一直努力思考的。时值初三毕业前的化学总复习阶段,在学生对于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掌握的基础上,我们将化学实验中各种形式的“喷泉”现象与需复习的物质知识相整合,设计了一节专题复习课。试图让化学实验成为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工具,成为问题解决的一种途径。另外,在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仍然是最基本的特征,所有的学习活动也是紧紧地围绕这三个中心展开的。因此,学生所要学

3、习的知识主要来自教师、书本和课堂,是能够言传的知识。在本课例的实践中,我们试图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其实还有一种知识是缄默的,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的,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常常是不可言传的。而要达到以上教学和学习目标,在实践中教师和学生同时“动手做,动脑想”是必需的过程。 二、实践与反思教学实践本身是一个丰富的、多元的,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加以调节的过程。从理想的教学设计到真正在课堂实施之间存在差距,教师在期望与现实的碰撞中遭遇挫折。研究人员、教研人员、合作伙伴的适时介入与沟通合作,帮助执教者反思教学设计、自省改善教学行为。1原行为阶段原行为阶段,教学设计中较多关注“让实验成为学生建构新

4、知识的工具”的理念,教师试图让学生在自主设计“喷泉”实验的过程中同时建构形成“喷泉”的原理知识:下方压强突然增大形成喷泉,或者是在下方压强不变时上方压强突然变小可以形成喷泉。事实证明这样的学习要求超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上学生设计实验占时20分钟,实验探究占时10分钟,实验成功率为33%(九组实验成功了3组)。访谈时,学生这样谈自己的体会:l 我很兴奋,在今天的实验中我有很大的“自主权”l 面对那么多供选择的器材,我们不知该选择什么才好。l 实验做了,没成功。我觉得挺盲目的,用量该多少,该怎样操作 2行为改进阶段行为改进阶段,我们试图切合学生的探究能力,方法是缩小学生设计实验的空间,提

5、供“结构性的探究材料”。从可选用的实验器材中除去“酒精喷泉”和“氯化氢气体喷泉”,“由四选一”缩小到“二选一”。我们仅提供了CO2气体、HCl(体积比浓度1:6)溶液、Na2CO3(质量百分比浓度6%)溶液、NaOH溶液、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等药品和实验器材,试图将学生的设计思路集中在“二氧化碳气体”喷泉: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喷泉”和“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喷泉”。改进以后,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各占时15分钟,实验成功率上升为66%。数据统计比较如图1、2:图1 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占时对比 图2 实验成功率对比反馈会议上,大家质疑:“有结构的指导性探究是否约等于验证性实验?”“是真

6、探究还是假探究”“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应关注的是实验成功、知识建构,还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引都起我们的深思。从“验证实验”到“自由探究”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其间必须经历老师的指导,通过提供“结构性的探究材料”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指导性”,是老师在科学探究课堂中常常用到的方法。本堂课中老师采用减少实验材料,从而缩小学生设计空间,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法。3新行为阶段 在两次实践、两次反思之后,我们重新思索:为何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实验成为学生探究的工具?难道仅仅是为了建构一个“喷泉”形成的上位概念,仅仅是让学生的实验探究获得成功?答案肯定是“不”。也许这些都是载体,最终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7、。如果是这样,那么是否我们该淡化结果,关注过程。让实验探究的最终目的回归到让学生体验学科的本质,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科学的素养上来。“学起于思”,“不思则惘”。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开启自己的智慧大门去思考问题。探究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功能,通过有效的激“愤”促“悱”。那么教师如何为学生的“动手做,动脑想”创设平台呢?我们采取以下做法: (1)情境设计现实生活中的“喷泉”现象很多,火山爆发,城市喷泉,碳酸饮料突然打开瓶盖,泡沫灭火器喷射灭火,我们的设计直接从学生所亲历的事物学校旁大型超市门口的“喷泉”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探究的起点。探究的前提是学生的兴趣,教学中丰富情境的创设,易于激发学

8、生的兴趣,但过于丰富的学习材料,也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使教学中的学生讨论游离于探究的主题。直奔探究主题的教学情境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益。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2)实验演示l “酒精喷泉”为了让学生的实验设计更加有方向,老师做了两个演示实验:“酒精喷泉”和“NH3喷泉”。教师演示:“酒精喷泉”实验 师: 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生: 压强增大了? 师: 那个空间的压强增大了? 生: 下方锥形瓶内的压强。 师 为何会增大? 生: 酒精汽化。 师 酒精为何会汽化生: 浓H2SO4稀释时产生热量。 师: 请这位学生归纳一下,形成“酒精喷泉”的原因,好不好?!生: 浓H2SO4稀释

9、时,产生大量的热,使酒精汽化,增大了锥形瓶内的压强,将未汽化的酒精压出瓶外形成“喷泉”。“酒精喷泉”比较难成功,将浓硫酸倾倒入水中也比较危险,一般学生实验不作安排。但由于“酒精喷泉”揭示的原理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遇见的“城市喷泉”产生的原理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情景创设后进行演示。同时在演示实验时,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浓硫酸的相关性质。实验是教师面向全班演示的,边做边问,意图是鼓励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思考、理解“喷泉”产生的原理。l “NH3喷泉”教师演示:NH3的喷泉(实验演示了两次;教师的第一次演示实验失败了,这是有意安排的。) 师:这种“喷泉”现象又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 (师组织讨论,生在思索、交流)

10、 生:上方压强减小。 生:氨气易溶于水。生:下方压强不变。 “氨气喷泉”是我们安排的第二个演示实验,安排这个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完整地认识喷泉产生的原理(可以是下方压强增大,也可以是上方压强变小);二是如果在一些操作细节上处理不好,氨气喷泉很容易失败。演示中老师就失败了一次,是故意安排的,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希望他们养成科学探究中缜密思考的习惯。学生由典型性代表的事例“酒精、氨气的喷泉”实验,概括出能产生喷泉的原理压强差。其思维的实质是由表征性抽象(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性的概括)上升到原理性抽象(对化学实验事实产生的本质原因的抽象)。在这里,老师阐明有关概念、原理的适用条件,表

11、面上是减少学生在以后进行实验设计时的困难,实质在于是帮助学生真正实现知识的迁移。(3)学生的实践在以往的化学实验中,老师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材料、装置,学生按照实验报告的要求去操作,一步步下来也能得到一个预期的结果。但学生很少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怀疑实验装置、操作方法有何不妥。实验仅仅是验证原理,强化记忆的一种手段。在原行为阶段后,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于实验探究中各个方面的思考程度,统计结果见下表:思考内容深入思考一般思考不予思考实验原理变化实质85%15%0%定量关系0%26%74%反应条件12%65%23%装置原理仪器选用88%12%0%配套组合31%43%26%连接顺序15%68%1

12、7%操作原理操作步骤78%18%4%注意事项11%64%25%安全措施25%57%18%统计表明:学生比较关注物质变化的实质、反应仪器的选用、实验的操作步骤等事项,而往往忽略对于化学实验中的定量关系、配套组合、注意事项的思考。这是“验证性实验”使学生形成的思维定势。让科学探究变为学生们要自己实践的事,不能由别人代劳。“动手”的实践活动自不可少,但是这还不够,学生们还必须有“动脑”的理性体验。学生需要提出问题,获取知识,对现象作出解释,以多种不同方式对所作解释进行检验,并且能把自己的看法传递给别人。行为跟进的过程中,我们曾一度忽视研究性学习中,课程内容的“生成性”。原行为阶段,教师曾问自己的合作

13、伙伴“这些内容要用一节课时间吗?”而新行为阶段,我们整整用了一节半课的时间。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建构新的知识,就象化学中的结晶过程一样,知识越积越多,越来越晶莹剔透。对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下方压强增大产生“喷泉”的实验,学生阐发以下讨论:l 关于“定量”的探究从量的角度去考察实验,属于高层次的实验探究。中学阶段,一般进行定性实验,而较少进行定量实验,这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特征。但是如果长期不对化学实验进行定量研究,就会使学生习以为常地把一些并不完全准确的知识默认下来,造成思维敏锐性的降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似懂非懂”地感觉到“试剂的用量”和“浓度”对于实验

14、的安全和成功关系重大:课堂实录片段:生1:塞子塞住,会有危险的生2:气体少一些还行生1:少了,又喷不出来生3:还有,液体混合再塞塞子,来得及吗?气体都跑光了生5:让反应速度慢一些生3:怎么慢?生5:好象跟浓度有关吧,我也讲不清楚如何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同时又能让学生体验量的变化对实验现象的影响?我们解决的方法是:将教师准备实验时,用“正交法”设计探究实验最佳条件的“艰辛”过程拍摄下来,课堂播放。充分挖掘教师备课过程中的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是一段课后的师生对话: 生:(课结束,迫不及待地跑到老师跟前)老师,你太棒了!录像中的你很象一位科学家哎! 师:谢谢!真得吗?

15、 生:实验好辛苦,你怎么还微笑啊! 师:这就是科学知识的力量和美妙啊!用教师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感染学生,这当然也是“为人师表”!l 关于“装置”的探究学生课堂讨论: 生1:为了安全起见,上方该连接锥形瓶吧 生2:对,对。 (连接装置,发现整个装置有点“头重脚轻”,学生思考) 生2:嗨!不要用锥形瓶,就用我喝水用的可乐塑料瓶,不就轻了吗 (改进装置,学生脸露微笑,对自己好象很满意) 生3:好象还不行,整个装置是密闭的,会有危险吧 生1:其实上方可以不封闭 生3:那把可乐瓶底剪掉吧! (说干就干,学生越来越起劲) 生1:不对,如果“喷泉”喷的高,不也会喷出来,危险吗? 生2:傻蛋!干吗剪掉底,上面开

16、一小孔不就行了嘛!安全可靠 (学生、老师都笑了)学生在体验“理论”与“实践”之间距离,同时体验科学的本质,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它的“精密性”。任何一点小的差错、小的疏漏都会引起整个实验的失败。任何一个小的发现,对实验的一次改进,都让学生无比兴奋。l 学生的体会学生访谈时,一位学生说:我觉得我今天在课上表现“帅”极了,我交流自己关于Na2CO3和HCl溶液反应产生“喷泉”的实验设计时,同学质问我“如何控制它们的反应速度?”“如何注意实验安全?” 我对答如流,简直有点象答记者问,棒极了!但我的实验最终没有看到“喷泉”现象,只有一小段水柱淌出,我失望极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有

17、多遥远呢? 无数的实践证明:“实践的技能很难诉诸于文字”、“科学的创新根源于默会的力量”。换言之,由于我们认识了默会知识的力量,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今天,学习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扩大。 三、问题讨论(1)教师也需要“动手做,动脑想”教学实践是复杂的,教师必须对不确定、不可预测的教学情境作出解释和决策。教学工作需要“边做边想”是由教学工作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现为其策略、案例知识的增加,融合为教学的实践智慧,它存在于个人经验,镶嵌在教学行为和教学情景之中。因此我们教师是否也应提倡“动手做,动脑想”,在行动中反思?(2)教学的“归位”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句

18、话已朗朗上口,但是否已真正深入人心?在课例的实施过程中,反思困惑我们的始终是:眼中只有“知识”而不是“学生”。而几次行为跟进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回归“学生为本”,回归“科学的本质”。(3)求真与形式,教师追求理念的提升时间、空间和学习材料是有效学习环境的几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意识到,学生们得要有时间去尝试自己的新想法,得要留出纠错所耽误的教学时间,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课堂教学追随的是学习者,不是我们教师,更不是我们事先准备的一份完整的教案。(4)学生的交流应该面向教师,还是全体同学?充分地倾听学生这是教师的道德责任。那么学生之间是否也应注意相互倾听,并在倾听的同时进行思考呢?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取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这是一种讨论的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