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洲四大洋_第1页
七大洲四大洋_第2页
七大洲四大洋_第3页
七大洲四大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 地理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 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联系紧密, 脉络清晰,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 新课程标准大大降低了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 课本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 大多数是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的, 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 加上在此之前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从读图的意义上,培养学生从图中能直接读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较, 进而独立说明, 这是本节重要的教学任务。 这样既巩固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 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

2、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了解海陆面积比例。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位置、 轮廓和分布特征。 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掌握的目的。能力目标: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到了解海陆的分布,到探索和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 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 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

3、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 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 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团结协作精神, 并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 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3、重点和难点重点

4、: ( 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 2) 七大洲、 四大洋位置、 分布及大洲轮廓要求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二、说教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 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所以必须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我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气氛高涨的知识竞赛法,先学后教,启发式教学 ( 教师给学生提供资料, 包括图片、 文字等, 让他们通过阅读

5、材料、 观察图片,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分析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关系, 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三、说学法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 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 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 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 、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

6、学生的积极性, 乐于探究,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在带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 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四、说教学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 遵循教师为引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了六个环节: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演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 导入本课4分钟创设“地球还是水 球?”的问题情景导入 新课。师:地球是我们生活 的家园,早已广被接 受,但宇航员加加林 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 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 的星球。他说:“我 们给

7、地球起锚了名 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 地球还是水球?”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 认为是地球还是水 球?1、观察地球仪2、学习小组讨论: 是地球还是水球?3、学生发言交流/、同的观点地球动画和 图片直观生动的形 象,引发学生的 兴趣,使他们的 注意力始终集中 在课堂上;通过 对问题的讨 论和交流,让学 生发表见解,培 养语百表达的 能力,发挥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 营造宽松的学 习环境。(二)动手观察 探究新知7分钟1、师:引导学生旋转 地球仪,开展“拥抱 地球”活动,观察任 何半球是陆地大,还 是海洋大?最后统计 学生的拥抱结果,从而得 出结论。(海洋比陆 地大)2、师:这个结果对于

8、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 容易的,而古代人认 识海陆分布后没有那 么容易呢?接下来就 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著 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 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 贝献吧。3、师:看看陆地主要 集中在哪个半球?海 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 球?图中北极地区和 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 还是陆地?1、随机地用双手 拥抱地球,看看他 们的右手大拇指 所指的地方是海 洋还是陆地。2、观看展小3、观察/、同的地 图d、学生踊跃回答 问题1、展示著名 探险家和他 们为人类认 识世界所作 的贝献2、世界海陆 分布图3、世界海陆 面积比较图4、水、陆半 球图5、南、北半 球和东西半 球海陆分布 图活动可以调动学 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和提高 学

9、生读图的能 力,使学生在使 用地球仪、世界 地图中,培养学 生分析资抖、提 取信息、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 析、加工和利用 地理信息能力。 让学生体会人类 的认识世界是需 要不断的探究和 拼搏的。(三)观察思考深入自学5分钟1、师:无论是哪个 半球,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卜来 请学生在图中找出海 洋有几种表示方 式?(海、洋、海峡) 2、师:看完海洋,找 们一起来看我们熟悉的陆 地吧。(引导学生区别 大陆半岛、岛屿和大 洲)学生看图巩固: 陆地和海洋的各 种表现形式,并回 答问题。l、“大陆、半岛、岛屿与 海洋”素描图 2、世界地形 图让学生提取信 息、分析资料, 学会运用地图

10、 判别大洲、大陆、 半岛、岛屿及大 洋、海和海 峡(五)竞赛话动 巩固练习6分钟1、设置抢答题:(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 序如何?亚洲和欧洲的界线是什 么?(3)七大洲的轮廓大致有什 么特点?(4)赤道横穿哪几个洲?(5)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 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_2、对各组的表现作点评以小组为单位参 加竞赛活动,以抢 答形式为主(各组 每一成员都可抢 答,答对的为本组 得分).1、所提的问 题和答案2、世界地形 图竞赛版中学生好胜心 强,用竞赛的方 式,引发竞争意 识,这样能使学 生增强自信心, 激发学习热情, 同时通过课堂练 习,启发学生从 书本知识回到社 会实践,学以致 用,落实教学

11、目 标。(六) 小结本课 布置作业3分钟1、师:“本节课你学习了 哪些?”引导学生总结,并 以板书形式将重、难点内容 用彩笔表示出来,巩固本节 知识。2、布置作业:地理填充图册p12-131、总结并记录重 点难点2、记录作业内容 并做作业板书和作业 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总 结能力,通过书 面作业对所 学知识加以巩 周。五、评价分析: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 在对教材处理中, 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怍和分析探究能力, 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 本节读图较多, 难度并不大,我特别注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尽量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 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 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 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激发其学习热情。 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附板书设计: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二、世界海陆分布不均三、七大洲和四大洋l 、四大洋( 1)洋、海和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