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麦高产栽培案例_第1页
稻茬麦高产栽培案例_第2页
稻茬麦高产栽培案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稻茬麦高产生产案例一、稻茬麦低产的原因1、前茬作物腾茬晚而集中,整地时间短,不能适期播种我县的麦茬稻一般在九月上中旬成熟,从收割腾茬到小麦播种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整地、播种同收打其他作物连在一起,时间紧,任务重,整地质量差,中间拉的时间长,况且这期间容易发生连阴雨或持续干旱,严重影响到小麦的适期播种。2、稻田土物理性状差,整地困难,整地质量差稻区土壤多属于黄褐色水稻土,在多雨和长期灌水的情况下,土壤淋洗作用强,造成犁底层坚厚,耕层土质粘重、结构差、容量大、空隙小、通气性差、适耕期短,耕作困难,特别是粘黄土和黄粘土,物理性状特别差,农民俗话说:“湿了是泥蛋,干了是铁蛋,

2、不干不湿是肉蛋”,足见其不易耕作。加上腾茬晚,农活集中,劳动强度大,自然造成耕作粗放,整地质量差。3、稻茬麦出苗率低,苗期不均衡,根系发育差,后期易早衰整地质量差导致土壤上层看起来比较细、碎、平,但下层坷拉大,造成土壤翘空不实,播种时落种浅,土壤形成漏风土,导致出苗率低。稻茬麦撒播比较普遍,容易形成疙瘩苗或缺苗断垄。况且撒播麦田播量大,出苗后,群体过大,个体发育差,随着气温的回升和早春分蘖的开始,容易形成春季假旺苗,以致田间郁蔽,病虫害发生较重。稻田土通透性差,苗期小麦根系生长缓慢,入土较浅,且稻田麦渍害严重,严重影响了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易早衰。4、地下水位偏高,渍害严重渍害是稻区小麦低

3、产的主要因素。我县麦播期间,经常发生连阴雨,造成整地困难。还常因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耕层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使土壤水、肥、气、热失去平衡,还原作用增强,土壤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微生物活动受阻,有机质分解缓慢,影响小麦根系呼吸及养分吸收,往往造成黄叶、死苗、缺苗断垄现象。春季遇雨,常使管理贻误时机,以致杂草丛生,诱发锈病、纹枯病等病虫危害。小麦生长中后期遇雨,使小麦根系长期处于高含水量的土壤中,根系灰暗、活力差,易早衰,上层叶片发黄、短小,根系和叶片的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到后期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和运输,以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并且小麦茎杆和根系耐涝性降低,往往造成大片麦苗倒伏、青

4、枯,有的甚至颗粒无收。二、稻茬麦增产的主要栽培措施1、轮作倒茬,培肥地力根据我县多年的生产实践,连续4年以上的稻麦种植模式,大田生产上不但产量上不去,而且容易发生病虫害,尤其是稻田小麦,造成大田的收益率较低,这也是农民不愿意种植稻茬麦的一个原因之一。经过实践且比较成熟的种植模式是小麦水稻、水稻油菜、水稻绿肥三种模式,这样可以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土壤耕性,进而有利于小麦的生产。2、精耕细作,提高整地质量精细整地是一播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础。在前茬水稻黄梢后,要及时起沟排水晾田,水稻收获后,要适时深耕,尽量做到一犁多耙,耙透、耙实、耙匀、耙平,力争做到土碎如面,坚决杜绝表面水平如镜,下面翘

5、空不实的现象。3、实行台田化种植,减少渍害小麦是既怕旱又怕涝的作物,对湿害反映敏感,因此搞好田间排灌工程降低田间水位,实行台田化种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防涝措施。台田化种植的核心是起好“三沟”即厢沟、腰沟、边沟,同时要搞好田外排水系统,做到沟渠配套,起沟的宽度和深度要体现土地利用率的原则,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一般厢沟深20厘米、腰沟深25厘米、边沟深35厘米,做到沟沟相通,达到雨过田间无积水的目的。4、选择适宜品种,建立合理群体良种是增产的内因,稻茬麦茬口紧,田间湿度大,易生病虫害,在我县应选择品质好、抗病虫、耐涝、中、早熟的弱春性高产品种。一般播种时间在10月上中旬,每亩播量为10-12公斤,播期推迟,播量适当增加,最佳播种期每推迟3天,播量每亩增加0.5公斤,使基本苗维持在18-20万之间。5、合理运筹肥水,促弱转旺,实行平衡增产实行配方施肥,以目标产量定施肥量,施肥方法采取足施底肥,重施拔节肥,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肥。一般亩产400公斤的麦田应每亩施碳酸氢氨5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或磷酸二氨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尤其应施硫酸锌1-1.5公斤。在田间管理上,应根据稻田小麦一般缺肥、苗稀的特点,因地制宜,看苗施肥,重施拔节肥,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