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_第1页
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_第2页
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_第3页
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_第4页
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液检查正常值(一一般检查 :总血量 6590毫升 /公斤体重比重 全血 男性 1.0541.062;女性 1.0481.059血浆 1.0241.029血红蛋白 男性127153克/L平均140克/L ;女性113136克/L平均125克/L红细胞数男性4.29-5.38 10 12平均4.83 W 12;女性3.834.838 10 12平均 4.33 W 12网织红细胞0.51.5%红细胞压积 男性42.049.0%平均45.6% ;女性37.043.0%平均40.0%红细胞平均体积 8292立方毫米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2731 微微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2、(MCHC 320360克/L红细胞直径 7.07.6微米 平均 7.33微米平均红细胞厚度 2微米饱和指数 0.851.15血色指数 1(0.91.1体积指数 0.91.1红细胞沉降率 短管法(Culter法男性08毫米/1小时女性010毫米/1小时长 管法(Westergren法 男性015毫米/1小时 女性010毫米/1小时 白细胞总数4.010.0 W9/L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5070% 平均 66 %嗜酸粒细胞0.53% 平均 1.5%嗜硷粒细胞00.75% 平均 0.5%淋巴细胞 2030% 平均 26%单核细胞 18% 平均 6%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50300/毫米(二出血性疾病

3、检查 :血小板计数100300 X09/L出血时间 Duke 法 13分钟Lvy 法 0.56分钟凝血酶原时间(Quick期法1113秒凝血酶原消耗时间 >20秒为消耗正常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55.7 ±7.1 秒再钙化时间V 3分钟血块回缩时间 3060分钟开始, 1 8小时后明显回缩 , 24小时完全回缩血块回缩定量 正常值48-64% (平均54.7%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 0.20.4克/100 毫升纤维蛋白溶酶原 (胞浆素原测定 6.812.8单位(平均 9.61单位优球蛋白溶解时间120分钟血小板第 3因子测定 10.7 ±1.63秒血小板粘附性测定 男性 34

4、.9±5.95%; 女性 39.4±5.19%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束臂试验 :直径 5厘米圆周内 5分钟 男性 05个;女性 010 个(三溶血性疾病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 3.417.1u mol /L直接胆红素 06.8u mol /L间接胆红素 3.410.2u mol /L黄疸指数 46单位游离血红蛋白V 5毫克结合珠蛋白 50-200 毫克%抗人球蛋白试验 直接阴性 ; 间接阴性红细胞盐水脆性 0.42% NACL 溶液开始溶解 ; 0.32% NACL 溶液完全溶解热抵抗 正常无溶血酸溶血试验 阴性G6PD含量正常成人2.89.6 1±%平均5.0正常新

5、生儿(脐血3.411.6 ±9平均6.9u M /分钟/克HB /25 C (杜传书报告 红细胞盐水脆性 中间脆性 0.4450.4(四血红蛋白并检查 :血红蛋白电脉(静电脉HbA1.203.16% ±).49平均值2.18%抗碱血红蛋白V 2%(五免疫性疾病检查 :免疫球蛋白正常值lgG lgA lgM lgD lgE血清含量(毫克% 8001680 110420 50190 0.10.4 0.010.09细胞免疫淋巴细胞转化率 60%E玫瑰花试验 60%EAC 玫瑰花试验 3040%(六血液生化检查 :1. 全血 ;葡萄糖 (福林 吴氏法 4.46.7mmol/L尿素氮

6、 3.27.1 mmol/L肌酐 88.4176u mol /L非蛋白氮 14.325 mmol/L丙酮酸 35100u mol /L血氨(纳氏试剂 显色法1060微克(酚-次氯酸盐法46139微克高铁血红蛋白0.03-0.13克胆碱酯酶 比色法 男性 3857单位; 女性 3453单位指示剂测定法 正常 pH 值变动范围为 0.82.0,平均 1.5 ±0.4酸碱度(动脉血 pH 值 7.357.45氧化碳分压 3435 毫米汞柱 (平均 40 毫米汞柱碱剩余 (碱缺失 0 ±3 mmol/L缓冲碱45-55 mmol/L (平均50毫米量/L标准碳酸22-26 mmol

7、/L (平均24毫米量/L2. 血浆 ;二氧化碳结合为50-62.7容积 (22-30 mmol/L平均25毫米量/L 3.血清钠 312.8-333.5毫克 (135-147 mmol/L钾 15.64-19.55毫克 (3.55.1 mmol/L钙 9-11 毫克 (2.25-2.58mmol/L儿童 4-6毫克 (1.29-1.94mmol/L蛋白结合碘4.08.0毫克磷(无机磷 成人 3.0-5.0毫克 (0.97-1.61mmol/L铁 男性 1130 mmol/L; 女性 9 27mmol/L饱和铁 男性249387毫克 ;女性204429毫克铜90124毫克氯化钠(以氯化钠计算5

8、70620毫克 (95105mmol/L血清胆碱酯酶 比色法 3000080000u/L指示剂法 pH 值变动范围为 0.40.8碱性磷酸酶 (Bodanskv 法 40110u/L(Kin g-Armstro ng 法 512 单位 /L酸性磷酸酶 (Bodanskv 法 0.91.9u/L(Kin g-Armstro ng 法 14 单位 /L乳酸脱氢酶 104245u/L血脂总脂47克/L胆固醇 2.865.98 mmol/L胆固醇脂占总胆固醇的7075%磷脂 1.42.7 mmol/L脂蛋白电泳 脂蛋白3040%脂蛋白6070%甘油三酯 0.561.7 mmol/L游离脂肪酸 0.20

9、.6 mmol/L总蛋白6080克/L白蛋白40-55克/L球蛋白20-25克/L纸上电泳分析白蛋白61.7 ±35%球蛋白 5.28 ±08% 10.55 ±0%7.21 ±1.38% 15.2 2.86%血清粘蛋白 (改良 Harris 法 24毫克%(Winzler 法 4090毫克%丙种反应蛋白 阴性抗溶血性链球菌“0艺500单位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 94100%动脉血二氧化碳含量 49.863.9容积% (平均 52容积%动脉血氧分压 95100毫米汞柱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3545毫米汞柱血常规化验单参考值血常规是最一般 , 最基本的血液

10、检验。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 , 血常规检 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 红细胞 (俗称 红血球 , 白细胞 (俗称白血球 、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 ,判断疾 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 助检查手段之一。1. 白细胞 IWBC 或 LEU单位】个 /升 (个 /L。【正常值】 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 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 109/升;6 个月 2 岁为(11.012.0 109/升;414 岁为 8.0 W9/升左右。临床意义】(1 增多 :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2减少

11、: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 脾功能亢 进等。2. 白细胞分类 (DC单位】百分比(常用 1.0 表示 100%。正常值】(1嗜中性粒细胞(N:成人 0.400.75(40%75% 儿童 0.300.65(30%65%(2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5%5%。(3嗜碱性粒细胞(B:00.01(01%。(4 淋巴细胞(L:成人 0.200.45(20%45%儿童 0.30.56(30%56%(5单核细胞(M:成人 0.020.06(2%6%儿童 0.020.08(2%8%。临床意义】(1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同白细胞(WBC。(2嗜酸性粒细

12、胞(E: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蚓病,某些皮肤病(如湿 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减少。常见于伤 寒、副伤 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3嗜碱性粒细胞(B:增多。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脾 切除后及铅、锌中毒等。减少。无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L: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溶血性贫血等。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x 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 腺糖皮质激 j 素或淋巴细胞毒素等 ,免疫缺陷病 ,霍奇金病 及尿毒症等。(5单核细胞(M:增高。常见于感染、血液病、胶原

13、性疾病等。减少。无临床意义。 3. 嗜中性粒细胞 (N 核象变化单位】百分比 (%。【正常值】 周围血液中幼稚的中性杆状粒细胞 (如晚幼粒、 杆状核 , 应为0.010.05(1% 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分叶少于 4叶,为 0.500.70(50%70%。临床意义】(1 核左移 :幼稚中性粒细胞超过正常中性粒细胞的 5%, 表示中性粒细胞生长旺 盛。 常见 于急性传染病或体内有炎症病糊者。 中度感染时 , 白细胞 (WBC 数超过 10X109/升时,中性 杆状粒细胞大于6%,为轻度左移;大于10%,为中度左移;大于25%, 为重度左移。(2核右移 :为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大部分为 45叶或

14、更绸 (甚者 15叶。表示 衰老白 细胞增多, 造血功能减退 , 如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 (5叶核白细胞大于 3%, 则为疾病 的危险预兆 ,预后不良。4. 嗜酸性粒细胞 (E 直接计数单位】个 /升 (个 /L。【正常值】(50300伯8/升。【临床意义】 同白细胞分类(DC。5. 红细胞(RBC或BLC单位】个 /升 (个 /L。【正常值】 成年男性为(4.05.5 1012/升,成年女性为(3.55.0 1012/升,新生儿为(6.07.0 1012/升,婴儿为(3.04.5 112/升,儿童为(4.05.3 1012/升。临床意义】(1 增多 :分为相对增多 (呕吐、腹泻、多汗、多

15、尿、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绝对增多 (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等 ,代偿性增多 (缺氧等 。(2 减少 :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6. 血红蛋白 (1ib 或 HGB单位】克 /升 (g/L【正常值】成年男性为 120160克 /升,成年女性为 110150克 /升,新生儿为170 200克 /升,婴儿为 100140克 /升,儿童为 120140克 /升。临床意义】同红细胞 (RBC。7. 红细胞比容 (压积 (HCT单位】百分比 (%。正常值】男性为 0.400.50(40%50%,女性为 0.370.48(37%48%,新生儿为0.490.60(49%60%。临床意义

16、】同红细胞 (RBC。8.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W单位】飞升 (f1。正常值】 8095飞升。临床意义】(1 增多 :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2 减少 :常见于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9.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单位】皮克 (pg。正常值】 2732皮克。临床意义】(1 升高 :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2 降低 :常见于小细胞性贫血。10.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单位】百分比 (%。正常值】 0.320.36(32%36%。临床意义】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11.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单位】百分比 (%。正常值】 0.1090.157(10.9%15.7%。

17、【临床意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时有意义,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营养缺乏 性贫血。目前,Bassmen提出了平均红细胞体积(或容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 宽度(RDW分类法,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大,见下表1-1。12.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计数 【单位】百分数 (%。 【正常值】 约 0.0001(0.01%,绝对数 <300/109 红细胞 (RBC。 【临床意义】明显增多可见于铅、汞、硝基苯、苯胺等中毒,增多可见于 溶血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白血病、恶性肿瘤等。13.网织红细胞 (RC 或RET【单位】个/升(个/L或百分数(。【正常值】 成人绝对数为(2484X 109/ 升,百分数

18、为0.0050.015(0.5%1.5% ;新 生儿绝对数为(144336X109/升,百 分数为 0.020.06(2%6%。 【临床意义】 (1 增多:常见于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 血、大出血。(2减少:常见于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14.血沉(ESR【单位】毫米/小时(mm/h。【正常值】男性为015毫米/小时,女性为020毫米/小时。【临床意义】 (1 增快:常见于各种炎症、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组织损伤、贫血 和高球蛋白血症、 恶性肿瘤等。 (2减慢:常见于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肝损害、脱水 及使用抗炎药物等。15.血小板(PLT【单位】个/升(个/L。【正常值】(100 300X109/升(旧制单位:10万30万/mm3。【临床意义】(1增多:常见于急性感 染、失血、溶血、骨折、脾切除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 粒细胞性白血 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 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