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用例论证的有效提升_第1页
高考议论文用例论证的有效提升_第2页
高考议论文用例论证的有效提升_第3页
高考议论文用例论证的有效提升_第4页
高考议论文用例论证的有效提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稿) 高考议论文用例论证的有效提升【内容提要】:高考议论文的要求;高考议论文用例论证的失误;高考议论文用例论证的形式;如何有效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的用例论证。【关键词】:议论文 用例论证 用例失误 用例形式 有效提升一、高考要求 从高考作文来看,写议论文的考生占了多数,而高考满分高分议论文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用例丰富、新鲜,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如果把议论文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中心论点就是人的灵魂,结构思路就是人的骨骼脉络,用例论证就是人的血肉。丰满鲜明的用例论证能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二、高考用例论证失误分析议论文讲究的是提出论点后要摆事实,讲道理,这里的摆事实就是用例论证。从

2、历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很多考生审题立意都对,可得分却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用例不当。从实际情况来看,用例不当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所引用的例子与主旨无关;二是用例陈旧,老套;三是引用的例子能体现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论点,但论述分析不够明确、深刻。第一种情况无法挽救,只能靠平时多加积累,多加训练,正确理解中心论点,准确把握头脑中已有素材和中心论点的关系。第二种情况更要考生注重平时积累,关注实事新闻,关注生活热点,比如每年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感人事迹。更多的考生犯的是第三种情况(本篇文章重点讨论解决的也是第三种情况),考生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

3、法,譬如要写爱国,则马上就“屈原爱国,文天祥爱国,岳飞爱国,所以我们要爱国”。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凡是得满分高分的文章,大多数用例恰当,论证有深度。文章提出中心论点后,用例论证,生动鲜明地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了解,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展示考生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考生思维的缜密。三、用例论证的形式 议论文提出中心论点后,通常要展开几个分论点,然后举例子,讲道理。纵观高考的满分高分作文,用例论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1、面例式论证提出分论点后,略举一组事例的写法就称之为“面例式”,面例式例

4、子丰富,使得内容充实,更能展现考生的博览群书,阅读面广,知识面广,深受阅卷老师的青睐。例如高考满分作文“?”的联想:“?能启发人们对社会、对世界的思考。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一个小女孩面对“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问题开始了对生命对世界的哲理思考。托马斯·莫尔面对羊吃人的社会现象,思量着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形态,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乌托邦。马克思更是无数次地问自己:“资本主义制度怎样才能灭亡?”通过大量工人运动经验的总结,他终于使“一个幽灵在欧洲上空盘旋。”正是一个又一个问号盘旋在哲学家的心中,使人类智慧的花园里百花竞放,争奇斗妍。”又如论勤奋:“勤学苦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不是这样吗?

5、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张海迪当代保尔的称号,也才有了通五经、贯六艺的这位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 2、点例式论证提出分论点后,详举一例的写法就称之为“点例式”,这是学生用得最多的形式,用得好的话,论证深入,能通过现象深入本质,既展示考生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考生思维的缜密。例如高考满分作文不要轻易说“不”:“不要轻易说不,是一种力量。缉毒警察罗金勇临危不惧与3名毒贩进行了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然而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

6、呵护,无怨无悔,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终于在爱的呼唤中“沉睡”丈夫奇迹般生还,是罗映珍的坚持和爱,这种坚持和爱就是对死神的否定,罗映珍告诉了我们对生命不要轻易说“不”。人,这是任何其他生物都无法比拟的,这就需要呼唤,需要鼓励,需要触动,往往最不需要的是代替,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我们需要的是力量,这种力量不会轻易让你的朋友,你的亲人,甚至与你相遇的每一个人放弃。” 又如心灵的选择:“在这类问题上出差错,诸葛亮并非第一次。赤壁大战后,他明知关羽与曹操有知遇之恩,曹操若经华容道,关羽必然放他过去

7、,但他在关羽一番慷慨陈词,立下军令状之后,就留这人情,选择让他移兵拦守。结果,关羽果然让曹操逃之夭夭。假如当初诸葛亮不留人情,而是选派其他可靠的将领去拦守华容道,那么,可能曹操会被擒拿;又假如从那次吸取教训,这一次秉公办事,不管马谡怎样拍胸脯、下保证,不合适就不用,那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剧。而事实恰恰相反,诸葛亮并未从第一次失策中吸取经验教训,而是在重蹈覆辙后,才深恨自己之不明,流涕斩了马谡。可是,这只能是明乎法而已了,对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的实现,都无可奈何了。可见,与其选择执法如山在后,还不如选择任人唯贤在前。”四、如何有效提升议论文的用例论证充分明确了高考满分高分议论文的用例论证

8、形式后,那么,我们考生要怎样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用例论证能力呢?下面,我们就针对高考的两种用例论证形式进行详细分析。面例式论证,要求我们的考生首先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博览群书,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1、同类事例组合用例,例如:“屈原在其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却忠而被谤的苦难中,仍能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司马迁因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而遭受腐刑,却能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长夜沾湿布衾似铁却依然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他们不是在时光的流逝中淡化苦难,而是用全部的热情和才智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升华了自己也点缀了历史。”把屈原、司马迁、杜甫这些同类事例组

9、合在一起,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这些伟人的爱国情操。2、正反对比用例,例如:“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已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稳中求胜这篇2005年高考作文巧以如来、孔明与项羽对比,孰是孰非,一目了然。3、假设用例,例如:“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

10、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这些假设用例,向每一个读者清楚地表达,没有“假如”,就不会这有些人的成功。点例式论证,通常一个分论点只有一个例子,这就不能象面例式论证一样展示考生的博览群书、阅读面广。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勤思考,深入分析,做到思维缜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有效提升。1、例后评论。在叙述完事例后,为了密切所举例子和观点的关系,或为了突出事例所蕴涵的意义,要对其进行评论。例如高考满分作文用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中

11、举完洪战辉是一个天使这个事例后,马上进行评论:“他自强不息,用一个小男孩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社会道德标准,扛起了原本属于他和不属于他的责任。他把他那颗天使的爱心奉献给了与自己无亲无故的小女孩。他的事迹温暖了全社会,打湿了人们的眼眶,换来了感动的泪珠。当别人,当社会向他伸出援手时,他只是用淡淡的微笑婉拒了。洪战辉在用责任和奉献雕琢心中的天使的同时,将自己也雕琢成一个感动中国、感动人间的天使。”这样评论就使得洪战辉这个“天使”形象不再抽象,不再单薄,有血有肉,生动而鲜明。2、例后设问。例后设问就是在叙述完事例之后,对所述事例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发问,然后再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例如:“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马一

12、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陪伴着会议厅,研究数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他却在数论、概率论、解析几何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所留下的“费尔马定理”至今还没有任何人能够证明。”这个事例陈述完后,一个设问:“为什么费尔马在政坛勤奋一生,却没能结出硕果,而在数学方面成绩斐然呢?”设问完后,接着做如下分析:“这是由于他没有搞政治的天赋和特长,却具备非凡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看来,门捷列夫所说终生努力,便成天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以上分析,引领出对事例的分析,既对门捷列夫所说提出疑问,又揭示了费尔马矛盾产生的原因。3、例后假设。通过对假设条件下可能产生结果的推测,来证明论点正确。例如:“欧立希为发明一种

13、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方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试想,如果欧立希仅仅试验一二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那么,新药又怎么会问世呢?如果他试验了一二百次都以失败为告终,他若认为成功的希望已经渺茫,甚至怀疑了原来的设想,因此而偃旗息鼓,自甘暴弃,不另辟蹊径,那么606自然不会诞生。即使他试验了605次,又失败了,如果他这时丧失了信心,希望之火熄灭了,那么,他也会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同样,也决不会有606的诞生。正因为他坚持下去了,最后,他终于获得了胜利,可见,坚持就是胜利。”一个又一个假设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最终无可质疑地证明了“因为坚持,欧立希才获得了胜利”这一论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