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3-含解析)_第1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3-含解析)_第2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3-含解析)_第3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3-含解析)_第4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3-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3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 2.5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解析】A通常将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的颗粒悬浮物称为 PM2.5,故A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故 B正确;C.燃煤燃烧产生 SQ和CO,其中CaO可以和SO结合生成CaSO,并 最终氧化为CaSO,而CO在高温下不能与 CaO结合生成CaC

2、Q则加入CaO可减小SO的排放,但不能 减小CO的排放,故C错误;D.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有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故D正确;答案为Co【名师点睛】考查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环境污染的来源与防治,其中绿色化学的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8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 KMnO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

3、澳苯和苯的混合物【答案】A【解析】A .组成植物油的高级脂肪酸的为饱和酸,含有碳碳双键;氢化过程为湖旨与筝气发生加成反应, 故A正确彳E.淀粉f逑千维素的器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量不等,所以不是同分导构体,故B错 误;C .环己烷与笨都不与酸性KNlnOi落酒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笨,故C错误j D J臭 法与若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浸茶和苗的混合物,故D错误宁答军内Ao【名师点睛】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涉及油脂的氢化、糖类的组成结构及有机物的鉴别等;常见能使 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烧、快烧、苯的同系物、醇、酚、酚等;而选择用水鉴别的有机物通常可从水溶性及与水的密度比较角

4、度分析,如存在与水混溶的、难溶于水但密度有比水大的,有比水小的,即可用水鉴别。9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取20.00 mL盐酸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测定醋酸钠溶液 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配制浓度为0.010 mol L 1的KMnO溶液称取KMnO®体0.158 g ,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解析】最大刻度到尖嘴音翔S容纲有盐酸,所以S定管中盐酸体积大于2600过;故4错误a B,碘 .易于酒精可

5、用酒精清洗画 又由于酒精与水互溶,再用水清洗即可洗净,故B正确;C.湿润出试 纸相当于稀释治港,会造成醋酸钠溶液pH偏低n故C错误宁D.容量瓶是定容容器,不能在容量瓶中 溶解KMn5固体,故D车展,答案为国【名师点睛】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评价,涉及酸式滴定管的结构、碘的物理性质、pH试纸的使用及盐类水解及溶液的配制操作等,易错点为选项C,使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pH,水稀释了被测溶液,如果溶液为中性则没有影响,如果溶液显酸性,则pH测定值偏大,如果显碱性,测定值偏小,即使用湿润的pH测溶液pH不一定有误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最大刻度在下方,但最大刻度到尖嘴部分仍有一

6、定的体积无法确定,容易忽视。10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的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B. pH=1的H3PO溶液中,含有 0.1Na个HC. 2.24L (标准状况)苯在 Q中完全燃烧,得到 0.6Na个CO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 3与1 mol Cl 2反应制备PCl 5 (g),增加2Na个P-Cl键【答案】A 【解析】A ”B中含有6个中子,0.1mol "B含有6N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

7、烧产生的 CO分子数目,C错误;D. PC13与C12反应生成PC1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 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 1molPCl3与1molCl2反应生成的PC%小于1mol,增加的P Cl键的数目 小于2冲个,D错误;答案选A。【名师点睛】有关阿德常数判断时要正确运用物质的量有关计算,同时要注意使用时条件,如运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时,要注意是标准状态下的气体,另外还要防此题中陷阱,如讨论溶液里的离子微粒时,要考虑(1)溶液的体积(2)离子是否水解(3)对应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涉及化学反应时要考虑是否是可逆反应,如选项B没有提供溶液的体积无法根据公式进行计算,选项D涉

8、及可逆反应,明确反应的限度达不到 100%,其它如微粒的结构、反应原理等,总之要认真审题,切忌凭感觉答题。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 &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8Li2& (2<x<8)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 2s6+2Li+2e-=3Li 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 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 2s2量越多【答案】D【解析】A.原电池工作时,L1+向正根

9、移动,则N为正横,正极上爰生还原反应,随放电的多少可能发生多 种反应,其申可能为2LSs+2Li2e-=5Li:S4,故A正确:瓦原电池工作时,辖秽092mm电子时,氧 化L1前物质的量为O.OMiol,质量为014%放B正确J匚.石墨能导电,利用石墨端作电极,可提高 电极&的导电性,故C正确m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专移电子数越多?生成的L1和越多,即电池 中LM&的量越少,故D错误宁答案为【名师点睛】考查二次电池的使用,涉及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 原反应,而电池充电时,原来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原来的正极 连接

10、电源的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解题是通过结合反应原理,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放电时正负极发生的反应,再结合电解质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12.短周期元素 W 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之和为21。WXYZ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D.简单离子的半径:Y<X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氢化物沸点:W<ZC.化合物熔点:Y2X3<YZ3【解析】由图表可知,w为N兀素、X为。兀素 ¥为A1兀素、Z为C1兀素j A NH,分子间有氢键,其 沸点比HC1高,故A错误;显两性.N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X01、HN6均显酸

11、性, 故B错误?CAlQm是离子晶体?高熔晶面A1CL是分子晶体,悔氨低故C错误DJU叶口 (P离子 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j离子半径小,故D正确j答案为D,【名师点睛】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其中微粒的半径大小比较方法是:(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Na> Mg> Al>Si, Na+>Mg+>Al3+, S2 >Clo (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同主族元素 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LivNav K, Li+vNa+vK+。(3)电子

12、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O2 >F >Na+>Mg+> Al3+。(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 大。如Fe3+v Fe2+vFe, H+v Hv H, (5)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 比较A13+与S2一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13+电子数相同的OT进行比较,A13+<O2,且O2<S2,故A13+VS2。13.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 Cu和CuSO

13、,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Ksp(CuCl)的数量级为10B.除 Cl 反应为 CU+CU+2C1 =2CuCl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果越好D. 2Cu+=Cu2+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答案】C【解析】A. KSp(CuCf)=c(Cir+)*c(Cl )在横坐标为1时,细坐标电丝?大于一 6,所以Kqp(CuCl)的敝他削工量级是1。 A正确j B.除去0反应应该是+ 2cl =2CuCl, B正“C,加入Cu越多,Cu诙度械高,除Cl效果超好,但后时涛漏中,Cu'浓度也增大,会在阴极福还

14、原为Cu,黝晌炼锌的产率和纯度,故 C错误;D.在没有C存在的情况下,反应 2Cu+=Cu2+Cu趋于完全,D正确,答案选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溶度积常数的计算及平衡的移动,涉及电解原理的应用,难点是既要考虑电解循环溶液中,既要考虑较高浓度的 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同时隐含了Cu2+的氧化T大于Zn2+,当溶液中Cu2+浓度较高时易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影响了锌的纯度与产率。26. (14 分)绿矶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矶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矶样品,加水溶解,滴加 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

15、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 、。(2)为测定绿矶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端开关Ki和K2)(设为装置 A称重,记为m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仪器B的名称是。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 (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 A恒重,记为 ms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关闭Ki和&d.打开Ki和K2,缓缓通入N2e.称量A f.冷却至室温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矶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 (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3)为探究硫

16、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 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i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C、D中的溶液依次为 (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e.浓 H2SOOa.品红 b. NaOHc. BaCl2 d. Ba(NQ) 2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样品中无Fe3+;硫酸亚铁易被空气氧化为硫酸铁;76( m-m J -(2)干燥官dabfce ;偏小;9 m3-m)一 一高温(3)c、a;广生白色讥江、品红溶椒褪色;2FeSO= Fe2O+SO f +SO【解析】<1>样品溶于水滴加KS

17、CX溶液j溶灌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无人%再向试管中通人空气, 澹港逐渐变红,这说明有铁离子产生,艮嘛薇亚钱易被空气氧化为磁铁j铁离子遇KSCN落浦 显红色;(2)根据仪器构造可知E是干燥管!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空个能氧化硫酸亚铁,所以加热前需要排尽装置中空气,利用氯气排出 空气为了使生成的水蒸气完全排除,应该先值灭酒精为再冷却,然后关闭g和2,最后称量j 即正礁的排序是dabfce 3样品的质量是(rx-mi) 9加热后剩余固体是?瀛亚铁,质量为g,生成水的后量 为(mt- ms) g,FeSG> - xH2O=FeSQ+ xH 2O15218x(m>mi) g(m2 mu) g

18、15218r I|76(m2-m3)l则:(叫(叫-吗川解得:x="(叫一叫);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在加热过程中硫酸亚铁被空气氧化为硫酸铁,导致m增加,因此x偏小;0)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F说明有氧化铁生成F即分解过程发生了还原还原反应,中魏优合价变化 可知一定有S5生成,这说嘛酸亚铁分解生成氧化铁、£5和三氧化硫0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情 酸,福酸和铜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领,由于硝酸钢在酸性溶液中有氧化性,能氧化S6所 以应该用氧化钢,检验$5用品红溶液,所以g D的溶液依次为氯化钢溶液和品工溶液j实脸现 象是C中溶讷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淙1D中品红塔肃褪邑故答案为

19、63;、的到艮据以上分析可知蹴亚铁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铁、SO工和班|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得此反 应的方程式为2TCS0上船Fg5T5T-50打【名师点睛】以绿矶为载体考查无机物的性质实验方案的探究,通常解答综合性实验设计与评价题的基本流程:原理一反应物质一仪器装置一现象一结论一作用意义一联想。具体分析为: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所用各物质名称、状态、代替物(根据实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有关装置: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问题、是否有替代装置可用、仪器规格等。有关操作: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实验现象:

20、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观察。实验结论:直接结论或导出结论。27. (15 分)重铭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铭铁矿制备,铭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 CrzQ,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的主要反应为:FeO- CrzQ+NaCG+NaNO高温NazCrQ+ Fe2Q+CO+ NaNQ上述反应配平后FeO- CrzQ与NaNO的系数比为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 及含硅杂质。(3)步骤调滤液2的pH使之变 (填“大”或“小”),原因是(用 离子方程式表不)。(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

21、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冷却到 (填标号)得到的 KzCrzO固体广品最多。CQH3Q2/8)黑屏a.80 C b.60 C c.40 C d.10 C步骤的反应类型是。(5)某工厂用mkg铭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Cr2。,最终得到产品m2 kg,产率为【答案】(1) 2:7 陶瓷在高温下会与 Na2CO反应铁 Al(OH) 3(3)小增大溶液中H+,促进平衡2CrQ2-+2H+Cr2O2-+HO正向移动(4) d复分解反应190ml,2100%147ml【睥析】门)FeO£口。3是还原剂? 完全氧化为N年CrC

22、H和FqQ,每:阳专移71noi电子?而NaNCb是氧化 剂,还摩产物为NaNO;每摩转移2nlM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可如j FeO CMh和NaNO1的系数比为陶姿在高温下会与反应,则爆融时不能使用陶洛容器5(2)情块申氧化铁不溶于水,过滤后进入滤渣1,则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j滤液1中含有刈。一SiO32-及CrQ2-,调节溶液pH并过滤后得滤渣 2为Al (OH 3;(3)滤液2调节pH的目的是提高溶液的酸性,pH变小;因为溶液中存在 2CrO42-+2H+= Cr2O2-+HzQ增大溶液中H+浓度,可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溶液中Cr2O2-的浓度;C4)由图示可知?在1。七左右时

23、,得到K:CnO-的固体最终,故答案为山2KC1+X鼬CeO-KiCnChlHNaCl 的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5)样品中。口5的质量为mLx4C%K.,则生成K二Cr:6的理论质量为gT0%K眇签,则所得产品的产率为 皿-2受灯口g 10a 400叽.5/9Tl 【名师点睛】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配平、盐类水解的应用及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等,解题时要求对整个流程进行认识分析,对流程中每一个反应池或操作中出现的箭头要理解清楚,通常箭头指向反应池或容器的代表参加反应的物质,箭头背离的为生成物,再结合 包括酸碱性、有无空气中氧气参与反应的环境,并借助于质量守恒及氧化

24、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判断反 应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或离子反应式。28. (14 分)神(As)是第四周期V A族元素,可以形成 As2Q、As?。、HAsQ、HAsQ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工业上常将含神废渣(主要成分为A8Q)制成浆状,通入 O氧化,生成 HAsQ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 。(3)已知:As(s)+ 3 H(g)+2O2(g尸H 3AsO(s)AH21 一 一.H2(g)+ -C2(g)=H2O(l)A H>2As(s)+ 5C2(g) =As 2Q(s)AH2则反应 As2Q

25、(s) +3H 2O(l)= 2H 3AsC4(s)的 A H =。AsO43-(aq)+2I -(aq)+ H 2O。)。溶液中 c(AsO43-)与反应时间(t)(4) 298 K 时,将 20 mL 3x mol - L -1 NasAsQ、20 mL 3x mol - L-1 I 2和 20 mL NaOHB液混合,发生反 应:AsQ3-(aq)+I 2(aq)+2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填标号)。a.溶液的pH不再变化b. v(I -)=2v(AsO33-)c. c (AsO 43-)/ c (AsO 33-)不再变化d. c (I 尸 y mol - L

26、 1tm时,V正 V逆(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tm时V逆 t n时V逆(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理由是。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为。【答案】(1)(2) 2As25+5c2+6H2O=4HAsQ+6S 增加反应物 Q的浓度,能够有效提高 As2s的转化率(3) 2AHi-3 AH2- AH3334yk i(4)ac、大于、 小于、t m时AsQ浓度更小,反应速率更慢、K=2r (mol L )(x-y )CD种是叼号7r素r 痹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厚子结的示意图正礴答案:门)原已知可以得到加总0->mAsQLS,抬5总共升高10侨,得失

27、电子配平得山导行OL4HmA£O4-63,再考虑底量守恒,反应前少二氏g ,所以反应原理为里口。叶6Hq=4KAeYS。该反应加压时,噌加反JS物供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能够有效提高A立电的转化率5(力待求解反应可以由反应乂工反应斗反应,贝以1<工也曰.九氏必氏j(4)©3溶渣pH不变时,则&。旺)也保持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由根据速率关系M I /2=y<A5OP );则b的等式始终成立,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由于提供的 NS3ASO总量一定,所以c(AsO43-)/c(AsO 33-)不再变化时,c(AsO43-)与c(AsO33-)也保持不变,

28、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 c(I -)=ymol/L时,即c(AsO43-)=c(I -),事实两者浓度关系一定是 2c(AsO3-尸c(I -),则此时不是平衡状态,故答案:acp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进行,1时反应继续正向避行,v Pi>v正确答案;大于。1时比L时AsO声浓度更小,所以逆反应速率也更小,正确答案,小于、3时A2正浓度更小,反应速率更幔。反应前,三种溶液混合后、口讣§。:浓度为去口口%工一=xm冰,同理L浓 /L 20+20+20 /L度为xmoil/L,反应达到平(轴寸j生成。(AsO? )为ymoVLj则反应生成浓度c ()=2ymoVL.消耗A©*%上

29、浓度士讷ytnolL,平衡时力力 -molLj c (h)为(x-y) moll ;澹液¥( , C41,中 c(OH )= Imol r K=v加 r (r-yy【名师点睛】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的计算及平衡状态的判断等,其中盖斯定律的基本使用方法:写出目标方程式;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白物质);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平时要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另外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反应前后不改变的量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如本反应中随反应的进行AsO3-和的物质的量在变化,但二者浓度比始终

30、是1:2 ,不能作用为判断平衡的依据。35.化学一一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研究发现,在 CO低压合成甲醇反应(CO+3H=CHOH+2 中,Co氧化物负载的 Mn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回答下列问题:(1) Co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元素Mn与O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 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 。(2) CO和CHOH子中C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 和。(3)在CO低压合成甲醇反应所涉及的4种物质中,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原因是(4)硝酸镒是制备上述反应催化剂的原料,Mn(NO)2中的化学键除了 b键外,还存在 。(5) MgOM有NaC

31、l型结构(如图),其中阴离子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X射线衍射实验测得 MgO的晶胞参数为 a=0.420nm,则r(O2-)为 nmb MnOtk属于NaCl型结构,晶胞参数为a' =0.448nm,则 r(Mn2+)为 nm。(1) 1s 2s 2P 3s 3P 3d 4s 或Ar3d 4s O Mn 3 sp sp(3) H2O>CHOH>CQH2, H2O与CHOH均为非极f分子,H2O中氢键比甲醇多,CO分子量较大,范德华力较大(4)兀键、离子键 (5) 0.148 0.076【解析】(1) Co是27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4周期第VIII族,其基态原子核外

32、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 74s2。元素Mn与。中,由于。元素是非金属性而 Mn是过渡元素, 所以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O。基态原子价电子为 2s22p4,所以其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2,而Mn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为 3d54s2,所以其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5,因此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MrioC2> CO工和CH.OH的中心原子C原子的价层与子时数分别为2和4,所以C5和CHsOH分子申C 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却和印C3)在CCh低压合成甲醇反应所涉及的4种物质中,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由原因是常温下水和甲酹是液体而二氧化碳,速气是气体,液体的沸点高于气体

33、J氏。与CH30H均 为非极性分子,H:0中氢獴比甲举多,所以水的沸点高于甲雷g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氢个 大,所以二氧化碳分子间作用力就大、沸点较高口C4)硝酸镭是离子化合物,硝酸t艮和镜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硝酸根中N原子与3个氧原子形成3 个口镀,硝酸根中有一个氮氧双键,P斤以还存在兀键。(5)因为CT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面对角线是CT半径的4倍,即4r= J2a,解得r=逅 0.4204nm=0.148nm; MnO也属于NaCl型结构,根据晶胞的结构,MrT构成的是体心立方堆积,体对角线是Mn2+半径的4倍,面上相邻的两个 MrT距离是此晶胞的一半,因此有0.448nm=0.07

34、6nm。【名师点睛】物质结构的考查,涉及电子排布式、第一电能能比较、杂化理论、化学键及分子间作用力和晶胞的计算等,综合考查,其中杂化轨道的判断是难点,具体方法是:中心原子电子对计算公式:电1子对数n=2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配位原子的成键电子数土电荷数)。注意:当上述公式中电荷数为 正值时取“-”,电荷数为负值时取“ +” ;当配位原子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成键电子数为零;根据n值判断杂化类型:一般有如下规律:当 n=2, sp杂化;n=3, sp A的结构简式为 。C的化学名称是 。 (2)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 ,该反应的类型是 杂化;n=4, sp(3)的反应方程式为 。口比咤是一种有机碱,其作用是 。 G的分子式为。 H是G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的取代基与G的相同但位置不同,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