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热力环流巩固练习(2016年9月)_第1页
2016届热力环流巩固练习(2016年9月)_第2页
2016届热力环流巩固练习(2016年9月)_第3页
2016届热力环流巩固练习(2016年9月)_第4页
2016届热力环流巩固练习(2016年9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届必修1第二章地球大气巩固练习热力环流2016届高三地理备课组2016届高三地理巩固练习热力环流编写:胡露茹审稿:2016届高三地理备课组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地球引力 B.太阳辐射能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地转偏向力3、关于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指空气的垂直运动 B.指空气水平运动C.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D.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大气运动形式4、关于热力环流正确的叙述是A.冷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B.热力环流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C.空气遇冷使空气膨胀上升 D.气流在垂直方向上总是由

2、高压指向低压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5-6题。ABCD5、下列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先有大气的水平运动然后才有大所的垂直运动B 、A地为低压,B地为高压,所以B地的气压高于A地C、由热力作用引起的山谷风不属于大气环流D 、D地的高压是由动力作用而形成的6、如果A地为城市市区,D地为郊区,则箭头对A地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增加了A地的大气污染状况 B、增加了A地的气温C、直接加大了A地的地表径流 D、增加了A地的空气湿度7若右图表示热力环流形势,则a处与b处的气压(P)和气温(T)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a>Pb;Ta>TbBPa<Pb;Ta<TbCPa<P

3、b;Ta>TbDPa>Pb;Ta<Tb右下图是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2米、0.3米、0.5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200W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盆冰块。分别在玻璃柜顶部和下部悬垂纸条M、N(如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M、N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某一地理过程。据此回答8-9题。8、该实验模拟的是A、大气温室效应 B、大气热力环流C、地壳物质循环 D、海陆间水循环9、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纸条的偏动方向是A、M、N都向左偏 B、M向左偏、N向右偏C、M、N都向右偏 D、M向右偏、N向左偏10、关于右图中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

4、正确的是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C处气压比处高 D甲地比乙地地面气压低11、在“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 读图回答1213题12、若上图四地为大气运动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3、有关热力环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郊热力环流中,近地面大气由郊区流向城市B海陆热力环流中,白天,风由陆地吹向海洋C一般而言,由热力因素形成的热力环流,近地面受热的地方会形成高压D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运动形式,一般不会影响天气14、在“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读热力环流示意

5、图,完成1517题。15、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示意的图是16、关于甲、乙两地形成的高低气压的正确说法是 A. 甲、乙两地都形成高气压 B甲、乙两地都形成低气压C甲为低气压,乙为高气压 D甲为高气压,乙为低气压17、甲、乙两地可能的天气现象是 A. 甲为阴雨、乙为晴朗 B甲为晴朗,乙为阴雨C甲、乙两地均为阴雨 D甲、乙两地均为晴朗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图是城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11819题。18观察下图,想在图中A、B、C、D四地布局化工厂或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空气污染,工厂应该选择在19

6、、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A市区 B郊区 C市中心 D农村读山谷风示意图(图),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回答2022题。20、对于图中的气压、气温说法正确的是图中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减 图中等温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甲地的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A B C D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此图出现的时间是夜晚此图出现的时间是白天此时风向为乙吹向甲 此时风向为甲吹向乙A B C D22、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

7、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夜晚的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A BC. D如图为某地区山顶与相邻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3、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A山顶昼雨少B河谷盆地夜雨多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24、产生图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A热力环流 B太阳辐射C植被状况 D大气温度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根据下面两幅图回答2526题:25、根据上面左图所示,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26、上面右图所示的4种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8、海陆间热力环流形成的海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在陆地上形成降水。读图回答2728题27、若近期陆地降水持续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 A陆地升温明显   B海平面不断下降 C海洋持续升温  D大型水库建设过多28、解决近期地面缺水,人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需水量大的工厂停产            B农业灌溉采取喷灌、滴灌

9、技术 C拟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D尽量减少水路运输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假设下图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海风入侵时污染物输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29、当图示盛行风在一年中最为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汕头市,阳光可以直射井底B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C宁夏平原到河套平原的黄河河段,可能发生凌汛现象D长江口正处于一年中盐度最低的时刻30、若图中污染物的成分主要是氮和硫的氧化物,当一天中陆地温度最高时,可能会A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B形成酸雨

10、C出现大风天气D污染物迅速消失读图,完成3132题3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表示地面),则图中甲、乙、丙、丁气压、气温值相比较,正确的是A气压:甲乙 B气压:丙丁C气温:丙甲 D气温:乙甲32、若该模式图表示“白天海滨地区海陆风示意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A乙地为陆地 B甲地为海洋C表示陆风 D表示海风甲、乙两图分别表示A、B两地间在一天中不同时段形成的热力环流,据此回答3334题:33、下列诗句描写的现象,能用图示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是:A.巴山夜雨涨秋池 B.清明时节雨纷纷C.春风又绿江南岸 D.二月春风似剪刀34、A、B两地不可能表示:A.林地 沙漠 B.海洋 陆地C.城市

11、 郊区 D.山谷 山顶下面左图为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右图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3538题。35、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气压高于地B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高C地气压高于地D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低36、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a地风向为西北风Bc地风向为西南风Cb地阴雨天气Dd为下沉气流37、若该热力环流为某城郊热力环流,不考虑盛行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处房价比甲处低B甲处可能为城区C火电厂宣建在离市中心16千米之外D城市绿化带应建在离市中心18千米处38、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下图中近地面

12、状况示意正确的是A. B. C. D.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右图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941题。39、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40、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41、右图中与上图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

13、符的示意图为AA BB CC DD42、读图7,根据垂直剖面气压变化判定热力环流方向应该是()AABCDA BACDBACABDCA DBDCAB43、图5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右图是某地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4、下列关于P、Q、M、N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热力环流方向是:MPNQBN、Q表示

14、高空CP点近地面受热,M点近地面冷却DP、N表示近地面45、当P点所代表的气压中心长期控制我国时,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上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B华北平原上的农民正在收割小麦C我国北方地区多风沙、扬沙天气D黄河流域进入主汛期,沿岸居民正在积极防洪抗险该图为我国北方某建筑设计院设计的一幢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房屋模型。读图回答问题。46、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A雨季及时排水 B充分利用太阳能C减弱噪音干扰 D降低光污染危害47、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和乙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向是A冷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甲,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B冷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乙,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C

15、暖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甲,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D暖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乙,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二、综合题48、读“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回答:(1)右图中方框内是低压还是高压,用“高”或“低”填在图中。(2)从空气的垂直运动来看:热的地区空气_,冷的地区空气_。(3)从水平方向看:空气从_气压流向_气压。(4)乙图的空气环流是因_引起的,因此称_环流。49、下图为北半球热力环流不完整图,甲、乙表示近地面,丙、丁表示高空。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0分)(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2)用箭头在图上补充完整并标出环流模式。(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16、。(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假若图示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间热力环流,则表示陆地的是 地。50、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箭头指向为空气流向),完成下列各题。(1)A地气温比B、C两地_,气压比B、C两地_。D、E、F中,属高压区的是_。(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环流。(3)图中M、N两地实际风向分别为_和_。(4)热力环流是指由于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_一种形式。(5)从以上可看出,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直接原因是_。5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认识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

17、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5分)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_同一水平面上的_大气_热力环流。(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1分)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区等压面_弯曲,高压区等压面_弯曲。(2分)(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_。(2分)(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能说

18、出一个生活实例吗?(1分)52、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在图中画出热力环流。(2)此季节为我国的_(季节),我国东部沿海盛行_风(风向),气候特征是_。(3)若此图为局部海陆风的形成过程,则此时是_。(白天或夜晚)53、下面是一次探究实践活动1、活动材料:大玻璃缸1个、隔板1块、冰1盒、热炭1盒、塑料薄膜1卷、香烟1根。2、实验过程:把隔板放在玻璃缸内,把玻璃缸分成两部分。一边放入冰块,一边放入热炭。覆盖上塑料薄膜,把点燃的香烟从顶部放入玻璃缸内。抽掉中间隔板,观察烟雾的运动。(1)请你在下图中绘出观察结果(烟的流动)。(2)归纳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_。(

19、3)根据上面实验原理在下图中绘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绘制绿洲“冷岛”效应的大气运动图:(在图中所示横线处标上气流运动箭头)5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材料2:图中甲为福建省 7 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1)材料1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分)(2)说出材料2图中甲由 A 地经戴云山、 B 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1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6分)(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

20、季节及理由。(4分)55、读图回答问题。(6分)(1)简述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主要原因?(6分)(2)在图中用粗线标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的方向。(1分)(3)上图中若在郊区甲地建设卫星城或建设有大量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2分)56、(7分) 读“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至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2)A、B两地中受热的是 地,空气 (上升/下沉)运动。(3)用箭头在图中画出热力环流。(4)若A、B表示白天的陆地和海洋,则该图表示陆地的是 。(5)从以上可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热力环流巩固练习参考答案1

21、、【答案】C【解析】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量来源。2、【答案】C【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3、【答案】C【解析】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是由空气的冷热不均造成的。4、【答案】B【解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空气遇冷相反,在水平方向上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是由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5-6【答案】4C5【解析】本组试题是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应用。4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先有大气的垂直运动,再有大气的水平运动,A选项为错误的

22、,A、D为近地面,B、C为高空,地面的气压一定大于高空B选项为错误的,D地为受冷而形成的高压,是热力作用,所以D选项为错,山谷风涉及范围小,根据大气环流概念可判断它不属于大气环流,因而C选项为正确答案。5从郊区流向城市的风能够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和气温,提高城市的空气湿度,间接加大城市的地表径流,因而D选项为正确答案。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热力环流)。根据图示a处与b处的垂直气流运动方向:a处空气下沉,则近地面气温较低,形成高压,b处空气上升,则近地面气温较高,形成低压;故选D项。8-9【答案】B、D10、【答案】B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3、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地区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近地面气压高,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由图知,甲处近地面为高气压,乙地为低气压。低压控制下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1、【答案】C试题分析: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故A正确;白天的山峰与山谷之间,谷地气温较山峰低,故谷地盛行下沉气流,山峰盛行上升气流,B正确;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海洋盛行下沉气流,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故C错误;城市为热岛,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1213【答

24、案】D、A试题分析:12、甲图中的风向应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故A错误;乙图为城郊环流,由于城市形成热岛效应,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B错误;丙图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的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C错误;丁图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进而形成热力环流,D项正确。13、城郊热力环流中,城市盛行上升气流,郊区盛行下沉气流,故近地面的风向由郊区流向城市,A项正确;在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故近地面的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B错误;近地面受热则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C错误;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和热力环流。点评:

25、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等内容即可判断,建议此类试题可结合画图分析。14、【答案】C试题分析:选项C为海陆风示意图,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相反,选项C正好把热力环流的方向画反了。海陆风的正确画法如下图所示: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热力环流的成因。【知识小结】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2温压关系(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高空与近地面相反)。3形成过程: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空气的水平运

26、动(风)。4常见的热力环流(1)小尺度:城市风、海陆风风、山谷风。(2)大尺度:季风环流。1517【答案】33D34C35A15、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地区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近地面气压高,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受冷空气下沉,受热空气上升。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6、受热地区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近地面气压高。甲地受热,气压低,乙地受冷,气压高。所以甲为低气压,乙为高气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7、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为晴朗天气,低压控制,气流上升,阴雨天气。所以甲为阴雨、乙为晴朗。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1819【

27、答案】A、B【解析】由于城市人口多,释放出大量人为热量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近地面空气又从郊区流向城市中心,并把污染物也带入城市,为了尽量减轻对城市的污染,布局工业时,应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并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重复污染。2022【答案】ADA【解析】20越往高空空气越稀薄,其等压线的数值越低,其气温也越低,据此可以判断出,图中国等压线数值自下往上递减,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气压高于同高度的乙地。21从图中可以看出同高度的山谷气压高于山坡,此时风向为从甲吹向乙,为谷风,应该为白天,山坡受太阳辐射影响,气温较高,低压较低。22:甲地为山谷,夜雨多,因为其夜晚气温较周围高,气流上升运动,水汽容

28、易凝结,同时夜晚温度低,空气中水汽容易达到饱和,容易凝结。2324【答案】B、A【解析】23、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晚上谷地温度相对较高,形成上升气流,导致降水。选择B项。24、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晚上谷地温度相对较高,形成上升气流,导致降水。所以原因是热力环流。选择A项。2526【答案】C、C2728【答案】C、C27、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地区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高,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城市温度高,气流上升;白天陆地温度高,气流上升;夜晚海洋温度高,气流上升;白天山坡升温快

29、,气流上升。期陆地降水持续减少,可能的原因是陆地气温降低,海洋气温升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28、解决地面缺水要从水循环的角度出发。人类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拟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改变地表径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2930【答案】B、B29、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当图示盛行风在一年中最为强盛时,图中盛行风为北风,盛行风强盛时,为北半球的冬季,1月份。所以陆地气温低,等温线向南弯曲。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30、当一天中陆地温度最高时,气流上升,形成降水,产生酸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3132【答案】B、 D 31、图示若为热力环流,则甲处空气上升,判断甲处气温较高,故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

30、气压较低,乙处空气下沉,判断乙处气温较低,故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故甲乙之间的气压:乙处大于甲处,A错误;图示丙丁的水平气流由丙指向丁,判断丙处气压较乙处高,B正确;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分布,越往高空,气温越低,C错误;甲乙之间的气温,甲处高于乙处,D错误。32、结合上题分析,若为白天的海陆风,则气温较高的甲为陆地,气温较低的乙处为海洋,近地面的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海陆风。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利于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判断气温和气压差异。33、【答案】A 试题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是指四川盆地夜晚气温较盆周山地的山上气温高,盆周山

31、地的气流沿盆周山地下滑,致使盆地内部气流上升并冷却成云致雨。考点:热力环流知识的应用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加深对文言诗词的理解34、【答案】C 试题分析:从甲乙两幅图中不难看出A B两地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形成了不同方向的热力环流,根据所学的热力环流几个实例来看有可能是海陆风或山谷风,但绝不可能是城市风,因为城市气温总是高于郊区,风总是从郊区吹向城市,方向在一天中不会出现相反的现象。故选C 考点:热力环流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对教材中谈到的热力环流的几个实例有比较准确的理解与掌握3538【答案】C、A、C、B35、根据右图的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两地气压差大

32、,则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所以地气压高于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36、地气压高,地气压低,所以风向自西向东吹,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成西北风;b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c为上升气流。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37、根据判断乙地为城区,甲为郊区,热力环流的范围是16千米,则火电厂宣建在离市中心16千米之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38、城区比郊区气温高,等温线向上弯曲;温度高气压低,等压线向下弯曲。选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和等压面。3941【答案】B、C、C【解析】本题以水库周围气温的时空分布图为背景,综合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等压面的判读以及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39、从图中看出,3点时水

33、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高,15点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气温低,因而气温日变化最小。40、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热力差异在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晚上风由四周吹向水库。41、15时近地面水库中心气温低,形成的气压高;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相反,气压低。42、【答案】B4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A项a处气温始终低于c处。错误。B项由于c地的气压高于d地,故c处形成高压,盛行下沉气流。C项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始终为高空的低于近地面。错误。4445【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气压差异及为我国的区域概况。44、根据图示四点的气压高低判

34、断,P、M点的气压高于N、Q,故判断P、M位于近地面,而N、Q位于高空;B正确;D错误。PM比较,P点气压高于M点,NQ比较,N点气压高于Q点,故气流应为PMNQ,A错误;结合P点气压较M点高,故判断P处为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C错误。45、结合上题分析,P为高压中心,若高压中心长期控制我国,则为北半球冬季,我国北部将受冷空气影响,形成多风沙、扬沙等天气状况。4647【答案】BD试题分析:46、我国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弱。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是为了充分增加接受太阳辐射的面积、增强甲室的温室效应、充分利用太阳能。47、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可以充分接受太阳辐射增温,室内气温比房间乙

35、高,气压比房间乙低,因而暖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乙,冷空气从通风口2进入甲。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图示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二、综合题48、【答案】(1)甲图A上为高压,B、C上为低压,乙图A上为高压,A下为低压;B、C上为低压,下为高压。(2)上升 下沉(3)高 低(4)地面冷热不均 热力【解析】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积聚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使A地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空气增大,形成高气

36、压。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热力环流。49、【答案】(1)乙甲丁丙(2)略(3)甲(4)乙、甲试题分析:(1)从图上可以看出,近地面是由乙吹向甲,可以证明乙的气压要比甲更高,而高空中的丁和丙是由丁吹向丙,说明丁处的气压要比丙更高,地面的气压又要比高空气压更高,所以气压大小为乙甲丁丙.(2)根据上题中气压和气流的流向图可以判断出,甲处是气温高,气流上升的,画上升箭头;乙处气温更低,气流是下沉的,气压更高,在乙的上方画下沉箭头.(3)由题目可知,甲处气温高,气流是上升的,而乙处气温更低,气流下沉,气压更高.(4)假如此图是表示城市热岛热力环流,因为市区的温度高,气压低,而郊区气温

37、低,气压高,所以风会由郊区吹向市区,此时乙处气压更高,所以乙代表的是郊区,而甲是市区;假如为白天海陆环流,白天时,陆地气温更高气压更低,风会由海洋吹向陆地,所以此时乙代表的海洋,甲则代表陆地.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50、【答案】(1)高低E(2)略(高空:E到D、F,近地面:B、C到A)(3)西南风东北风(4)地表冷热不均最简单(5)地表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解析】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使同一平面上的气压产生差异,形成了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水平运动。由图中A处气流上升,B、C两处气流下沉可判断A处受热形成低压,B、C相对受冷形成高压,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判断

38、M、N两地风向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51、【答案】(1)画图如右图所示:(2分)大气上升或下降 气压差异 水平运动 (一空1分共3分)(2)画图如右图所示(1分)向下 向上 (2分)(3)B>A>D>C (1分)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与相应高空气压“高”、“低”相反(1分)(4)房间内的暖气装在下部,空调冷风口装在上部。(1分)【解析】(1)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引起大气上升或下降,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2)画图如上所示,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在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弯曲,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弯曲。(3)结合上图分析,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与相应高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