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物流发展现状_第1页
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物流发展现状_第2页
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物流发展现状_第3页
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物流发展现状_第4页
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物流发展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物流发展现状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蔡 进 高级经济师最近,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指导下,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吸收国外经验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适应于我国物流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八五”时期以来的有关物流数据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借此机会作一个简要介绍,也是为了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一、物流统计指标说明1物流统计指标的核算依据、原则与范围。物流统计指标的核算是以2001年颁布的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中规定的物流概念为依据。即“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

2、、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统计的范围主要包括参与社会物流活动的交通运输业及其装卸、搬运、保管等辅助业、仓储业、邮递业、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批发业。为社会物流活动提供服务的信息、软件、通讯、金融、保险等也应视作社会物流业的组成部分,但鉴于目前还缺乏可供测算的依据,在我们目前的统计中暂时未计算在内。物流统计指标核算,首先遵循现行国民经济相关统计指标的国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根据宏观物流统计的目的、任务,还必须遵循社会性原则,即以进入社会物流领域为计算的起点。2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根据社会各界对物流统计的需求和现有的数据基础,我们初步建

3、立以下6个方面的物流统计指标:工业品物流总值 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框图农产品物流总值社会物流总值进口货物物流总值再生资源物流总值 邮政物流总值运输成本社会物流总成本保管成本管理成本交通运输业物流增加值仓储业物流增加值批发业物流增加值物流业增加值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配送加工包装物流业增加值邮政业物流增加值 交通运输物流业投资仓储物流业投资批发物流业投资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配送加工包装物流业投资邮政物流业投资铁路、公路、内河航道、航空、管道里程主要物流设施民用货运汽车、船舶、铁路货车拥有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货物运输与周转货物运输与周转1)社会物流总值:即一定时期内,初次进入物流领域,通过物流服务

4、,已经或正在送达最终用户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工业品物流总值、农产品物流总值、进口货物总值、再生资源物流总值、邮政物流总值。从社会经济意义看,它既是一定时期内全部社会物流活动的最终结果,又是社会物流业务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因此我们认为这一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2)社会物流总成本:即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用于物流的费用总支出。包括支付给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费用,应承受的货物在物流期间发生的损耗,以及物流过程中资金占用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等。目前国际上一般把社会物流总成本划分为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三个部分,

5、分别测算。我们也沿用这一方法核算。3)物流业增加值:即物流行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以货币表现的最终服务成果。按照物流的功能来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的货运部分、交通运输辅助业中为货运服务的部分、货运代理、仓储业、邮政通信业中的邮递部分、流通业中的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和批发部分。此外,还应包括为物流服务的广告、软件、金融保险等,但由于缺乏能够用于对比测算的基础数据资料,在我们目前的测算中未计算。4)物流固定资产投资: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全社会建造和购置的物流用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5)主要物流设施:报告期内全社会能够投入运营的主要物流设施情况。6)货物运输量与货物运输周转量:报告期内全社会实现

6、的货物运输与货物运输周转总量。二、我国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根据上述统计指标和方法,我们对“八五”时期以来有关物流数据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对我国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得出以下定量的概念和观点。1物流需求快速上升,增幅明显高于经济增长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验表明,物流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约10,去年增长8,经济总量首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今年GDP增幅将达到8.5%,从而构成了强大的物流需求。统计测算表明,自1991年至2002年,反映物流需求规模的全社会物流总值从3万亿元上升到23.3万亿元,增长了6.7倍,年

7、均以20.4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同期GDP(按现价计算15.4%)的年均增速。预计2003年社会物流总值将超过29万亿元,同比增长27左右。(见图1)。图1: 1991年-2002年社会物流总值2物流需求弹性逐年增高,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从经济发展与物流需求的关系上看,1991年2002年每亿元带动的物流需求平均为1.73亿元。“八五”期间平均为1.57亿元;“九五”期间上升到1.71亿元;2001年、2002年进一步上升到2.03亿元、2.27亿元,今年预计升至2.6亿元(见图2)。物流需求弹性系数12年间的平均值为1.4,“八五”时期平均为1.26,“九五”时期平均为1.35,当

8、前约在2左右,这说明我国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拉动物流总值增长2个百分点(见图3)。这些数据均呈上升趋势,反映出我国的物流需求伴随经济增长是同步发展的。也说明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图2:1991年-2002年单位物流需求系数图3: 1991年-2002年物流需求弹性系数3工业品物流总值比重最大,增幅最高如果分析社会物流总值的结构,可以看到工业品物流总值比重最大。 2003年社会物流总值构成图上图显示,2003年,工业品物流总值达到25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值的84.6%。1991年2002年,工业品物流总值平均增长22%,今年增长27.2,是物流需求增长最快的行业。这与我国处在

9、工业化发展中期,工业化加速发展是相适应的。也说明工业加工制造业物流仍将是今后我国物流发展的主体。4物流成本增长逐年趋缓1991年至2002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从5182亿元扩张到2.2万亿元,增长了3.2倍,年均递增14,高于经济年均增速4个百分点左右。预计今年将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见图7)。图7:1991年-2002年全社会物流成本增长趋势但这种增长势头趋于减缓,尤其是1994年以后增势明显放慢(见图8)。图8:1991年至2002年全社会物流成本增长率5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逐渐下降,但总体水平依然偏高从与的相关性来看,全社会物流成本与呈高度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几乎等于1,二

10、者之间可以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用代表,用代表全社会物流成本,则有4.945-856.4。该方程的经济意义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物流支出也越多,对物流的需求越大。方程中的负截距具有特定的经济含义,表明如果物流支出达不到一定的水平(>173.19),则不可能有产出,由此也可见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1991年至2002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缓慢下降,从24下降到21.5,今年预计在21.4左右。特别是占社会物流总值的比例下降趋势明显,目前已经由1991年的17.1下降到2002年的9.5,平均每年下降约0.7个百分点(见表5)。其中,运输成本占全社会物流总值的比例下降尤为明显,从

11、9.5下降到4.6;其次是保管成本,所占比例从5.3下降到3.1这反映出我国物流业效率正在逐步提高。但物流成本总体水平仍然偏高,与美国、日本、欧盟国家比要高出8-10个百分点。表5:全社会物流成本占的比例、占物流总值的比例年份占的比例()占物流总值的比例()199124.017.1199223.015.7199322.814.5199422.113.0199522.012.6199622.013.5199722.313.4199821.413.0199921.412.6200021.211.1200121.110.4200221.59.5平均22.113.16运输、保管成本比重较高,管理成本增

12、长最快从物流成本构成上看,运输、保管成本所占比例较高,平均比例分别达到52.6和31.8,管理成本占15.6。2003年我国物流总成本构成图从增长趋势来看,管理成本增长最快,2002年比1991年增长了5倍,年均递增17.7;其次是保管成本增长了3.5倍,年均递增14.6;运输成本增长2.7倍,年均递增12.6(见图9)。由此可见,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是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图9:1991年-2002年全社会物流成本堆栈图7物流增加值的增幅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从统计测算的结果看,自1991年至2002年,我国物流产业增加值从2257亿元上升到7133亿元,增长了

13、2倍多,年均递增11,高于同期年均增速约1个百分点左右。今年由于受“非典”影响,增速略有放慢,但仍高于增速。预计今年物流产业增加值为79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8.7。(图表)其中发展最快的是配送、加工、包装物流,12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17.6,其次是仓储物流平均增速为16,批发物流为13.4,邮政业物流为12.7,交通运输物流为8.6。(见图4)图4:1991年-2002年物流行业增加值堆栈图物流增加值的增幅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说明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专业化物流(第三方物流)正在加快发展。物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被经济学界和政府管理部门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

14、础产业,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直接创造了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创造了国民收入,扩大了经济总量。我们的测算数据也支持了这种观点。“八五”时期以来,物流产业对总量的平均贡献为8.1;拉动年均增长率约0.8个百分点。8物流业发展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物流业的发展提升了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统计数据表明,自1991年至2002年,物流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平均为24.8。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这一比例较为稳定,目前基本维持在20以上水平,说明物流是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稳定因素。从对第三产业增长贡献来看,“八五”时期以来,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约9个百分点,9个百

15、分点中物流产业的贡献为2.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物流产业对第三业的拉动作用较为显著。9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物流基础设施作了大量投入。统计数据表明图5:1991年-2002年国有物流行业投资图6:1991年-2002年国有物流行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表6: 物流业主要设施年度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公路里程(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万公里)民用航空航线里程(万公里)输油(气)管道里程(万公里)民

16、用货运汽车拥有量(万辆)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艘)铁路货车拥有量(辆)19915.78104.110.9755.911.62398.6238553737005419925.81105.710.9783.661.59441.4537356837323319935.86108.411.0296.081.6450137248139009719945.9111.811.1104.561.68560.3335338541591919956.26115.711.1112.91.72585.4336496843273119966.49118.611.08116.651.93575.03326007443893

17、19976.6122.610.98142.52.04601.2326579743768619986.64127.911.03150.582.31627.8926020843932619996.74135.211.65152.222.49676.9524204343623620006.87140.311.93150.292.47716.3222967644390220017.01169.812.15155.362.76765.2421078645362020027.19176.512.16163.772.98812.22202977459017在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现代包装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货

18、物搬运技术在我国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物流活动中货物运输的散乱状况和人背肩扛的手工搬运方式。目前,我国自主开发和研制的各种包装设备和搬运机械设备分别多达数百种,估计仅搬运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年产值就约为400亿-500亿元。三、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统计结果也反映出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当前我国物流成本占比例较高,下降也较为缓慢,反映出我国物流效益整体水平仍然较低。我国物流成本占的比例基本维持在20左右水平。与世界上有关国家物流成本的比较,大约相差810个百分点。以2000年的数据为例,世界上大部分工业化国家的物流成本与该国家GDP的比例多在12以下,而我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高达21.2%。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比最低的日本高出11.1个百分点,比澳大利亚高出10个百分点,比法国高出9.5个百分点,比美国高出9.6个百分点,比德国高出9.4个百分点,比加拿大高出9.4个百分点,比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