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悠扬民歌_第1页
第二课悠扬民歌_第2页
第二课悠扬民歌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教学设计表课题第二课悠扬民歌授课时数 4课时时间年 月曰设计 要素设计内容教学 内容 分析1. 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臧族风格特点的创作儿童歌曲。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歌曲的前部分节奏宽松,承载着质朴而抒情的旋律,叙述着浓 浓的母子情深。第二部分是从赞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呼唤音调,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之情。2. 赶圩归来啊哩哩本首歌曲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4/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旋律流畅明快、活泼, 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歌曲以节奏贯穿蜷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

2、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3. 本课选用云南的优秀民歌小河淌水让学生体会我国南方民歌的特点,地域 性的风格特征。在歌唱练习中感受小河淌水细腻、含蓄、深情、婉转的特征, 表达出朴素真实的情感,体会云南民歌的艺术魅力。教学目标知识 与技能1、通过学唱妈妈格桑拉,启发学生怀着对母亲的赞赏之情,用亲切的情绪、饱满而深情地声音演唱歌曲,并从中感受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情, 得到爱的教育。过程 与方法2、创编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及相互合作的能力。情感态 度价值 观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学 情 分 析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二、三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

3、解 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 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 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 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 而且语 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教学 分析教学 重点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从而激发学 生对亲情的珍爱。教学 难点难点通过情感的体验升华为感恩的实际行动解决 办法通过深动的画面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渗透 的浓浓的母爱,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作了情感上的铺垫。教学 策略音乐是听觉乙术,音乐教学应该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感受和表现音乐, 因此在

4、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教师范唱等手段引导学生反复聆听歌曲。为了能 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我从组织教学到导入新课再到新课教学为 学生营造了一个浓烈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感受到深深的母 爱,从而也为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作了良好的铺垫。从教学的效果来看,这些 方法的米用是非常有效的。教学 资源1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六年级 上册 第二课2、英特网上在线聆听歌曲。3、钢琴、多媒体。板书 设计第一课时学习歌曲妈妈格桑拉第二课时学习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第三课时欣赏小河淌水第四课时拓展学习走进云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媒体使用一、组织

5、 教学学生听着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走进 教室,让学生感受浓浓的母爱。2/ 4 X X1 x|学生对音 乐课和音乐 教师多一份 亲切感。二、学习 歌曲妈 妈格桑 拉1欣赏亲情图片深深的母子情说一说:感受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妈妈格桑拉初听歌曲妈妈格桑拉(欣赏音乐视频), 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优美与深情。 在听录音范唱,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带学生 用“ la ”音轻声跟唱旋律。师教唱曲谱,然后再弹琴逐句教唱歌曲。1指导学生 轻声的有感 情的朗读歌 词,体验歌曲 的意境。2、师生进行 歌曲接唱。初步感 受歌曲,调动 学生学习的 兴趣,会随着 音乐的节拍 说话,训练节 拍感,树立自 信心,初步培 养学

6、生独立 演唱的能力。三、活动献给妈妈的爱师:你们知道妈妈的节日除了“三八” 妇女节,还有一个什么节日?那么过节的时候,你想怎样向妈妈表达 你的心意呢?今天虽然不是母亲节,但我们 已经感受到了深深的母子情,我想大家一定 有许多话想对妈妈说,对吗?请你们把最 想对妈妈说 的话写在上 面,等到母亲 节那天,把它 作为礼物送 给你们的妈 妈,好吗?进一步 激发学生对 妈妈的挚爱, 使学生充分 感受歌曲的 思想情感。四、拓展部分1师生合作,用舞蹈展现与妈妈的情。2、学生齐唱,用歌声唱出对妈妈的爱。学生各自 写下自己最 想对妈妈说 的话,鼓励学 生把写给妈 妈的话读给 大家听。这个活 动结合文学 及相关文

7、化, 目的是让学 生把对妈妈 的爱用文字 表达出来。五、课堂 小结师:今天,大家不仅学会了一首优美动听的 歌曲,还为妈妈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老 师相信,你们的妈妈一定会非常咼兴的。学生唱着歌 曲妈妈格桑 拉走出教室通过小结鼓 励学生,调动 学习兴趣。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媒体使用一、组织 教学1师生问好1、师生问好2、复习歌曲课前准备二、学唱 赶圩归 来啊哩 哩1导课、出示图片:(同学们,你知道 这是哪个民族吗?教师图文并茂的为学 生介绍彝族风情:师: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感 受一下歌曲是如何表现这种咼兴心情的。(播放歌曲)师:谁能来谈一谈你

8、听完这首歌曲之后的 感受。2学习曲谱:a)用手或身边的音源的试着打歌曲的节 奏b)老师找出难点,老师唱旋律学生打节 奏。c)老师弹琴学生打节奏。d )随琴慢速的视唱曲谱3学唱歌词: 强调波音记号 处理衬词“啊哩哩”学生试着慢速的 把歌曲的节奏打 一遍;f )学生自己练 习视唱曲谱g )随琴稍快速 度的再唱曲谱1)随范唱音乐一 起轻声的跟唱歌 词2)学生说出唱词 的难点歌曲 的学唱在 聆听的基 础上,米用 自主学习 的方法进 行。由学生 自己找出 唱得不好 的地方,重 点学唱。三、创编 活动:学 习彝族舞 蹈1三步一跺是彝族舞蹈最基本的舞步。 双手叉腰,第一拍右脚向旁迈一步,第二 拍左脚跟上,第

9、三拍右脚再迈出一步,第 四拍左脚靠上去,用力跺一下。2、三步一跳就是在三步一跺的基础上稍 加变化。第四拍右脚原地轻跳起来,同时 左脚吸上来。3、舞步练习。第一部分用三步一跺,第 二部分用三步一跳。1、学习三步一跺 是彝族舞蹈最基 本的舞步。2、学习三步一跳 就是在三步一跺 的基础上稍加变 化。3、舞步练习。血止舞步的学习,让 学生感受 到了彝族 舞蹈的魅 力,再次加 深对歌曲 旋律与情 感的体验。教学过程第(三)课时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媒体使用一、组织 教学1师生问好。2、弹奏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1、师生问好。2、演唱歌曲。进入音乐 课氛围。二、聆听小河淌 水1媒体播放

10、歌曲小河淌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 我们来聆听这首非常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具有浓 郁的云南民歌风格的歌曲小河淌水。2、介绍歌曲小河淌水。被誉为东方小夜曲 的云南弥渡彝族民歌小河淌水已流传了半个多 世纪,它将美丽的爱情遐想带给了几代人。 全曲是 羽调式,五个乐句,速度稍慢,以从容舒展、比较 自由的节奏和回环起伏、清新优美而具有云南地方 特色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 银 色的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小河不时发 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 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 中。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阿哥所在的地方。3、媒体播放歌曲小

11、河淌水这是一首表现什么 题材的民歌?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怎样?4、媒体再次播放歌曲小河淌水。1、聆听歌曲。2、初步了解 歌曲小河淌 水。3、听赏歌曲 感受小河淌 水。细腻、 含蓄、深情、 婉转的特征。4、再次聆听 歌曲小河淌 水。通过 民歌的聆 听,感受 歌曲的节 奏、拍子、 旋律特 点,情感 特征。让 学生体会 我国南方 民歌的特 点,地域 性的风格 特征,体 会云南民 歌的艺术 魅力。三、拓展1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有56个民族,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 4000人以上的少 数民族有25个。分别是:彝、白、哈尼、壮、傣、 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 布依、普米、怒

12、、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 布朗、独龙、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近 1/3。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云南的其它民歌,感受 一下彩云之南的魅力。2、歌曲听赏:猜调云南民歌1、简单了解云南。2、歌曲听赏。通过 初步了解 云南,调 动学生的 学习兴 趣。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聆听了几首云南民族 歌曲,领略了彩云之南的魅力,老师希望你们有机 会一定要到云南去看看,好吗?下课!在歌曲小 河淌水声中 离开教室。通过小结 调动学生 的兴趣。教学过程第(四)课时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媒体使用一、组织1师生问好。1、师生问好。进入音乐教学2、弹奏歌曲妈妈格桑拉、赶圩归来啊哩哩

13、2、演唱歌曲。课氛围。1了解云南的基本情况介绍生:云南有着云南课前老师曾布置了让大家去寻找一些关于云南风一种特殊的有着自己土人情的资料,请几位组长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找到名茶潽独特的民的资料吧。耳茶。族与独特二、了解云南这片神奇的红土高原,聚居着 26个民族,是生:云南有好的音乐文云南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其中傣、纳西、白、哈吃的过桥米化。尼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省独有。云南的人民,线。喜欢用歌声表达爱情, 表现劳动,甚至用歌唱来打官司,所以堪称歌舞之乡”。|2、简介彝族。1、观看课件。运用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彝族人2、简单了解多媒体展世世代代在高山河谷间辛勤的劳作,繁衍生息。神彝族。示彝族风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3、欣赏完后情,为教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说说彝族是学创设意文化。个怎样的民境,调动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日、庆丰收或办喜族。学生的学三、介绍事,人们就穿上节日的盛装,聚在一起,唱啊,跳习积极彝族风俗呀。参加者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气氛非常热烈。性。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当夜幕降临,彝家村寨男女老少手持火把在山坡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