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挤切术80例临床效果分析_第1页
扁桃体挤切术80例临床效果分析_第2页
扁桃体挤切术80例临床效果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扁桃体挤切术80例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对扁桃体挤切术的临床资料归纳和总结,结合基层部队医院的特点探讨手术技巧,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分析术后出血的原因。方法 复习原始资料,包括患者病史及术前、术后情况。结果 80例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患者,双侧扁桃体肿大者71例,单侧扁桃体肿大者9例。扁桃体一次性完整摘除无残体残留者136侧(90%),扁桃体残留患者15侧(10%);经纱布球压迫即可止血者147侧(97.4),压迫后仍有活动性出血给予结扎

2、、缝扎者4侧(2.6);术中无严重出血病例;术后恢复快。结论 扁桃体挤切术虽然是耳鼻喉科最为常见的小手术之一,唯有术前考虑周全,术中操作细致,术后认真观察,方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手术适合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  扁桃体挤切术; 扁桃体炎;基层医院    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天津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统计发病率高达22.041。我院自2006年8月以来,逐步开展扁桃体挤切术,至今共行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

3、资料  回顾80例行扁桃体挤切术患者,男性72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36岁,平均23岁大多数是年轻男性士官及战士,病程最长15年,最短1年;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2例。双侧扁桃体肿大者71例,单侧扁桃体肿大者9例。扁桃体度肿大98侧,度肿大53侧。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坐位,1地卡因咽腔黏膜表面麻醉后,1利多卡因双侧扁桃体周围浸润麻醉。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消毒铺单,术者用左手拿压舌板轻压舌背,右手拿扁桃体挤切刀,沿舌背经病人口腔一直放到一侧的扁桃体下极,将扁桃体下极套到挤切刀的刀环中,把挤切刀刀柄转到对侧口角,从手术侧的咽腭弓前缘托起扁桃体后缘,

4、然后左手撤出压舌板,用左食指按压舌腭弓,把扁桃体向挤切刀的刀环中按压。当用左食指把扁桃体完全压到刀环中后,右手将挤切刀边收缩边从对侧口角立起,最后,让刀柄和手术侧口角垂直。左手再拿压舌板轻压舌背,检查被挤切的扁桃体的挤夹情况,同时将检查有否夹伤舌腭弓及扁桃体附近的正常组织,挤夹确实后用右手迅速地扭转挤切刀,把扁桃体揪出。助手扶患者坐起,吐出口腔血液,使用止血纱球压迫止血,检查、止血后,再做另侧手术。术后回病房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观察3天。2  结果2.1  术中  手术均在1020 min内完成,扁桃体一次性完整摘除无残体残留者136侧(90%),扁桃体残留患者1

5、5侧(10%),残体采用圈套器切除。扁桃体窝经纱布球压迫即可止血者147侧(97.4)。经纱布球压迫后仍有活动性出血给予结扎、缝扎者4侧(2.6)。术中无严重出血病例。2.2  术后  创面白膜于术后2436 h形成良好,术后疼痛于术后48h明显缓解,术后24h给予半流饮食,48h后即可恢复正常饮食,常规应用抗生素35d,无一例感染。亦未发现咽部其他并发症病例。3  讨论    扁桃体挤切术不仅适用于儿童,成人采用此法具有器械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小、患者恢复快等优越性2,适合基层部队医院的开展。术者应正确掌握挤切术的方法,技

6、巧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尽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提高成人扁桃体挤切术的安全性,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扁桃体属隐藏型及粘连较多者,扁桃体内有异物、肿瘤的患者行扁桃体挤切术容易发生术后出血的并发症,一般不主张行此术式;张口受限制者不能在术中充分暴露扁桃体,术者视野受限,加大扁桃体残留的几率,遂不宜采取此法;术前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知识缺乏带来的情感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使得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都能积极配合,有效地减轻了术后不良反应。丁卡因表麻后可向扁桃体周围隙注射稀释的利多卡因,不仅起局麻止痛作用,而

7、且可使扁桃体向内突出移位,使扁桃体周围潜在间隙增宽,有效弥补扁桃体挤切术易留残体的缺点;术中术者态度严谨,动作娴熟,熟练掌握“放、转、抬、挤、切、扭、拉”七字决要领,尽量避免扁桃体残留以及大出血等紧急情况的出现。术后可行颈部冰敷,以缓解疼痛,密切观察患者切口出血情况,术后当天给予冷流质饮食,并鼓励、督促患者进食,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进食才能保证营养以及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体质的恢复的必要性。    术后出血是扁桃体挤切术最常见的并发症,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仍不能完全杜绝。据国内历年各家的观察,不同术式其术后出血发生率各不相同,为15 6,多数为3 4。出血原因多见于

8、:麻醉时局部加入肾上腺素可使手术中暂时出血少,术野清晰干净,但肾上腺素可以引起血管反跳扩张,致使术后出血机率增加,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h内,发生率较高,是原发性出血的常见原因,一般来说每10 ml局麻药中加入0.1 盐酸肾上腺素液2滴即可。手术创伤过大,动作粗暴,使用锐器而损伤包膜外肌肉,使肌纤维断裂或损伤了舌扁挑体而造成术后出血。扁桃体组织残留,妨碍血管收缩。出血部位多在扁桃体下极,可反复出血,残留创面不易愈合,白膜生长缓慢,术后易肿胀感染。术后继发性出血,多与创面严重感染、伪膜脱落时强烈咳嗽、说话多和饮食不当等有关3。因此,为了降低扁桃体术后出血率,术中操作应轻巧细致、减少对扁桃体周围组织一切不必要的损伤,严格止血,术后预防感染,加强护理等。    总之,扁桃体挤切术虽然是耳鼻喉科最为常见的小手术之一,唯有术前考虑周全,术中操作细致,术后认真观察,方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手术适合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黄选兆,汪吉宝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67-375.2 刘淑萍,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