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北宋的政治》导学案_第1页
第6课《北宋的政治》导学案_第2页
第6课《北宋的政治》导学案_第3页
第6课《北宋的政治》导学案_第4页
第6课《北宋的政治》导学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精选北宋的政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北宋结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的史实。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3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4认识到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5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建立:(1)建立:960年, 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以 为都城。(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们按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结束 的分裂割据局面。强化中央集权(1)措施军事上解除

2、 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控制对 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政治上 在中央:采取 的方法,削弱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 制度经济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由中央掌握;设置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加强。重文轻武的政策1原因:(1)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 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2)宋太宗:继续采取 的政策,使 的格局逐渐形成。2表现:(1) 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2)武将的指挥权受到多方面的牵制。(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3、,改革和发展了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3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 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的 稳固和社会安定。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砍砸器、括削器等)【合作探究】“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清朝学者赵翼学习与探究:诗中评价的是谁?北宋建立后是如何巩固统治的?强化集权 削兵权材料一 “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学习与探究:材料一中的“陈桥驿站披旗冕”“杯洒之间销兵权” 分别指什么事件?学习与探究:“杯酒之间销兵权”之后,在军事上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二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

4、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学习与探究:宋太祖为加强中原集权在政治上采取哪些措施?重文轻武 社会安材料三 北宋通过改革,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宋太祖把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学习与探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实行什么政策?有什么影响?学习与探究:宋朝科举制的发展的影响有哪些?【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A后梁 B后周 C南宋 D北宋2丞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往往担任这一要职的人,都是皇帝的肱骨之臣。宋太祖时对丞相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B扩大宰相额权力 C加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D宋朝的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3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制衡知州的权力,设置的是( )A刺史 B节度使 C转运使 D通判4宋代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普遍受到人们尊重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