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法对卵巢早衰小鼠抑制素B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_第1页
补肾健脾法对卵巢早衰小鼠抑制素B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_第2页
补肾健脾法对卵巢早衰小鼠抑制素B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_第3页
补肾健脾法对卵巢早衰小鼠抑制素B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补肾健脾法对卵巢早衰小鼠抑制素B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丽霞,张玉珍,徐发彬,林青梅,谈海东,廖慧慧,黄晓利,梁晓云,赵燕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对卵巢早衰(POF)小鼠抑制素B(INHB)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除正常               

2、0;   作者:陈丽霞,张玉珍,徐发彬,林青梅,谈海东,廖慧慧,黄晓利,梁晓云,赵燕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对卵巢早衰(POF)小鼠抑制素B(INHB)含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采用SD大鼠卵巢抗原与弗氏佐剂注射免疫法复制自身免疫性卵巢功能衰退小鼠模型。中药预防组于第1次免疫后开始灌服中药复方汤剂,连续17 d,中药治疗组于第3次免疫后开始灌服中药复方汤剂,连续5 d,剂量均为20 g·kg-1·d-1。采用酶

3、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NHB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卵巢组织INHB mRNA表达水平,并观察各组小鼠卵巢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INHB含量、卵巢组织INHB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光镜下未见明显生长或成熟卵泡;中药预防组血清INHB含量、卵巢组织INHB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卵泡数目略减少,无明显病理改变;中药治疗组卵巢组织INH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对血清INHB含量无影响(P>0.05),生长成熟卵泡减少,且卵

4、巢组织出现病理改变。各组小鼠血清INHB含量与卵巢组织INHB mRNA表达变化呈相似趋势,且中药预防组作用优于中药治疗组。【结论】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治疗卵巢早衰的作用与其能增强卵巢组织INHB mRNA表达,升高INHB含量,改善卵巢的储备功能有关。 【关键词】  卵巢早衰/中药疗法;补肾健脾法;基因表达调控;卵巢/病理学;疾病模型,动物;大鼠;小鼠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the mechanism of the Chinese compound recipe, which has the actions of tonifying the kidne

5、y and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on inhibin B (INHB) content and its gene expression level in mice with immune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 MethodsFemale BALB/c mice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randomly: normal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treatment group and prevention group. The autoimmune POF we

6、re induced in BALB/c mice except for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compound recipe (20 g·kg-1·d-1) for 5 continuous days after the third immunization, and prevention group were given Chinese compound recipe for 17 continuous days after the first immuni

7、zation. The mice serum INHB content was (Continued on page 591)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引起卵巢功能衰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在妇女中占1%3%,占继发性闭经的2%10%1,是当今生殖医学和生殖健康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妇女,卵泡颗粒细胞抑制素的产生减少,不能将卵泡刺激素(FSH)抑制在正常范围内,提示卵泡衰老2。维持卵泡完整性所需蛋白质mRNAs的变化,预示凋亡过程的开始3,而闭锁过程是促进或抑制凋亡的关键基因产物有序表达的结果4。临床研究表明5补肾健脾中药对卵

8、巢功能早衰患者具有较好疗效。本研究观察了补肾健脾中药对POF小鼠抑制素B(INHB)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健康BALB/c小鼠,雌性,SPF级,810周龄,体质量1822 g;SD大鼠,雌性,SPF级,体质量约250 g,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大小鼠合格证号:0016889和0016888。 1.2主要试剂及仪器弗氏完全佐剂(CFA)和弗氏不完全佐剂(IFA)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小鼠INHB试剂盒为美国Rapid Bio Lab公司产品, Model 550 microplate reader为美国BioRad公司产品,逆转录聚合酶链式

9、反应(RTPCR)试剂、逆转录酶均为北京索奥公司产品,GDS7600凝胶扫描系统(DF23B)为英国UVP公司产品,PE9700PCR扩增仪为美国PE公司产品。 1.3药物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由菟丝子、党参、枸杞子、淮山、仙灵脾、女贞子、杜仲等组成,并制成浓缩液,含生药1 g/L。 1.4卵巢抗原的制备收集SD雌性大鼠的卵巢组织,称质量,洗净,于TrisHCl缓冲液(pH 7.6、0.05 mmol/L,150 mmol/L NaCl,4 mmol/L乙二胺四乙酸,2 mmol/L柠檬酸,0.1 mmol/L苯甲基磺酰氟)中剪碎并研磨成匀浆,低温下超声粉碎5 min,低温离心(4 000 r/m

10、in×15 min,10 000 r/min×5 min)取上清,调整浓度为200 mg/mL,置于-20保存。 1.5自身免疫性卵巢功能衰退小鼠动物模型复制 6免疫前通过阴道脱落细胞涂片筛选正常性周期小鼠,每只小鼠两后脚掌和腹部多点皮下注射:10 mg(0.05 mL)卵巢抗原加CFA混合乳化液0.1 mL。首次免疫间隔1周,以卵巢抗原与IFA等量乳化加强免疫1次,5 d后再加强免疫1次。第3次免疫后5 d处死小鼠,摘眼球留取血清,收集卵巢组织,待检测。 1.6分组及给药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卵巢抗原免疫,不灌

11、服药物;模型组不灌服药物;中药预防组于第1次免疫后即开始灌服中药复方汤剂以预防POF的发生,剂量为20 g·kg-1·d-1,连续17 d;中药治疗组于第3次免疫后开始灌服中药复方汤剂,剂量为20 g·kg-1·d-1,连续5 d。 1.7取材及指标检测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SandwichELISA)法检测INHB水平;取卵巢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INHB mRNA的表达,GAPDH为内参照进行RTPCR扩增。指标检测均参考说明书进行。另取卵巢组织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后在光镜下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8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

12、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造模后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摄食增加,略显活跃,烦躁,攀爬噬咬鼠笼,毛松缺乏光泽较干枯,大便增多。 2.2各组小鼠造模前后阴道涂片观察比较正常对照组小鼠阴道细胞涂片结果:动情周期规律,可见大量角化细胞及羊齿状结晶,细胞着色较深。免疫造模后小鼠阴道细胞涂片结果:模型组动情期紊乱,细胞无周期性改变,上皮细胞体积明显缩小,较幼稚,角化细胞和羊齿状结晶明显减少,渐消失,并逐渐被白细胞所代替。中药治疗组动情期不典型,角化细胞和羊齿状结晶亦减少。中药预防组动情间期延长,角化细胞和羊齿状结晶略减少,细胞着色较正常组稍淡。 2.3各组小鼠卵巢病理改变肉眼观

13、察见模型组卵巢体积较正常组卵巢缩小,双角子宫变细长,部分卵巢与周围粘连。光镜检查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药预防组卵泡数目略减少,余无明显改变。中药治疗组除生长成熟卵泡减少外,部分卵母细胞及透明带形态异常,厚薄不均,扭曲,部分断裂,周边颗粒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形态不规则;闭锁卵泡增多,且细胞结构紊乱。模型组未见明显生长或成熟卵泡(图1,见彩图页第665页)。 2.4各组小鼠血清INHB含量比较表1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INHB含量显著降低(P<0.05),中药预防组血清INHB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及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对血清INHB含量无影响(P>0.05)。表1各组小鼠血清INHB含量比较(略) 统计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 P<0.05,与中药治疗组比较 2.5各组INHB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表2、图2结果显示:小鼠卵巢组织INHB mRNA相对表达量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中药预防组与中药治疗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中药预防组作用优于中药治疗组(P<0.01)。表2各组INH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