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蓄电池监测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修订_第1页
智能蓄电池监测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修订_第2页
智能蓄电池监测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修订_第3页
智能蓄电池监测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修订_第4页
智能蓄电池监测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修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目的规范蓄电池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过程,保证产品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2、适用范围蓄电池监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3、准备步骤3.1现场情况了解接到市场部要求安装的部门协作单后,根据上面提供的联系方式先与客户取得联系,了解现场情况,具体内容如下:用户安排的具体作业时间现场电池组的参数(节数、组数、容量、电压有无监测系统主机的安装孔位现场蓄电池的安装位置(电池室或电池柜蓄电池组和主机安装位置的距离3.2根据现场情况核对设备参数核对电池节数、组数、容量、电压通信协议是否和现场要求一致3.3材料准备清单3.3.1 DJX-1022ABCDW(BMM3.1(两组电池除网线、网线头外其余加倍序号名称型号

2、与规格数量备注以下为不带放电功能(A型B型选用1 电线0.3mm2500m 电池节数*4m(特殊现场随现场调整2 电线1mm2100m3 电线2x1.5mm250m 主机和监护模块不在一起时选用4 电线屏蔽双绞线20m 主机和监护模块不在一起时增加相应长度5 号码管2.5mm 1套根据电池节数调整(需带内阻测试线号码管6 缠绕管8mm 1卷7 螺丝5 mm 20套1螺杆1弹片1螺母2平垫8 接线端子E0508 300个9 接线端子E1008 50个10 接线端子E2508 30个10 线扎4x150mm 100根粘扣25mmx25mm 10个焊锡丝1 mm2若干以下为带放电功能(C型D型选用1

3、1 电线(红6mm26m 200AH及以上改用10mm2或以上(与容量一致12 电线(黑6mm26m 200AH及以上改用10mm2或以上(与容量一致13 接线端子OT8-8 6个14 接线端子0T8-10 2个15 热缩套管10mm 30cm16 热缩套管5mm 10cm以下为网络通讯功能(W型选用17 网线AMP 30m 根据主机到交换机的距离调整18 网线头8芯4个注:遇到除以上型号外的特殊型号另行对比选用。4、系统固定方法和要求4.1了解各部件,附图例及说明序号部件名称图例用途备注1 主机显示工作状态及保存和处理数据主机工作电压为KM电压,接收并显示蓄电池组监护模块通过485总线上传的

4、数据,输出报警干接点,进行交流监测,并具有数据处理和储存功能,提供数据上送接口(232/485。2 蓄电池组监护模块采集单体电池电压通过RS485与其它设备进行数据通讯;单个模块最大可外接27节电池电压,1个温度传感器,1个电流传感器。3 电流模块(开口型采集电池组充放电电流与蓄电池组监护模块配合使用,工作电压为+/-15V;电流传感器串入电池组,方向为充电电流方向,即箭头方向指向电池正极方向;4 温度探头采集电池组温度与采集模块配合使用,一般安装在每组电池组的第二个采集模块温度探头位置,若只有一个模块时则安装在第一采集模块上。5 保险丝(热缩套管、10冷压端子、连线及熔丝板电池电压采集线前端

5、短路保护每根内阻测试线对应一个BMM_FUSE每根电池电压采样线对应1个GOLD051008保险丝;冷压端子直接安装电池接线柱上,熔丝板端用焊接方式连接导线,焊接前先套入热缩套管,然后收缩热缩套管至完全封闭熔丝板为止。6 放电负载 对电池组进行放电测试可以通过放电模块放电计算电池组的容量值C=I×T (AH7 放电空开控制放电模块的直流输入带24V脱扣线圈4.2安装主机4.1.1安装位置:厂家直流屏上预留配套孔位;通过与用户协商,选择合适位置开孔;本公司配套定制的屏柜。4.1.2固定:先把主机放进安装孔,再用4个内扣一端放进主机侧边的小孔,露出部分用螺丝把主机固定在孔位上。(具体如下

6、图4.2安装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4.2.1安装位置:根据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编号在厂家直流屏或电池屏上预留配套位置上固定;找电池屏上原有孔位合理固定;通过与用户协商,选择合适位置打孔固定;本公司配套定制的柜子。(根据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编号安装在相对应的电池附近以便缩短连线长度,且美观、易维护,并注意各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整体的协调一致性。4.2.2安装方式:4.2.2.1机架式安装 示意图 尺寸图4.2.2.2壁挂式安装 示意图 尺寸图4.2.2.3壁挂叠加式安装 示意图 尺寸图4.3安装电流传感器4.3.1安装尺寸: 4.3.2安装位置:找电池屏上原有孔位合理固定;通过与用

7、户协商,选择合适位置打孔固定;安装后能够采集电池组电流(包括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一般靠近电池组正极和1#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4.4安装放电模块4.4.1安装位置:直流屏顶部或其它通风良好、易散热的位置。(保证出风口通风良好4.4.2安装放电空开:找电池屏上原有孔位合理固定;通过与用户协商,选择合适位置打孔固定;5、现场接线方法和要求5.1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与电池间的接线5.1.1接线说明BMM蓄电池面板接口如下,左端内阻测试为蓄电池分段放电接线端口,剩余蓄电池组分别对应每组电池正负极接线。 下面为一台BMM 27节电池接线示意图。内阻测试线1F11F4(配置9-9-9,具体见1.3

8、节;接线选择具体见1.2节,每根线上使用BMM_FUSE保险丝(BMMV1.2用的保险丝;而蓄电池组对应的每节电池电压采集接线上串接GOLD051008保险丝(原DC模块用的保险丝。电池电池电池电池电池电池电池电池GOLD 051008BMM_FUSE内阻测试线内阻测试电压采集线电池BMM(9-9-91F11F21F31F4B1+B1-B27+B27-下面为一台BMM 24节电池接线示意图。放电线配置8-8-8,24节电池分别接面板1#24#接口,与电池连接的线都接入对应的保险丝。除此之外,连接24#-与27#-接口,25#+与1F4连接。电池电池电池电池电池电池电池电池GOLD 051008

9、BMM_FUSE内阻测试线内阻测试电压采集线BMM(8-8-81F11F21F31F4B1+B1-B24+B24-B-B25+下面为一台BMM 8节电池接线示意图。放电线配置8-0-0,8节电池分别接面板1#8#接口,与电池连接的线都接入对应的保险丝。除此之外,连接8#-与27#-接口,9#+与1F2连接。电池电池电池电池GOLD 051008BMM_FUSE 内阻测试线内阻测试电压采集线BMM(8-0-01F11F2B1+B1-B-B8+B8-B9+5.1.2电池接线选择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线的规格。内阻测试线规格距离电压采集线规格距离1方5米0.3方12米1.5方7.5米0.5方20

10、米2方10米0.75方30米2.5方12.5米1方40米4方20米容许最大采样线线阻:1.5每段段电压范围:12V21.6V5.1.3接线步骤a在每一节电池的正负极固定接线鼻(接线鼻连接有保险丝,短路、过流时起保护作用。 b根据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的固定位置和对应的电池的距离截取合适长度的电压采集线(0.3mm2,一般需预留充足的余量。c将其中一端套好对应的2个号码管(0#模块从B+到B10,1#模块从B10到B20依次类推,用剥线钳剥出8mm长用E0508接线端子压接好并固定在BMM接线端子中,另一端打个结,以免号码管脱落,并插到对应的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上。d按顺序对应电池号放线,

11、并用缠绕管缠好、线扎固定,全部放好后,将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一端的接线端子拔掉(以免造成电池短路,将余量部分线长剪掉后焊接到保险丝上,注意套上热缩套管并用热吹风机吹风收缩,与外部绝缘。e电压采集线全部接好后,在接线端子一端用万用表在端子上依次测量每一节电池的电压值,注意极性发现有接错线及时修正,全部检测无误后,才能将接线端子插到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上,注意顺序,不要错位。5.1.4电池组节数配置使用BMM_3_1电池配置工具.exe,直接对电池组节数进行配置。1电池组BMM配置规则如下:a、电池组总节数N27,则按单台BMM要求配置,除16、1013、1920节电池组不能配置BMM 外

12、,其余所有电池组节数均能配置;b、单台BMM段数类型不超过2种且连续,即有9-8-8或8-8-7组合,不存在9-9-7或9-8-7组合;c、以每段节数大的优先在前,如9-8-8组合,而不是8-9-8组合;d、如电池组总节数N÷27的余下节数在单台BMM配置中,则前面的BMM都配置9-9-9,最后一台根据单台BMM配置表配置;e、如电池组总节数N÷27的余下节数不在单台BMM配置中,除前面的BMM都配置9-9-9,最后需留两台BMM进行调节配置,使每台配置都符合单台BMM配置;f、以总段数少为优先,以总节数35节为例,应配两台(9-9-9、8-0-0,而不是两台(7-7-7、

13、7-7-0。2单台BMM电池节数分段配置如下:电池节数(节第一段(节第二段(节第三段(节配置7 17 7-0-08 18 8-0-09 19 9-0-014 17 814 7-7-015 18 915 8-7-016 18 916 8-8-017 19 1017 9-8-018 19 1018 9-9-021 17 814 1521 7-7-722 18 915 1622 8-7-723 18 916 1723 8-8-724 18 916 1724 8-8-825 19 1017 1825 9-8-826 19 1018 1926 9-9-827 19 1018 1927 9-9-9注:单台

14、BMM其他电池节数不允许配置。3常见电池组所需BMM台数配置如下:电池组节数BMM台数第一台配置第二台配置第三台配置第四台配置24 1 8-8-8 52 2 9-9-9 9-8-8 53 2 9-9-9 9-9-8 54 2 9-9-9 9-9-9 102 4 9-9-9 9-9-9 9-9-9 7-7-7103 4 9-9-9 9-9-9 9-9-9 8-7-7104 4 9-9-9 9-9-9 9-9-9 8-8-7105 4 9-9-9 9-9-9 9-9-9 8-8-8106 4 9-9-9 9-9-9 9-9-9 9-8-8107 4 9-9-9 9-9-9 9-9-9 9-9-81

15、08 4 9-9-9 9-9-9 9-9-9 9-9-95.2主机和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的其他接线5.2.1主机和蓄电池组监护模块的工作电源(并联:从直流馈线屏上用1mm2以上的线取一路工作电源,如果主机装在电池室,放线又极不方便的情况下,可直接接在电池组两端。5.2.2交流信号:交流信号用来判断在静态放电过程中如交流失电便停止放电。可接充电机的输入或三相交流电中的一相。5.2.3故障告警输出端口(OUT1:此端口为干节点,根据用户要求接至直流屏的规定端口或悬空。 KM ±主机电源,建议使用(DC110V 或DC220V 控母电源。 AC220交流电源检测输入端口。 OUT1故障

16、报警接点输出端口。RS485C 下行串口接蓄电池组监护模块,放电负载模块等。 RJ45接局域网。RS232/485上行串口接后台监控。5.2.4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标有“从机”字样的485端口,用以模块之间级联及与主机的通讯连接。5.2.5用两芯屏蔽双绞线将主机的“RS485C ”4芯端子上“B 、A ”与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的“A 、B ”依次连接起来,注意端口对应一致。5.3电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接入5.3.1电流传感器4芯插头插入01#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的“电流传感器”插座。 5.3.2传感器串入蓄电池组回路,方向和电池组充电电流方向一致。5.3.3将配件中的温度传感器的

17、3芯插头插入01#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的“温度探头”插座; 5.3.4将装有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端子拧在任意以一节电池的极柱上或在电池外壳上用胶水黏住。 5.4放电负载模块的接入5.4.1从放电空开上端子放红黑线到电池组正负极,下端接放电负载电池组一(组二输入不接的红(正黑(负极柱,注意上下正负极的对应。 5.4.2放电模块的“KK KK”用1mm2线接到放电空气开关的脱口线圈两端,如果有两个以上放电模块并联使用,只要将带动态放电功能(带100A电流档的放电模块“KK KK”线接入放电空开,其他的放电模块“KK KK”端口不用接线,如果两组蓄电池共用一台放电模块,两个放电空开的脱口线圈两端并联

18、接入“KK KK”端子。5.4.3放电模块的“B-、A+”与蓄电池组监护模块(BMM的“A、B”用屏蔽双绞线相连。6、系统调试6.1上电前全面检查:主机电源是否正常,接线是否有误,蓄电池组监护模块电压采集点电压是否正常,合上空气开关,看放电模块是否工作。6.2一切检查无误后主机上电,检查各部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查程序是否运行正常,检查运行监测状态显示的电池电压、充电电流是否正常。6.3一切正常后合上空开,在主机上按取消键,看空开是否能跳开,试两次,如没问题就分别做一次动态放电和静态放电测试。6.4检测无误后将记录查询菜单里的所有记录清空并将安装现场整理干净。7、系统投运及用户验收7.1用户培

19、训7.1.1教用户了解系统组成及安装位置7.1.2教用户如何开机,并进行系统初始化操作(时间设置、程序初始化、网络设置。7.1.3对系统功能(运行监测、动态放电、静态放电、记录查询、参数设置和作用逐项向用户介绍,并由用户作实际操作。7.2参数整定7.2.1根据用户要求设定设备参数:a电压超限报警阀值(一般设为2.35V/1.85 V / 14V/10.5V,具体阀值根据蓄电池实际情况和用户的要求设定。b巡检时间间隔(一般为5-10sc内阻检测间隔(一般为720h或2160h7.2.2测试并记录每一节电池电压的显示值和实测值,并保证误差在±5%范围内。7.3用户验收7.3.1确认对用户

20、的培训效果(用户无疑问为标准。7.3.2请用户方负责人验收(布线效果、安装位置、系统状况等,验收无误后在“客户服务登记卡”(客户服务登记卡按规定填写完整上签字确认。附件1 蓄电池组监护模块调试方法一、串口通信调试1、用RS485线将BMM的RS485(从接口与电脑连接。打开调试软件,根据电脑配置选择相应的串口。 2、点击“设备信息”会弹出如下界面 3、根据BMM站址拨码(具体见面板上提示或标签,在“地址”中填入相应的站址号,最后点击“读取”,可以读取BMM软件版本号。读取成功表示串口通讯正常。 二、接线检测1、打开“系统参数”,根据该台BMM实际所接电池节数配置“每组电池节数”,若该BMM接电

21、流传感器,配置“电流量程”与实际使用的电流传感器的量程相同。 2、若修改BMM电池节数后对BMM重新上电。查看BMM报警指示灯是否点亮,若不亮则表示正常,可以继续下一步骤;若报警指示灯亮请检查放电线、电池接线是否正确。点击“调整参数”,可以读取“设备状态码”查看具体故障。 故障代码引起故障原因Bit4 若设定BMM电池节数N节(N<27,N+127节中有些通道电压大于0.5VBit5 若设定BMM电池节数N节,1N节中有些通道电压小于等于0.5V或大于等于3VBit6 单节电压累加值与该段段电压值相差大于1VBit7 组端电压值与段电压累加值相差大于1V如上图中显示“96”,“96”为十

22、进制需转换为16进制,即0x60=011000000x60= 0 1 1 0 0 0 0 0Bit7 Bit6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即bit5、bit6错误3、读取单节电压值、组端电压值、电流、温度、段电压值。段电压值可以点击“读取参数”,如下图查看。(注:在无接线故障时段电压只在上电第一次采集有效 单节电压值、组端电压值、电流、温度可以通过点击“采集数据”查看。 三、主从机配置1、BMM设置为从机情况:(1一组蓄电池接BMM个数2个;(2BMM接DJX。其它无特殊说明情况下BMM均设置为主机。2、主、从机设置点击“CU命令”打开界面,按照下图设置,把“序

23、列号有效”和“主从有效”都设置成“有效”,并填写对应该台BMM的序列号和根据现场配置情况设置“主从”机,最后点击“设置相关参数”。可以点击“读取相关参数”查看当前设置。 四、设置16以上站址号1、现场使用中若需要站址设为16或16以上,则需进行如下步骤:先将站址拨码拨为0;点击“CU命令”打开界面,按照下图在“站址”栏中填入相应的值,最后点击“设置相关参数”;点击“读取相关参数”可以查看当前站址号。 五、内阻测试1、若BMM为主机状态需要注意电池状态为浮充(浮充判定条件:平均电压=该台BMM采集的组端电压值÷该台BMM配置的电池节数,该平均电压在2.22.3V之间,同时电流值大于 -

24、0.005*电流传感器量程且小于0.01C。注意:该容量“C”可以在“系数调整”界面中的“电流容量”设置或读取。 具体电池状态可以在“设备状态码”栏下拉对话框中选择“电池状态”读取,右侧对话框会显示当前电池实际状态,如“浮充”、“均充”等。 2、当BMM为从机状态时,不用管电池状态,所以若现场安装中电池组未处于浮充状态,而BMM又为主机,可以先将BMM根据2.3设置为从机后先进行内阻测试,再将BMM设置回去即可。在从机状态下BMM 不自动启动内阻采集,而主机状态下BMM会自动启动,若启动时间到而电池此时未处于浮充时,BMM会等待至电池处于浮充状态后进行。3、点击“启动一次内阻采集”启动内阻,此

25、时内阻采集指示灯亮,同时可以点击“设备状态码”中“设备当前操作”查看当前内阻采集电池的节号。 4、若BMM第一次上电后的内阻采集就出现每节电池内阻测试重复多次现象,请检查BMM接线等。5、BMM内阻值可以点击“采集数据”查看,若出现内阻值为999现象,请确认该节电池是否在放电瞬间电压立即低落至很低。而内阻值出现998表示该节电池所在的段中有以上现象的电池存在,该电池在这种情况下放电电流无法恒流,造成无法计算出电池内阻值。6、整组内阻测试完成后检查内阻基准值是否正确,基准内阻值为该组有效内阻值排序后取中间1/3值的平均值。点击“调整参数”中“读取参数”查看当前基准内阻值,若基准内阻异常根据实际测

26、得电池内阻平均值填写一个有效的值。 六、维护测试若该BMM带维护功能,需要进行以下测试。1、先确认维护拨码开启,若为主机必须确认电池在浮充状态(见2.5内阻测试;若为从机状态需先下发电池状态。点击“CU命令”,按照下图设置,输出BMM相应的站址号,电池状态改为“0”最后点击“下发电池状态”。 注:若BMM重新上电后需要再次进行该步骤。2、以上步骤设置后在“调整参数”界面的“电池状态”查询中可以看到当期电池处于“浮充”时才可以进行维护。3、主机状态下浮充电压=组端电压/电池节数。从机状态下浮充电压=2.25。浮充电压值一般BMM会自动计算或后台会发送给BMM,若用户需要用固定的值,可以在“调整参

27、数”界面设置,注:该设置值在掉电后不保存,上电默认2.25V。 4、在BMM当前未进行内阻测试和维护工作的状态下可以手动启动维护工作。选取一节电池电压比浮充电压低的电池,按下图设置,填写该节需要手动维护电池节号,选取“3.0普通维护”最后点击“启动维护”BMM开始充电维护。 此时可以看到该节电池想浮充电压升高。点击“停止维护”结束本次维护,选取电压高于浮充电压的电池,进行以上步骤可以看到该节电池向浮充电压降低。点击“停止维护”结束本次维护。4、设备在维护过程中时可以读取当前维护电池节号 七、参数配置一般所有参数在出厂时均配置完成,若用户有特殊要求根据用户要求进行修改。安装完成后检查以下几个参数:1、电池容量是否符合现场安装电池,在调整参数界面可以读取,单位Ah 2、确认电流传感器量程配置正确,在系统参数中读取。 3、确认充电电流上限是否符合要求,建议设置为0.1C+2%电流传感器量程,如容量为800Ah电池,配100A量程电流传感器,电流上限设置为82A,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