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_第1页
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_第2页
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_第3页
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_第4页
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赵光1周凡2(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2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2)处于疾病状态时,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睡眠问题。如呼吸道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低下的问题。睡眠质量低下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希望能使大家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关注,为大学生的高质量睡眠提供帮助。关键词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疾病,消化道疾病,咳嗽、胃部疾病等等问题都会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中断。其他一些身体异常,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比如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炎等都会直接影响大脑,导致睡眠质量

2、下降。身体过于肥胖者也会引起睡眠障碍,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睡眠状态时上呼吸道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对气管有些压缩,使得呼吸变得困难。一些身体肥胖者由于脂肪过多,对气管的压缩非常厉害,使呼吸变得吃力,肺换气不足,更为严重者将会出现短暂的呼吸暂停,使得大脑供氧不足,早晨起来感到头痛,睡眠并没有恢复精力。2.2性别不同性别是否在睡眠质量有显著差异,各个研究者所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Mellinger (1985)对社区成人调查发现,女性失眠症状的患病率为39%,而男性患病率为31%;李燕芬等(2004)的发现女生睡眠质量显著低于男生。然而也有研究者认为男性睡眠质量显著低于女性,刘贤臣等(1997)对大学

3、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中发现男女有睡眠质量的人数分别为18.1%和13.03%,男生显著多于女生。2.3焦虑、抑郁等情绪与心理因素心理健康与睡眠呈正相关,刘建安等(2004)对临床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得分显著正相关,且SCL-90总均分能独立预测PSQI 得分。即说明心理越健康,睡眠质量越高。还有研究发现,情绪等心理因素与睡眠质量2004)的相关性最密切(李燕芬等,。曾琳娜曾对广州体育学院的292名大学生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发现焦虑、抑郁症状的学生中睡眠质量低下者显著多余正常学生群体,且相关分析发现,睡眠

4、质量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刘贤臣对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焦虑、抑郁得分与PSQI 各成分呈显著正相关。焦虑组、抑郁组和焦虑抑郁混合组PSQI 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组。由此可见,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程度密切相关,大学生要尽量避免焦虑、抑郁、烦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睡眠,为高效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2.4人格倾向因素个性深刻影响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睡眠质量。刘建安等研究发现PSQI 总均分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中E 量表得分显著负相关,即外向倾向越明显,睡眠质量越高;与N 量表得分显著正相关,即情

5、绪越稳定,睡眠质量越高。王小丹等EPQ 中E 量表分与(2007)对PSQI 总均分的回归分析发现,N 量表分进入回归方程,说明E 分与N 分能(下转第153页)2010年3月(上) 141G44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睡眠是一个恢复精力的过程,我们一生中有1/3的时间在睡觉,这意味着我们大多数人在一年中要睡近3000个小时。睡眠是人类的基本行为,人出生开始就会在睡眠状态与觉醒状态中转换。睡眠质量不高会导致思维清晰程度下降、易怒、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目的就在于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睡眠健康。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

6、,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拥有良好的身体与健康的心态。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睡眠,这些将无从谈起。1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由于大学生的生活模式较之高中有了很大的转变,高中生活相对单调,一般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学校就是家,每天都在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下学习,作息时间一般较为固定,因而睡眠时间能够得到保证。大学的生活则更加多元化,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学习的重点也从考试转移到对知识的掌握,更需要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同学关系等,集体寝室的生活使得很多学生都无法适应,睡眠质量随之下降。另外,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原来的天之骄子现在都必须为毕业后的工作而奔波,就业的严峻形式、负性的生活事件等等都使得学生的心理

7、压力越来越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睡眠质量。张林等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达到总体的18.2%。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基本类似,王昕等人做的广州地区大学生睡眠质量调17.7%的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刘贤臣调查发现大学查发现,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13.93%。各项研究都表明在大学生中存在不少的睡眠质量问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不够,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使他们感到痛苦,损害了他们社交、学习及其它方面的重要功能。2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2.1身体状况一般来说,舒适的身体状态能促进睡眠,使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劳,获得高质

8、量的睡眠。当身体管理不能符合企业的需要,因此,为了提升职业教育自身实力,促进校企合作,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除了要加大政府投入,还应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鼓励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进入职教领域,国内大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有资源、信息、技术等专业优势,这正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软肋,国家应大力鼓励这类企业介入职业教育。最近一些地方出台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鼓励企业及社会办学的优惠政策。如安徽省出台十三条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4建立符合各地各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更是职业教育生存的保证,当前大部分职业学校都与企业开展合作,合作效果不很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企业积极

9、性不高外,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内容也只是学生的实习实训教育方面,许多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仅限于签订一张互不限制的合作协议,相应专业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一个松散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给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场所,学校给企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这样的合作远没达到教育部的要求。为了完善合作的参考文献1夏建国. 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实践J . 教育发展研究,2002.9.2刘晓明, 杨如顺. 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选择模式J . 职教论坛,2003.14.模式及内容:(1)校企合作应着眼于当地优势产业。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有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区域经济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职业教育应立足本地区本行业的基

10、础上,着眼于地方优势产业,地方优势产业在资金技术上实力更强,在人文、地理融合上具有便利和快捷的优势,学校应根据地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分阶段实施目标,分步实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种模式的合作。(2)要根据专业、行业特点,采用多种校企合作的途径和形式。由于各个学校的层次、行业以及所处地区和外部环境千差万别,地方经济和不同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应结合行业和专业的特点探索适合自身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不应照搬、模仿重点大学或其他学校的模式。(上接第141页)有效预测睡眠质量。孙阳等(2006)的研究也E 分低的人内省、支持以上结论。根据艾森克的理论,离群,遇到问题时不能得到

11、很好的帮助,对自己的身心活动比较敏N 分高的感,从而易出现内化心理冲突,进而影响睡眠质量;人情绪不稳定,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情绪波动大,从而影响正常睡眠。大学生在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使之得到处理和解决,保持自己情绪上的稳定性和安定的心情,从而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2.5生活环境大学生主要以住校为主,寝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睡眠质量的高低。马洪林在对1128名以学生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发现36.61%的学生认为寝室不安静,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睡眠。另外,由于大学生日间学习生活压力大、大学集体宿舍部分同2006年)学喜欢夜聊,也导致了睡眠质量低下(倪杰等,。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人数

12、较多,这些学生在家大都有自己的房间,因而难以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入睡时难以很快安静下来,出现睡眠障碍。每个大学生在对待寝室问题时,除了增强自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外,也应该考虑到自己对别人的影响。只有当大家都意识到舒适的寝室环境靠大家创造时,才能拥有一个较为安静的睡眠环境。另外,学校也有责任加强寝室的管理,保证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睡眠质量。2.6考试、就业等生活压力事件生活应激事件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刘建安等(2004)研究发现,生活事件中,学习压力事件对PSQI 具有独立预测作用,说明学习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低。李樑(2005)研究发现,生活事件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在负

13、性生活事件中,学习压力越大,人际关系越紧张,睡眠质量越差。个体面对生活负性事件的压力时,产生应激反应,而应激反应的程度受到认知评价(如对睡眠有不客观的期望以及对睡眠不良有多大干扰有不切实际的估计 、人格特质(如内外向性、情绪稳定性等)的影响。当应激反应程度过大时,对睡眠质量产生负性影响,导致睡眠质量低下。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负性事件,调节自我情绪,从而改善睡眠。参考文献1David H.Barlow, V.Mark Durand. 异常心理学. 杨霞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24330.2李德明. 不同年龄倒班与正常班医护人员睡眠质量和睡眠规律性的比较.心理学报,1989.3:3

14、15320.3刘贤臣, 唐茂芹, 胡蕾等.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2527.4李燕芬, 李廷杰, 邹宇华等. 广东药学院373名大学生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649650.5刘建安, 苏晓梅, 静进等. 临床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中国精神疾病杂志,2004.30(1):3639.6王玲, 叶明志, 温盛霖等. 某医科大学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204205.7李樑.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 博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8曾琳娜. 大学生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中国校药,2000.14(2):9899. 9小丹, 高允锁, 郭敏. 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综述, 中国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