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总复习 2-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 2-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 2-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 2-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 2-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单项选择题(2012·天津一中模拟)下图表示四种货物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点。读图回答13题。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地理图表的信息读取能力。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一般为贵重或急需、距离远而重量不大的货物,根据上图示可知适合航空运输。2货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C公路运输 D水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运输方式的比较。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选择水运或铁路运输。根据上图示可知,的运距和重量都小于,可确定适合铁路运输

2、,适合水运。32012年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受影响最大的货物是()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方法、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天气影响最大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货物最适合的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读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客运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46题。4假如上图中四条高速铁路按同等级别建设,则平均每千米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读上图可知,线主要经过我国东部的平原地区,该线经过的地区地势地伏较小,故单位长度的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而其他几条线路都要穿过山区,地势起伏较大。5高速铁路线大致呈直线延伸,通过的城市不

3、多,这主要是考虑()A地形的限制B节省运营时间C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D少占耕地答案:B解析:高速铁路线大致呈直线延伸,这样可以缩短路程,从而节省运营时间。6高速铁路线多采用“以桥代路”的举措,下列关于该举措的影响不包括()A保护沿线地区的耕地资源B提高安全平稳进行和旅客乘坐舒适度C减少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D降低坡度,避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答案:D解析:高速铁路线多采用“以桥代路”的举措,这样可以保护沿线地区的耕地资源、减少对沿线城镇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使列车平稳运行;但“以桥代路”并不能降低坡度,也不能避免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近些年来,我国铁路经历了几次大提速。据预测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

4、将达到11万千米,电气化率、复线率将达到50%。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高速铁路里程达到1.3万千米,各大城市将以北京为中心形成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我国公路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末,国家高速公路网总体上实现“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据此回答78题。7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为()单一化综合化网络化高效化高速化专业化A BC D答案:C解析:铁路和公路等运输方式相互交织,使交通日益网络化;火车的提速、高速公路的建设体现了交通运输的高速化。8我国铁路大面积提速的主要目的是()A使铁路主干线更加畅通B缓解人口流动带来的巨大交通压力C加大铁路干线的货物运输量D适应经济持续快

5、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答案:D解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货流量均迅速增加,因此要求交通运输要适应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温福铁路是我国铁路中长期规划“四纵四横”主通道沿海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温福铁路的通车结束了浙江和福建之间没有铁路的历史,成为连接长江三角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动脉”。读下图,回答910题。9下列有关温福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途经过的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B沟通了长江流域和闽江流域C沿线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D全部在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D解析:温福铁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所经过的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沿线地区矿产资源贫乏,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0关于

6、建设温福铁路的地理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缓解了我国南北走向的铁路交通的压力B完善了浙、闽两省交通路网C对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与繁荣有重要意义D缩短了我国福建、浙江两个经济大省的时空距离答案:C解析: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与繁荣是建设京九铁路的地理意义,温福铁路并不经过香港。2010年7月23日11时,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至德保铁路开通运营仪式在德保火车站举行。该铁路线路全长72.6千米,桥隧比56%。读下图,回答1113题。11田德铁路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可能是()A技术 B资金C移民 D地形地貌答案:D解析:田德铁路桥隧比达到56%,说明沿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大。12田德铁路以资源运输

7、为主,该铁路沿线最主要的资源是()A煤炭 B石油C铁矿石 D铝土答案:D解析:田德铁路沿线铝土矿储量丰富,是我国著名的铝土生产基地。13该铁路的重要意义在于()A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快速提高城市化水平B开发桂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快速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C利于人口流动,使人口分布更加合理D利于广西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答案:B解析:田德铁路沿线有色金属资源丰富,该铁路的开通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011·湖南湘潭中学调研)读我国长三角、环渤海、西北和西南四个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完成1415题。14公路运输是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其主要原因是()地形气候植

8、被资源A B C D答案:A解析:西南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公路运输是最经济、最灵活的货运方式,故正确;资源的运输量一般都较大,采用公路运输的成本高,故错误;综上可知,选项A正确。15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长三角地区铁路货运比重明显低于环渤海地区,制约长三角地区铁路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A土地价格昂贵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C河网密集,多洼地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答案:C解析:读上图可知,长三角地区货运以水运为主,说明该地区河网密集、水系众多;同时,由于河网密集,多洼地,铁路的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制约了铁路的发展。故选C。二、综合题16(2011·宁波八校联考)阅

9、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宜万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之一,是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中国东、中、西部的重要交通纽带。线路全长377千米,东起湖北省宜昌市,西至重庆市万州区,途经湖北宜昌市、恩施州和重庆市万州区所辖的十个县市(区),贯穿武陵山区腹地,其中湖北省境内324.424千米,重庆市境内52.704千米,工程总投资225.7亿元,每千米造价为青藏铁路的2倍,桥隧比为74%。宜万铁路2010年12月23日正式通车运营的消息令世界瞩目。材料二据了解,清末詹天佑受命修建川汉铁路(宜万铁路的前身),选择沿长江北岸穿行。但宜万铁路最终放弃了早期的设计线路,而“另起炉灶

10、”,现在的修建方案是“越岭线路”,选取穿越长江和清江之间的武陵山区,一路穿山越岭,自宜昌,经恩施、利川至万州。材料三宜万铁路的示意图。(1)清末开始,人们就想建宜万铁路(前身是川汉铁路),当代宜万铁路的建设意义是什么?(2)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开建,从宜昌往秭归修了20多千米就被迫停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反复勘测研究,2003年重新修建。2010年12月才通车。历尽一个世纪,才修完宜万铁路,分析宜万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3)根据材料二分析选“越岭线路”的原因。(4)宜万铁路东起湖北宜昌,西至重庆万州区,全长377千米。其中,宜昌东至凉雾段288千米为双线,设计时速160千米每时;凉雾至

11、万州段89千米为单线,设计时速120千米每时。在高速铁路盛行的今天,宜万铁路为何不“提速”呢?答案:(1)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解决东西向交通压力;完善交通网;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2)穿越喀斯特地貌区,多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质条件恶劣。(3)沿长江北岸方案主要有几大弊端:一是该线路地形地质条件同样复杂,施工困难;二是沿线多是偏僻小镇,对周边城市经济拉动不明显;三是破坏长江、清江水体,不利于环保。因此,综合比对,“越岭线路”更经济实用。(4)从技术角度来说,高速铁路主要用于客运专线,多建在经济条件好、既有铁路网密集的地区。而宜万铁路属于客货混运线路,沿线城

12、镇并不密集,经济并不发达,人口也较为稀少,采用现有标准既经济又完全能满足实际需要。解析:第(1)题,铁路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缓解交通压力,完善交通网。第(2)题,沿途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加大修建铁路的难度。第(3)题,从地形地质条件、沿线城市分布、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第(4)题,从经济发展水平、沿线城镇的密集程度、人口的多少等方面分析。17读我国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图(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解放前,有一首民谣:“姑娘出嫁到远方,马路又远又长,走了三十三天哟,才到新郎帐房。”该民谣是对当时_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交通落后状况的形象描述。A黄土高原 B

13、青藏高原C横断山区 D四川盆地(2)铁路的修建成功,表明_。(多选)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B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自然障碍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网规划影响特别大(3)修建铁路,共同面临着哪些自然条件方面的困难?(4)上图示区域路段在修建时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是什么?(5)铁路建成后有哪些共同的社会经济效益?答案:(1)C(2)BD(3)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和生态环境脆弱。(5)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地区稳定及巩固国防;完善我国的交通网。解析:第(1)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