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壶的结构要求_第1页
咖啡壶的结构要求_第2页
咖啡壶的结构要求_第3页
咖啡壶的结构要求_第4页
咖啡壶的结构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章标题评估方向测试评估项目评 估 具体内容评估依据/要求数量1、外观1.1部品配合间隙段差1.1.1非设计要求之部品配合间隙应均匀;同种材质间无漏黑;段差/间隙须三0.5mm o1.1.3所有外露手可触及在使用操作或清洁、收藏过程中的部位均不得有尖锐、锋利的边角、棱等,以防止消费者受伤害。1.间隙差三0.5mm2.若客户有特殊要求则依客户要求82、操 作 性 评 估2.1旋钮/按钮/推钮2.1.1 旋钮/按钮/推钮正常操作时不可有卡涩、左右摇晃或易拔出等现象。2.1.2 消费者使用中不需要分离的所有操作部件/品和利用卡钩/卡槽配合的部品,以最不利的受力方向/式进行分离测试,其分离/开力要求叁

2、3kgf。2.1.3 所有操作部件在正常或可能误操作的状态下亦不能对消费者的手指/身体造成损坏/损伤。最 不 利 条 件 下 操 作82.2部品间开合2.2.1 要求开合顺畅,不可启任何干涉,相关部品经多次开合后/、可脱落且能恢 复到原来位置(如水箱盖,篮子等)。2.2.2 旋转盒(篮子)开合力要求:沿任何方向取走玻璃杯时,不可将旋转盒带出。2.2.2.1 常温下(25±5C): 0.81.5 kgf 。2.2.2.2 热态下(煮咖啡时):0.41.0 kgf 。2.2.2.3 冷态下(零下 3C): 1.02.0 kgf( 参考项)。2.3分离操作性2.3.1评估可分离之部件(玻璃

3、杯、水箱、篮子等)是否操作方便,是否会在正常 操作或可能误操作情况下对产品造成损坏。2.4消费者误操作2.4.1在说明书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不许可”,在消费者可能的误操作/不正确操作过程中或状态下,亦不许对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伤害,且 不可导致产品主要功能受到破坏。3、功 能 性 评估3.1 T/S On-Off 动作3.1.1 整机工作时,T/S是否能正常断开或闭合。连续煮5次最大满杯量水的煮水过程中,T/S不应有断开的情形。3.1.2 满水位煮水完成(水箱内水见底时)至T/S断开的时间须三30"。/83.2定时/Reset功能3.2.1 检测定时器能否在规定 /设定时间范围内

4、自动切断/接通电源。3.2.2 自动断电后,依规定的人为动作能将电源接通。3.2.3 检测定时器能否正确设置时间、显示时间&自动的Power On/ Power Off 。3.2.4 若时钟走时与电源频率有关,则应确认50Hz和60Hz下的差异。3.2.5 显示屏不可出现断线现象。/83、功能性评估3.3窥灯指示功能3.3.1 窥灯亮度要求指示明显,距60cm处在TKC光照下可见其明灭变化;3.3.2 确认窥灯明灭指示方式 (恒亮式、明灭式、灭明式)是否与原设计或与客户要求一致。TKC产品检验之光照规定83.4煮水功能3.4.1 测试出水时间三30"、满杯时间、满杯温度、满杯

5、后至T/S断开时间三30"3.4.2 测试煮水(咖啡)时,咖啡篮中心温度(德国:9093 C)。3.4.3 咖啡壶四周是否有漏水现象(允许有因蒸汽而出现的水珠)。3.4.4 连续煮水过程中 T/S不可有断开情形,类似于 3.1.1。3.4.5 滴漏式咖啡壶必须检测水是否会飞溅到玻璃杯外。满杯温度:日本:叁78 C德国:8285 C其它:8090 C或依客户要求83.5保温功能3.5.1 测试煮水/咖啡完毕后,玻璃杯中的咖啡液或水经过30mins和60mins保温后的温度。3.5.2 德国标准:倒出一半数量的咖啡,60分钟后,需比满杯温度低35 C。日本:海C其它:7585 C或依客户

6、要求83.6防漏功能3.6.1 若产品咖啡篮有防漏装置,则当玻璃杯从保温盘中取出时,咖啡篮子内的咖啡液或水不可滴落到保温盘中。3.6.2 在保温盘上连续煮干3次水(水量为保温盘底部至隔热垫圈上边缘),拆开底座盖,确认保温盘的密封性,要求内部元件不可附有水珠或水珠痕迹。3.6.3 在进行3.6.2测试后,保温盘不应有变色或不可用清水擦去的残痕。取出杯子后允许滴落之水滴量:与滴83.7磨豆功能3.7.1检测马达功率(将负载分开)。3.7.1. 1 P 额与3.3W : P 额+10/- 0 W3.7.1. 2 P 额 >33.3150W: P 额+30/- 0%3.7.1 . 3 P 额 &

7、gt;150300W: P 额+45/- 0W3.7.2 .4 P 额 >300W : P 额+15/- 0%3.7.2 马达能否正常转动且转动顺畅不可启任何干涉或磨损,马达转轴和刀具能 否正常配合。3.7.3 微动开关按钮是否容易操作;磨豆盒是否容易安装到位。3.7.4 测试马达噪音 (300cm处 35分贝)。3.7.5 刀具能否将咖啡豆磨碎,以磨豆时间、重量和粉末目数进行测试评估。GB4706.3QT2-05484、实用性评估4.1加水/倒水4.1.1 倒水时,水不可从杯嘴(壶嘴、注水口 )两侧分流,水箱内的水能否倒完。4.1.2 加水是否方便,能否清楚 /容易地看清楚水箱内之水位

8、状况。4.1.3 水位指示是否正确,标准;水位球是否能正常浮起。日本:125ml/杯份其它:150ml/杯份84.2整机管路对水的密封性4.2.1满水箱最大容量水静置12Hr确认各水路的密封、溢水性。各部件配合处不可出现漏水现象44.3清洗方便性使用食品卫 生性评估4.3.1对于咖啡液、咖啡粉等可能到达的地方要求能够清洗方便、快速、 干净&彻底。/44.4功能、操作指示/标志的 印刷/模印4.4.1 要求印刷/模印清晰可见,且印刷位置和内容要符合正常消费使用习惯。4.4.2 易于识别功能,方便操作,不会造成用户误操作。4.4.3 印刷附着力应通过 TKC相关检测程序或符合客户要求。/4

9、4.5磨豆/煮咖啡/泡茶等4.5.1 模拟消费者进行实际使用,从消费者角度进行使用评估。4.5.2 色香味浓且饮品不可从容器中外溢。QT2-058产品说明书45、结构评估5.1内部布线结构/刚度5.1.1 T/F引线弯折处不能太靠近于T/F树脂尖头(要求大于3mm);5.1.2 松开线扣外拉电源线,则 L线、N线、地线应依次序受力,且 L线、N线拉脱时地线仍应保持连接,即地线必须最后受力;5.1.3 内配线与电源线之连接处应有“N、L、地线”的电气极性符号标示;5.1.4 .内配线经过的途径须平整光滑,不得接触锐利的棱边/毛边和运动部件。5.1.5 内配线打端子或点焊处不得有线芯损伤,且须承受

10、叁8kgf的拉力测试。5.1.6 .内配线颜色需要遵守以下原则(除非客户特殊要求):(1)火(L)线禁用兰色、黄绿相间色或绿色;(2)零(N)线禁用棕色、黄绿相间色或绿色;(3)N、L线禁止使用同一种颜色;(4)地线颜色只能使用绿色或黄绿相间颜色。(5)SAA规格产品若使用中地线有弯曲/摆动(如TSK-201PH 、 224等)的情形时,则地线应采用黄绿相间之软线且绿色的比例须在3570%之间。/35、结构评估5.1内部布线结构/刚5.1.7 内配线芯线剥伤痕不可大于二根。5.1.8 窥灯是否有加套透明热缩套管(以爬电距离是否叁8m/m为判定原则)。5.1.9 原则上内配线不可横跨/接触电热管

11、。若结构设计限制而不得不横跨/接触电热管,则内配线必须加上单层纤维套管。5.1.10 用200g的力作用于任何带电体或导体上,绝缘距离仍应满足相应的安规标准。/35.2部品配合紧固程度5.2.1 评估产品各部品间配合是否可靠,如:卡钩配合,螺丝锁附等是否有效/紧密5.2.2 锁附螺丝之吃牙数:金属件叁4个牙;非金属/塑料件叁7个牙。5.2.3 各水、汽管路系统连接的可靠性评估、确认(同6.20条款)。5.2.4 不同材质部品间的配合要考虑不同材质具有不同的热胀冷缩系数的特性,必要时,应考虑预留热胀冷缩得伸缩空间/余地。拆卸力叁3 kgf常压类咖啡壶 管路系统承压试 验程序书35.3部品结构设计

12、5.3.1在不干涉装配的情况下,面与面接合部位、锁柱根部均应有倒角或圆角 过渡,对受力的锁柱、甚至应设计加强筋。/35.4生产线作业、装配性5.4.1评估产品在生产线作业装配时是否方便、稳定,减少瓶颈站位的产生, 同时应该考虑不良修复的方便性和可修性。/35.5售后维修、更换性5.5.1 评估产品各部品是否拆换方便,且一般用户又不能轻易拆换5.5.2 锁附电源线盒盖之螺丝:110V系列为普通型;230V系列之Y连接则为one way 螺丝(如梅花)/35.6结构“井”字 解剖分析5.6.1 确认内部结构部件之间是否存在装配干涉、装配受力。5.6.2 确认带电绝缘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电气结构是否

13、安全/可靠。QSAG-1036、安规评估6.1耐压测试6.1.1 施加1500V/2s(或依客户要求),产品不可击穿、闪烙。6.1.2 截断电流依产品类别而选择。详见 TKC产品耐压测试位置/测试点选择规范QT2-04886.2功率测试6.2.1 JQA规格要求范围:6.2.1.1 P 额 > 1000W 时:P 额 +5 -10%6.2.1.2 P 额 至1000W 时:P 额士 10%6.2.2 其他规格要求范围:P额+5 -10%若客户有特殊要 求则依客户要求86、安规评估6.3马达功率/煮水功率测试6.3.1分别测试马达空载和负载时的功率。6.3.2测试咖啡壶在煮水过程中的稳定功

14、率。6.3.3产品在额定电压的士 10V时,应能正常工作/启动。/86.4接地导通6.4.1 施加25A / 当2VDC ,要求接地电阻三0.1 Q。6.4.2 地线锁附螺丝:SEMKO(瑞典)规格要用ISO牙(机械牙),其余用ST细牙。/86.5绝缘阻抗6.5.1 要求廿10 M Q6.5.2 不能因冷凝水或漏水而有所影响,外壳要有直径大于5.0mm 的排水孔或20mm 2(最短边3.0mm)的矩形排水孔。/86.6泄漏电流6.6.1 UL:小于0.5mA(正常工作负载,5秒内测试)TUV:小于0.75mA(负载为1.15P额,5秒内测试)T-mark:小于1.0mA(正常工作负载,5秒内测

15、试)/86.7平稳性6.7.1 无论加水与否,在最不利条件下,将产品置于15度斜面上,产品均不可倾倒。6.7.2 产品放置不平度三0.5mm (平放时)/26.8马达单体寿命试验6.8.1 一般情况下是装在整机上进行测试。咖啡壶寿命试验程序书26.9电极标志6.9.1电源线之接线端子处及接地端子处需按要求加极性符号"N、L、地线”26.10电气间隙/爬电距离6.10.1 内部配线、导体/带电结构在200g的作用下爬电距离、电气间隙不得小 于规定值。6.10.2 若存在共振电压,则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要增加1.0mm ;6.10.3 金属部件之间的穿通绝缘距离:对于由附加绝缘隔

16、离的,不得小于1mm ;对于由加强绝缘隔离的,不得小于2mm oQSAG-1026.11恒温恒湿5.11.1 环境温度:45 ±5C、湿度:93 ±2%、测试时间:48小时。要求:试 验前后产品电气性能,功能性均OK。/26、安规评估6.12溢水实验5.12.1 如果是可拆卸电源线,电源线应取下。5.12.2 样机按照通常使用方式放置在水平面上。将水位标记通气孔、倒水口以及其它开口 封闭起来,以使液体从器具顶部周围均匀溢出。7.12.2.1 (UL)从一个直径为3/8inch 的孔口向容器中倒入硬水溶液,先向容器中注入容器所能容纳的最大量液体。然后再加容器的最大容量的50%

17、使液体均匀溢出。7.12.2.2 (IEC)器具的液体容器,用含有大约 1%NACL溶液完全灌满,然后再用等于容器容量 15%或0.25L的溶液(两者中大者)在1分钟内均匀注入容器。7.12.3经过以上处理后,将电器表面水擦除后应马上进行电气强度试验,并拆开进行检查。 要求电气强度合格,导体&绝缘部件上无水痕。EN60335-115.2UL982 20.346.13撞击强度测试6.13.1用235g钢球从23cm高度落下或用冲击棒施加0.5 J冲量对产品强度可能最薄弱的3处部位进行冲击。测试指不可触及带电体46.14温升测试6.14.1 温升测试条件:6.14.1.1 (UL规格)样机

18、按实际操作五个调理周期,在每一个周期开始,样机应该装满额定容量的水,水温不能高于室温。当所有的水都滴到咖啡容器中时, 便认为周期结束。周期间的间歇时间为下述较长值:(1)装满水箱和咖啡篮子的最短时间;(2)前2个周期间隔为30s ,后两个周期间隔为3mins。在低温模式下,温度应按下述条件顺次测量至温度稳定:(1)咖啡容器装满,保留在保温盘上,(2)容器倒空,保留在保温盘上。(3)容器移走/26、安规评估6.14温升测试6.14.1.2(TUV 规格)通常在地板或桌面上使用的电器,应将其尽可能放在测试角的靠近墙壁的地板上。电热器具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使输入功率为额定功率的1.15倍。器具工作时间

19、相应于正常使用的最不利条件。测试各考察点至温度稳定。试验期间,温升要连续监测。6.14.1.3依标准输入测试功率6.14.2温度测试点QSAG-01(1)电木圈表面(与保温盘接触处)UL:与50 CTUV:三 180 C(2)保温盘中心/(3)距T/S 1/4 英寸之内配线LG线:季00 C铁氟龙线:季50 C(4)电源线分叉处UL:QSAG-04T-mark:QSAG-08TUV:QSAG-09(5) T/F表面、两端引线、附近空气(以T/F表面温度为准)直接传热:§f-30 C间接传热:§f-60 C(6)电子元件:继电器、电容、PC板板面等电子元件工作温度(UL黄皮书

20、)QSAG-08 / 09(7)操作部位:杯柄、握把、开关、旋钮、篮子等QSAG-04/08/09(8)木台测试架QSAG-04/08/09(9)窥火罩表回行15 (10)T/S锁台(水箱内水煮干之前)才恒温器-15 (11)其他:QSAG-04/08/096、安规评估6.15异常试验6.15.1温度测试点:(1)T/F表面、两端引线、附近空气;木台;(3)保温盘中心。6.15.2依标准输入测试电压6.15.3 T/F熔断、木台表面温升或电源线表面温升大于140 C,则中止试验。6.15.4若两小时后T/F仍未熔断,则停止温度打点,并续烧6小时;6.15.5判定:测试前后要求产品耐压OK,带电

21、体不可外露,产品和木台无燃烧且无熔鬲金属外溢现象.o1. QSAG-012.木台/电源线表面温升不可大于140C3. QT1-012QT1-015QT1-01626.16 电源线固定方式6.16.1 固定方式必须符合安规及部品规格要求。6.16.2 松开线扣/线盒盖,外拉电源线,电源线的线芯受力先后顺序应为:L - N -地线,且当L、N拉脱开时,地线依然要保持连接状态(地线相对L、N线要k ) 0/26.17电源线拉力/压力测试6.17.1 UL 规格:16kgf*1min ;6.17.2 CSA 规格:9kgf*1min6.17.3 TUV 规格:6kgf*25 次,每次 1 秒。6.17.4 JQA 规格:6kgf*1min备注:T-MARK规格是测试产品之 3倍的重量,最小不得低于 6kgf ,最大不得10kgf。6.17.5 电源线压力测试:沿弯头方向将电源线向内推压直至不能再压缩为止,进入产品内部的电源线不得触及温升超过其耐温的任何部品/部件;不得触及尖锐、锋利的部品/部件。位移要求(mm):TUV规格:线芯相对线皮三1线皮相对线扣三2其它规格:线芯相对线皮三2 线皮相对线扣三2QT2-02826.18过载/过压测试6.18.1在1.27*P额或1.21*P额+12W 取大者条件下,测试 15 Cycles(煮水1满杯, 保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