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重量单位_第1页
古代重量单位_第2页
古代重量单位_第3页
古代重量单位_第4页
古代重量单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重量单位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古代,不知道中国历史悠久么?居然用这么含糊的词其实不要说古代 就是现在大陆和台湾的斤都不同,台湾的斤是600克。咱们去买1斤东西,会觉得台湾人特热情:)给这么多。煮酒论史

2、 历史随笔谈一谈古代重量单位点击:3110 回复:8作者:dragonpu发表日期:2005-4-4 21:11:00平时听听评书,知道古代是以十六两为一斤的,但我知道那时的一两肯定和现在的一两不一样,具体怎么不一样,也不太清楚!刚刚看了下载来的央视的“走近科学_中国武术传奇系列:百变神刀”,里面的主持人讲到三国时关羽的青龙堰月刀重80斤,而且提到那时的一斤是十六两,并且说一斤相当于现在的一斤半还多,我当时就笑了,主持人不知道就不要乱说嘛,唉。于是就想知道那时的单位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还好被我查到了,现在转载如下,大家也了解了解: 怎样折算古代药物剂量 孙凌志无论是在进行学术研究还是在古代医籍的

3、阅读、整理或者临床医疗方面,都经常要将古代药物剂量折算为现代公制计量单位。这个问题虽很简单,但不少人却偏偏将它搞错。他们因受中医院校教材中存在的纰缪影响,总是不假思索按以下方法计算: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两) 10 =3.125g (1钱)。其实这种算法是错误的。其错误在于错把古代的一斤等同于新中国1979年度量衡改革前的1市斤的重量了。其实,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唐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明以后,一斤固定在595g。直至中华民国18年政府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但仍沿用十六两为一斤、十钱为一两之进制。新

4、中国1959年计量改革时,将500g一斤之重量不变,只将其进位制中十六两为一斤改为十两为一斤。还应特别指出,民国18年的改制和新中国1959年改制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如果有一把完好的明朝药戥,完全可以不加改造一直使用到1979年。所以,折算旧制中药重量为公制单位,不能使用上述计算方法,而应以5951610的公式计算方为正确。当然这种算法仅限于明代以后,但此前直至汉代的漫长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当如何折算呢?罗志平先生曾于1998年在国医论坛增刊中发表文章做过认真考证,其考证结论均有确凿实据,可信度甚高。现据其考证列表如下,以供参考:历史时期 每两重(g) 进位制

5、每斤重(g)东汉至隋 14 16 222226唐至元 40 16 640明至公元1979年 37.3 16 595成语中的古代重量单位(2011-02-26 15:23:29)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文化大视窗成语中常出现古代的重量单位,比如“担、儋、石、斛、斗、升、钧、斤、两”等,这些古代重量单位,由于距离我们当今的社会生活遥远,有的早就淘汰不用了。不过,理解古代重量单位的含意,对于我们今天学习成语,还是有帮助的。成语“斗粟尺布”:粟,小米,泛指粮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汉文帝的弟弟淮南王刘长谋反失败,往蜀郡严道,在途中不食而死。民间歌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ch6nq)、兄弟二

6、人不相客。”后来就用“斗粟尺布”比喻兄弟不和睦。成语“八斗之才”。才指文才,才华。比喻人富有才华,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日:天下才有一石(即一担),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这里的一“斗”为10升,八斗即80升,形容数量多。成语“车载斗量”:载音zai,斗音d6u。用车装,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质量一般。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举人、进士,我和袁兄两家车载斗量,也不是什么出奇东西。”成语“千钧一发”:钧音iun,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30斤,整个成语意思是一根头

7、发悬挂着3万斤重的东西,比喻极其危急,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其愚之人,犹如哀其将绝也。”成语“分斤掰两”:一斤一两地比较,比喻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是我说句分斤掰两的话咧,舅爷有什么高亲贵友该请到他华府上去。”也比喻精打细算,成语“斤斤计较”:斤斤。比喻什么都看得清楚的样子,引中为苛细,琐屑。常用于形容一丝一毫也要计较,或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事情。诗经周颂执意:“斤斤其明。”我国常用非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经换算,1千克等于2市斤,1市斤等于10市两。不过成语“半斤八两”中的“斤、两”却不同,这里的1斤等于16两,是旧制的重量单位

8、。这一旧制我国从古代应用一直沿袭到20世纪的60年代,到了70年代初才停止使用。不过在边远山区偏僻的农贸市场使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半斤八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半斤”与一个“八两”相比较,轻重是相等的。因此,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多用于贬义。采释普济五灯会元慈照禅师:“秤头半斤,秤尾八两。”古代重量单位【转】2009-07-03 23:18钧:三十斤是一钧;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 锊和匀 中国的重量单位,以见于彝器上的锊和匀为最早,中国的锊虽有轻重两种说法,大概通行的是重的一种,即三锊重二十两这由毛公鼎铭中的“取三十锊”可以证明那里的锊不可能只有十一铢多重.

9、在战国时期只有两种重量单位,即斤和镒,一斤为十六两;一镒为二十两.从当时文献中的记载看来,这两个单位是乱用的.这两个单位同锊和匀似乎没有正式的联系,这是一件以解释的事.虽然后来的人用铢两把这几个单位联系起来,四个单位都成为铢或两的倍数.可是在甲骨文和殷周间的金文中似乎并没有铢和两这两种单位.石,读音dan,作为计量单位,有两个用法:1.容量单位。10斗为1石。2.重量单位。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作为容量单位,1石是现在的多少斤?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个比重问题。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

10、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 无论是在进行学术研究还是在古代医籍的阅读、整理或者临床医疗方面,都经常要将古代药物剂量折算为现代公制计量单位。这个问题虽很简单,但不少人却偏偏将它搞错。他们因受中医院校教材中存在的纰缪影响,总是不假思索按以下方法计算: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两) 10 =3.125g (1钱)。其实这种算法是错误的。其错误在于错把古代的一斤等同于新中国1979年度量衡改革前的1市斤的重量了。其实,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唐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明以后,一斤固定在595g。直至中华民国18年政府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但仍沿用十六两为一斤、十钱为一两之进制。新中国1959年计量改革时,将500g一斤之重量不变,只将其进位制中十六两为一斤改为十两为一斤。还应特别指出,民国18年的改制和新中国1959年改制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如果有一把完好的明朝药戥,完全可以不加改造一直使用到1979年。所以,折算旧制中药重量为公制单位,不能使用上述计算方法,而应以5951610的公式计算方为正确。当然这种算法仅限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