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过程介绍课件(共48页).ppt_第1页
陶艺制作过程介绍课件(共48页).ppt_第2页
陶艺制作过程介绍课件(共48页).ppt_第3页
陶艺制作过程介绍课件(共48页).ppt_第4页
陶艺制作过程介绍课件(共48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陶艺制作工艺一) 根本工具和设备二成形技法三陶艺装饰的根本方法四施釉与烧制 一、制陶工具 1、手感的意义 手是最根本的制陶“工具,艺术起源于手制造的痕迹,手感延续着艺术作品的人文气息。一个陶者,首先是用手来感知事物的,感知事物的质感、量感、虚实和韵律,体悟自己的内心感受,然后孕育作品的意象,心手相师,心手互动。 强调信任手感,然后辅之以工具,使工具成为手的延伸。现代画家德库宁认为:“制造一个有社会性意义的球,就不能使用固定的尺子,你只有不停地去做,只能凭自己的眼睛来检测这个圆球,不断地向你认为完美的境界努力,球和人的关系是直接性的,先完善尺子,再做球是不可能的。 2、工具 1拉坯车和轮

2、盘 拉坯车从人工动力的辘轳车开展而来。手工拉坯和修坯的主要动力设备,动力是靠电机带动轮盘旋转。其作用是拉坯和修坯。 轮盘是靠手转动的轮式转盘。其作用是制作和修整立体造形、圆形器物,或在器皿上进行绘画。 2拉坯和利坯用具 拉坯用具主要有圈尺、木制关坯刀、切割线等。 利坯用具主要有条刀、挖刀、板刀、锉刀、钳具等。 条刀:长短不一,可任意弯曲;其作用是 根据坯体的大小和内壁弧度,选择 不同的条刀,调整弯曲度进行旋 削,或挖出器底。 挖刀:特点是窄长形,可任意弯曲;其作 用是挖削坯体内壁。 板刀:特点是宽平;其作用是旋削器皿的外壁, 修整坯体的接口。 锉刀:其作用是锉制利坯刀具。 钳具:其作用是调整和

3、弯曲条刀、挖刀的弧度。 3各种雕塑刀又俗称桠扒 由木、竹、象牙、牛角、金属等材料截成直状,两端削磨成尖扁、圆扁或尖圆等型。 在景德镇和宜兴等地的雕塑、陶瓷行业都要使用各种有特制用途、五花八门的桠扒进行塑形和修补等多种形式的操作。 对于陶艺来说工具的制作是因地制宜、是开放性的。 二、根本设备 1、燃气窑炉 2、陶艺操作间 一、怎样认识形 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陶容器 是以空为用,以形为体的。埏埴又叫抟埴,就是把陶土团成器形,所以圆形是陶器的根本形,认识形从圆开始。一个简洁的没有多余的附加形的圆陶的美是必须要领悟的。定窑白釉“官字款水丞 五代高6.4厘米 口径5厘米 足径3.5厘

4、米原始瓷双耳罐战国原始瓷权 战国仰韶文化变体鱼头纹彩陶碗青釉四系盖罐 隋陶鬶式罐 商青瓷猫头鹰器盖 东汉一只圆形瓷坯钵器形体富有韵律的变化。 对陶瓷器形的描述,传统上采取对应人体部位的结构方式来进行。 比方这件隋代的青釉鸡头壶“高21.8厘米 口径6.9厘米 底径6.7厘米。盘口,细颈,丰肩,圆腹,假圈足。底心微内凹,肩一侧为鸡头,相对面有弯柄,柄端高于盘口,并向内倾斜,另两侧各有一横系,通体施釉,底有六个半圆形紫红色支烧痕。这样的描述给人以相当感性的人文色彩。 我们还可以对这件陶瓷进行形式美的分析,以把握它的审美特点: 壶腹为圆球。壶颈为圆柱,下部外撇与壶腹成圆弧连接,盘口与壶颈连接为T形,

5、圈足与盘口外形上下照应,外壁均为内切圆弧。壶柄的圆弧很内敛地照应了壶腹的弧线,使整个器形的外轮廓形成一个饱满的椭圆,这正是隋唐器形的典型的特征。 鸡头和双系作为点状物,点缀在球面上,既实用又形成造形趣味,鸡头不超过外轮廓线。最有特色的是壶柄的上端折叠成一个圆头屈突,粘接在盘口内沿,强调了圆弧线的形式因素。整个器形刻意回避了直线,圆弧在内切和外切的交接中的呈现出线形的美,形体的各局部的虚实变化也把握的非常自如。这是一件把抽象形式因素和感性捏塑结合在一起,高度自觉的陶瓷作品。二、陶艺成型的根本方法1团块成型 取适宜的粘土抟成块状,中间挖空,外表挤压出凸凹的形状。或人物、或动物、或抽象造型,随意象生

6、发。 2 2泥条盘筑成型泥条盘筑成型 泥条盘筑成型是先将泥条泥条盘筑成型是先将泥条搓成均匀的圆条,再根据搓成均匀的圆条,再根据所需的形体造型,一层层所需的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盘筑成型。制作旋形向上盘筑成型。制作过程中作者假设无意保存过程中作者假设无意保存泥条的自然形状,在层层泥条的自然形状,在层层向上盘筑时,可将内外抹向上盘筑时,可将内外抹平,仅保存一些手工的痕平,仅保存一些手工的痕迹和肌理。迹和肌理。3泥片辅以点、线、面的成型方法。 随手捏出适宜的泥片,叠压接续成设计的大形。然后用泥条和泥点丰富器形。4 4泥板成型泥板成型 板块成型是先将板块成

7、型是先将泥料拍打、擀压、泥料拍打、擀压、切割成所需形状的切割成所需形状的泥板,再根据所需泥板,再根据所需的形体造型,或卷的形体造型,或卷筒或镶接成型。筒或镶接成型。 a a 4泥板成型泥板成型b5 5内挖外雕成型内挖外雕成型 内挖外雕成型是先内挖外雕成型是先根据器皿尺寸,打根据器皿尺寸,打制一块稍大一点的制一块稍大一点的泥坯,放在枯燥处泥坯,放在枯燥处晾干;然后按设计晾干;然后按设计形状样稿画线,形状样稿画线,将泥坯切割成造型将泥坯切割成造型形状的初坯,把造形状的初坯,把造型内的泥料挖出;型内的泥料挖出;再将造型反扣,挖再将造型反扣,挖出底足。出底足。 制坯 刻划纹样 切割、挖泥 修整作品 操

8、作上须注意:泥坯要枯燥到切割时坯体不变形,不滞刀为好;切割时腹部、口延与底部的厚度要留有余地,把握好坯体的厚薄均匀,造型的对称,腹部的弧面和口延转折变化。 也可以在雕挖的手法上辅之以塑,丰富造型。6 6支撑物辅助成型支撑物辅助成型支撑物辅助成型是用泡沫塑料支撑物辅助成型是用泡沫塑料或硬纸板做支撑物,用报纸包或硬纸板做支撑物,用报纸包裹好;然后将泥板围绕着支撑裹好;然后将泥板围绕着支撑物镶接,用布裹紧坯体竖立起物镶接,用布裹紧坯体竖立起来,再把底板粘接上;底板镶来,再把底板粘接上;底板镶接好后,反过来竖放,抽出支接好后,反过来竖放,抽出支撑物。撑物。 包裹纸筒包裹纸筒 泥板围绕支泥板围绕支撑物镶

9、接撑物镶接 裹紧坯体竖立裹紧坯体竖立 抽出支撑物抽出支撑物操作上须注意:抽出支撑物和操作上须注意:抽出支撑物和修饰坯体待枯燥到一定程度后修饰坯体待枯燥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进行。辘轳拉坯成型辘轳拉坯成型 辘轳拉坯成型有拉坯和辘轳拉坯成型有拉坯和利坯修坯两个局部构成。利坯修坯两个局部构成。此种方法技术性较强,对泥此种方法技术性较强,对泥料干湿、轮盘转速及双手的料干湿、轮盘转速及双手的动式运用要求较高,初学者动式运用要求较高,初学者须经一段时间的练习方能掌须经一段时间的练习方能掌握。握。拉坯拉坯先将揉好的泥料稍用力抛甩先将揉好的泥料稍用力抛甩在辘轳盘轮中间,使泥团紧在辘轳盘轮中间,使泥团紧紧粘固在轮盘

10、上,双手按泥,紧粘固在轮盘上,双手按泥,使泥团在辘轳盘轮中心成圆使泥团在辘轳盘轮中心成圆柱体,然后根据所需形态,柱体,然后根据所需形态,拉制成器型坯胎。拉制成器型坯胎。 拉成柱状 开口成内窝状 调整坯体 成型取杯 操作上须注意:拉坯时两肘要支撑在大腿内侧,并相对的固定,泥团始终处在轮盘中心;两手扶挟泥团两侧自下而上拉升形成柱状,再把柱状泥团下压,反复拉压泥柱几次,使泥料干湿均匀;然后把泥团拉塑成口部略向内窝的泥柱,将手插入泥柱中心,由下向上,由内向外,均匀的用力慢慢推压扩大内腔。小件器皿取胎时要在底部留有一定的蓄泥厚度,以便利坯时修整底部。 利坯 湿坯晾干后,经过修整,最后成型。 唐代绞胎枕

11、一、陶艺材质肌理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局部。他的创作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对于学生体验式的制作来说,首先了解它的根本方法。 绞胎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新工艺, 两种胎泥经过恰当的搅拌,可以形成天然美丽纹理 。釉色也可以通过搅拌施于器型上。 2 2印压肌理印压肌理 印压肌理是利印压肌理是利用印章、麻线用印章、麻线和麻袋片、植和麻袋片、植物表皮和叶片物表皮和叶片等材质外表质等材质外表质感印压泥片,感印压泥片,从而到达预想从而到达预想的纹饰效果的的纹饰效果的装饰造型方法。装饰造型方法。 3 贴花 用模子印制或用手捏塑有浮雕效果的泥片,粘贴坯胎上。其艺术特点是纹饰突出,层次感强。 4 4雕刻装饰雕刻

12、装饰 浮雕刻花:用浮雕刻花:用刀刮平纹样以外的刀刮平纹样以外的地方,突出纹样,地方,突出纹样,假设层次较多,那假设层次较多,那么需按创作要求层么需按创作要求层层刮出,突出层次层刮出,突出层次感和比照效果。感和比照效果。 5镂空雕装饰: 用刻刀在干坯上慢慢刻划,再把坯胎刻透,雕刻出创作的纹饰。此法要照顾到相互间的应力和支撑强度。 6 6青花绘画装饰青花绘画装饰 青花主要是以氧化钴作呈色剂在坯体上进行青花主要是以氧化钴作呈色剂在坯体上进行的釉下彩的装饰描绘。的釉下彩的装饰描绘。 青花装饰的品种繁多,它既可可单独使用,也可与釉里红、颜色釉及釉上各种装饰方法结合使用。 青花可以采用水墨写意的方法来画,

13、也可以兼工带写,和纸上不同的是要注意器型的装饰效果。 使用书法作为装饰母题也很普遍。 7釉上彩绘装饰 采用低温成色的金属氧化物作颜料,在已烧制好的光洁的陶瓷面上进行绘画,然后经800C左右低温烧制而成。 施釉与烧制是体验制作过程中的最后工序,该工序操作的好坏决定作品的呈色效果和质量。 根据作品的呈色要求,选择施单色釉,或是在各种色釉绘画的根底上再施一层透明釉。施釉的坯胎有生坯、素烧坯、瓷胎。施釉的方法那么有浸釉、浇釉、涂釉、荡釉、吹釉和喷釉等。 1 浸釉:亦称蘸釉,方法是手持坯体,浸入釉中并迅速提起。此法适合于小型器皿的外壁施釉。为防止底部施釉过厚,可手持底部,或底部先蘸一下清水,再浸釉,这样

14、可减少坯体的吸水力。 2 涂釉:用毛笔蘸釉涂在坯体外表。此法适合于各种颜色釉的综合装饰。 3荡釉: 用大瓢或碗装满釉浆倒入器皿坯体内,用手摇荡使釉浆均匀地布满器皿内壁后,迅速倒出多余的釉浆。此法适合于器皿的内壁施釉。 4 吹釉与喷釉: 用铁皮做成一种壶状的上釉器具,用嘴吹气或用气泵吹气,利用气体压力作用使釉壶内的釉浆受压雾化成微小的粒子,吹或喷在坯体外表,如此反复操作至到达所需釉层的厚度。此法适合于各种器皿,为防止釉层剥落现象,运用此法时应待釉层稍干后,再逐渐把釉层喷厚。 5弹釉 可以使用毛刷分别沾不同的色釉,以弹击的方式上釉,使釉色的混合更加丰富、自然。 二、烧制二、烧制 装窑烧制是作品最终

15、成败的关键。装窑时要根据不同泥料的坯体,不同色釉的组成和呈色要求来制定烧制程序,只有这样才能使坯体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高温烧制成理想的作品。 经过枯燥后的坯体装窑烧制时,应将相同泥料的坯体装入一窑,如陶器、紫砂器、瓷器应分别装烧。对于瓷器来说相对较复杂一些,它有釉上和釉下之分,釉下的又因不同的颜色釉烧成时的温度、窑位和气氛要求不一,所以烧制时也有所区别。对同一温度要求,釉色不同的颜色釉,为防止呈色物挥发,污染其它作品的釉面,可分装在不同的匣钵内入烧。图5.224装窑现场 无论是那种材质,装窑摆放时都不可叠放,且器物之间要疏松有致,便于窑内气体流动。对于流动性强的釉,坯体底部应铺洒一些氧化铝粉,以便烧成后容易敲脱。 烧成温度 各种材料的烧成温度参考表 种类 原料 火 候 烧制时间 陶 陶土 6001000 68小时 瓷 瓷土(瓷石)12601350 810小时 紫砂紫泥、红泥、绿泥1200左右 釉上彩成瓷的白胎700850 釉中彩白胎瓷10601250 彩烧90100分钟 蒸发阶段:也称小火阶段,室温200300左右。此时主要是排除坯体中的剩余水分。要求是升温缓慢,不宜过快。 氧化阶段:也称中火阶段,室温3001000左右。此时主要是排除坯体中的结构水,碳酸盐类的分解、有机物的氧化、石英晶型的转变。要求是升温速度前期较快,后期要中火保温10001040,用以缩小窑内上下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