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_第3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_第4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年教学论文语文科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让美的情趣充满小学语文主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 受到美的熏陶, 完善自我,让学生在心理、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 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审美教育。关键词:审美教育 发现美 感受美 欣赏美 创造美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

2、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小学语文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美育因素是极其丰富的,而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时期,具有可塑性强、善模仿等特点,教师在教学时都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那么,教师应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通过眼睛,发现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材料十分丰富,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发现美。美感首先来自于对事物形象的直觉感知,通过看,使美的形象更加明确、具体,不仅给人的印象突出,而且给人以精神愉悦。    1、利用课文插图欣赏美 &#

3、160;  小学语文课本有许多色彩鲜艳的插图。年级越低,插图越多。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插图由于颜色鲜艳,形象生动,使学生强烈的情绪感染,达到显著的审美效果。如一年级共同的家一课,这是一首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形象地讲述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全诗共五行,结合课文插图,分别指出“蓝天、土地、树林、大海”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感受美、欣赏美,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4、60;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有的富有童趣,有的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如精彩的马戏中小猴调皮可爱,小熊憨态可掬,画面富有趣味美;少年闰土中人物形神兼备,富有人物形象美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都能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    2、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欣赏美    恰当地运用图片、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使学生觉得生动、真实,如身临其境。如家一课,我制作了课件,向学生描述了一幅幅少数民族的生活的美丽画卷。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打开

5、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形成了表象,具有了感性的体验,完全陶醉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又如日月潭一课,可以利用录像展示日月潭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代表名胜。它之所以令人神往,是因为那里山清水秀;是因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更是因为它在祖国的宝岛台湾。在学生眼前展示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再配以教师精彩的讲解,让学生在直接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我们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收到更好的审美效果。二、用心聆听,感受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文章,都含有生动的艺术语言,从各个方面反映

6、了美好的事物和人们美好的心灵。教师应训练学生用心聆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聆听获得美的信息,得到审美享受。    1、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感受美朗读中教师的范读,以音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来抒发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音美和语感美,由此形成深刻的印象,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和良好的心态。    2、听音像资料感受美    专门为指导课文朗读所录制的磁带更是学生朗读的优良范例。学生通过欣赏磁带中的朗读范例能更好地体味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和情感。如在上老人与海鸥一课时,我录制了老人呼

7、唤海鸥的声音、海鸥的叫声,把学生带进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意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人和鸟和谐相处的意境美,为学生在审美期待中进一步学好全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3、听同学优美的描述感受美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已有生活经验感受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倾听同伴生动的描述中感受美。如教学第九册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一课时,让学生说说库伯是怎么做的?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知道知错能改是一种美好品德,从而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 三、情感朗读,欣赏美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语文的美?诵读课文就是一

8、个有效的方法。通过美读感受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叶圣陶称有感情的朗读为 “美读”。美读极富节奏感和旋律感,以声传情,将文学中的情感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此来打动听众,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可见有感情的朗读, 是欣赏美的重要途径。     1、读出音乐美    小学语文课本的大多数课文,读着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如桂林山水的文字描写音调优美,三个“啊”字,赞美之情倾泻而出,“奇”、“秀”、“险”三字,音高而不重,读来节奏鲜明,顿挫响亮,使美一直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

9、又如长征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句,因对仗工整,读起来富有一种对称美,从而使学生从朗读中得到美的享受。     2、读出意境美     加强朗读训练,体会作品独特的意境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好的文章需要多读,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细细品味作品美的意境。例如我家门前的海一课,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新奇的意境,描绘了渔家孩子眼中的海。那海是多变的,就像人多变的脸;那海是富饶的,是渔家人的牧场;那海是日新月异的,就像一幅美丽的画。表达了渔家人对和自己息息相关的那片大海的

10、无限深情与无比热爱。教学时应让学生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明快的语调反复朗读,从而唤起他们的想象,使他们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美好意境中,感受到人与海之间的和谐,进一步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3、读出情感美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朗读时要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去把握作品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强烈的情感打动听众,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获得情感得以宣泄和净化后的轻松愉悦。如课文凡卡写得生动细腻,感情真切,读来催人泪下。为使学生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感情氛围中,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读,以读

11、激情。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添悲剧感人的力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启发表达,创造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说”是学生把对美的感受与理解通过内部审美机制的加工描述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是美的表达。而语文课本是最好的说话训练材料,它提供了许多口语训练的素材和形式。    1、以说代析,表达美。    如酿

12、一课,巧设问题,启发学生说:(1)听到语文老师读错“酿”字,刘东东怎么想,怎么做?同学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奶奶会怎么说?语文老师怎么说,怎么做?层层设问,诱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人格美,使人物形象变得高大丰满,使说者动情,听者动容。     2、以说激发想象,创造美。    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离不开合理的想象。儿童最富有想象力,利用这种天性,可以帮助学生将形象与情感结合,产生美的体验。如春天在哪里一课,我启发学生想象:春天在哪里?你在哪些地方找到春天?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春天?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启发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升华了美,表达了儿童对美好春天的热爱。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