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模块学习小结_第1页
测井模块学习小结_第2页
测井模块学习小结_第3页
测井模块学习小结_第4页
测井模块学习小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井模块学习小结姓名:谢小曼时间:2016年1月 目录一、测井参数研究与解释方法1(一)有效厚度的研究方法11.储层四性关系12.油气水层测井解释方法23.储层厚度解释方法3(1)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研究3(2)岩心有效划分有效厚度操作规程5(3)各类有效厚度电性标准研究7(4)各类厚度电性标准技术规范10(二)储层参数的研究151.有效孔隙度的解释152.空气渗透率的解释153.泥质含量154.原始含油饱和度16二、地质储量16(一)地质储量的计算16(二)地质储量参数的确定原则171.含油面积172.有效厚度173.有效孔隙度184.含油饱和度195.地面原油密度196.原始原油体积系数的确定

2、197.原始地层气油比的确定19三、测井参观实习19四、学习体会20精细油藏描述培训班报道、班委竞聘、开班典礼、第一次的班会新奇又充实的第一周结束后,在2016.1精描班学习正式步入正轨,用了两周时间测井模块学习,虽然在学校期间专门有测井这门课程,但这两周的收获是远远超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这两周在吕老师教授中学习了大庆测井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熟悉巩固了常规测井的测井原理及运用,新学习了测井参数的研究及解释方法,最后重点学习了有效厚度的划分及储量计算相关的内容。除了课堂学习,老师还安排了一天的测井公司参观实习,第一次看到了测井仪器,了解了测井仪器构造原理,第一次去测井现场参观,了解测井数据的录取

3、过程。忙碌充实的两周结束了,现在反过来回想,这两周每天学到了都在学什么?我又学到了什么?我理解了是什么?与原来相比我的测井储备知识丰富了多少?我在两周的学习中有哪些缺点?以下就是这两周学到的新知识。 一、测井参数研究与解释方法(一)有效厚度的研究方法有效厚度是指达到储量起算标准的含油气层系中具有产油气能力部分储层的厚度。是油田地质研究、地质储量计算和油田开发的重要参数。有效厚度的研究从三个方面研究1.储层四性关系储层“四性”是指岩性、物性、含有性及电性。四性关系就是指这四方面的相互关系。储层的岩性:指反映岩石性质及特征的一些属性,如沉积岩的颜色、物质成份、结构、构造、胶结物及胶结类型、特殊矿物

4、等,碎屑岩中常见的岩性有:砾岩、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等。储层的物性:储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合称储层物性,储层储集流体的能力称为孔隙性,储层在一定压差下允许流体渗透的能力称为渗透性。储层的含油性:指孔隙中是否含油气及含油气的多少。地质上对岩心含油级别的描述分为饱含油、含油、油浸、油斑、油迹和荧光。储层的电性:就是指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包括常规电阻率测井曲线、三孔隙度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和井径曲线以及测井新技术资料。30 研究储层的“四性”关系的目的,就是利用储层岩性、含油性、物性的特征,建立三者与电性特征的关系模型,从而解释储层有效孔隙度、空气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参数

5、,识别储层中油气水等流体,确定储层有效厚度。图1.1 四性关系图砂岩储层“四性”的一般关系是:岩性越粗、分选越好、粒度越大,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越大,反之则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越小(图1.1)。 2.油气水层测井解释方法测井参数是指测井资料记录的各种物理、化学信息,如电阻率、声波时差、岩石密度、自然电位等。油气水层测井解释标准就是利用测井参数,采用交会图、深浅电阻率比值等方法,确定油、气、水层界限。 图1.2 某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 图1.3 某区块高台子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 电阻率和自然电位交会图识别油水层最常用的是电阻率和自然电位交会图。一般说来,油层的电阻率较高、自然电位负异常较小

6、,水层的电阻率较低、自然电位负异常较大,油水同层的电阻率、自然电位负异常介于油层、水层之间。以某地区为例,选择对含油性反映敏感的深侧向视电阻率为纵坐标,反映储层渗透性的自然电位为横坐标,建立了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可以较好地识别油水层(图1.2)。 电阻率和声波时差交会图 电阻率和声波时差交会图也可以识别油水层。一般说来,油层的电阻率、声波时差较高,水层的电阻率、声波时差较低,油水同层的电阻率、声波时差介于油层、水层之间。以某油田为例,选择对含油性反映敏感的深侧向视电阻率为纵坐标,反映储层物性的声波时差为横坐标,建立了高台子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可以较好地识别油水层(图1.3)。3.储层厚度

7、解释方法 有效厚度划分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油田地质储量计算精度,而且还影响对油层发育程度和分布状况的认识,最直接的就是影响射孔的准确性、开发层系划分、井网部署、注采方式确定以及开发效果等。(1)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研究有效厚度物性标准:根据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确定的有效厚度标准,统称为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研究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目的是用于划分取心井取心层段的有效厚度。确定储层物性下限方法有试油法、含油产状法、经验统计法等,其中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试油法。在实际应用中,确定物性下限经常需要采用各种方法综合确定。有效厚度研究所需要收集的资料有取心井岩心柱状图、测井图、研究区的地质研究成果、试油(试采)

8、资料、油气水性质资料等。常用软件是卡本软件。图1.4 物性标准研究流程图试油法试油法是把研究区某一储层段的试油和岩心分析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层段内岩心分析的平均有效孔隙度、平均空气渗透率及采油强度(单位厚度采油量),分别建立采油强度与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图。当采油强度等于零时,关系曲线与空气渗透率或有效孔隙度·坐标轴的交点,即为空气渗透率和有效孔隙度下限(图1.5,1.6)。所以试油法的关键是要有有取心的单层试油资料。 图1.5 某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 图1.6 某区块高台子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油产状法油层的含油性和物性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这是应用含油产状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的基础。

9、含油产状法是根据经试油证实的储层产油的最低含油产状,确定储层产油的物性界限的方法(图1.7,1.8)。 图1.7 某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 图1.8 某区块高台子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 验统计法经验统计法是以岩心分析的有效孔隙度和空气渗透率资料为基础,以低孔渗样品累积频率占总累积的10.0%左右,累积储集能力丢失占总累积的5.0%为界限的一种累积频率统计法,该方法对于非均质性强、无典型下限层的储层较为实用。(图1.9,1.10)图1.9 某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 图1.10 某区块高台子油层油水层识别图版含油产状分类油田区块含油产状主体含油产状各油田油砂、含油、粉砂油浸 过渡含油产状喇

10、嘛甸、萨尔图、杏树岗油田泥粉油浸 葡萄花、太平屯、高台子、敖包塔油田泥粉油浸、油斑 长坦外围油田泥粉油浸、油斑夹层含油产状喇、萨、杏油田油斑、不含油的泥质岩 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油迹、不含油的泥质岩通过以上三种方法分别确定有效厚度物性下限值,然后根据结果综合确定有效厚度物性下限值。根据有效厚度物性下限标准,可以确定取心井的岩心有效厚度。岩心有效厚度的划分方法为:选择岩性、含油性、有效孔隙度、空气渗透率均达到有效厚度物性下限标准的层段,划分岩心有效厚度。在一个储层内,不足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的层段要扣除夹层。表1.1 样品含油气特征表(2)岩心有效划分有效厚度操作规程该规程给出了喇、萨、杏油田,长垣

11、南部葡萄花油层,长垣外围油田的有效厚度物性标准,标准的使用原则是有渗透率分析资料时,不考虑有效孔隙标准;没有渗透率分析资料时,才采用有效孔隙度标准。样品含有性处理过程中结合表1.1给出的样品含油性分类识别不同油田的主体含油段,过渡含油段及夹层段。样品取样密度的要求为:油砂:每米取10块;含油:每米取7块;油浸:每米取5块;油斑:每米取3块。厚度划分时,层内累加厚度为0.1m;夹层起扣厚度为0.1m;有效厚度起划厚度0.2m。有效厚度的表示方法:以宽1cm的工字形表示;厚度取小数后一位,第二位五舍六入。岩心有效厚度划分是具体划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1、取样密度够要求时,物性连续够标准,对于主体

12、岩性均划为有效厚度;对于过渡岩性则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凡是电性显示好的则划,不好的则不划,喇、萨、杏油田油斑一律不划。2、取样密度够要求时,但物性在标准上下呈间互出现,而且平均值又够标准时,油砂一律划有效厚度;其它各类含油产状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电性显示好的划,电性显示不好的则不划(喇、萨、杏油田泥粉油浸一律不划;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泥粉油斑一律不划)3、取样密度够标准时,但物性标准连续不够者,油砂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电性显示好则划,不好则不划;其他各类产状一律不划(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油砂和含油一律划有效厚度,粉砂油浸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4、 取样密度不够要求或无样品时,则按

13、含油产状级别和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即油砂一律划,泥粉油浸一律不划,其它各类含油产状视电性好坏决定取舍,电性显示好则划,不好则不划(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泥粉油斑一律不划)5、顶底界面一块样品不够标准时,油砂扩至界面处;其它各类含油产状则视电性显示厚度决定取舍,即电性显示较厚扩至界面处,电性显示较薄时扣除界面样品(喇、萨、杏油田泥粉油浸一律扣除其厚度,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油斑一律扣除其厚度)划分过程中的,扣夹层及分合层原则有以下几点:1、岩性夹层(喇、萨、杏油田泥粉油浸、油斑及不含油部分;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不含油的泥质岩)0.1m起扣。2、物性夹层(喇、萨、杏油田主体岩性中物性不够标准的部分,

14、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主体岩性和过渡岩性中物性不够标准的部分)原则上0.2m起扣。但夹层在0.1m0.2m之间时,可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电性夹层显示明显的则扣除,不明显的就不扣除。3、当夹层厚度0.4m时一律分层;当夹层<0.4m时,附体层厚度大于或等于夹层厚度合层,反之则分层。但是当电性显示不能分层时仍合层。这段课程结束后,做了萨中开发区北1-330-检49井(920m990m)的岩心有效厚度的划分作为练习,该井为萨尔图油田井,依据物性下限标准,有效厚度空气渗透率为40mD,有效孔隙度20%;表外厚度物性标准:空气渗透率为1.5mD,有效孔隙度19%。在考虑物性标准和取样密度后,有效

15、厚度:将油浸及油浸以上含油产状划为有效厚度范围,有斑及以下含油产状部分、不含油的部分为夹层;表外厚度:将有斑及以上含油产状作为表外厚度范围,油迹及不含油的部分作为夹层。(3)各类有效厚度电性标准研究对于取心井我们可以依靠有效厚度的物性标进行有效厚度的划分,对于未取心井和取心井的未取心段我们就无法进行有效厚度的划分,这时我们就要需要依靠电性特点研究有效厚度的电性标准。为了使测井资料能客观地反映储层的“四性”关系,保证解释结果的可靠性,在研究有效厚度电性标准前要对测井数据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及预处理。预处理的内容包括深度校正、标准化、环境校正、系统校正等。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是是利用测井参数确定有效厚度

16、的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通常包括有效厚度取舍层标准和有效厚度扣除夹层标准。所需要收集的资料有:取心井岩心柱状图、测井图、研究区的地质研究成果、试油资料、油气水性质资料等。所用软件是卡本软件。研究电性标准流程图(图1.11)。有效厚度取舍层标准:研制有效厚度物性标准以上与有效厚度物性标准以下储层厚度的电性界限。一般采用反映岩性、物性和含油性较好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电性参数研制。有效厚度扣除夹层标准:夹层是指夹杂在有效厚度之间的物性差、含油不饱满或不含油的岩层。夹层又常分为低阻夹层和高阻夹层。 低阻夹层一般由含油级别低(油斑、油迹)或不含油的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构成,特点是层薄、物性差、含油

17、不饱满、电阻率低,其测井响应特征为:微球聚焦、微电位、微梯度等曲线上出现明显的回返,物性越差、含油越不饱满,回返就越大,反之亦然。 高阻夹层通常是指钙质层和含钙层,测井响应特征为高分辨力声波时差明显高值。图1.11 电性标准研究流程合理优选出研制电性标准的电性参数是研制出高解释符合率电性标准的关键,在选择电性参数时,要考虑到各种测井系列的普遍性和适应性,以及今后测井系列的发展。每种测井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只能反映储油层某一方面的电性特征。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研究电性标准,编制取舍层图版和扣除夹层图版。 经过分析与对比,选择了相关性较好的微球、高分辨声波时差、密度、微梯度回返程度

18、、微电位回返程度等五项参数,作为研制电性标准的基本电性参数。本次电性参数的选取,不但考虑了钻井条件、测井系列、储层地质特征、含油性、岩性,而且还考虑到物性、层厚等参数的影响及测井系列的变化影响。微球视电阻率校正:微球形聚焦测井主要受泥饼和原状地层电阻率的影响较小,由于微球电阻率是非线性,采用标准层比值法校正。高分辨声波时差:主要受井径的影响,由于高分辨声波时差是线性的,采用标准层差值法校正。 图1.12 电性标准图版 图1.13 低阻夹层标准图版采用微球和声波时差编制厚度取舍层和识别高阻层电性图版,用这两个参数建立图版的好处是:图版中即有反映含油性的信息,同时又有反映孔隙度以及岩性的信息(图1

19、.12)。用微梯度回返程度与微电位回返程度研究确定低阻夹层图版(图1.13)。图1.14 岩心与电测厚度对比图为了验证测井划分有效厚度的可靠性,采用将岩心厚度与测井有效厚度(用上述方法确定的电性标准在取心井中重新解释一遍电测厚度)进行单层逐层对比的方法,对有效厚度电性标准的优劣进行评价(图1.14)。评价指标有标准精度,岩电划分误差,层数划准率。(4)各类厚度电性标准技术规范该规范适用于大庆长垣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大庆长垣外围油田黑帝庙、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扶余、杨大城子和青一段油层,海拉尔盆地大一段、南屯、铜钵庙、兴安岭和布达特油层以及已确定为油层或油水同层的储层。给出了各油田电

20、性标准。电性标准参数的确定标准层的选取原则:1、 喇嘛甸、萨尔图油田选取本井萨零组与萨一组之间夹层的第二个突起(即萨零二)为标准层,杏树岗油田选用“U”字型第一个尖峰为标准层。2、 当本井标准层萨零二上部泥岩(或“U”字型)断失时,选用和本井泥浆电阻率相近的邻井的标准层代替。没有和本井泥浆电阻率相近的邻井,取两口以上邻井标准层的微球聚焦视电阻率平均值代替。3、 微球聚焦视电阻率选取本井萨零二(或“U”字型)平均值作为标准层,按0.1m进位读值。4、选择萨零二底部高分辨率声波时差出现的台阶值为标准层,当台阶值不明显时,则取中值为标准层,按1s/m进位读值。表1.2 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油田高分

21、辨率声波时差校正值表油田开发区高分辨率声波时差标准层范围值高分辨率声波时差校正值喇嘛甸喇嘛甸430440s/m430s/m,校到430s/m440s/m,校到440s/m萨尔图萨北410425s/m410s/m,校到410s/m425s/m,校到425s/m萨中420430s/m420s/m,校到420s/m430s/m,校到430s/m萨南415425s/m415s/m,校到415s/m425s/m,校到425s/m杏树岗杏北390405s/m390s/m,校到390s/m405s/m,校到405s/m杏南410425s/m410s/m,校到410s/m425s/m,校到425s/m下限值的

22、确定:1)微球聚焦视电阻率比值的确定微球聚焦视电阻率比值=目的层微球聚焦视电阻率值/标准层的微球聚焦视电阻率值(萨零二或“U”字型)。2)微球聚焦视电阻率下限值确定微球聚焦视电阻率下限值=标准层的微球聚焦视电阻率值(萨零二或“U”字型)×目的层微球聚焦视电阻率比值。3)高分辨率声波时差下限值确定高分辨率声波时差下限值=标准层高分辨率声波时差值±目的层高分辨率声波时差校正值(表1.2)。使用说明:1、采用微球聚焦视电阻率比值和高分辨率声波时差作为各类厚度的取舍层标准;采用高分辨率声波时差作为判断高阻层标准。2、各油田或开发区储油层原则上必须同时满足有效厚度所列各电性标准时,方

23、可划分有效厚度;当微球聚焦比值不够有效厚度标准但大于表外一类标准,且密度2.2g/cm3时仍可以划分有效厚度。当密度曲线不好时,有效厚度参照1983年制定的有效厚度电性标准中的微电极幅度差比值标准,够则划,不够则不划。3、表外厚度对于够分层条件的薄互层,当微球聚焦视电阻率不够表外厚度标准时,上部尖峰值可适当降低0.52.0m。对于分不了层的底部拖坡不够标准的用自然电位幅值底部三分之一控制,三分之一以内的层划表外厚度,三分之一以外的层不划表外厚度。4、各油田储油层原则上必须同时满足表A.1中所列的表外厚度各电性标准时,方可划分表外二类厚度,但有如下情况例外。a、在划分表外二类厚度时,当微球聚焦视

24、电阻率和声波时差够标准,同时满足既有微电极幅度差和自然电位有负异常值,即可划分表外二类厚度。b、划分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油田表外二类厚度,识别高阻层的声波时差够标准时,需微电极有幅度差显示有渗透性的含油含钙层,则只划表外二类厚度。c、在杏北开发区葡萄花和高台子油层,当声波时差大于325s/m时,表外厚度微球聚焦视电阻率比值可降为1.0。d、了解本区块的开发情况,当上下层对比,电阻率幅值明显降低,且深、浅侧向幅度差很小,甚至重合,自然电位幅度明显增大,微电极幅值降低,幅度差减小,反映储层物性的声波时差、密度等曲线与水驱相比变化不大时,测井识别为三元复合驱受效层时,杏北采用微球比值0.7,密度2

25、.18 g/cm3解释为有效厚度,密度2.24 g/cm3解释为表外一类厚度,密度2.29g/cm3解释为表外二类厚度。其它油田或开发区,降低微球比值标准划分有效厚度。e、当自然电位曲线为正异常或者较小的负异常,微电极曲线为刺刀型高值、无幅度差或者很小正幅度差或者负幅度差,高分辨率深浅三侧向以及微球曲线为刺刀状高值,声波时差曲线为高值,密度曲线为低值,井径、自然伽马曲线正常时,识别为高压异常层时,可以划分为有效厚度。f、油水同层有效厚度加括号表示。电性厚度划分的分合层原则:AB根据微电位回返程度和夹层厚度确定分合层。在小层界面和油底处,表外储层有夹层而夹层厚度0.4m时,表外二类厚度也分层划分

26、。图1.15 微电位回返(B/A)的量法1、根据高分辨率深三侧向曲线回返程度确定分合层。1.1、高分辨率深三侧向视电阻率回返10%时,分层(图1.16)。1.2、薄互层(三个以上尖峰)顶部第一个尖峰高分辨率深三侧向视电阻率曲线回返10%,分层(图1.17)。图1.16 B/A10%分层量取 AB图1.17 B/A10%分层量取 AB1.3、底部渐变层,在能分层的条件下(B/A10%),当渐变部分的小尖峰突起10%时,采用自身的小厚度值(图1.18);当渐变部分的小尖峰突起10%或为台阶显示时,采用大厚度值(图1.19、图1.20)渐变部分突起或台阶值。在不能分层条件下(B/A10%),渐变部分

27、的小尖峰或台阶均采用大厚度,读本身值。如果主体层电阻率大于等于标准、渐变层电阻率略低于标准(0.51.0·m),可将其微电极曲线中显示好的部分划分有效厚度。图1.18 B/A10%,b/a10%,量小厚度图1.20 B/A10%,台阶量大厚度图1.19 B/A10%,b/a10%,台阶量大厚度2、表外一类、表外二类厚度当微电位回返程度30%,夹层厚度(低阻夹层厚度或者高、低阻夹层组合厚度)0.4m时,表外厚度分开表示。当夹层厚度0.4m,附体层厚度大于等于夹层厚度时则合层表示,若附体层厚度小于夹层厚度则分层表示。3、有效厚度对于较均匀的厚油层,表外一类厚度不分层有效厚度也不分层,合起

28、来扣除夹层表示,表外一类厚度分层有效厚度也分层。对于薄互层,当高分辨率深三侧向不够分层时,一律合层表示。当高分辨率深三侧向能够分层时,若附体层厚度大于等于夹层厚度时,有效厚度合起来扣除夹层表示;若附体层厚度小于夹层厚度时,有效厚度分开表示。厚度的量取原则:微球聚焦视电阻率曲线作为量取厚度的控制参数,当微球聚焦视电阻率够标准时,控制划分厚度,指示到高分辨率深三侧向曲线,在此范围内,半幅点控制划有效厚度,底部三分之一控制划分表外一类、表外二类厚度,一般量微梯度曲线半幅点。当微梯度曲线显示不好或两个以上微梯度曲线尖峰对应一个微电位曲线尖峰时,量微电位曲线半幅点。顶底界的确定在微球聚焦视电阻率控制范围

29、内,对应微梯度半幅点(上、下)即为厚度划分顶底界。扣除夹层标准:对表外一类厚度、表外二类厚度的电测厚度不扣夹层。只有有效厚度需要扣除夹层。低阻夹层标准用微电位回返程度确定。高阻夹层的扣除,以高分辨率声波时差标准确定。扣除低阻夹层的厚度以微梯度曲线回返半幅点量取,微梯度曲线显示不好,量取微电位曲线回返半幅点,微梯度与微电位曲线回返对应不好时,量大回返扣小厚度(图1.21)。扣除高阻夹层厚度,对于直接接触的顶、底、中钙按底部三分之一处扣除(图1.22),间接接触的钙质层与相邻低阻夹层一起扣除(图1.23)。 图1.21 量大回返扣小厚度图1.22 直接接触类型hhh图1.23 间接接触类型厚度表示

30、方法:表外厚度表示方法 有效厚度表示方法课程结束后,以喇7-检1711井和中342-检21井为例做了电性厚度划分的随堂练习,在自己划的过程中掌握电性厚度划分的方法。(二)储层参数的研究储层物性参数包括有效孔隙度、空气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等,准确计算储层参数,是进行储层描述、储量计算、编制开发方案、产能评价的基础。1.有效孔隙度的解释有效孔隙度是指岩石中连通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当取芯资料较丰富时,可通过岩心分析孔隙度与孔隙度测井曲线,以数理统计的形式给出相应关系式。如利用声波时差计算有效孔隙度: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声波时差、中子、密度三种孔隙度测井系列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进行求取。通常计算有

31、效孔隙度的模型是根据地面常压下的有效孔隙度建立的,它只能求得地面常压下的有效孔隙度;由于压实作用的影响,致使地面与地下孔隙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将地面孔隙度校正到与之相应的地下孔隙度。为了求得地下高温高压下的有效孔隙度,需要对有效孔隙度进行覆压校正。大庆长垣,常用以下公式来对地面有效孔隙度进行覆压校正: 地下有效孔隙度; 地面有效孔隙度2.空气渗透率的解释确定渗透率的基本公式是达西定律: K渗透率,mD;Q通过岩心的流量,cm3/s;流体的粘度,mPa·s; L岩心的长度,cm;A岩心的截面积,cm2;p流体通过岩心前后的压差,MPa。另外,测井解释中计算渗透率的方法就是选择合

32、理的测井参数建立测井渗透率模型:LogK =A +B logR+C+D2 3.泥质含量计算泥质含量最常用的是自然伽马或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应用自然伽马计算泥质含量的公式如下:Vsh泥质含量,f; SH 泥质含量指数,f; GCURHilchie指数,无单位; GR 目的层的自然伽马值,API; GRmax纯泥岩的自然伽马值,API; GRmin纯砂岩的自然伽马值,API4.原始含油饱和度原始含油(气)饱和度是指储层在原始状态下,地层原油体积占有效孔隙体积的百分数。计算原始含油(气)饱和度时,一般是先求出原始含水饱和度。原始含水饱和度主要与岩石的比表面有关,岩石比表面与其渗透率成反比。岩石比表

33、面越大,渗透率越低、束缚水含量越高,所以原始含水饱和度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而降低。计算含水饱和度的方法常用的有密闭取心分析法(密闭取心检查井), 毛管压力曲线法,测井解释法。测井解释方法利用的阿尔奇公式求取:在通常情况下:a、b、m、n参数通过实验室岩电实验得出,Rw通过地层水分析资料确定,、Rt通过测井资料得出。通过统计回归确定其它参数,进而建立测井解释饱和度公式: 二、地质储量油田地质储量是勘探、开发成果的综合反映,是开发油田的物质基础。它为正确的划分开发层系,部署井网,确定开发原则,合理开发油田提供重要依据,能否算准储量,关系到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最终影响到合理开发油田的效果。算准储量的必须

34、条件是:取得准确的第一性地质资料和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是地震、钻井、测井、测试、分析化验及地质认识的集合)。(一)地质储量的计算储量计算按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的要求进行的,储量计算,应包括计算地质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对已发现储量的分类,立足于以油气藏为基本评价单元地质储量计算主要采用容积法,根据油气藏情况或资料情况也可采用动态法;可采用确定性方法,也可采用概率法。测井模块重点讲了容积法计算地质储量。容积法计算地质储量的参数有有效厚度,含有面积,有效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地面原油密度,原始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地质储量计算公式如以下:N=100AohSoi/Boi溶解气地质储量大于0

35、.1×108m3并可利用时,由下式计算: Gs10-4NRsi 若用质量单位表示原油地质储量时:Nz=No N: 体积单位表示的石油地质储量 104m3; Gs:溶解气地质储量 104m3; Nz:质量单位表示的石油地质储量 104t; Ao:含油面积 km2; h:平均有效厚度 m; :平均有效孔隙度 f,小数; Soi:平均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 f,小数; o:平均地面原油密度 t/m3; Boi:平均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Rsi:原始地层气油比 m3/m3。(二)地质储量参数的确定原则1.含油面积充分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和测试(含试油,下同)等资料,综合研究油、气、水分布规律和油(气)藏类型,确定流体界面(即气油界面、油水界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