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光淬火_第1页
浅谈激光淬火_第2页
浅谈激光淬火_第3页
浅谈激光淬火_第4页
浅谈激光淬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浅谈激光淬火摘 要:激光淬火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因其与传统淬火技术相比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变形小、加工柔性好、无污染、噪音小等优点,使其在轮船、汽车等很多工业生产部门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叙述了激光淬火的原理、工艺特点、应用以及激光淬火的争辩现状与进展趋势。关键词:激光淬火; 工艺特点;争辩现状;进展趋势Discussion of Laser Quenching Abstract:Laser quenching technology is a high and new technology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quenching,

2、it has a lot of advantages,such as high precision,small deformation,no pollution,little noise,So it is applied to steamboat,automotive,lots of production departmentMechanism,technology features,application and reality of laser quenching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laser quenching technology

3、we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Keywords:laser quenching;technology feature;reality;research progress0 前言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的诞生,将激光引入科学争辩领域,从今光学技术迅猛进展,以激光作为“光工具”的新兴制造技术开头登上历史舞台,引领制造技术进入激光制造的新时代1。激光因其具有高亮度、高单色性、高方向性和高相干性四大特性,给激光加工带来了一些其它加工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性2。由于激光加工属于无接触加工,对工件无直接冲击,因此无机械变形;在激光加工过程中,用激光束代替了刀具,因此无“刀具”磨损,

4、无“切削力”作用于工件;激光束能量密度高,加工速度快,并且是局部加工,对非激光照射部位没有或影响微小,因此其热影响区小,工件热变形小,后续加工量小或无需加工3;激光束易于导向、聚焦以及实现方向变换,极易与数控系统协作对简单工件进行加工,因此它是一种极为机敏的加工方法;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稳定牢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激光加工的优越性使其成为激光应用中最有进展前途的领域,现在己开发出20多种激光加工技术4,激光淬火技术就是激光加工中争辩较早、进展较快、应用较广的一种新工艺,已广泛用于材料的表面强化中,并且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大。1 激光淬火的原理及特点激光淬火技术是近年来快速进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

5、术,激光淬火又称激光相变硬化,是指铁基合金在固态下经受激光照射,使表层以极快的速度(升温速度可达105-106 /s)被快速加热至奥氏体化状态(但低于熔化温度),当激光停止照射后,处于冷态的基体使其表面快速冷却(冷却速度可达105/s)而进行自冷淬火,从而使激光加热形成高温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实现激光相变硬化5。激光淬火由于加热速度快,易使金属表面过热,并且冷却速度也快,碳来不及集中因而使残留奥氏体增加。随着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得到高碳马氏体,从而提高了淬火硬度。激光淬火原理图如图1。图1 激光淬火原理图由于金属材料表面对激光辐射能量的吸取力量与激光的波长、材料的温度和性质,以及材料表面状态

6、亲密相关,为提高材料表面对激光的吸取率,需要对表面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磷化法、提高表面粗糙度法、氧化法、喷(刷)涂料法和镀膜法等6。激光淬火与传统表面淬火方法相比,淬火质量最高。由于加热和冷却的速度极快,淬火过程中的过热度和过冷度均特殊大,淬火后得到超细的晶体组织。据报道,即使是未熔化碳化物。其尺寸可以下降50左右,使淬火的金属层产生了细晶强化,既提高了强度、硬度,又增加塑性、韧性;还有,在极快加热条件下形成的奥氏体,不管是表层,还是里层,奥氏体晶粒都没有孕育长大的机会。弥散的奥氏体晶粒,形成弥散的马氏体,使组织具有晶格强化的同时具有弥散强化效果。在激光淬火的强化效果中,马氏体相变硬

7、化占总体硬化效果的60以上,由于奥氏体形成快,碳原子无法集中,奥氏体的含碳量极不均匀,相变后有些形成针片状马氏体,有些形成板条状马氏体,因此激光淬火得到的马氏体是由针片状马氏体和板条状马氏体混合组成,位错密度比传统淬火高,位错强化作用强,另外,残余奥氏体因相变硬化来不及释出而产生固熔强化。在上述各种强化机理的共同作用下,激光淬火层的硬度、耐磨性比传统淬火的好,塑性韧性比传统淬火的高。激光淬火可控性比传统表面淬火好,既可把握淬火区的外形、大小和在工件上的部位,又可把握淬硬层的深度,这在零件易变形,或结构比较简单,或需选择局部进行处理等常规淬火难以胜任场合下的零件表面硬化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激光淬

8、火与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等常规淬火方法的比较如表1、图27所示。表1 激光淬火和常规淬火的比较 图2 激光淬火与常规淬火比较激光淬火技术与常规淬火方法相比,激光淬火热处理技术有如下优点8:(1)可获得质量优良的高精度硬化层。硬度比常规淬火提高15%-20%。铸铁经淬火后耐磨性可提高3-4倍,并且淬火深度可以精确把握。(2)仅在工件的关键部位作局部的、薄的表层加热,输入工件的热量少,节能效果好。(3)热处理变形小,无机械变形,适合于高精度零件处理,可作为材料和零件的最终处理工序。这是由于激光功率密度高,与零件上某点的作用时间很短,故零件的热变形区和整体的变化小。对于长形工件、薄壁工

9、件而言,此优点尤为突出。(4)由于光束照射工件,属于无接触加热,又是自冷淬火,所以此技术是洁净的热处理。(5)加工柔性好,适用面广。可以利用机敏的导光系统任凭将激光导向处理部位,从而可便利地处理深孔、内孔、盲孔和凹槽等难加工区域和空间格外小的局部区域。(6)没有明显的机械作用力和工具损耗,噪声小,污染小,无公害处理方式,劳动条件好。(7)工艺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整个工艺过程可以接受计算机进行把握,自动化程度高,可纳入生产流水线,易于批量生产。以上特点都是常规热处理工艺望尘莫及的,同时也是其他先进热处理工艺难以达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激光表面淬火可以全部取代其他的表面热处理技术。作为表面局

10、部硬化处理,激光硬化处理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可适用于其他硬化技术所不能完成或难于实现的某些零件及其局部部位的表面硬化处理。2 激光淬火的应用及争辩现状1971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次成功进行了激光热处理试验,到1974年该公司将激光相变硬化工艺用于实际生产,自此诞生了激光表面处理技术。以后激光表面处理成为一种新兴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月以后,大功率工业激光器和帮助设备的制造技术同益提高9,各种激光表面处理技术渐渐成熟,使得这种技术的工业应用和深化争辩日益活跃和广乏10。在诸多的激光表面处理技术中,激光淬火技术是争辩最广泛、工业应用占有比例最大的一种。由于其具有相当明显的优越性,

11、能够解决很多传统热处理工艺所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激光淬火技术得到了快速的进展和应用。主要涉及交通、纺织运输、航空航天、精密仪器、重型机械的制造等11;处理的零件种类包括汽车、摩托车和轮船等的发动机气缸体内壁、凸轮轴、曲轴、转向器壳体、齿轮、机床导轨、刀具刃口、油管螺纹等,在诸多的应用中,尤其以在汽车制造业内的应用最为活跃,制造的经济价值最大。1974年英国通用汽车公司接受激光淬火处理技术处理汽车转向器壳体内腔,耐磨性较原工艺提高10倍以上,而费用比高频淬火或氮化削减了45。国内的一些单位也将激光淬火应用于汽车行业,例如西安内燃机配件厂在“七五、“八五期间与华中理工高校合作建成6条缸套

12、热处理生产线,耐磨性比各种合金铸铁缸套及中频淬火缸套提高42,与之相配活塞耐磨性提高30以上12。激光淬火在汽车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如缸套、曲轴、活塞环、换向器、齿轮等零部件的热处理,大大提高了零部件的寿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型13。如图3所示。 图3 汽车激光淬火示意图近几年激光淬火在模具制造方面也发挥了它的优势。模具外形各异,制造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高,工艺简单,但我国缺少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钢种,如耐高温等。况且目前我国国内加工条件限制,一些要求高硬度的模具只得精加工到尺寸后再进行淬火、回火处理,对大型、精密简单的模具,把握热处理变形及防止开裂的问题也很突出。接受激光淬火对模具进行热处理,变形

13、小,机敏可控,不受模具外形以及尺寸的限制,能显著改善耐磨性能,提高表面硬度和使用寿命,对生产实践有极大的有用价值。在激光淬火技术的争辩方面,国内外的学者最初集中于探讨激光淬火处理铁基材料,从而转变和改善材料性能的机理,他们对激光淬火处理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合金钢、铸铁等都做了大量的争辩14,目前对铁基材料的激光相变硬化机理基本上已经弄清楚。近年来,随着激光淬火技术实际应用的同趋广泛,从面对生产实践的角度,争辩人员又做了大量探究工艺参数的试验和理论争辩工作。一方面通过试验,探求生产条件下工艺参数的选取,并得到相当多能够指导生产实践的有价值的工艺参数。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符合要求的温度场,对其进行

14、数值求解甚至动态仿真,利用温度场的数值计算结果估算硬化层深度,或者又反推算激光淬火的工艺参数,其结果也可以指导生产实践15。后一种方法只要通过少量验证明验证明数值计算结果在激光相变硬化过程中的适用性,大量的工艺参数筛选工作由计算机来进行,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近两年伴随着汁算机技术的高速进展,对激光淬火过程的数值计算和动态仿真成为国内外一个热点。随着激光淬火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工业化生产对设备牢靠性、稳定性和精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鉴于此争辩人员丌展了对激光器光腔结构、光学元件及冷却技术、表面吸取涂层种类及喷涂技术、简单零件淬火加工用数控机床的争辩以及为了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对激光设

15、备的各个零部件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等的争辩,不断地促进激光淬火设备的进展16。3 激光淬火存在的问题激光淬火技术从开头应用到现在,已经受了四十多年的进展历程,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这项工艺的技术含量较高,工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很多,设备费用昂贵,除了对外形简洁、工艺基本定型且批量较大的工件可以特地建立生产线,并可获得稳定的加工质量外,在外形较为简单的工件中应用仍存在不少问题17。由于激光的特性,激光加工系统一般都伴有冷却装置和供气装置,这些装置是通过水管和气管的形式与激光头相连。这就要求在淬火的过程中,激光头的摆动幅度不能过大,以防水管和气管发生断裂、损坏等。同时,由于激光束能产生极高的能量

16、密度和功率密度,足以溶化世界上的任何金属和非金属,因此在加工时要特殊留意平安问题,激光头不能摇摆过大,以防对人身平安以及财产平安造成损害。理论上激光头的摆角为,但在实际生产中,激光头的活动幅度越小越好,这样就增加了外形简单工件淬火处理的难度。激光淬火加工系统接受计算机进行全面数控,与之配套的数控系统用来把握工件与激光头的相对位置,依据肯定的加工要求,由计算机软件驱动工作台或激光头进行肯定规律的运动,同时可对加工系统中的有关部件进行实时把握,如光闸的开关,冷却系统的状态等。数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柔性好,精度高,易于实现把握,但在激光淬火热处理时,数控系统的把握也同样会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激

17、光淬火系统由于接受的是数控机械加工用的把握机,是面对机加工的,只能对具有直线、圆弧这样简洁轮廓曲线的工件,或者特定轮廓曲线的工件进行加工,但却无法完成对任意曲线轮廓的工件进行激光淬火热处理。主要缘由在于激光加工系统的把握软件有缺陷,在激光淬火的过程中,对激光头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位置与状态不能进行精确的计算与把握,特殊是保证激光头总要在零件的法线方向,且激光光斑在工件的表面匀速运动。由此看来,激光淬火还是一种成本高、把握简单但性能特殊的热处理技术。但是,由于激光淬火技术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它仍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随着激光淬火理论和工艺争辩的逐步深化,以及计算机把握技术的不断进展18,

18、适用各种状况的激光淬火实时把握系统的争辩成为激光淬火热处理的首要任务。4 激光淬火的进展趋势激光淬火作为一种热处理工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月诞生以来,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和工业界的重视,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当前,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机械制造业正在向信息化迈进,肩负着各行各业、各种尖端技术所需设备和器件的制造任务,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传统制造技术往往无能为力,只有期盼新技术,关注其进展。激光淬火技术正是这样一种新技术,因此它的进展趋势受到广泛关注19。激光淬火经过几十年的进展,主要零件及常用金属材料的激光淬火工艺已经比较成熟。目前主要在工艺参数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创新热处理方法和

19、格外规零件外形、零件材料处理等方面开展工作。1优化激光淬火工艺参数,提高淬火质量和效率激光淬火从开发之初到现在,始终在进行参数优化。开头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凭直觉或阅历进行优化。进展到现在,渐渐进入理性阶段,建立参数优化理论,开发应用工具等。在激光淬火参数优化争辩中,吴刚博士在理论方面作了很多工作,提出了质量把握总体决策框架模型;建立了三维硬化层分布快速模拟的有效方法;探讨了激光扫描工艺参数变化对层深及硬度影响的敏感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分析,给出了合理解释;提出了通过合理选择Pv组合、接受分段变速扫描工艺以改善的激光硬化层分布整体均匀性的可行方法;建立了以层深、表面硬度和硬化层分布均

20、匀性为综合目标扫描工艺及参数优化决策框架模型,提出了具体优化方法;开发了激光相变硬化模拟与参数优化的可视化程序模块。激光淬火参数优化影响因数多,涉及的面广,理论有待完善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很多有用工具有待开发,利用计算机把握,实现自动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2 乐观实行措施,提高生产效率(1)开发高效的激光吸取涂料,提高激光淬火效率金属材料对激光的吸取率直接影响激光淬火的效率,在材料表面制备激光吸取涂层来提高激光吸取率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刘文今、张光钧、邹昌谷等先后对激光吸取涂层进行了争辩,其中张光钧争辩员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争辩,制备了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纳米氧化物吸取涂料,取得了吸取率达9

21、4的好成果。激光吸取涂料吸取率与被吸取激光的波长、材料的成分、结构等有关。另外,涂料还应有好的环保性能、经济性能、工艺性能,影响因素很多,要制备高效的激光吸取涂料,仍旧期盼科技工作者的努力。(2)应用吸取率高的激光,提高激光淬火效率常用的CO2激光的波长为10.6m,照射一般金属材料时反射损失能量多。比c02激光波长短得多的准分子激光(波长193351nm),照射一般材料(金属、玻璃、陶瓷、塑料等),大部分被吸取,但目前只能处理微米级,还满足不了工件的要求。(3)随着激光技术的进展,应用大功率的激光,提高扫描速度,或大光斑甚至全淬火区照射的方法,提高生产率将成为现实。3创新激光淬火技术,如渗碳

22、+激光淬火,激光淬火+激光冲击强化,激光熔覆等强化金属零件表层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据报道,QT8002球墨铸铁经激光淬火+冲击复合强化处理后,比单纯激光淬火的力学性能好,其中硬度提高18,耐磨性提高100,残余压应力区加深1.68mm。目前,我国激光淬火技术虽然得到了飞速的进展,但从总体来说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激光器质量、激光淬火工艺、导光系统以及高速传动和精密定位系统等方面的技术不够先进,是制约我国激光淬火技术进展的关键难题20。为了更快更好地进展我国的激光淬火技术,使之快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应当制订长远的战略进展目标,把制约激光加工技术进展的关键难题作为科学争辩的主攻方向,同时进行

23、具有规模效益的产业化进展,还要具有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一些发达国家的阅历和做法,也是可以借鉴的。比如,日本对激光淬火技术的争辩开发,是建立工业界、高校和政府联合开发体制,在重要领域由国家选定目标,集中国家、企业界和高等学府的优势,共同争辩开发激光淬火技术21,22。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政府都特地拨款用于争辩开发激光淬火技术,很多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也竞相投资开展激光加工技术争辩,以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3。假如可以在技术上获得优先,在产品上重视产业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强化工艺技术,规范化生产,留意质量及牢靠性,大力提升激光淬火技术的竞争水平,不断创新,那么我国激光淬火技术必将在新环境和

24、新技术中获得成功,并在激光淬火技术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和进展。参考文献1 许并社.激光表面处理现状及趋势.中国热处理技术路线图高层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论文集,20122 Johnson K ICurr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of the plasmaareJ1aser and electron beam processing,Proc IntPowerBeamCenf,San Diego,California,USA,19983 丁阳喜,周立志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的现状及进展热加工工艺,20074 张玉芳.激光淬火热处理CAM系统的争辩硕士学位论文.青岛:

25、青岛科技高校,20105 谢祖华.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在模具上的应用.机电技术,20126 辛晨光.激光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展望.现代制造工程,20127 薛滔.激光表面淬火与常规表面淬火在模具应用上的争辩分析.装备制造技术,20128 刘景灏齿轮齿面激光淬火技术争辩学位论文北京:北京科技高校,20049 Matsuno Ken-ichiDevelopent of high-power allsolidstate lasers in Japanese MITI projectAProceedings ofSPIE,200010 AKNath,TReghu,CPPaul,et a1High-power transverse flow CW C02 laser for material processing applicationsJOptics&Laser technology,200611 Bolforte D AThe tumaround begins(Economic Renew and Forecast)global 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