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再审程序重构的理性思考_第1页
民事再审程序重构的理性思考_第2页
民事再审程序重构的理性思考_第3页
民事再审程序重构的理性思考_第4页
民事再审程序重构的理性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事再审程序重构的理性思考                内容提要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蕴涵着三种深层冲突,即“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原则与生效裁判既判力间的冲突;司法权的扩张与当事人依法行使处分权的冲突;宽泛的再审条件与当事人实体权利缺乏实质保护的冲突。为此,有必要从理念和制度上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进行重构:(一)从“有错必纠”到“依法纠错”、从“客观真实”到“法律真实”理念的更新;(二)改革现行民事再审启动途径,即取消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

2、程序、弱化检察院抗诉权、强化当事人直接提起再审的权利;(三)合理界定发起再审的事由;(四)限定再审次数和范围;(五)规范再审案件的审理方式。    关键词 民事再审程序,现状,理念更新,制度设计    一、序论    民事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1它作为审判的一项特殊补救程序,其设立宗旨是为确保法院裁判的正确性、合法性,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

3、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现行民事再审程序的内在不足和外在缺憾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彰显。民事再审程序由于自身制度设计理念的不合理和制度的缺陷,加上理论界的争议又颇多,使其在审判实践中走向一种无限制、失规范的尴尬境地,不仅给审判实践带来操作上的困难和不规范,一定程度上滞阻了民事再审程序纠错功能的充分发挥,重要的是造成案件“终审不终”, 动摇终审裁判的既判力。于是,改革民事再审程序的呼声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日益高涨,并成为近年来激烈争鸣与探讨的论题。而关注民事再审程序现状、进行理性反思进而进行理念更新和制度设计,是每位法律人应负的历史使命。作为当今民事再审程序改革的关注者,笔者试图通过对现行民事再审程序

4、中蕴涵着的三种深层冲突的反思,结合再审审判实践,从理念和制度上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进行思考与设计,以期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作用。    二、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现状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对于确保司法权的良性运行,纠正确有错误的裁判,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知不足及宣传的错误导向,将个案的裁判不公看成司法不公,于是我们的民事再审工作似乎成了实现最终的司法公正的保障,被赋予了挽救现实的历史使命。在如此难以承受的负荷下,我国的民事再审

5、程序设计本身与私法自治、程序安定、司法权威的冲突便日益凸显,主要蕴涵着下面三种深层冲突:    1、“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原则与生效裁判既判力间的冲突    纵观西方近代审判制度,不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十分注重判决的“既判力”,即十分注重既定裁判的严肃性、稳定性,决不轻言改判和纠错,只有该裁判被认为确有错误、且比较严重,达到了非纠正不可的地步才予以再审。因为依照他们的民事判决效力理论,法院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该判决便具有形式上的确定力。这种形式上的确定力,使得任何法院都无权撤销或变更该判决。同时,该判

6、决还具有实质上的确定力,即既判力,其效力表现为当事人在判决决定后,不能就判决决定的法律关系另行起诉,也不得在其他诉讼中就同一法律关系提出与本案诉讼相矛盾的主张。2一般来讲,已经确定的终局判决具有了形式上的确定力和既判力这样的双层保护,就使得被判决的法律关系处于一种稳定态。而再审的启动无疑将打破这种双层保护壳。3我国民诉法是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这一立法指导思想设计再审程序的,意在使每一个案件都能符合客观真实,使每一个错案都能得到彻底纠正,但它并没有考虑民事诉讼自身特点,未免有失偏颇。因为“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对法院而言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发现生效裁判的错误且不管错误的性质和程度,都应当主动予

7、以纠正,对当事人而言,只要他认为生效裁判有错误,就可以不断地要求再审。这样一来,纠纷的解决将永无止境,国家通过诉讼制度强制解决纠纷的目的就会落空。程序法上的止争原则要求法院应作出解决纠纷的最终裁决,“倘若人们求助法律程序来解决争执,那么争执必须在某一阶段上最终解决,否则求助法律程序就毫无意义”。4而对同一案件反复审理、反复判决,必然会摧垮人们对司法的信任,这不但是法院对自己作出的裁判不予尊重,当事人及社会也会对“朝判夕改”的判决不予尊重,5这样,判决的权威性、人民法院的威信就荡然无存了,6既不符合程序法的定纷止争原则,也不符合裁判既判力原则,司法公正和效率的价值取向也将大打折扣。 &

8、#160;  2、司法权的扩张与当事人依法行使处分权的冲突    依据私法自治的原理和法律对诉权、处分权的规定,只要不涉及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在私权范围内自由地处分自己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当事人不主张诉权的,国家不得随意干预并应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种权利。可以这么说,当事人的处分权是“私法自治向民事纠纷解决领域的直接延伸,保障了当事人的意志自由、独立和自主”。民事再审程序作为民事诉讼中的纠错程序,同样应当遵循民事诉讼的“私法自治”原则。然而,在我们的司法实践中,由于我国民事再审程序超职权模式的

9、影响,法院和检察院恰恰在这方面被赋予了相当大的程序决定权。对于生效的民事裁判,一旦法院和检察院发现“确有错误”或认为符合民诉法规定条件,即可主动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不仅不受诉讼时效、次数和既判力的限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不以当事人申请再审为前提,这就意味着在此情况下,哪怕当事人没有或不愿意提起再审,公权力主体即法院、检察院也可强制启动再审程序。诚然,立法上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给法院一个纠正裁判中一切可能存有错误的机会,事实上,我们也不否认有些案件在实体上和程序上确有错误存在的可能,但问题在于,如果当事人自己对此并未提出异议,或虽有不满,但考虑到诉讼成本、时间、胜诉概率等因素,决定放弃行使再审请求权

10、,这就说明双方当事人对这些裁判结果是接受了的,双方间的纠纷归于消灭,而此时若国家公权力主体在未考虑当事人自身感受的情况下,随意扩张自己的审判监督权,强行燃起已平息了的纠纷,显然,与民诉法基本原则-处分原则、意思自治原则相悖,体现了国家公权力对当事人依法享有并行使的私权利的不当干预,客观上形成了司法权的扩张与当事人依法行使处分权的冲突。    3、宽泛的再审条件与当事人实体权利缺乏实质保护的冲突    在追求客观真实的诉讼目的指导下,我国民诉法在再审条件方面作了极为粗略、原则的规定,力图为再审申请人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11、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忽视了相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权益,造成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同时,由于法院主导地位过于突出,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又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造成当事人诉讼权利形式上的宽泛和实质上并不能得到有效行使的尴尬局面。主要表现在:(1)当事人以新的证据可以申请再审。裁判生效后,当事人只要有新的证据,且立案法官认为这些证据足以推翻原裁判,就可以在诉讼的任何一个阶段提出再审,这种做法未免差尽人意。首先,这些证据未经质证、认证,立案法官主观判定足以推翻原裁判,程序上有“先定后审”之嫌,违背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定案证据的规定,剥夺了对方当事人对这部分证据的质证权;其次,由于对“新的证

12、据”存有认识上的差异,可能导致原审判决效力的不确定,使当事人对法院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再次,举证无时限限制,毫无疑问会影响整个诉讼的进程,降低诉讼效率。(2)再审无次数限制。我国民诉法对再审的次数无任何限制性规定,造成无限再审。而且任何一方当事人在裁判生效后二年内无限制地提出再审申请,致使相对方权利在二年内或更长时间内始终处于事实上的不确定状态,显然对其权利的正当行使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三、重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理念更新    如前所述,由于现行民事再审程序本身存有的弊端日渐凸显,已很难适应当前新形势和新任

13、务,也很难确保司法公正,因此从根本上改革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已迫在眉睫。但改革能否顺利启动、能否健康推进,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在重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时,首先要从法理基础角度出发,进行理念的彻底更新。    1、从“有错必纠”到“依法纠错”理念的更新。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构筑的价值是基于“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原则,这一原则在重视保护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同时,却过分强调了裁判的绝对正确性,忽视了诉讼公正的相对性;过分强调了错误裁判的可救济性,忽视了诉讼程序的安定性和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性;过分强调了法院的客观公正性,忽视了司法的被动性与中立性,

14、且与国际上公认的民事诉讼理论和制度相悖,违背了现代诉讼理念。在民事再审程序中,程序安定应优于法对正义的追求。我们必须正视“有错必究”理念带来的无限再审背后对生效裁判权威的损伤,不能为追求一种价值观念的实现,而破坏另一种价值观念的存在。因此应给一贯坚持的“有错必究”再审指导思想重新定位,并非所有错误的裁判都值得以牺牲司法权威为代价去纠正。而严格依照司法的特殊性和诉讼的规律性来设计再审程序,确立“依法纠错”理念,意味着只有当生效裁判存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且必须纠正或可能纠正的错误时,才可以启动再审程序,从而有限制地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这是“有错必究”方针在司法程序中的具体体现。7因此,以“依法纠错”

15、替代“有错必究”作为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显得十分必要。在此理念下,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依法得到保护,从而在纠正错误裁判与维护生效裁判稳定性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2、从“客观真实”到“法律真实”理念的更新。长期以来,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强调以事实为根据,苛求法官所办的案件达到客观真实,这完全是一种观念上的推理、理念上的误导。正如王晨光所言:“诉讼活动绝对不是自动售货机的机械运行,而是一个博奕的过程。”现代司法奉行证据裁判主义,人民法院对案件事实的查明,要依托于证据,建立在对证据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的分析、判断上

16、,这和当事人的举证、诉讼技巧、法官对法律的理解、适用等有很大关系,而且实践中确实存在大量事实无法绝对查清、互相矛盾的证据无法绝对排除、判决缺少依据的案件。但即使这样,法院仍须作出判决,因为法院判决的意义不仅在于公正,还在于稳定和调整紊乱了的社会关系。8因此,法官只能依据双方当事人在诉讼阶段规定的举证时限内提供的证据来查明“法律真实”的程序而依法进行裁判,而不可能还原到案件纠纷的每一个细节去探求案件的真实,即完全再现“客观真实”。法官能够做到的只能在保障程序公正的基础上实现实体公正,即法官所作出的裁判只要是基于“法律真实”就足矣,“审判上所能达到的只能是形式真实,而不可能是真实事实”。9若刻意要

17、求以“客观真实”的标准完全再现客观事实的原貌,既不符合司法工作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也是很难实现的,而从“法律真实”理念出发重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体系,再审中出现的各种顽症将会大大改观。    四、重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制度设计    目前,我国关于民事再审程序的法律规定过于简陋,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了提起民事再审程序与其他程序的区别,在操作上存有一定困难。因此应在制度上重新设计和构建符合现代诉讼规律的民事再审程序,使之既能及时纠正裁判错误,又可防止滥用民事再审程序,维护生效裁判的既判力。   

18、 (一)改革现行再审启动途径。根据民诉法的规定,现行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采取的是“三元机制”,法院、检察院以及当事人均可依照法律的规定发动再审程序。这种规定旨在为公正审判提供多重保障,但实际上这种“多重保障”并未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反而使同一案件因不同主体提起再审的可能性加大。同时,由于法院和检察院分别代表审判权和检察权,法院依审判监督权发动再审和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无疑更具优势地位,致使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旁落。因此,应改革现行再审启动途径,避免同一案件以不同途径重复启动再审。这也是我国加入WTO的今天,同世界法律制度接轨的需要。    &

19、#160;           1、取消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民诉法第177条规定法院可主动启动再审,这种规定在理论上与国际通行的民事诉讼理论有冲突,在实践中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这不符合民诉法中的处分原则。民事诉讼的争议焦点是民事实体权利,当事人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完全有处分权,在当事人未要求再审的情况下,法院主动发动再审,这相当于法院代替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民事诉讼权利,10违反了民诉法的基本原则;其次,这不符合诉审分离原则(即诉者不审、审者不诉)。正如托克维尔所言:“

20、从性质上说,司法权自身不是主动的”,11司法权是一种“被动性”的权利,为了保证其“被动性”,法院对案件实行诉审分离、不告不理原则。如法院依职权主动提起再审,显然违背了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的诉讼原则,也违反了法院工作被动性原则,与法院作为居中裁判的地位相悖,破坏了诉讼中原、被告及法院构成的诉、辩、审的正常格局,出现法院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怪现象。再次,在法院作为启动主体形成的再审程序中,当事人因没有提出再审要求,基于其对诉的利益和诉讼成本的考虑,对法院的传唤往往置之不理或以各种理由推诿,甚至设法逃避,不愿出庭参加诉讼,易与法官形成对抗情绪,使裁判的公正性难以实现。最后,实践表明,由法院主动提起

21、再审的案件大多起源于当事人的申诉,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方当事人对利益分配的不认可,很少由法院自身发现而提起的,因此取消它自然也不会对再审程序造成什么损害。综上,根据“无利益则无诉讼”原则,法院显然不应成为再审程序的启动者。    2、弱化检察院抗诉权。民诉法第185条规定检察院可以依职权发动再审,发动方式是抗诉,抗诉范围是有错误的生效裁判,但由于对抗诉范围的规定不够明确具体,这些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有效地运作。民事诉讼是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提起的诉讼,若检察院无限制地依职权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进行抗诉,无疑是在支持一方当事人,为一方当事人服

22、务,成了一方当事人的代言人,运用国家权力与另一方当事人打官司,必然造成当事人诉讼权利和非诉讼地位的不平等。同时,也为一些懈怠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的当事人为逃避不利于己的责任上了一道保险。这显然有违司法公正,程序正义的价值也不复存在。因此,只能适当地赋予检察院再审启动权,一般来说限于涉及原审裁判结果危及到国家和集体利益或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可提起抗诉,对于不涉及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不必启动再审,否则打破了当事人双方一种平等对抗的诉讼格局。    3、强化当事人直接提起再审的权利。再审程序的启动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从当事人主义模式

23、的要求出发,其发动理所当然应悉听当事人自便。然而,尽管民诉法对当事人直接提起再审的权利作了规定,但由于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程序保障机制,从而使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时,尤如进入了一个没有法定程序的“雾区”,完全感觉不到自己诉权的存在。12同时,国家公权力提起再审的存在,亦使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地位虚化。为此,应借鉴国外惯例,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按照诉权的模式重新定位,确立以当事人诉权为主导的理念,大力疏通基于当事人诉权的再审启动主渠道,确保当事人的再审诉权不受侵犯,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司法公正。    (二)合理界定发起再审的事由。民事再审事由即法院审查应否

24、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理由或根据,是打开再审程序之门的“钥匙”。13现行民诉法对启动再审程序的事由是采取概括性的规定,且过于笼统、宽泛,涉及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到违反法定程序等多种情形,缺乏可操作性,与新的证据规则亦难以相容,无法达到严格再审标准和限制再审的目的,这实际为随意提出再审要求,随意再审改判打开法律依据的缺口。因此,为了保持法律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作为一种事后的补救程序,就要求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应有严格的限制。而科学地设定提起民事再审的事由是为了在实现再审程序目的-对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追求-与保障生效裁决稳定性以及解决效率性之间求得一种衡平。14根据民事再审程序设立的目的、有效运行、

25、成本,借鉴国外法律中关于民事再审事由的规定,笔者认为应将我国民事再审条件的概括性规定改为列举性规定,在程序、实体上细化发动再审的法定情形,避免再审案件范围的无限扩大。具体可从以下二方面作出详尽、科学、合理的规定:    1、程序方面的事由有:    (1)裁判法院无案件管辖权的;(2)审判组织不合法;(3)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4)办案人员犯有与案件有关的职务犯罪的;(5)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的;(6)当事人在诉讼中未经合法代理的;(7)依法应当开庭审理而未经开庭即作出判决的;(8)未

26、经合法传唤当事人而缺席审理或判决的;(9)超越诉讼请求事项作出裁判的;(10)遗漏判决事项的;(11)剥夺或限制当事人法定诉讼权利。    2、实体方面的事由有:    (1)足以影响裁判公正的证据,后经司法认定系虚假、伪造或变造的;(2)证人、鉴定人所作证言、鉴定结论系伪造的;(3)主要证据取证违法或未经庭审质证;(4)作为原判决、裁定依据的判决和裁定已被撤销或变更;(5)本案裁判与另一已生效裁判相抵触的;(6)原判决、裁定引用法律、法规错误,且足以影响公正的;(7)判决显失公正的;(8)裁判理由和主文有明显矛盾

27、。    (三)限定再审次数。任何一个诉讼都应当有一个终局。就诉讼过程而言,再审程序不是一种普通和必经程序,而是一种特殊程序,它是对错误裁判的一种补救,这种补救应当是有条件、有限制的,不应当是无止境的,否则,不利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无论从国外还是从我国的司法实践看,并非诉讼的次数越多就越公正,案件的质量就越高,相反,无休止的诉讼只能无谓地增加诉讼成本,令当事人疲于“奔讼”。我国现行民诉法对于案件被再审的次数未作限制性规定,按可以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分配,如每一类主体均提起一次,同一案件起码可被再审四次,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对我国法律及司法的信任。事实上

28、,再审程序的启动已经表明对生效裁判既判力提出了形式上的挑战,而若允许再审案件可反复进行,那么再审裁判的效力又面临同样的挑战,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再审,其后果正如万鄂湘所言:“这种翻烧饼似的再审正在自毁我们的司法权威”。15再审无次数限制使终审不审,两审终审制形同虚设,使当事人长期陷于诉讼,权利义务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因此,从维护再审裁判的既判力及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再审的次数加以限制,建议实行“一案再审一次”制度,即一个案件只能进入再审程序一次,而不论再审结果是维持还是改判,以防止反复缠诉。    (四)限定再审范围。主要从

29、两方面来加以限定:一是限定再审案件的受理范围。并非所有的案件都能提起再审,这是现代再审制度的基本理念。而我国现行民诉法的再审对象包括所有的生效裁判,这可能导致当事人滥用诉权,造成诉累,因此有必要对再审案件受理范围作出排除性的规定。笔者认为被明确列为不得申请再审的案件可以有(1)原判决、裁定已经过再审程序审理的。对同一案件不宜重复再审。从司法实践看,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再审程序,案件质量应有了保证。如允许无休止的再审,只能白白浪费司法资源,影响社会稳定。(2)一审判决后,当事人未上诉而申请再审的。实践中,有的当事人为了拖延案件执行,规避交纳诉讼费用,在法定上诉期间,故意不行使上诉权,待一审裁判生

30、效后再申请再审或向检察机关提起抗诉,即通常人们常说的“玩程序”,这显然违背设立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的初衷。对这类案件规定不得行使再审权利,旨在昭示当事人要正确、及时地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否则,自己的合法权益将因自己的过失而得不到保护。(3)有新的证据而申请再审的。由于原审裁判是根据原审确定的证据作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而在民事再审程序中,又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新的证据依法作出裁判,结论也是正确的,这样就出现以正确裁判结论否定正确裁判结论的不正常现象,易使当事人对诉讼制度的公正性产生疑问。因此应取消有新的证据可进入再审的规定。(4)已无实际纠正可能或纠正必要的案件。如判决、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再审将

31、涉及善意第三人利益和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以维护社会生活中民事、经济秩序的稳定性。二是限定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民事再审审理范围认识不一致,执行的标准不一致,导致法官审理中各行其是,发生了该审的不审,不该审的乱审,有请求的不判,不请求的乱判等现象,故应对民事再审的审理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再审审理是以再审理由为限,且因再审诉讼请求不能超越原审诉讼请求的范围,故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应严格囿于原审范围内,即仅限于对生效裁判不服而请求的范围,不能全案审理,更不能审理当事人超越原审诉请的请求。一方面,这是“意思自治原则”的要求;另一方面,如实行“全案审理”,对当事人无异议的部分也进行再审,就会带来重复劳动,降低诉讼效率,增加诉讼成本。    (五)规范再审案件的审理方式。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也适用一审或二审程序,但这些程序并未顾及到再审案件的特点,在实践中给再审案件的审理带来一定难度,影响了执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故应根据民事再审案件的特殊性,设计较为灵活而多样的审理方式,以供合议庭根据案件审理需要进行选择:    1、书面审理。下列民事再审案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