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课件_第1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课件_第2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课件_第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课件_第4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1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2第一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 第一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 广义:农产品数量保障和质量安全 狭义: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带来的可能对人、 动植物和环境产生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因素,如 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亚硝酸盐 污染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3分类:1、物理性分类:是由于在农产品收获或加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不慎在农产品中混入有毒有害杂质,导致农产 品受到的污染。 该污染可以通过规范操作加以防范2、化学性污染: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而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危害。 该污染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进行控制农产品质

2、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43、生物性污染: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性因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 产生的危害。 有些可以通过预防控制,大多数则需要通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以控制。4、本底性污染:指农产品产地环境中污染物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 危害。 治理难度最大,需要通过净化产地环境或调整种养品种等措施加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5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1、粮油产品2、“菜篮子”产品3、果茶产品4、农产品贸易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6第三节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 的主要因素 一、化学性污染问题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有毒有害污染物浸染农产品三、新技术带来新

3、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四、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7第四节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面临的挑战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落后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完善五、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处于初级阶段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服务体系薄弱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8第二章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的对策和措施 第一节 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的政策和措施 一、建立健全坚实的生产供给体系 基础: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总量平衡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在粮食和其他动植物

4、生产的主产区 必须建立健全稳定的生产供给体系(四个建立) “五保护”、“五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9二、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思路: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健全结构,强化功能, 加快培育和完善多元化、多成分、多类型、多形式的统一 开放、竞争有序的统一市场体系,达到强化农(业)、 利 (农)民、兴(企)业、益(国)家的目标四个环节:1、培育成熟的市场主体 2、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和健全市场监管制度,制定市场 准入、市场交易与市场退出“三种规则”,确保规范的 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 3、建立完备的市场信用管理体制 4、健全结构完整的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10三、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

5、 保持国家储备粮规模适量、结构合理、布局适当 规模适量:全国非农人口口粮、应付突发严重事件的准备粮及 财政所能承受的粮食量 结构合理:适应国家储备目标需要的主要储备粮品种所占的比例 小麦、大米、玉米 布局合理:服从宏观调控的需要,便于集散、调运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11四、制定完备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措施:制定完备的、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包括农产品管理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农产品管理标准: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标准 农产品品质质量 农产品检验检疫 农业国家标准479项、行业标准1681项、地方标准17000余项、 294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72项绿色食品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

6、12五、加快创立农产品安全预警报体系完整的农产品安全预警分析系统应由 警情、警兆、警报方法组成六、展开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 1、目标定位 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绿色食品提高生产水平,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有机食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132、质量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我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 绿色食品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 有机食品达到生产国或销售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 3、运作方式 无公害农产品:政府运作,公益性认证 认证标志、程序,产品目录等由政府统一发布 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 绿色食

7、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质量认证与商标转让相结合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14有机食品:社会化的经营性认证行为 因地制宜、市场运作4、认证方法 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依据标准,强调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检查检测并重,注意产品质量 有机食品:实行检查员制度 检查为主,检测为辅,注重生产方式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15第二节 无公害农产品一、概述 1、无公害产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 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过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 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渔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

8、 2、定位: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要求(1)产地环境符合相应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 (2)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要求 (3)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技术规程管理 和生产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163、认证机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认证是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 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 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认证 4、三个特征: (1)安全性 严格参照国家标准,执行省级地方标准 生产全过程监控,实行综合检测 实行归口专项管理 实行抽查复查和标志有效期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

9、及其检测技术17(2)优质性 食品无异味,口感好,色泽鲜艳; 无有毒、有害添加成分(3)高附加值 价格较同类产品高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 遵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程序执行,分为 六个步骤: 1、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产地 环境检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省级承办机构接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材料后, 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18 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其他投入品使用不规范的行为。3、无公害农产品的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心所属专业

10、认证分中心对省级承办 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程控制措施 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5、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况,组织 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6、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认证证书、核发认证 标志,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19三、无公害农产品施用农药的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对各类无公害农产品中禁用 农药的品种作了详细的规定: 1、无公害蔬菜韭菜禁用农药品种 2、无公害蔬菜白菜禁用农药品种 3、无公害蔬菜茄果类(番茄、茄子、青椒)禁用农药品种 4、无公

11、害蔬菜甘蓝类(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禁用农药品种 5、无公害蔬菜黄瓜禁用农药品种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206、无公害蔬菜菠菜禁用农药品种 7、无公害蔬菜胡萝卜禁用农药品种 8、无公害蔬菜芹菜禁用农药品种 9无公害蔬菜苦瓜禁用农药品种无公害蔬菜豇豆禁用农药品种无公害蔬菜菜豆禁用农药品种.无公害蔬菜萝卜禁用农药品种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21(二)农业部推荐的无公害农产品施用农药: 1杀虫、杀螨剂()生物制剂和天然产物()合成制剂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昆虫生长调节剂专用杀螨剂其它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22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基地自然环境条件调查()调查原则注重

12、区域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措施,兼顾外部环境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影响()调查方法通常采用查、观、听、访四种方法进行查:查阅该区域水文、气象、地质、卫生、环保、农业等相关资料观:现场考查产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外部污染情况听:通过现场座谈等形式,了解产地生产区域保障其生态环境及农产品(或原料)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生产单位有关产品生产、加工各环节的质量保证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23访:访问、了解各方面代表区域目前环境质量状况的意见,以及生产基地的环境保护建议()调查内容收集有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地概况的资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地及原料产地的地理位置图社会、经济情况自然条件概况自然本底状况周围污染源状

13、况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24调查了解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及种植制度和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农药、化肥的施用以及农业废弃物的排放(畜禽粪便、秸秆、废水及其他初级工废物等)等生产性污染源和污染物对基地本身及其周围环境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等内容。基地环境的优化选择选择条件:基地周边以内无污染源(包括工矿、医院等污染源),农田灌溉水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25应选择在作物的主产区、高产期和优异独特的生态环境要求土壤肥沃、旱涝保收五、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评定农产品监测布点、采样

14、和样品处理()布点原则布点要有代表性、连续性布点的数量要求经济、科学,以最少监测点而获得最佳的结果样点的布设要根据产地环境质量状况、主导风向而合理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26()样品的采集采样要求 a. 代表性 b. 典型性 c. 适时性 采样准备工作 a. 准备各种工具 b. 准备各种地图 样品的采集 不同农作物的不同部位根、茎、叶、果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27(3)样品处理 新鲜样品的制备 易起变化的物质及多汁的瓜果、蔬菜样品洗净、擦干、切碎、混匀、捣碎 风干样品的制备干燥、去灰土、去杂物、粉碎、过筛 样品检测分析()检测项目 重金属和高残留农药 ()检测分析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卫

15、生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28 3. 农产品质量评价(1)产品质量评价标准 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的农牧食品中有害物质最低残留量的标准 (2)评价方法 单因子质量指数 Pi = Ci / Si Pi 为污染物 i 的环境质量指数; Ci 为污染物 i 的实测浓度 Si 为污染物 i 的评价标准 区域单因子评价 P区 = jYj / Y P区 为监测区域污染物 j 的超标率; j 为超标系数,当 P 1 时j = 1,否则j = 0;Yj 为采样点 j 代表的产量;Y 为监测区域总产量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29 农产品综合评价 P综 = kYk /

16、Y P综为监测区域农产品综合超标率;k 为超标系数,当采样 点 k 的任一污染物超标时, k = 1,否则 k = 0; Yk 为采样点 k 代表的产量;Y 为农产品总产量 评价参数 a. 样本检出率(%)= 检出样本总数 / 样本总数 100% b. 样本超标率(%)= 超标样本总数 / 样本总数 100% c. 产量检出率(%) = 检出点产量和 / 总产量 100% d. 产量超标率(%) = 超标点产量和 / 总产量 100%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30第三节 绿色食品一、绿色食品概述 . 定义 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

17、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2. 特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 3. 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场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 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 它相关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314. 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必须出自优良生态环境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必须经绿色食品定点检测机构检验包装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要求,并按相关规定在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批准注册()可以申请食品品种:国家商标分类第二十九类主要商品国家商标分类第三十类主要商品国家商标分类第三十一类主要商品国家

18、商标分类第三十二类主要商品国家商标分类第三十三类主要商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32 二、绿色食品分级(1) AA 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 N Y / 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 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2) A 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 N Y / 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质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 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农产品

19、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33 (3) 两者的区别 AA 绿色食品在标准上与国际相关食品一致,甚至超过 其标准。 在 AA 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操作规程上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 质; 而在 A 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AA 级绿色食品包装上以白底印绿色标志,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 色;A 级绿色食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防伪标签的底色为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34 三、绿色食品申报程序 1. 到绿办领取申请表格及有关资料 2. 填写“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 并连同有关资料一并报省(区、市)绿办。 3. 对申报企业及其原料产地进行实地调查,考

20、察后写出正式报告。 4. 绿办委托有关环境评价单位、赴申报企业进行农业环境质量调查 与评价。 5. 绿办初审后报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35 6. 中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材料后,下达一审结果。 若申报材料不合要求,则企业应在收到一审意见后两个月 内对有关问体做出如实的答复 若材料中有违反原则性的问题,则不予通过,且当年不再 受理该企业的申报。 若材料合格,抽样检测 7. 检测合格即通知企业办理有关手续,签定绿色食品 标志使用协议书。 8.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有效期为三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36 四、绿色食品施用农药的规定 1. 生产 A 级绿色食

21、品对农药的使用要求 (1) 严禁使用的农药品种 (2) 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 (3) 有限制地使用有机合成农药 品种的限制 使用次数的限制 施用量和施药安全间隔期的限制 农产品残留量的限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37 2. 生产 AA 级绿色食品对农药使用的要求(1) 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 有机合成的化学农药 ;含有机合成 的化学农药成分的生物源、矿物源农药的复配方;基因工程品种 (产品)及制剂 (2) 允许使用的农药种类 、 3. 经专门机构核准可以有限度使用的农药品种 活体微生物农药 农药抗生素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38 五、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 申报产品产地环境监测 主

22、要监测申报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土壤、大气、水。 费用由环境监测单位收取 2. 有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的几点规定 (1)监测时间 生物生长期 (2)布点数 (3)特殊产品监测 (4)续报产品环境监测 (5)仲裁 (6)任务书 (7)出具报告时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39六、绿色食品的抽样及产品检测 1. 审核材料 2. 材料合格,发抽样单 3. 抽样 抽样人员与被抽样单位当事人共同执行 4. 送到绿色食品定点食品检测中心 5. 检测 6. 出具检验报告 不得直接交予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40第四节 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 一、有机农业 1. 定义 有机农业包括所有能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

23、性 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 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趋势 (1) 由单一、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全球性的农业运动 (2) 由关心环保到关注环保和食品安全 (3) 由绿色食品扩大到绿色产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41(4) 有机食品认证国际化(5) 从事有机农业的农场数量空前增加 (6) 由区域性布局转向全球性布局(7) 销售渠道多元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42 二、有机食品概述 1. 定义 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 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并通过 独立的有机食品认

24、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2. 与其他食品的区别 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 一般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43 3. 生产的基本要求:(1) 生产基地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2) 种子或种苗来自于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3) 生产基地应建立长期的土地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蓄 禽养殖计划(4) 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风蚀及其他环境问题(5) 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污染(6) 从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 新开荒地、撂荒地需要至少经1

25、2个月的转换期才有可能获得颁证(7) 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 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44 4. 有机食品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 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储藏、 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 食品添加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和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 物;(2) 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和追踪 体系,因此一般需要有转换期;(3) 必须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45 三、有机食品的认证程序 1. 申请 2. 认证中心核定费用预算并制定初

26、步的检查计划 3. 签订认证检查合同 4. 初审 5. 实地检查评估 6. 编写检查报告 7. 综合审查评估意见 8. 颁证委员会决议 9. 颁发证书 10. 有机食品标志的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46 四、有机农产品对农药的要求 1. 有机农业病虫草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采用的品种及耕作栽培措施必须保证农作物所受 病虫草害危害造成的损失最低(1) 采用合适的能抑制病虫草害发生的耕作栽培措施(2) 保护和利用病虫、杂草的天敌(3) 采用允许使用的可以用来控制病虫草害的植物源、动物源、 微生物源、矿物源农药(4) 可以使用热消毒、隔离、色素引诱等物理措施(5) 有机农业生产中不允许使用

27、化学合成的除草剂、杀虫剂、 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农药,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生物 及其产物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47 2. 有机农业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 3. 有机农业生产中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 4. 有机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1) 化学合成农药(2) 基因工程有机体,包括基因工程微生物和其他生物及其产品(3) 其他禁用的还有高毒的啊维菌素、烟碱、矿物源农药中的砷、 冰晶石、石油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48 五、有机食品检测技术规范 1. 采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均匀性,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 写明样品的有机食品生产日期、批号、采样条件和包装情况等。 2. 外地调入的有机食品

28、应根据运货单、商品检验部门或 卫生部门的化验单等了解起运日期、来源、地点、数量和品质 以及有机食品的运输、储藏等基本情况,并填写检测项目及采样人。 3. 采样的数量必须足够,并且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和备查 4. 检验内容及方法主要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49 检测的主要项目:一般成分分析有害元素的测定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添加剂的测定细菌的测定 根据食品行业的不同特点,按照国家卫生法的要求以及行业 检测标准和有机食品加工的规定,拟定各自的检测项目 有机食品卫生指标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50第三章 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 第一节 农药残留检测

29、相关基础知识一、技术人员要求 1. 明确各种检验方法的原理 2. 熟练掌握各种检测方法的具体操作技术 3. 了解各类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维护及一般故障的处理 4. 能根据各类农药残留的检测原理独立设计、制定各类农药残留 的检测方法 5. 能独立进行检测数据的处理并编写实验报告 6. 具有农药残留检测的相关安全防护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51 二、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1. 检测仪器设备的基本配置 (1)化学分析基础设备 (2)样品处理设备 (3)样品储藏设备 (4)检测仪器设备 (5)辅助设备 2. 检测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1)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2)专人负责保管使用,并

30、建立使用登记制度 (3)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做好运行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52 三、有效防治污染 1. 污染的主要原因: (1)不合格试剂、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及不合格气体的影响 (2)玻璃器具、进样注射器、色谱仪、检测器的污染等 (3)检测用材料的污染 (4)检测过程中周围环境等因素的污染 2. 减少检测污染的措施 (1)在实验室布局上将农残检测实验室与农药制剂分析室等实验室分开 (2)农药标准品储存室与待测样品、试剂和玻璃仪器储存室相距要远 (3)检测仪器应放在隔离室内,并远离样品处理室和储藏室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53四、提高检测精度 1. 样品采集和包装 2. 样品储存 3.充

31、分提取,完全转移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11点(教材 P26)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54第二节 农药残留检测常用的前处理方法 一、采样 1. 样品类型 (1) 脂肪性样品 脂肪含量大于 10% 的样品 先提取脂肪,而后测定脂肪中的农药残留量 (2) 非脂肪性样品 脂肪含量小于 10% 的样品 水样品 水分含量 75% 干样品 干的或低水分含量的样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55采样量 不同样品采样量不一样 3. 样本包装和储运二、提取 1. 提取溶剂的选择(1)选择原则: “相似相溶” 溶剂对样本有较强的渗透能力 沸点 4580 不能与样本发生反应作用 毒性低,价格便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

32、技术56(2)选择溶剂时应注意: 根据溶剂极性选择溶剂 根据农药的特性选择提取溶剂 选择溶剂要考虑农药代谢产物 根据样品特性选择溶剂 2. 提取方法 (1) 浸渍、漂洗法 (2) 振荡法 (3) 匀浆、捣碎法 (4) 索氏提取法 (5) 消化法 (6) 超声波提取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57 三、净化 1. 定义:将样品中待测农药与干扰杂质进行分离的处理步骤 2. 原则:尽量完全除掉杂质,而又使待测农药损失尽量少 3. 分类(1) 液固作用(2) 液液作用(3) 液气作用(4) 化学反应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58 4. 方法(1) 液液分配法(2) 吸附柱层析法(3) 凝结沉淀法(4) 冷冻法(5) 其他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59 四、浓缩 1. 定义:将大体积溶液中的溶剂减少,使溶液浓度增高 的操作步骤 2. 方法(1) 自然挥发法(2) 吹气法(3) 真空旋转蒸发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60 五、样品前处理新技术简介 1. 固相萃取技术(SPE) 2.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 4.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MAE) 5. 免疫亲和色谱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