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行星齿轮变速箱课程设计_第1页
侯行星齿轮变速箱课程设计_第2页
侯行星齿轮变速箱课程设计_第3页
侯行星齿轮变速箱课程设计_第4页
侯行星齿轮变速箱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机械底盘设计课程设计行星齿轮式变速箱传动方案设计任务书2010级工程机械专业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12月28日2012年1月11日一设计任务 综合法设计行星齿轮式变速箱传动方案2 设计内容 1.行星齿轮式变速箱传动方案设计; 2.齿轮传动设计; 3.绘制综合速度平面图,并分析构件的转速和转矩,确定换挡离合器的安装位置。3 设计参数变速箱传动比输入转速输入转矩(r/min)(N.m)2.81.571.002.4717708854 设计要求1.工程机械底盘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须打印或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课程设计专用稿纸抄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层次分明,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公式运 用恰当,计算结

2、果准确,传动方案实用。2.计算过程不能省略,计算过程中的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3.按时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严禁相互抄袭。4.在完成课程设计期间,必须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5 设计进度第一周完成设计内容中的第1、2项,第二周完成设计内容中的第三项和整理设计计算说明书。6 设计成果工程机械底盘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工程机械底盘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说明书封底。目 录一、综合法设计行星齿轮式变速箱传动方案31、 已知条件32、根据不等于1的传动比数目计算可列出的方程式数33、根据方程式数计算方程组数(传动方案数)34、计算旋转构件数35、给旋转构件命名36、用构件名称组合

3、方程式37、绘制变速箱传动示意图58、绘制传动简图、计算循环功率9二、齿轮传动设计121、齿轮模数和齿圈分度圆直径确定122、齿圈和太阳轮齿数计算123、齿轮传动安装条件校核12三、绘制综合转速平面图,分析构件的转速并确定换档离合器位置141、已知条件142、构件转速平面图绘制143、构件转速分析174、换档离合器的位置确定18四、参考资料18行星齿轮式变速箱传动方案设计说明书一综合法设计行星齿轮式变速箱传动方案1. 已知条件变速箱传动比输入转速输入转矩(r/min)(N.M)2.81.571.002.4717708852. 根据不等于1的传动比数目计算可列出的方程数 计算公式:=103. 传

4、动方案数 根据方程数计算方程组数(传动方案数)计算公式:=1204. 计算旋转构件数 计算公式:m=n+2=3+2=5 式中:n不等于1的传动比数;5. 给旋转构件命名 输入构件用符号i表示,输出构件用符号o表示,其它旋转构件用传动比的下脚标表示。6. 列方程(1) .列原始方程式 按已知的n=3个非直接档传动比值,根据特性方程式写出下列三个原始方程式: (2) .列派生方程式 现已知n=3,根据已经求得的需要的方程数C=10,尚需写出7个派生运动方程,派生方程应写成最简单的形式;即方程中的转速系数绝对值应小于1,其余的系数按数值大小次序排列。现将新的运动方程组(含原始运动方程式和派生运动方程

5、式)列表如下:运动方程式构件布置型式派生方法1.80原始方程 (1)0.57原始方程 (2)2.47原始方程 (3)1.30(1)、(2)消去 (4)1.19(1)、(3)消去 (5) 2.87(2)、(3)消去 (6)2.16(1)、(2)消去 (7)1.93(1)、(3)消去 (8)6.09(3)、(2)消去 (9)1.42(4)、(5)消去 (10)其中为特性系数,第(1) (2) (3)方程为原始方程,第(4)至(10)为派生方程。方程式(2)、(5)的值均太小,(9) 的值均太大,故在行星变速传动的传动方案中不宜选用这些方程式(行星排)。而方程式(1)、(3)、(6)、(7)、(8)

6、代表的行星排是较适宜选用的。可从这5个方程中选择n=3个方程式的不同组合;即可得不同的传动方案。根据选择n个方程式的一般原则:1 每个方程组中都必须含有所有的旋转构件i、o、1、2、R。2 所选的n个方程的特性系数应相互接近,且便于计算。3 所选择的n个方程式都应该是独立的;其中任一个方程式不应是同一组合中的另两个方程式导出的4 n个方程式中,所选特性系数的范围为1.5<<4.5。 根据上述原则可在上表中选取(1)、(3)、(6)、(7)、(8)方程式组合成方程组。7. 绘制变速箱传动示意图1361oioi1i1ooRRRRoRoRii2i2i2ii136361613方案可行无法正

7、常输入输出,方案不可行无法正常输入输出,方案不可行1370100011oo10R1R001R2ii2iiI2I71 3731173方案可行 无法正常输入输出,方案不可行无法正常输入输出,方案不可行138R1010R0R100R0R0R001iiii1I1i813138381无2档,方案不可行无2档,方案不可行无2档,方案不可行(十一)6780iRi01iR01R0R10R01221211212768678687无法正常输入输出,方案不可行(十二)6710i1i01i101R0R10R0122i22i2i2761671617(十三)6730i0i00i001RRR1RRR122i22i2i276

8、3673637(十四)6740i2i02i201R1R11R1122i22i2i2764674647(十五)78110R0R1R1001010000122121I71i2178781817(十六)78300R0R0R00R1010R0R1i2121i1i23778783837(十七)784R020R202R01110111012i21i2i1874784748(十八)143012120201R0101R1R0iiiiiiiii314142431(十九)1470121202011010111102iiii2i2i714147471(二十)14821R12R2R1100010100ii1ii1i1

9、i4181484818.绘制传动简图、计算循环功率方案方案方案 方案 比较以上各个方案,方案、方案连接简单、支撑较好且轴套较少。故选其绘制功率流线图、计算循环功率。(1)方案1)当T1制动时,只有中间排参与传动。2)当T2制动时。、排参加传动,此时的传动简图如下写出此时各构件的转速方程如下: 解得计算各构件的转矩由于,所以对第排列转矩方程如下: 求得对第排列方程: 求得根据以上计算绘出功率流线图如上图所示。由功率流线图可以看,此传动方案中无循环功率。3)当TR制动时,第和第行星排参与传动。方案1) T1制动时只有第三排参与转动。2) T2制动时第二、三排参与传动,此时的传动简图如下所示:写出此

10、时各构件的转速方程如下: 解得计算各构件的转矩由于,所以对第排列转矩方程如下: 求得对第排列方程: 求得根据以上计算绘出功率流线图如上图所示。由功率流线图可以看,此传动方案中有循环功率,3)TR制动时3排均传力。结果:通过对两种方案在不同构件制动时的转速转矩以及循环功率的计算发现方案和方案在T2制动时各构件的转速和转矩相同,后者有循环功率。且方案在TR制动时三个行星排均参与传递,且构件布置较方案复杂。通过比较,方案更合理,故选其作为做后续计算依据。二.齿轮结构设计1.、齿轮模数和齿圈分度圆直径确定根据变速箱的输入转速和转矩,初选齿轮模数m=4,齿圈分度圆直径初选400mm。2、齿圈和太阳轮齿数

11、计算 齿圈的齿数为 由可得所以 ,取Zt4=44; ,取Zt1=44 ,取Zt8=56;由,计算得:3、齿轮传动安装条件校核(1)同心条件的校核由于方案三个行星排均满足条件,所以同心条件满足。(2)、确定每个行星排的行星轮个数及其布置形式,并根据同心条件计算行星轮齿数 查相关资料了解到行星传动一般选择3个行星轮,故此处选3个行星轮均匀布置。(3)装配条件校核 装配条件的公式为: ,其中n为行星排上的行星轮个数,在这里n=3;装配条件校核如下: 第(4)排: 第(1)排: 第(8)排:计算结果均为整数,故装配条件可得到满足。(4)相邻条件 为保证行星轮在传动时步干涉并较少搅油损失,相邻的两个行星

12、轮的齿顶间的间隙应该大于58mm,经计算发现三个相邻的行星轮齿顶间的间隙满足要求。(5)将行星传动的参数列表如下:名称mZqZtZx(4)排2.0444004428(1)排2.214428(8)排1.755622(6)传动比误差校核: 在设计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传动比往往不能与理想值完全相同,所以必须对传动比误差进行校核,一般将传动比控制在3%5%之内。现对传动比误差进行校核如下:第排 第排 第排 列实际传动方程: (11) (12) (13)方程(12)与(1)对比得 =3.27方程(12)联立(13)消去得方程与方程(3)对比得=3.04方程(11)联立(12)消去得方程与方程(2)对比得

13、=1.934误差校核1档 R档 2档 由校核结果看,方案满足传动比条件三、绘制综合转速平面图,分析构件的转速并确定换档离合器位置1、已知条件(1)、各档传动比 (此处的传动比为齿轮齿数确定之后的实际传动比)=3.27 =1.934 =3.04(2)、制动件转速方程式: = (1)(3)、行星轮转速方程式: = (2)式中: 、分别表示制动构件、输出构件和行星轮的转速; 任意一档的传动比; A常数。2、构件转速平面图绘制(1)、建立平面坐标系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2)、绘制输入、输出构件的转速线1)、输入构件转速线:把输入构件的转速设为1,即把它作为衡量其它构件转速大小的单位,其它构件的转速

14、用的倍数来表示。2)、输出构件转速线:该线是过原点和点(1 1)与横坐标轴成的直线。(3)、绘制各制动件转速线把=1代入式(1)得=1; 把=1代入式(1)得=,由此可知:各制动件转速线是过点(1 1)和点( 0)的直线。对制动构件T1:对制动构件T2:对制动构件TR: (4)、绘制各行星轮转速线把=1代入式(2)得,由此可知:各行星轮转速线过点(1 0)。再根据已知条件确定行星轮转速线的另一点坐标后绘制行星轮转速线。行星轮转速计算公式为: (14)对第排,当T2制动时,=0,=,将=0代入方程(14)得。所以T2制动时转速线过(0.52,-1.09)点和(1,0)点。对第排,当T2制动时,=

15、,将代入方程(14)得。所以T2制动时转速线过(0.52,-0.79)点和(1,0)点。对第排,当TR制动时,=0,=,将代入方程(14)得。所以TR制动时转速线过(-0.33,1.5)点和(1,0)点。根据以上坐标点画出综合转速平面图,图见后页附图。3、构件转速分析(1)、分析并确定哪一个档位工作时,哪一个制动构件的转速最大? 答:1档工作时,TR制动件转速最大; 2档工作时,TR制动件转速最大; R档工作时,T2制动件转速最大;(2)、分析并确定哪一个档位工作时,哪一个行星排的行星轮转速最高?答:1档工作时,第排行星轮转速最高; 2档工作时,第排行星轮转速最高; R档工作时,第排行星轮转速

16、最高;(3)、分析并说明构件转速的大小与传动比数值的大小有无关系、与不同的传动方案有无关系? 答:因为T1和T2分别制动时,不同的档位TR制动件的转速不同,而方案和方案T2制动实现2档传动时,各构件的转速相同。由此得出结论:构件转速的大小与传动比数值的大小有无、与不同的传动方案无关。 (4)、分析并说明行星轮转速的大小与不同的传动方案有无关系? 答:由行星轮转速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不同的传动方案,均不一样,所以行星轮转速的大小与不同的传动方案有关。(5)、为什么不让行星排加制动器实现接近于1的传动比,而偏让离合器实现等于1的传动比? 答:用行星排加制动器实现接近于1的传动比时,行星排各构件的转速较高,消耗的功率较大,而用离合器来实现等于1的传动比,行星排各构件的转速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