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发展_第1页
第四章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发展_第2页
第四章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发展_第3页
第四章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发展_第4页
第四章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整理ppt第四讲 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发展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农业与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要点整理ppt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一些国家里,一些部门(生存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存在二元经济结构资本主义部门与非资本主义部门(生存部门);投资来自于资本主义部门的利润。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决定于生存部门的收入。通常其间的差额在30%(50%)左右。整理ppt1.1 经济发展的过程刘易斯模型试图解释经济发展初期国内储蓄占国民收入的份额提高的原因,储蓄的来源是利润。刘易斯认为,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是资本的快速积累,即储蓄率

2、由4-5%提高到12%或15%的过程。在二元经济结构中,生存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到资本主义部门,同时不会减少生存部门的收入;实际工资不变,全部剩余转化为利润,资本主义部门将利润用于再投资,扩大就业,吸收更多的人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当劳动力的供给不再是无限弹性时,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开始上升,进入转折点。两部门的边际产量一致时,就进入了一元经济世界。整理ppt图5-1 刘易斯模型经济发展的过程经济发展的过程QOSWN1N4N3N2NQ1Q2Q4Q3整理ppt1.2 现代部门对传统部门的影响现代部门的扩张既可以使传统部门受益,也可能产生破坏。就业劳动力转移到现代部门可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以及子女有更

3、好的机会;也可能造成对传统部门的劳动力资源的掠夺。分享公共设施传统部门利用教育、医疗保健等设施的收益通常高于支出。观念和制度的变化需同经济发展的进程保持一致。两部门间的贸易现代部门的扩张依赖于传统部门的扩张,否则贸易条件将不利于现代部门。整理ppt1.3 对刘易斯模型的批判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可能因要素分配份额的变化而中止。如在经济进入转折点之前,实际工资可能已经上升。不单是农业等传统部门,现代生产部门也可能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接近或等于零的观点,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很难找到例证。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大于零,表明这种转移会使农业产量降低。就业不一定随着再投资的增加而增加。比如再投资采用

4、资本密集型技术。整理ppt2.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2.1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该模型是对刘易斯模型的补充,认为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有重要作用。将二元结构明确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经济发展的三阶段:第一阶段与刘易斯模型相同,即农业部门的收入及工业部门的工资没有变化。在第二阶段,工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大于零,导致农产品短缺,工业部门的工资上升。第三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两部门的边际产量一致时,就进入了新古典的一元经济世界。第二阶段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整理ppt2.2 乔根森模型该模型是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的应用。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但边际生产率不为零。农业工资和工业

5、工资一样是由边际原理决定的,不是不变,而是不断上升的。工资增长率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工业技术进步率,一是资本积累率。只要农业向工业转移劳动力,农业就会减少产出,产生粮食问题。因此,在工业化起步开始就必须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从刘易斯到费景汉拉尼斯,再到乔根森的模型演变,实际是对农业部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整理ppt2.3 迈因特模型1985年,迈因特提出了组织二元结构论。二元现象是一种不发达组织框架的产物,不仅市场发育不全,政府行政和财政制度也不健全。四种类型的二元性:n产品市场的二元性三类价格差别(城乡、地区、集结)体现出产品市场的组织是不完备的。n资本市场的二元性利率在有组

6、织和无组织的资本市场上的差异很大。n劳动市场的二元性现代和传统部门间工资的差异。n政府行政和财政机构的二元性政府的多层级和低效率,对传统部门征税的高成本;政府服务质量在传统部门的低下。整理ppt3.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3.1 中国二元结构的特征中国是典型的多重二元性社会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与大量的传统农业并存;现代化城市与广阔传统农村并存;经济比较发达与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并存。城市化和工业化错位,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错位。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城乡分割的制度壁垒。重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农业生产力水平长期低下。农村改革催生了乡镇企业,二元结构裂变为三元结构。城乡差别悬殊

7、,而且进一步拉大。整理ppt表5-1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年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率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197819851990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8.128.427.119.920.519.117.615.814.648.243.141.647.448.850.049.450.152.323.728.531.332.730.730.933.034.133.170.562.460.156.452.249.950.150.049.117.320.821.422.423.023.723.022.321.612.216.818.521.224.82

8、6.426.927.729.3-26.928.029.031.934.837.740.5整理ppt3.2 城乡分割的危害城市化滞后。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低下。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人口流动。农村贫困化,引发社会问题。整理ppt3.3 打破二元结构的对策清除体制障碍,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就业体制(农民工问题)、财政体制(统一城乡税制)、教育体制(民办教育问题)、社会保障(最低生活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等。加快城市化进程以中小城市为重点,推进城市化建设。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强化农村教育和技术培训;增加农业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整

9、理ppt4.农业与经济发展4.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农业的地位,一方面表现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表现为非农产业对农业的依存。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反向变动。比重下降的原因:消费结构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投入对非农部门的依赖性增强。农业的重要性不会因此下降。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工业化的保障;农业是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农业的作用: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农业的多功能性: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粮食安全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整理ppt4.2 经济发展与农业问题的转换发展阶段低收入阶段中等收入阶段高

10、收入阶段主要政策目标优先的农业问题廉价供给农产品农民收入的提高贫困问题粮食问题农业保护问题整理ppt4.2.1 粮食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工业化。通常会采取市场干预政策,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工业。从而抬高国内工业品价格,压低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为发展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也会剥夺农业。目的在于筹集资金和为现代产业提供廉价的农产品。因此,在工业化初期,农业生产赶不上人口和收入的增长而增加的粮食需求,粮价上升,促使工资上涨,从而制约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整理ppt表5-2 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百万、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百万、

11、%)1969-19791969-19791979-19811979-19811983-19851983-1985人口人口比例比例人口人口比例比例人口人口比例比例8989个国家总计个国家总计南撒哈拉非洲南撒哈拉非洲中东和北非中东和北非亚洲亚洲南美洲南美洲31631663632828190190353518.618.623.523.515.715.719.519.512.712.732032078781616191191353514.714.721.921.96.76.715.615.69.89.83483481051051515191191373714.614.626.026.05.65.614

12、.314.39.59.5整理ppt4.2.2 贫困问题在低收入阶段,除了极少数特殊阶层,多数人都很穷,对贫困问题不太关注。渡过了低收入阶段,城市中形成了一批摆脱绝对贫困的人口,仍然没有摆脱绝对贫困的农民生活才格外引人关注。工业化的进展,还会导致农工间的差距拉大,由此带来的相对贫困问题成为农业问题的中心。在这一阶段,增加农产品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双重目标是农业政策的课题。整理ppt表5-3 全球贫困状况的分布每日生活费不足每日生活费不足1 1美元美元每日生活费不足每日生活费不足2 2美元美元199019902000200019901990 2000 2000人数人数百万百万比例比例% %人数人数

13、百万百万比例比例% %人数人数百万百万比例比例% %人数人数百万百万比例比例% %东亚和太平洋东亚和太平洋 中国中国 其他其他南亚南亚南美洲和加勒比南美洲和加勒比欧洲和中亚欧洲和中亚中东和北非中东和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总计总计 不包括中国不包括中国47047036136111011046646648486 65 52412411237123787787729.429.431.531.524.124.141.541.511.011.01.41.42.12.147.447.428.328.327.227.22612612042045757432432565620208 83233231

14、100110089689614.514.516.116.110.610.631.931.910.810.84.24.22.82.849.049.021.621.623.323.31094109480080029529597197112112131315050386386265326531854185468.568.569.969.964.964.986.386.327.627.66.86.821.021.076.076.060.860.857.557.5873873599599273273105210521361361011017272504504273727372138213848.348.

15、347.347.350.850.877.777.726.326.321.321.324.224.276.576.553.653.655.755.7整理ppt4.2.3 农业保护问题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农业的比较效益下降,农业保护提到日程。农业保护政策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典型的政府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农业保护的主要手段包括:过境保护、价格支持、生产补贴等,WTO的农业规则生效后,转向以直接收入补贴、结构调整补贴、环境补贴以及提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为主。农业保护是两刃剑:保护水平低,农业产业凋敝,农民收入难以提高;保护水平高,增加财政负担,削弱农业竞争力。整理ppt4.3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农业技术落后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的最基本特征。制度因素对农业生产的束缚很大。主要是土地制度、价格制度、分配制度等。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低。制度建设与变革:土地制度改革废除土地的垄断占有、建立适宜的生产组织制度经营规模要和国情相适应、市场制度建设重视市场机制。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在职培训以及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和土地节约型技术。发展中国家一般劳动力资源丰富,选择替代土地的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