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工程技术与实训_第1页
综合布线工程技术与实训_第2页
综合布线工程技术与实训_第3页
综合布线工程技术与实训_第4页
综合布线工程技术与实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章章综综合合本章学习要求本章学习要求:1了解智能大厦的概念;了解智能大厦的概念;2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了解综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了解综合布线的国际和国内标准;合布线的国际和国内标准;3熟悉综合布线系统的熟悉综合布线系统的7个子系统结构。个子系统结构。第第1章章综综合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2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1.3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1.4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 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 Cabling System, GCS)是一种模块化的、结构化的、高灵活性的、存在于建筑物内和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1.1.1 智能大厦智能大厦 智能大厦是将

2、建筑、通信、计算机和监控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一个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高效优质、使用灵活便利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是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建筑物。 你见过哪些智能大厦?1.1.1 智能大厦智能大厦智能大厦的主要特征:(1) 楼宇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BA)(2) 通信自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CA)(3)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4) 布线综合化(Cabling Totalization,CT)1.1.2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过程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过

3、程1. 传统布线 电话线缆、有线电视线缆、计算机网络线缆等。 由不同单位各自设计和安装完成, 采用不同的线缆及终端插座, 各个系统互相独立。 各个系统的终端插座、终端插头、配线架等设备都无法兼容,当设备需要移动或需要更换时,必须重新布线。 1.1.2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过程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过程2. 发展过程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在高层建筑中采用电子器件组成控制系统;60年代,开始出现数字式自动化系统;70年代,建筑物自动化系统采用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和显示;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智能化建筑物;80年代末期,美国朗讯科技率先推出结构化布线系统SYSTIMAX PDS我国在上个世纪80

4、年代末期开始引入综合布线系统,90年中后期综合布线系统迅速发展。1.1.3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1. 兼容性2. 开放性3. 灵活性4. 可靠性5. 先进性6. 经济性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所有系统和互相兼容的特点,使话音、数据和视频信号均能高质量地传输。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几乎对所有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所有的通道都是通用性的。所有设备的开通及变动均不需要重新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实现。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所有线缆和相关连接器件

5、均通过ISO认证采用光纤与双绞线电缆混合布线方式,合理地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体系。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兼容各种应用系统,又考虑了建筑内设备的变更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确保大厦建成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满足用户应用不断增长的需求,节省了重新布线的额外投资。1.1.4综合布线系统的适用范围综合布线系统的适用范围 我国颁布的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9261)指出综合布线的适用范围是跨越距离不得超过3000m、建筑总面积不超过100万m2的布线区域,区域内的人员为50到5万人。制定标准的组织/部门: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IEC,International Organizati

6、onfor Standardization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www.iec.ch)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质监局、建设部1.2.1 国际上的标准国际上的标准 1美国标准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EIA) 负责制定有关界面电气特性的标准美国通讯工业协会(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ies

7、 Association,TIA) 负责制定通讯配线及架构的标准。1991年 ANSI发布TIA/EIA 568商业建筑线缆标准,1995年10月将TIA/EIA568修订为TIA/EIA568A标准,2002年发布了TIA/EIA 568B,以此取代/TIA/EIA 568A。新的TIA/EIA 568 C版本系列标准也正准备发布。TIA/EIA568A标准:规定了100欧姆非屏蔽双绞线(UTP)、150欧姆屏蔽双绞线(STP)、50欧姆同轴线缆和62.5/125m光纤的参数指标,并公布了相关的技术公告文本(Technical System Bulletin, TSB),如TSB 67、TS

8、B 72、 TSB 75、TSB 95等 TIA/EIA568B标准:标准由B1、B2、B3三部分组成。B1是一般要求,着重于水平和主干布线拓朴、距离、介质选择、工作区连接、开放办公布线、电信与设备间、安装方法,以及现场测试等内容。B2是平衡双绞线布线系统,增编B2.1,是第一个关于6类布线系统的标准。B3是光纤布线部件标准。1.2.1 国际上的标准国际上的标准 2国际标准 ISO/IEC于1995年7月正式公布ISO/IEC 11801:1995(E)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物综合布线。 标准有3个版本: ISO/IEC 11801: 1995, ISO/IEC 11801: 2000, ISO/I

9、EC 11801: 2002。ISO/IEC 11801: 1995是第一版。ISO/IEC 11801: 2002是第二版,新定义了6类和7类线缆标准,将多模光纤重新分为OM1、OM2和OM3三类,OM1指目前传统62.5m多模光纤,OM2指目前传统50m多模光纤,OM3是新增的万兆光纤,能在300m距离内支持10Gbit/s数据传输。1.2.1 国际上的标准国际上的标准 3欧洲标准 英国、法国、德国等国联合于1995年7月制定了欧洲标准(EN 50173),标准特点是注重解决电磁干扰的问题,要求使用屏蔽双绞线及相关连接器件。 各标准名称详见表1-1 1.2.2 国内标准国内标准1997:中

10、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布的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89: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等 ;2007:建设部颁布新标准:GB 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2008: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发布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白皮书”。1.2.3 标准认证标准认证 从事测试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独立

11、公司和专业机构,向社会公布权威的产品认证测试报告。 1ETL认证ETL是指ETL测试实验室公司(ETL Testing Laboratories Inc),ETL的列名产品是由“有司法权主管机关”(Authorities Having Jurisdiction)承认的,可认为“已批准”。2UL认证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UL)是世界上最大的从事安全试验和认证的专业机构之一。UL有一套严密的组织管理体制、标准开发和产品认证程序,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的、为公共安全做试验的专业机构。33C认证中国强制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

12、rtification,3C) 制定了对电线电缆产品强制认证规则,电线电缆强制认证分为以下几个基本过程:认证申请、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认证结果的评价和批准、获证后的监督。 1.2.4 综合布线系统产品选择原则综合布线系统产品选择原则 为保证整个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在实施综合布线工程时应选择一致性的、高性能的布线材料,不可同时选用多家产品。综合布线产品主要有:美国安普(AMP)的开放式布线系统(Open Wiring System),美国朗讯(Lucent)的SYSTIMAXSCS布线系统,美国西蒙(SIEMON)公司推出的SIEMON Cabling布线系统, 加拿大丽特(NORDX/C

13、DT)公司的IBDN (Integrated Building Distribution Network)布线系统,德国克罗内的K.I.S.S (KRONE Integrated Structured Solutions)布线系统等。德迈特布线系统产品 综合布线系统在国标综合布线系统在国标GB/T50311-2000中划分为中划分为6个子系统,它们分别是:个子系统,它们分别是: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国标国标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范对个子系统进行了重新划分,定义了对个子系统进行了重新划分,

14、定义了7个子个子系统:系统: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管理子系统, CD建筑群配线设备,BD建筑物配线设备,FD楼层配线设备,CP集合点,TO信息插座模块,TE终端设备。1.3.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 适配器(adapter)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硬件接口转接设备,也可以是信息接口。 常见的终端设备有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等。1.3.2 配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

15、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 配线设备(distributor)是电缆或光缆进行端接和连接的装置。在配线设备上可进行互连或交接操作。交接是采用接插软线或跳线连接配线设备和信息通信设备(数据交换机、语音交换机等), 互连是不用接插软线或跳线,使用连接器件把两个配线设备连接在一起。 通常的配线设备就是配线架(patch panel)。1.3.3 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干线子系统一般采用大对数双绞线电缆或光缆,两端分别端接在设备间和楼层电信间的配线架上。

16、1.3.4 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提供了楼群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包括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设备。它常用大对数电缆和室外光缆作为传输线缆。1.3.5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内安装的电缆、连接器和有关的支撑硬件组成。 它的作用是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 1.3.6 进线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 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1.3.7 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 管理是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 各子系统与应用系统的连接关系各子系统与应用系统的连接关系1.4.1 集成布线系统集成布线系统美国西蒙公司于1999年推出 “整体大厦集成布线 (Total Building Integration Cabling, TBIC)”系统:使用与综合支持语音与数据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相似的方式,解决楼房自动控制系统的综合布线问题,使楼房自动控制系统像电话/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