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9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9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9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9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9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市丰登回民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选出各题惟一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五四运动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2 .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3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

2、不可避免的4 .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5 .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紧闭室内的门窗D.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6 .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色好坏B.音调高低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7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

3、带走,使水变凉8 .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C.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D.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水变凉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10 把冰水混合物拿进-6c的冰柜里,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将()A.保持不变B.温度降低C.温度上升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11 .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C,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C和38.5C的两个病人,

4、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C和38.5CB.37.5C和38cC.38c和38cD.38c和38.5C二、填空(每空一分,共17分)12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13 .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14 .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为:,示数是.TfilfniIII(Tl|'ii'A'lfiliiljjfU'iJj'fliffiYi1ifiTfli|7lif|X15 .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石油

5、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16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cm.17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_和;蒸发现象是在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现象要三、实验题(第18、19题8分,第20题5分,共21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18 .如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什么物质?(2)在ABBG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19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

6、、丙二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C,他们选择的是(填"A”或"B”)套装置,依据是(2)乙、丙两维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为是水的不同.(3)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19.在“探究固体熔化实验”中,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C72747677787980808080818283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液态(1)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

7、的熔点是分钟.熔化用了四、综合提高题:20.现在的居民楼一般都装有防盗网,网的上方有一块很大的薄铁片做成的挡雨板.这样在网内的东西才不会被雨淋湿,可是每当在下雨时,雨点打在挡雨板上,发出了很响的嗒嗒声,如果在夜里,这个噪声更是影响人的睡眠,你想个办法减小或消除这个噪声?21.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发声频率范围(Hz)听觉频率范围(Hz)发声频率范围(Hz)听觉频率范围(Hz)人8511002020000蝙蝠100001200001000120000狗45218001550000海月豕700012000150150000猫76015006065000(1)

8、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22.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

9、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请回答:(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由材料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处减弱,在过程中减弱;在处减弱.(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23. 一列火车长200m以5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5.2km的大桥,问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需要多长的时间?24.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米/秒,为了开辟新的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秒被探测仪接收,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为.25. “大树底

10、下好乘凉”,这是个众人皆知的俗语,王涛却不以为然为此与顾伊健发生激烈的争辩,王涛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顾伊健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你支持的观点.请你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检验他们之间的争辩.实验器材:实验方法:两位同学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市丰登回民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选出各题惟一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五四运动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考点】机械运动.【分析】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11、.【解答】解:一江春水向东流,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五四运动是一种政治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海水奔腾,海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春风拂面,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选B.2 .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先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然后统一运动员、汽车、羚羊的速度单位,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三者的速度.【解答】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口m=1

12、0m/s;t5s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X"更见=15m/s;3600s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因此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羚羊、汽车、运动员,故C符合题意;故选C.3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误差的定义,还要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解答】解: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

13、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4 .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图,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考点】物理常识.【分析】电视机遥控器上的图标符号代表不同的含义:有的代表对比度,有的代表亮度,有的代表电源,有的代表音量控制.【解答】解:图A代表对比度,图B代表音量控制,图C代表亮度,图D代表电源开关,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 .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与邻居协商使其

14、减小音量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紧闭室内的门窗D.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防治噪声的途径,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答】解:A、减小音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日打开门窗,是增强了噪声的传播,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紧闭门窗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棉花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6 .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色好坏B.音调高低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考点】响度.【分

15、析】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能辨别物体.【解答】解:“引吭高歌”指声音很大,高指的是响度大.“低声细语”指声音很小,低指的响度小.故选C.7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变凉8 .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C.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D.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水变凉【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本题首先

16、要判断是什么因素使蒸发加快,其次要知道水变凉的原因【解答】解:吹气使水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吸收热量,使水温迅速降低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B故选B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

17、成的小水珠,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日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用久的灯泡鸨丝变细是鸨丝在高温下发生了升华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冒出的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 .把冰水混合物拿进-6c的冰柜里,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将()A.保持不变B.温度降低C.温度上升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晶体在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解答】解:冰是晶体,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即冰还在凝固的过程中,冰水混

18、合物的温度是不变的故选A10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和38.5B37.5和38C38和38D38和38.5【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体温计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就是在它靠近液泡的上方有一个小的缩口,它的作用是使上方的水银无法自行回到液泡中,从而使体温计的示数不经过甩动不会下降因此,示数为38的体温计,如果不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解答】解: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7.5的病人体温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仍保持38;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8.5的病人时,

19、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8.5故选D二、填空(每空一分,共17分)11 .温度是表示物体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考点】温度;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分析】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因此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解答】解;(1)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因此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故答案为:冷热程度;热胀冷缩.12 .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内(内、

20、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外(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放热.根据题目所给内容,进行分析.【解答】解:冬季,房间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夏季,外界水蒸气温度较高,汽车开空调时玻璃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故答案为:内,外.13 .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35c42c,分度值为:0.1C,示数是37.6C1111i111111111II111111h11illTHipHiIfIiT(1111riTTjTiTnnfF|、

21、【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的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3542c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C,以及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解答】解:即便是生病,人的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3542c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c.明确一个大格和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读数时从绝对值小的向绝对值大的读.故本题的答案为:3542C,0.1C,37.6C14 .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压缩体积;二是降低温度.【解答】解:家用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

22、在钢瓶内的,还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故答案为:压缩体积;降低温度.15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1.85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该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格,所以其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2.00cm对齐,右端在3.8cm和3.9cm之间,估读为3.8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85cm-2.00cm=1.85cm.故答案为:1.85.

23、16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蒸发现象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沸点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现象要剧烈.【考点】蒸发及其现象;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以及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解答】解: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蒸发现象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温度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现象要剧烈.故答案为:表面;表面;内部;任何;沸点;剧烈.三、实验题(

24、第18、19题8分,第20题5分,共21分)17 .如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什么物质?(2)在ABBG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一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从图中可看出,此固体属于晶体.晶体的熔化过程为:在对晶体加热时,固态晶体先是温度升高,达到熔点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晶体为固液共存状态,全部熔化成液态后,温度继续升高,达到沸点时,温度不变,将液态的变为气态后,继续吸热,温度继续

25、升高.【解答】解:(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即0C,因此这种物质是晶体.(2) AB段物体温度低于0C,因此这种物质在AB段是呈固态;BC段温度为0C,因此BC段表示这种物质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CD段温度高于熔点,因此CD表示这种物质呈液态;DE段温度为100C,因此DE段表示这种物质的沸腾过程,物质处于液体与气态共存态.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热量,这个温度称为熔点,是0C.(3)该物质是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BC段是物质熔化过程,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DE段表示物质沸腾过程,物质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4)由图象

26、可知,BC段是物质熔化过程,此时温度是0C,即该物质的熔点是0C;DE段表示物质沸腾过程,此时温度是100C,因此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该物质的沸点是100c.答:(1)这种物质是晶体.(2)在AB处于固态,BC处于固液共存态,CD处于液态,DE处于液气共存态.(3) BC段是物质熔化过程,晶体有确定的熔点,温度不变;DE段是物质的沸腾过程,在气压一定时,物质由确定的沸点,沸腾时温度不变.(4)该物质的熔点是0C,沸点是100c.18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二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C

27、,他们选择的是B(填"A”或"B”)套装置,依据是B中烧杯上加了盖子,杯内的气压会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有可能超过100c(2)乙、丙两维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为是水的质量不同.(3)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分析】(1)根据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可判断出结论;(2)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水的质量越大,升温会越慢;(3)水在达到沸点时才会沸腾,此时要继续吸热,但温度却不改变.【解答】解:(1)观察图A和B可以看出,B中烧杯上加了盖子,这样在加热时,杯内的气压会增大

28、,水的沸点会升高,有可能超过100C,因此,甲组同学选择的是B套装置;(2)读图C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a的缘故;(3)读图C可以看出,水沸腾的特点有,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变等;故答案为:(1)B;B中烧杯上加了盖子,杯内的气压会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有可能超过100C;(2)质量;(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19 .在“探究固体熔化实验”中,(1)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有物质固态的升温过程,有物质的熔化过程,有物质的液态升温过程.(2)利用数学的描点法描出时间和

29、温度的对应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解答】解:(1)物质在0-6分钟时,固态吸热温度升高,在6-9分钟吸热完成熔化,温度保持不变.在10-12分钟液态的物质吸热温度升高.(2)用数学的描点法描出(0,72)(1,74)(2,76)(3,77)(4,78)(5,79)(6,80)(7,80)(8,80)(9,80)(10,81)(11,82)(12,83)各点,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故答案为:(1)80C;3;(2)如图四、综合提高题:20 .现在的居民楼一般都装有防盗网,网的上方有一块很大的薄铁片做成的挡雨板.这样在网内的东西才不会被雨淋湿,可是每当在下雨时,雨点打在挡雨板上,发出了很响的嗒嗒声

30、,如果在夜里,这个噪声更是影响人的睡眠,你想个办法减小或消除这个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雨点打在铁质的挡板上,发出的嗒嗒声是噪声,如何减弱噪声就要从减弱噪声的三个办法入手来分析解决此题.【解答】解:由于铁质的挡板产生的声音较大,可以更换别的材料制成的挡板.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声音是由窗户进入室内的.可以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如关上窗户,加挂厚窗帘等.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带上耳罩或耳塞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故答案为:(1)换薄铁片为塑料挡板;(2)关上窗户,加挂厚窗帘;(3)休息或睡眠时,戴上防噪声耳塞.21.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发声频率范

31、围(Hz)听觉频率范围(Hz)发声频率范围(Hz)听觉频率范围(Hz)人8511002020000蝙蝠100001200001000120000狗45218001550000海月豕700012000150150000猫76015006065000(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从表格中比较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比较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比较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比较人和狗的听觉频率范围.哪种动物能听到次声,哪种动能能听到超声等等.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

3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解答】答:(1)(答案不唯一)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大;狗可以听到次声波.(2)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一些动物能够听到.22.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

33、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请回答:(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由材料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_处减弱.(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考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

34、的声音即为噪声;(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接收处.(3)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想出三种减弱噪声的具体方法.【解答】解:(1)由物理学角度对噪声定义的规定可知:噪声是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2)由材料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校外如果有噪声源,找到它,阻止或设法减弱其发声;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在人耳处塞棉花等.故答案为:(1)无规则;(2)声源;传播;人耳;(3)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在人耳处塞棉花.23. 一列火车长200m以5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5.2km的大桥,问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需要多长的时间?【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的总路程,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