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信息技术(下)VB程序设计全教案_第1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VB程序设计全教案_第2页
初二信息技术(下)VB程序设计全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课 算法课题算法执教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2了解算法的根本概念,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简单的算法。 能力目标:3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积极性。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5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学 重难 占八、教学重点:算法的概念,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地位以及算法的描述。教学 方手 法段1 启发式教学法2探索学习法3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 学 程 序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 应用设计意 图一、新课导入请学生阅读课本,并答复 下面冋题:1、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是怎样的?2、什么叫算法?1、学生阅读课本。2、答复以下问题: 程序设计

2、的过程为:首先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再拟定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最后选用一种计算机语言来描述具体的步骤。 算法: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二、算法的描述:举例讲解:求底边a为3 厘米,高h为2.5厘米的三 角形面积。请学生答复解决该问题的 算法。练习:己知圆的半径,求 圆的面积。请学生设计算法,用自然 语言描述。提出问题:有1000位同 学的与号码的通讯表,现要求编写程序 :当输入 某同学的,计算机立刻显示 该同学的号码。提出问题:如果查找的同 学正好在最后一个,用方 法1要查找几次?学生阅读课本并答复:1、将3输入计算机;2、将2.5输入计算机;3x2.53、计算机2的值;4、输出

3、计算机; 学生讨论、探究:1、输入圆的半径;2、计算圆的面积;3、输出圆的面积。讨论:分组进行讨论、交流。结论查找可以有多种方法:方法1、从第1位同学开始按顺序查找。方法2、以为关键字进行排序,再采用“二分法查 找。1、对通讯表以为关键字进行升序排序;2、从通讯表的中点行开始检索,判断是否与该同学的信息相符。如果相符,那么显示该同学的号码,并结束程序;3、 当信息不相符时,如果表的中点行的同学要比 所找的同学大,那么放弃中点行的下半局部,返回到 上半局部的中点行继续进行检索;如果表的中点行的 同学要比所找同学小,那么放弃中点行的上局部,返 回到下半局部的中点行继续进行检索 结论:算法是解决问题

4、的方法和步骤。结论:要1000次。引出:用流程图描述算 法。讨论:分组进行讨论、交流。结论:要10次。结论: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所编程序的质量,算法 是程序的灵魂。探究:对于“张三对李四说他的孩子考上了大学 这句话,思考:谁的儿子考上了大学。结论: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有时会产生歧义。教学反思第二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题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执教课型新授课教 学 目 标认知目标:1 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根本思想。2 认识对象的属性,掌握几个常用的属性。3认识对象的事件,事件过程,掌握几个常用的事件。 技能目标:4 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根本方法。 情感目标:5.感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5、趣。教 学 重 难 占 八、教学重点: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教学难点:常用事件及事件过程。教 教 学 学 方 手 法 段1 启发式教学法2 探索学习法3 网络播送交互式4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 学 程 序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回忆并导入新课提问:在上节课编写的“求正 弦函数值程序中,总共用到了 多少个对象?2、新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对象的三要素提冋对象的三要素是什么?学生回忆并答复:Form1Comma nd1Comma nd2Label1Label2Text1Text2总共7个对象。学生阅读课本,并答复:对象的三要素:属性、事件、方法。2属性属性决定了对象的具体特征。例 如,对象的大小

6、、位置、颜色以 及对象中显示的文字等。提问请问对象的10个常用属性 是什么?并说它们的作用。教 学 程 序 设 计设置对象的属性有两方法:在 属性窗口中直接设置;在程序 中利用属性赋值语句对其设置。 提问请同学用第一种方法将 forml对象的caption属性设置为“好好学习',用第二种方法将 forml对象的caption属性设置为属性属性说明Name对象的名称,用于程序代码中 引用该对象。Capti on决定对象中显示的文字En abled决定是否允许对对象操作Visible决定程序运行时对象是否可见Height决定对象的高Width决定对象的宽Left/Top决疋对象在屏幕或窗体

7、内的位 置ForeColor决定对象的前景色即正文颜 色BackColor决定对象的背景颜色Font决定显示文字的字体、字号、 字型等。学生阅读课本,并答复:1、回忆上节课的 练习,并实践。2、讨论、协作。3、一学生演示。3事件请学生分两种属性设置方法在效 果上的区别。小结:刚刚我们所说单击即是事 件。在Windows中,程序的运行 就是靠事件来驱动的。因此我们在书写程序时,必须指 明该程序通过哪个对象的哪种事 件来激发。学生讨论分析区别:直接在属性窗口中设置的属性值, 在窗口翻开后能立即看到; 而利用属性赋值语句设置的属性值,需要单击按钮后才会生效。识记几种常用事件及其对应的英文书写: 单击

8、:Click双击:DbICIick按下鼠标键:MouseDow n 移动鼠标:MouseMove 按下键盘键:KeyPress 启动窗体:Load1、设计窗口界面2、 设置各对象属性,如下表所示:“天天向上。对象名属性属性值Form1Capti on显示文字Form1BackColorGree nLabel1font隶书,小一Comma nd1capti on开始教 学 程 序 设 计3、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编写如以下列图所示的程序: 窗体为绿色,单击“开始按钮, 窗体上显示“面向对象程序设 计字号为小1号,字体为隶 书;双击窗体,结束程序。3、添加事件处理程序:Private Sub B

9、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i e As System.Eve ntArgs) Han dies Butto n1.ClickLabel1.Text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End SubPrivate Sub Form1 DoubleClick(ByVal sen der As Object, ByVal e AsSystem.Eve ntArgs) Han dies Me.DoubleClickEndEnd Sub4、保存程序5、调试、运行程序。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根本思想。2 对象的属性,掌握几个常用的属

10、性。3对象的事件,事件过程,掌握几个常用的事件。教 学 反 思第三课编写别碰我程序编写“别碰我程序执教:课型实践课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根本思想。 技能目标:2、掌握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根本思想编写程序。 情感目标:3、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教教学重点:学理解对象及事件。内教学难点:容 巧妙的选择对象与事件。1 启发式教学法2 探索学习法3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4 .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1师生共同体验“别碰我'程序的功能,并明确学习任务。运行“别碰我程序,如以下列图所示:2当鼠标指针移动到“对象编程"文字后,文字切换显示为“别碰我"。当

11、鼠标指针离开文字“别碰 我'后,文字又恢复为“对象编程"。3单击文字“别碰我',窗口左侧出现一个圆。4双击文字“别碰我',画出的圆消失。5单击窗体的其它区域,结束程序。2、引导学生 分析程序界 面组成。对象名事件事件过程功能FormlClick关闭窗口LabellMouseMove显示“别碰我LabellClick画圆LabellDblClick去除圆Imagelmousemove显示"对象编程"3、引导学生 分析任务 2 到5步所涉 及到的对象 与事件。4、引导学生 输入程序。分析程序界面组成,并填写如下表:对象名对象类型作用Forml窗

12、体在上面加载对象组成程序 界面Labell标签用来显示文字Imagel图象用来承载鼠标离开Labell对象事件。1、分组讨论、分析任务中所涉及到的对象与事件。2、将分析结果写入下表:学生进入代码窗口,先选择对象与事件,然后输入对应的程序段。Private Sub Label1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i e As System.Eve ntArgs) Han dies Labell.ClickMe.CreateGraphics().DrawEllipse(Pens.Black, 20, 20, 100, 100)End SubPrivate Sub

13、Label1_DoubleClick(ByVal sen 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 ntArgs)Han dles Labell.DoubleClickMe.CreateGraphics().Clear(Me.BackColor)End SubPrivate Sub Label1_MouseMove(ByVal sen der As Object, ByVal e AsSystem.Wi ndows.Forms.MouseEve ntArgs) Han dles Labell.MouseMoveLabell.Text ="别碰我&quo

14、t;End SubPrivate Sub PictureBox1_MouseMove(ByVal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System.Wi ndows.Forms.MouseEve ntArgs) Han dles PictureBoxl.MouseMoveLabell.Text ="对象编程"End SubPrivate Sub Form1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 ntArgs) Ha ndles Me.ClickEndEnd Sub5、引导学生 保存、调试、

15、运行程序。保存、调试、运行程序。反 馈 练 习 设 计1、对象的三要素是什么?2、 除了在属性窗口中直接设置对象的属性外,还可以利用属性赋值语句设置对象的属性。请在“别碰我'程序中找出设置对象属性的具体语句。3、“Labell 对象中存放了哪些程序段?这些程序段分别通过什么事件进行激发?4、Forml.CIs中的Cls是“ Forml对象中的一种方法,试分析Cls方法的功能。反 思第四课顺序结构课题顺序结构执教课型新授课教 学 目 标认知目标:了解顺序结构的根本概念;技能目标:掌握程序的根本结构情感目标:在学习编写VB程序的过程中,建立模块结构化编程思想,养成正确的程序设计习惯。教 学

16、 重 占 八、教学重点:掌握程序的根本结构教学难点:程序的三个组成局部:输入,处理,输出。教 学 程 序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新课导入为了保证程序的可读性、可靠性、可维护 性,我们必须按一定的规那么进行程序设 计。2、三种根本逻辑结构提问: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根本逻辑结 构是什么?阅读课本,并答复以下问题: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根本逻辑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循环结构。3、 顺序结构。从上往下,顺序执行。实践:用编程的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 解。+0十二 0z , m(a 0)当夕+ 4血2 0时-占± J©' -U2a了解实践任务。4、 分析任务1输入:一

17、元二次方程的 3个系数;2计算:方程的二个解。3输出:方程的二个解。分析程序界面,并完成下表5、程序界面分析6、建立应用程序界面1启动VB ;2、添加对象;3、修改对象属性;4、完成下面练习:通过设置窗体对象的caption属性,使得标题栏显示文字“一元二次方程;要使得文本框对象中的内容为空,应设置 text属性; 通过设置命令按钮对象的caption属性,使得按钮中显示开始;通过设置labell对象的caption属性,使其显示 X +;要改变对象中的文字大小,可以设置有关对象的font属性。教 学 程 序 设 计7、在两个命令按钮对象中分别输入相应的程序段。1进入代码窗口;2、输入下面代码

18、:Private Sub Butto n1_Click(ByVal sen 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 ntArgs) Han dles Butto n1.ClickDim a As DoubleDim b As DoubleDim c As DoubleDim x1 As DoubleDim x2 As Doublea = TextBoxl.Textb = TextBox2.Textc = TextBox3.Textx1 = (-b - Math.Sqrt(b * b - 4 * a * c) / (2 * a) x2 = (-b + Math.

19、Sqrt(b * b - 4 * a * c) / (2 * a) TextBox4.Text = x1TextBox5.Text = x2End SubPrivate Sub Butto n2_Click(ByVal sen 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 ntArgs) Han dles Butto n2.ClickEndEnd Sub8、保存、调试、运行程序。 保存位置:我的文档 文件名:自己保存、调试、运行程序9、练习与思考1在程序中,通过什么对象进行数据的输 入输出?2分别将3个系数赋给哪些变量?1进行数据输入的对象有:textl text2

20、 text3进行数据输出的对象有:text4 text52)3个系数分别赋给了a,b,c三个变量。小结1、了解顺序结构的根本概念;2、掌握程序的根本结构输入 -计算-输出教 学 反 思第五课 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课题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执教课型新授课学标 教目认知目标了解常量、变量、函数等概念。技能目标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掌握VB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情感目标在学习编写VB程序的过程中,建立模块结构化编程思想,养成正确的程序设计习惯。教学 重难 占八、教学重点1、常量、变量、函数的概念2、函数使用方法。3、VB表达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字符运算&与+的不同用法。教学 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探

21、索学习法 网络播送交互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 学 程 序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在VB程序设计中,经 常会用到很多符号,如 用r表示圆的半径,3.1416表示圆周率。 其中3.1416与r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常量 与变量。回忆所学知识。常量提问:常量的定义是什 么?提问:常量的类型有哪些?提问:字符型常量有什 么特点?阅读课本,并答复以下问题:常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常量的类型有:整型:in teger 长整型:long 单精度:sin gle 双精度:double 逻辑型:Boolea n 字符串型:stri ng 日期型:Date3、被一对双引号括起来的文字与符号称为

22、字符型常量。小结反思变量提问:变量的定义是什 么?提问:变量名的命名原 那么是什么?函数提问:函数的定义及特 征?引导学生阅读几个常用 函数的功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 习。5、表达式提问:表达式的分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乘法,不能省略; /除法,不能写成分数 形式,必须写在一行内。 人幕运算,不能省略,也 必须写在一行内。阅读课本,并答复以下问题: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值会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 变量名的命名原那么:变量名必须以字母或汉字开头,由字母、数字、汉字及下划线组成。变 量名不能与VB中的保存字同名。阅读课本,并答复以下问题:函数实际上是一段用来完成某种特定运算或功能的程序。 一般情

23、况下,函数只能返回一个函数值。函数函数的功能值类型Abs(x)X的绝对值In t(x)取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Sqr(x)X的平方根值Rn d(x)产生0,1的随机数。Val(x)将字符型数据转换为数值数据Str(x)将数值数据转换为字符型数据探究学习函数函数值Abs(86)86Abs(-86)86In t(8.001)8In 1(8.999)8In t(-8.999)-9Sqr(64)8写出以下函数的函数值。阅读课本,并答复以下问题:表达式可分为:算术表达式、字符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阅读并了解算术运算符与字符运算符。探究学习:根据下面的描述,在表格中填写算术表达式。学习本节课后,着重

24、要掌握的有: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掌握VB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描述表达式正方形边A,求面积。AA2变量A除以变量A和变量C的差a/(a-c)变量X与变量Y之差的绝对值加上68 Abs(x-y)+68求两位数X中的十位数。In t(x/10)连接两个字符型变量 m,n的值。M+n第六课常用语句课题常用语句执教课型新授课学标 教目认知目标:1、了解一般赋值语句与属性赋语句的含义与作用。 技能目标:2、掌握赋值语句,并能正确运用到所编写的程序中。3、能够在程序中正确使用 End和Rem语句。 情感目标:4、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程序设计习惯。教学 重点1、赋值语句。2、属性赋值语句。教学 方法1 讲解与

25、讨论2 实验与探究教 学 程 序 设 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提问前面我们探讨了 “解一元二次 方程的程序,请问程序中哪一条语句 算出了方程的根?演示(讨论)同学们是如何理解上面两条语句的?二、导入新课三、新课讲授1、赋值语句讲述赋值语句有两个功能:运算- 算出右边表达式的值;赋值-将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 变量。答复:X1= (-b+Sqr(b*b-4*a*c)/(2*a)X2=(-b-Sqr(b*b-4*a*c)/(2*a)学生讨论、答复。讨论赋值语句中的赋值号两边的内容的位置可以互换 吗?实验与探究进入VB代码窗口,分别输入:A=22=a当输入第二条语句时,就会出现错误信息。结论

26、赋值号左边是变量,右边是数值,是将右边的 数值赋给左边的变量。演示X=1X=2(提冋)执行完两条语句后,变量x中的值 是多少?讨论实验与探究在VB中运行如下程序:X=1X=2Print x得到变量X的值为2(结论)如果变量中原来有数值,当赋予新的数值后, 新的数值将替代原来的数值。演示X=1y=x提冋执行完两条语句后,变量x中的值 是多少?讨论实验与探究在VB中运行如下程序:X=1y=xPrint x得到变量X的值为1结论将一个变量的值赋给另一个变量时,只是将这个变量中的数值复制到另一个变量中。2、属性赋值语句对象的属性可以在属性窗口设置,也可 以利用属性赋值语句在程序中进行设 置。对象属性名

27、=表达式实验与探究在VB中运行以下程序段:Forml.capti on-解一兀一次方程Commandl.caption-"你好"实验与探究引导学生完成练习。探究学习:1、 观察下面的程序段,填写各变量中的值。语句X值Y值X-6:Y-868X-888X=X+1982、观察下面的程序段,填写各变量中的值。语句X值Y值T值X=5:Y=656T=X565X=Y665Y=T655小结赋值语句有两个功能: 运算-算出右边表达式的值; 赋值-将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反思第七课赋值语句教学目标赋值语句探究学习 认知目标:1、理解一般赋值语句与属性赋语句的含义与作用。 技能目标:2、

28、掌握赋值语句,并能正确运用到所编写的程序中。 情感目标:3、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程序设计习惯。执教课型实践课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教 学 手 段教学重点:理解一般赋值语句与属性赋语句的含义与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赋值语句,并能正确运用到所编写的程序中 启发式教学法探索学习法网络播送交互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赋值语句有什么作用?回忆有关赋值语句的学习,并答复: 传递数据计算表达式的值提问:赋值语句在传递数据时,方 向是怎样的?例如:a=b,是将谁的值 传递给谁?赋值语句在传递数据时,是从右往左传。 对于a=b,是将b的值传递给a被改变的是a的值。师生共同体验“交换两个数程

29、序输入两个数,分别赋值给两个变量单击交换按钮,交换 a,b两个数后重新显示。1启动VB3、引导学生设计程 序界面2、添加对象:5 个标签:labell, Iabel2, Iabel3, Iabel4,label5.4 个文本框:textl, text2, text3, text4.2 个按钮:command1,command2. 设置对象属性:对象名属性属性值Formlcaption交换两个数LabellCaptionA:Label2CaptionB:Label3Caption交换后的两个数Label4CaptionA:Label5Capti onB:TextlText清空Text2Text清

30、空Text3Text清空Text4text清空Comma nd1 Capti on交换Comma nd2 Capti on结束引导学生编写程序提示:交换a,b两个数的程序为:T=aA=bB=t编写程序:Private Sub B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i e As System.Eve ntArgs) Han dies Butt on I.ClickDim a As DoubleDim b As DoubleDim t As Doublea = TextBoxl.Textb = TextBox2.Textt = aa = bb = tT

31、extBox3.Text = aTextBox4.Text = bEnd SubPrivate Sub Butt on 2_Click(ByValsen der As Object, ByVal e AsSystem.Eve ntArgs) Han dles Butt on 2.ClickEndEnd Sub5、引导学生保存、调试、 运行程序。保存、调试、运行程序。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掌握以下两点:1、 理解一般赋值语句与属性赋语句的含义与作用。;2、掌握赋值语句,并能正确运用到所编写的程序中,特别是如何使用赋值语句交换两个变量的 值。教 学 反 思第八课函数与赋值语句课函数与赋值语句执

32、教课型实践课题学标 教目认知目标:了解一般赋值语句与属性赋语句的含义与作用。 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技能目标:掌握赋值语句,并能正确运用到所编写的程序中。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学习兴趣。教 学 内 容教学重点: 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赋值语句,并能正确运用到所编写的程序中。教学 方手 法段1启发式教学法2探索学习法3 网络播送交互式4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复习导入使用函数能轻松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 6个常用函数。请大家 说一说这6个函数的功能。回忆有关函数知识,答复:Abs(x): X的绝对值Int(x):取不大于X的最大

33、整数Sqr(x):X的平方根值Rnd(x):产生0 , 1的随机数。Val(x):将字符型数据转换为数值数据Str(x):将数值数据转换为字符型数据2、明确实践任务。编写顺序结构程序:1 电阻R1的阻值为16Q,电阻R2的阻值为 29Q,求两电阻的并联阻值。求并联阻值的表达 式为:R1R2/(R1+R2).3、引导学生分析程序组成。提问:程序的输入输出各有几个?提冋:在程序中,文本框的个数应有多少个?程序的输入有两个:R1与R2的阻值;程序 的输出有一个:并联后的阻值。在程序中,应有3个文本框。教学4、引导学生设计程序界面1、启动VB2、添加对象:3个文本框、3个标签、2程 序 设 计个按钮。

34、3、 设置对象属性5、编写程序提示:请使用变量声明语句,事先声明3个变量R1、R2、 R,并将其类型声明为Double。否那么程序将运行出错。因为如不事先声明,VB会将R1, R2视为字符类 型变量。在计算R1+R2丨时,会将 R1与R2的 值直接拼接。如R1为16, R2为29,计算R1+R2 的值将为1629,而不是45。改进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事先将 R1、R2、 R声明为Double型。第二种是使用 Val()函数,将 R1与R2强制转换为数值型。R1+R2将变为 (val(R1)+val(R2)。进入代码窗口,编写如下程序:Private Sub Button1_Click(By

35、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 dles Butto n1.ClickDim r1 As DoubleDim r2 As DoubleDim r As Doubler1 = TextBox1.Textr2 = TextBox2.Textr = r1 * r2 / (r1 + r2) TextBox3.Text = rEnd SubPrivate Sub Butt on 2_Click(ByVal sen 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 ntArgs) Han dles But

36、to n2.ClickEndEnd Sub6、引导学生保存、调试、运行程序。保存、调试、运行程序。7、 探究学习二:2 总评成绩的标准为:平时A丨占30%, 期中B占30%,期末C占40%。小林 的平时成绩为86,期中成绩为92,期末成绩 为90,求他的总评成绩求总评成绩的表达 式为:0.3A+0.3B+0.4C。8、 引导学生设计程序界面1、启动VB2、添加对象:3个文本框、4个标签、2个按 钮。2、 设置对象属性障总讦威绩匚j刃平时: 期口 ; 期关: 总评:讦宜.86S9.9、编写程序进入代码窗口,编写如下程序:Private Sub B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37、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entArgs) Handles Butt on 1.ClickDim a As DoubleDim b As DoubleDim c As DoubleDim s As Doublea = TextBox1.Textb = TextBox2.Textc = TextBox3.Texts = 0.3 * a + 0.3 * b + 0.4 * cTextBox4.Text = sEnd SubPrivate Sub Button2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System.Ev

38、entArgs) Handles Butt on 2.ClickEndEnd Sub10、引导学生保存、调试、运行程序。保存、调试、运行程序。教学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复习了以下几点:1、 函数的使用,特别是 Val()函数。2、赋值语句的使用。另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一个变量前,最好先定义其类型。教学 反思第九课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课题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执教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选择结构的根本概念。2、了解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的根本概念。 技能目标:3、掌握关系与逻辑表达式逻辑值的计算方法。 情感目标:4、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程序设计思想。教学 重难 占

39、 八、教学重点:关系与逻辑表达式逻辑值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三种逻辑运算符。教学 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2探索学习法教学 程序 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复习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根本结构?学生阅读课本并回忆所学知识: 1顺 序结构;2选择结构;3循环结构。2、 赋值语句的含义? 例:a=3的含义是? 例:a=b的含义是?答复:将3赋值给变量a。 答复:将b中的值赋予a, a中的值将 和b 一样,而b的值保持不变。一、 新课导入例:对于事件:如果明天下雨,一-一学校将放假,否那么将开运动A学生思考并试着绘制流程图。会。用流程图如何表示开运或圧'亠心J十:口 'IP T ?/

40、|、心少 I "口都一定会被执行。1F教学 程序 设计三、条件语句的格式。 幻灯片格式一:If <条件 > then<程序段A>Else<程序段B>End if格式一:If < 条件 > then<程序A>End1、学生阅读条件语句的两种格式,并做好 笔记。2、If 如果Then那么Else否那么End 结束3、程序段A与程序段B可以是多个语句,其 中语句可以是已经学过的赋值语句,也可以 是条件语句与循环语句。四、关系表达式<小于<=小于等于>大于>=大于等于=等于<>不等于关系表达式的值

41、是逻辑型数据,只有两种取 值:真(true)、假(false)。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1、阅读并了解六种关系运算符。2、探究学习:变量a中的值为100,变量b中的值为20,在下表中填与 出各关系表达式的逻辑值。关系表达式逻辑值A<>bTrueA<=(b+20)Falsea>bTrueA=bFalsea“ >" b"Falsea <>" b"True五、逻辑表达式 三种逻辑运算符:1、阅读课本2.2逻辑表达式,了解 三种逻辑运算符。2、探究学习:变量a中的值为100,变量b的值为20,在下表中填写出逻辑表达式的逻

42、辑值。逻辑运算符功能and逻辑运算符连接的两个表达式冋时为“真 时,那么逻辑表达式的值为“真。Or两边的表达式只要一个为真,那么整个表达 式的值为真。not将后面的表达式的值取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逻辑表达式逻辑值a>200 and b=20Falsea>=100 and b>10TrueA=b and b<10Falsea>200 or b=20Truea>=100 or b>10TrueA=b or b<10FalseNot(a>200 and b=20)TrueNot(a>200 or b=20)False小结:1选择结构的

43、根本概念。2、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的根本概念。3、掌握关系与逻辑表达式逻辑值的计算方法。回忆本节课学习要点。反思第十课选择结构课题选择结构执教课型新授课教学认知目标:目标了解选择结构的根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的逻辑判断是通过选择结构来完成的。技能目标:学会用VB中的条件语句实现选择控制结构。情感目标: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程序设计思想。教:教学重点:学学会用VB中的条件语句实现选择控制结构。重难教学难点:占八、理解计算机的逻辑判断是通过选择结构来完成的。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方法探索学习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条件语句的格式。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条件语句的结构,以格式一:及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If

44、< 条件 > then回忆条件语句的结构;<程序段A>Else回忆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程序段B>End if格式二If < 条件 > then教<程序A>学End程关系表达式与逻辑表达式序判断一个数是否被 10整除的表达式为:设X/10=in t(X/10)2、师生共同体验“找较大数程序的功能,并明确学习任务。1输入两个不相同的数;2计算机输出其中较大的数;分析流程图,并完成下面程序填空:Dim a As DoubleDim b As Double算法分析绘制流程图 流程图一:a = TextBoxl.Textb = TextB

45、ox2.Text流程图If a>b ThenEnd IfA=bLabel4.Text=a分析第二个流程图,并完成下面程序。Dim a As DoubleDim b As Doublea = TextBox1.Textb = TextBox2.TextIf a > b The nLabel4.Text = aElseEnd IfLabel4.Text = b开皓/输入两个馥,并赋值给变曇孔ti /输出A输出B*4结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探究任务:输入三个数,找出最大数。分析、讨论,绘制流程图:提示:对于找最大数任务,要分两步做, 先找出前两个数中较大的数,再用前两个 较大的数与第三个数比

46、较,再找出其中较 大的数。/输入三个数,分别赋值给丑忑学习本节课主要要掌握两点:小结1、理解计算机的逻辑判断是通过选择结构来完成的。2、学会用VB中的条件语句实现选择控制结构。反思第十一课循环结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程序画一个带颜色的圆2、学会使用程序同时画多个圆3、学会循环语句的使用4、能灵活运用循环语句5、体会循环语句的意义二、重点与难点1了解画圆的语句2、了解循环语句的格式3、能灵活使用循环语句三、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合作探究、屏幕演示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画一个圆可以 使用哪些软件?可 以用画图,老师展 示,但我们学习了 vb 以后我们完全可

47、以 使用程序来画圆。教 师展示画圆程序。观看作品,了解 vb也可以用于画圆创设情景,让学 生对本节课产生兴 趣,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程序界面的制作翻开一个新的文 档,制作两个按钮, 名称分别是确定和 退出,学生根据学件布置的 任务完成任务一制作程序的界面 是vb编写应用程序 的第一步。画圆程序的编写教师布置任务, 强调程序段的位置, 防止程序在写的过 程中出错。学生根据课件自 学完成完成任务二。让学生通过自己 的努力看到效果,增 加学生的成就感。画多个圆教师提问,如果一次 要多画几个圆怎么 办?请学生按照任务三学生根据课件自行 完成。稳固画圆程序, 为循环语句的使用 打下根底。完成画5个圆。循

48、环程序教师提问:如果 我需要画100个圆怎 么办?那么可以使用 我们的循环语句来 完成。老师讲解循环 语句的构成,用通俗 的语言让学生读懂 循环结构的含义,然 后请学生完成任务 四。学生学习循环语 句的使用,理解循环 语句。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习相结合。稳固学 生对循环语句的理 解。探索循环程序教师提问,请学生 读任务五,完成任务 五的提冋,老师总 结,用终值减初始除 以步长加1就是循环 的次数。学生探究循环次数 的计算。学生探索学习, 理解循环语句次数 的计算。总结总结本课内容,可以 请学生自评和教师 评价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稳固循环 语句的使用。再次回忆知识点让学生稳固知识点五、教学反思本节

49、课是vb学习的第3节,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根底知识, 对vb已经 有了初步的了解,为这个课的进行创造了条件。教学目标确定合理,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从 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看,到达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关键点是在对循环语句的理解和运用上面, 通过让学生分析程序,根本到达了理解的目的。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上看,学生能按照学件的 要求,结合老师的讲解,层层递进地学习,并给以适当的探索空间,既完成了任务,又理解 了知识点。本节课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辅以学生之间合作和探索,老师与学生,学生 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既锻炼了操作,又获得了能力的提高。应该说较好地完 成了教学目标。缺乏的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虽然能理解循环的意义,但是在循环语句 的具体操作与判断方便缺乏灵活性,如果让学生自行编写程序,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都 需要在后续的课程中继续训练与操作。第十二课VB中的定时器控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定时器常用属性in terval 和En abled的意义和设置2理解定时器的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