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城市道路新版规范横断面设计_第1页
2012城市道路新版规范横断面设计_第2页
2012城市道路新版规范横断面设计_第3页
2012城市道路新版规范横断面设计_第4页
2012城市道路新版规范横断面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 3 章章 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结构设计:路基、路面、桥涵等结构设计:路基、路面、桥涵等 几何设计几何设计(方案设计):本课程的范围(方案设计):本课程的范围 道路设计道路设计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平面平面 道路立体线形道路立体线形 纵断面纵断面 横断面横断面 分解分解 组合组合请翻开规范:请翻开规范:5 横断面 城市道路空间布局城市道路空间布局 一般情况,地面快速路红线宽度60m80m,高架路红线宽度50m60m;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40m50m;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30m40m;支路红线宽度15m25m。 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本章节主要授课内容:本章节主要授课内容:3.1

2、3.1 横断面布置横断面布置3.2 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一、行车道一、行车道 二、路侧带二、路侧带 三、分车带三、分车带 四、路缘石和路肩四、路缘石和路肩 五、路拱和横坡五、路拱和横坡 六、特殊车道(应急车道或停车带、集散车道、六、特殊车道(应急车道或停车带、集散车道、辅助车道、变速车道)辅助车道、变速车道)3.3 3.3 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3.1 横断面布置一、横断面布置类型一、横断面布置类型5.2.1 5.2.1 横断面可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及特横断面可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及特殊形式的断面。殊形式的断面。 3.1 横断面布置各级道路一般适

3、用的横断面型式见下表:各级道路一般适用的横断面型式见下表: 3.1 横断面布置二、适用条件二、适用条件1 1、单幅路、单幅路 适用于交通量不大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适用于交通量不大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区道路。困难的旧城区道路。 单幅路灵活性较强,城市支路和旧城区道路使用较多,单幅路灵活性较强,城市支路和旧城区道路使用较多,对商业区道路和具有游行、集会、大型活动场所等特殊使用对商业区道路和具有游行、集会、大型活动场所等特殊使用要求的道路均可采用单幅路断面。要求的道路均可采用单幅路断面。3.1 横断面布置广州解放路3.1 横断面布置2 2、双幅路、双幅路 适用于专供

4、机动车行驶的快速路、非机动车较少的主适用于专供机动车行驶的快速路、非机动车较少的主干路或次干路;对横向高差较大的特殊地形路段,宜采用干路或次干路;对横向高差较大的特殊地形路段,宜采用上下分行的双幅路。双幅路上下分行的双幅路。双幅路单向单向车道数不得少于车道数不得少于2 2条。条。 双幅路可减少对向机动车相互之间干扰,对绿化、照明、管双幅路可减少对向机动车相互之间干扰,对绿化、照明、管线敷设也较有利。经济开发区、风景区、高科技园区等区域性道线敷设也较有利。经济开发区、风景区、高科技园区等区域性道路,具有非机动车较少的特点,非机动车可置于人行步道一侧,路,具有非机动车较少的特点,非机动车可置于人行

5、步道一侧,采用两幅路断面型式布置较为适宜。采用两幅路断面型式布置较为适宜。 双幅路断面型式也适用于分期修建的横断面布置。对于地势双幅路断面型式也适用于分期修建的横断面布置。对于地势条件特殊的滨河路或丘陵路、横向高差大的道路,可利用地形优条件特殊的滨河路或丘陵路、横向高差大的道路,可利用地形优势采用分离式的双幅路断面型式。势采用分离式的双幅路断面型式。3.1 横断面布置Mexico CityMexico City3.1 横断面布置3 3、三幅路、三幅路 适用于机动车流量较大、车速较高、非机动车较多的适用于机动车流量较大、车速较高、非机动车较多的主干路或次干路。主干路或次干路。 三幅路实行机动车与

6、非机动车分隔,可避免混行交通三幅路实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可避免混行交通的干扰,保障行车安全,提高机动车的行车速度。单幅路的干扰,保障行车安全,提高机动车的行车速度。单幅路和三幅路中,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和三幅路中,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 ,设置类型及宽设置类型及宽度应满足度应满足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第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第3 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部分道路交通标线“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中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中”的规定。的规定。3.1 横断面布置桂林解放桥3.1 横断面布置4 4、四幅路、四幅路 适用于机动车流量大、车速高、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适用于机动车流量大、车速高、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

7、或主干路。四幅路或主干路。四幅路主路单向主路单向机动车道数不应少于机动车道数不应少于2 2条。条。 四幅路的特点是车辆分向和分流行驶,不受沿线车辆四幅路的特点是车辆分向和分流行驶,不受沿线车辆的干扰,沿线车辆可先通过辅路再进出主路车道。的干扰,沿线车辆可先通过辅路再进出主路车道。快速路快速路单向单向机动车道一般机动车道一般不应少于不应少于3 3条条,主干路车道数单向机动,主干路车道数单向机动车道不应少于车道不应少于2 2条。条。廊坊市光明西道廊坊市光明西道3.1 横断面布置5 5、人非共板、人非共板 当非机动车数量和行人均较少,且红线宽度又较窄的路段,为土地集当非机动车数量和行人均较少,且红线

8、宽度又较窄的路段,为土地集约利用,倡导绿色出行,道路横断面设计可考虑约利用,倡导绿色出行,道路横断面设计可考虑“人非共板人非共板”形式,见下形式,见下图。人非之间应采用划线或树穴、绿化带等分隔措施,分隔物最小宽度为图。人非之间应采用划线或树穴、绿化带等分隔措施,分隔物最小宽度为0.5m0.5m;采用划线的;采用划线的“人非共板人非共板”最小宽度宜为最小宽度宜为5m5m。“人非共板人非共板”断面的道断面的道路交叉口可采用非机动车二次过街的形式进行交通组织和管理。路交叉口可采用非机动车二次过街的形式进行交通组织和管理。 单幅路单幅路双幅路双幅路3.1 横断面布置注意:注意: 5.2.5 5.2.5

9、 同一条道路宜采用相同形式的横断面。当同一条道路宜采用相同形式的横断面。当道路横断面变化时,应设置过渡段。道路横断面变化时,应设置过渡段。 宜以交叉口或结构物为起终点。宜以交叉口或结构物为起终点。 5.2.6 5.2.6 桥梁与隧道横断面形式、车行道及路缘带桥梁与隧道横断面形式、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路段相同。宽度应与路段相同。 小桥横断面型式及总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小桥横断面型式及总宽度应与道路相同 5.2.7 5.2.7 特大桥、大中桥分隔带宽度可适当缩窄,特大桥、大中桥分隔带宽度可适当缩窄,但应满足设置桥梁防护设施的要求。但应满足设置桥梁防护设施的要求。 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一、车行道

10、一、车行道(一)机动车道宽度(一)机动车道宽度WcWc 行车道的宽度要根据行车道的宽度要根据车辆宽度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交通组成和和汽车汽车行驶速度行驶速度来确定。来确定。 一条机动车道宽度一条机动车道宽度 设计车辆的宽度设计车辆的宽度 一定设计车速情况下车辆两侧安全净距一定设计车速情况下车辆两侧安全净距 车辆与路缘石之间的安全距离车辆与路缘石之间的安全距离 车辆间的安全距离车辆间的安全距离 车道条数车道条数 道路远景设计小时交通量预测值道路远景设计小时交通量预测值 一条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一条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车行道宽计算车行道宽计算原理:原理

11、:B Bb1+b2+b3+b1+b2+b3+ +bnbn 若每条车道宽度相等则,若每条车道宽度相等则,B=bB=b* *n n NsnNbac其中其中:B B车行道车行道宽度(宽度(m m);); n n车道数(车道数(条),条),双向还需乘以双向还需乘以2 2; b b 一条车道一条车道的宽度;的宽度; N NS S设计交通量(辆设计交通量(辆小时);小时); N N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与车速和车型有关(辆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与车速和车型有关(辆小时);小时); a a车辆的车辆的几何宽度;几何宽度; C C侧向余宽。侧向余宽。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1、一条机动车道宽度一条机动车道

12、宽度 x xa a1 1a a2 2c cc cb b1 1b b2 2中中心心线线(1)一侧靠边,另一侧为反向行驶车道(双车道)一侧靠边,另一侧为反向行驶车道(双车道) b1=x/2+a1+c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x xa a2 2a a3 3d/d/2d db b2 2b b3 3a a1 1c cb b1 1中中心心线线(2)同向行驶的靠边车道(多车道)同向行驶的靠边车道(多车道) b1=d/2+a1+c(3)同向行驶的靠中心线车道(多车道)同向行驶的靠中心线车道(多车道) b2=x/2+a2+d/2(4)同向行驶的靠中间车道(单向)同向行驶的靠中间车道(单向3车道或车道或3车道以上,

13、图略)车道以上,图略) b=d/2+a2+d/2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a a与车型有关;与车型有关;x x、c c、d d主要与车速有关,可通过实测得到数值主要与车速有关,可通过实测得到数值。机动车道路面宽度机动车道路面宽度Wpc应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应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单幅路及三幅路缘带宽度,单幅路及三幅路采用中间分隔物或双黄线分采用中间分隔物或双黄线分隔对向交通时,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还应包括分隔物或双面宽度还应包括分隔物或双黄线的宽度。黄线的宽度。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2 2、车道条数(后面章节详细讲述)车道条数(后面章节详细讲述)NsnN(二)

14、非机动车道宽度(二)非机动车道宽度Wb1、宽度的确定、宽度的确定非机动车车行道宽非机动车车行道宽=一条非机动车道宽一条非机动车道宽度度*非机动车车道条数。非机动车车道条数。非机动车道路面的宽度非机动车道路面的宽度Wpb,包括几条,包括几条自行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自行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路缘带宽度之和。宽度之和。0.60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与机动车道合并设置的非机动车道,车道数与机动车道合并设置的非机动车道,车道数单向不应小于单向不应小于2 2条,宽度不应小于条,宽度不应小于2.5m2.5m。 非机动车非机动车专用道路面宽度专用道路面宽度应包括车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应包括车道宽

15、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单向不宜小于单向不宜小于3.5m3.5m,双向不宜小于,双向不宜小于4.5m4.5m。2 2、非机动车道在横断面上的布置、非机动车道在横断面上的布置 一般沿街道两侧对称布置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一般沿街道两侧对称布置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 集中布置在道路的一侧,用分隔带与机动车道分离。集中布置在道路的一侧,用分隔带与机动车道分离。 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二、路侧带二、路侧带 由由人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绿化带、设施带设施带等组成。等组成。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人行道)人行道WpWp1 1、一条步行带的宽度、一条步行带的宽度单身行走无携带物单身行走无携带物:0.7:0

16、.7一一0.8m0.8m;( (平均平均0.75m)0.75m)单身行走一侧携带物品单身行走一侧携带物品:0.75:0.750.85m0.85m;( (平均平均0.8m)0.8m)单身行走两侧携带物品或大人带一小孩行走;(平均单身行走两侧携带物品或大人带一小孩行走;(平均1.Om)1.Om)。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2 2、人行道宽度、人行道宽度WpWp计算计算 人行道宽度应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人行道宽人行道宽度应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人行道宽度按下式计算:度按下式计算: w wp p = = N Nw w / / N Nw1w1式中:式中: w wp p 人行道宽度(人行道宽度(m

17、 m) N Nw w 人行道高峰小时行人流量,(人行道高峰小时行人流量,(P/hP/h);); N Nw1w1 1m 1m宽人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宽人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P/h.mh.m)。)。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人行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人行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5.3.4 5.3.4 的规定。的规定。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二)绿化带(二)绿化带WgWg 绿化带的宽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绿化带的宽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 CJJ 75 的相关要求。的相关要求。 道路绿化带的宽度一般占道路总宽度的道路绿化带的宽度一般占道路总宽度

18、的15%-15%-30%30%,绿化带最小宽度为绿化带最小宽度为1.5m1.5m。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三)设施带(三)设施带WfWf 设施带宽度应包括设置设施带宽度应包括设置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号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的要求,各种设施布局应综合考等的要求,各种设施布局应综合考虑。设施带可与绿化带结合设置,但应避免各种设施与树木虑。设施带可与绿化带结合设置,但应避免各种设施与树木间的干扰。间的干扰。 人非共板人非共板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我国各城市设置杆柱的设施带宽度多数为我国各城市设置杆柱的设施带宽度多数为1.0m1.0m,有些城

19、市为有些城市为0.5m0.5m1.5m1.5m,考虑有些杆线需设基础,设,考虑有些杆线需设基础,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可与绿化带结合设置。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可与绿化带结合设置。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三、分车带三、分车带 按道路等级及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功能,分为按道路等级及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功能,分为中中间分车带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车带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分(简称两侧带)。分车带由(车带由(分隔带分隔带 + + 两侧路缘带两侧路缘带)组成。)组成。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一)中间带(一)中间带WsmWsm1、组成、组成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

20、WdmWdm + + 两条左侧路缘带两条左侧路缘带WmcWmc2、作用、作用将对向车流分开,避免车辆任意调头,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将对向车流分开,避免车辆任意调头,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通行能力。通行能力。在中间带上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以防止对向车灯在中间带上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以防止对向车灯产生的眩光,又美化路容和环境。产生的眩光,又美化路容和环境。为沿线设施的设置提供场地。为沿线设施的设置提供场地。为道路分期改建提供储备用地。为道路分期改建提供储备用地。显示行车道位置,起视线诱导作用。显示行车道位置,起视线诱导作用。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3 3、宽度、宽度 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

21、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带的护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带的护栏、种植、防眩网。栏、种植、防眩网。 中间带一般应等宽,若变宽,应设过渡段。中间带一般应等宽,若变宽,应设过渡段。宽度大于宽度大于4.5m时变宽过度时变宽过度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5.3.2 分车带最小宽度应符合表分车带最小宽度应符合表5.3.5 的规定。的规定。中间带宽度仅规定了特殊情况下采用的中间带宽度仅规定了特殊情况下采用的最小值最小值,在正常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应考虑应考虑绿化带、防撞护栏、安全带宽度绿化带、防撞护栏、安全带宽度等因素确定。等因素确定。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4 4、断口、断口6.2.8 6.

22、2.8 分隔带及缘石开口应符合下列规定:分隔带及缘石开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快速路中间分隔带在枢纽立交、隧道、特大桥及路堑、快速路中间分隔带在枢纽立交、隧道、特大桥及路堑段前后,应设置中间分隔带紧急开口。段前后,应设置中间分隔带紧急开口。开口最小间距不宜小开口最小间距不宜小于于2km2km,开口长度宜采用,开口长度宜采用20m20m30m30m,开口处应设置活动护栏开口处应设置活动护栏。两侧分隔带开口应符合进出口最小间距要求。两侧分隔带开口应符合进出口最小间距要求。 2 2、主干路的两侧分隔带断口间距、主干路的两侧分隔带断口间距宜大于或等于宜大于或等于300m300m,路,路侧带缘石开口

23、距交叉口间距应大于进出口道展宽段长度。侧带缘石开口距交叉口间距应大于进出口道展宽段长度。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三心圆弹头型断口三心圆弹头型断口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5 5、中间带的表面形式、中间带的表面形式 宽度大于宽度大于4.54.5米的中间带,植草皮、栽灌木;米的中间带,植草皮、栽灌木; 宽度小于或等于宽度小于或等于4.54.5米的中间带,植矮灌木或铺面封闭。米的中间带,植矮灌木或铺面封闭。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二)两侧带(二)两侧带WsbWsb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p两侧带分车带宽度中,括号两侧带分车带宽度中,括号外外为两侧均为为两侧均为机动车道机动车道

24、时取值;时取值;括号内数值为一侧为机动车道,另一侧为非机动车道时的取括号内数值为一侧为机动车道,另一侧为非机动车道时的取值;值;p分隔带最小宽度值系按分隔带最小宽度值系按设施带宽度为设施带宽度为1m 考虑的,具体应考虑的,具体应用时,应根据设施带实际宽度确定。用时,应根据设施带实际宽度确定。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城市桥梁设计规范城市桥梁设计规范8.1.48.1.4条规定:条规定: 当立交、高架道路桥梁的下穿道路紧靠柱式墩或薄壁墩台、墙当立交、高架道路桥梁的下穿道路紧靠柱式墩或薄壁墩台、墙时,所需的安全带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时,所需的安全带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当道路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

25、当道路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60km/h时,安全带宽度不应小时,安全带宽度不应小于于0.50m0.50m;此情况应按照桥梁设计规定取用。此情况应按照桥梁设计规定取用。 2 2 当道路设计速度小于当道路设计速度小于60km/h60km/h时,安全带宽度不应小于时,安全带宽度不应小于0.25m0.25m。此情况与本规范一致。此情况与本规范一致。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四、路缘石和路肩四、路缘石和路肩路缘带路缘带保护性路肩保护性路肩公路路肩公路路肩硬路肩土路肩分隔带行车道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一)路肩(路缘带)(一)路肩(路缘带)5.3.7 5.3.7 路肩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路肩设置应

26、符合下列规定:1 1 采用采用边沟排水边沟排水的道路应在的道路应在路面外侧设置保护性路肩路面外侧设置保护性路肩,中间设,中间设置排水沟的道路应设置左侧保护性路肩。置排水沟的道路应设置左侧保护性路肩。2 2 保护性路肩宽度自保护性路肩宽度自路缘带外侧算起路缘带外侧算起,快速路不应小于,快速路不应小于0.75m0.75m;其他道路不应小于其他道路不应小于0.50m0.50m;当有少量行人时,不应小于;当有少量行人时,不应小于1.50m1.50m。当需设置护栏、杆柱、交通标志时,应满足其设置要求。当需设置护栏、杆柱、交通标志时,应满足其设置要求。 路肩具有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功能,城市道路路肩具有保

27、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功能,城市道路一般一般与与两侧建筑或广场相接,两侧建筑或广场相接,不需要路肩不需要路肩。如果城市道路。如果城市道路两侧为自两侧为自然地面或排水边沟时,应设保护性路肩然地面或排水边沟时,应设保护性路肩,以保护路基的稳定,以保护路基的稳定和设置护栏、栏杆、交通标志等设施,路肩的宽度应满足设和设置护栏、栏杆、交通标志等设施,路肩的宽度应满足设置设施的要求。置设施的要求。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二)路缘石(二)路缘石 设置在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设置在分隔带与设置在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设置在分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 分类:分类:

28、平缘石和立缘石。平缘石和立缘石。 1 1、平缘石平缘石 顶面与路面平齐的路缘石顶面与路面平齐的路缘石,有标定路面范围、整齐路容、保,有标定路面范围、整齐路容、保护路面边缘的作用。护路面边缘的作用。 2 2、立缘石立缘石 顶面高出路面的路缘石顶面高出路面的路缘石,有标定车行道范围和纵向引导排除,有标定车行道范围和纵向引导排除路面水的作用。路面水的作用。 外露高度是考虑满足行人上下及车门开启的要求确定的,外露高度是考虑满足行人上下及车门开启的要求确定的,中中间分隔带及两侧分隔带为间分隔带及两侧分隔带为15cm15cm20cm20cm;路侧带为;路侧带为10cm10cm15cm15cm,隧道高出路面

29、隧道高出路面25cm25cm40cm40cm。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公路路缘石公路路缘石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五、路拱和横坡五、路拱和横坡(一)横坡(一)横坡 为为自然排水自然排水而设置的横向坡度;而设置的横向坡度; 大小取决于铺筑的材料、纵坡和铺筑宽度、气候条件。大小取决于铺筑的材料、纵坡和铺筑宽度、气候条件。 5.4.1 5.4.1 快速路及降雨量大的地区宜采用快速路及降雨量大的地区宜采用1.5%1.5%2.0%2.0%;严寒;严寒积雪地区、透水路面宜采用积雪地区、透水路面宜采用1.0%1.0%1.5%1.5%。保护性路肩横坡。保护性路肩横坡度可比路面横坡度加大度可比路面横坡度加大1.

30、01.0,一般为采用,一般为采用2.0%2.0%3.0%3.0%,以利排水。纵坡度大时宜取低值,纵坡度小时宜取高值。以利排水。纵坡度大时宜取低值,纵坡度小时宜取高值。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二)路拱(二)路拱 为了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将路面做成由中间向两侧倾为了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将路面做成由中间向两侧倾斜的拱形。斜的拱形。 5.4.2 5.4.2 单幅路应根据道路宽度采用单向或双向路拱横坡;单幅路应根据道路宽度采用单向或双向路拱横坡;多幅路应采用由路中线向两侧的双向路拱横坡;人行道宜多幅路应采用由路中线向两侧的双向路拱横坡;人行道宜采用采用1.0%1.0%2.0%2.0%的单面坡的单面

31、坡。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1 1、路拱形式:、路拱形式:抛物线形、屋顶线形、折线形、直线形。抛物线形、屋顶线形、折线形、直线形。折线路拱:直线路拱:直线路拱:屋顶线形路拱:直线接曲线(圆曲线或抛物线)屋顶线形路拱:直线接曲线(圆曲线或抛物线)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2 2、选择路拱的大小与形状应考虑的因素:、选择路拱的大小与形状应考虑的因素: 排水顺畅;排水顺畅; 行车安全;行车安全; 路面结构类型;路面结构类型; 行车道宽度;行车道宽度; 自然条件,降雨强度。自然条件,降雨强度。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六、特殊车道设计六、特殊车道设计(一)应急车道(停车带)(一)应

32、急车道(停车带) 1 1、应急车道、应急车道 5.3.6 5.3.6 当快速路当快速路单向机动车道数小于单向机动车道数小于3 3 条条时,应设不小于时,应设不小于3.0m 3.0m 的应急车道的应急车道。当连续设置有困难时,应设置。当连续设置有困难时,应设置应急停车港应急停车港湾,间距不应大于湾,间距不应大于500m500m,宽度不应小于,宽度不应小于3.0m3.0m。 13.3.3 13.3.3 对对单向小于单向小于3 3 车道的隧道,应设置应急车道车道的隧道,应设置应急车道,其宽度,其宽度和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和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5.3.6 5.3.6 条的规定,在施工方法受到限条的规定,在

33、施工方法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可采取其它措施。制的条件下,可采取其它措施。单向单车道隧道必须设应急单向单车道隧道必须设应急车道。车道。 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港湾式应急停车道的宽度及长度(单位:港湾式应急停车道的宽度及长度(单位:cm)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2 2、停车带及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停车带及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城市支路或辅路的路侧考虑路边停车时,可考虑设置城市支路或辅路的路侧考虑路边停车时,可考虑设置停车带。主、次干路路侧不应设置停车带。停车带。主、次干路路侧不应设置停车带。 在道路上设置公交站点宜采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方式在道路上设置公交站点宜采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方式,停靠站车道宽度一般

34、取停靠站车道宽度一般取3.0m3.0m,最小,最小2.75m2.75m。如需要布置如需要布置出租车停靠点,可结合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共同设置或参照出租车停靠点,可结合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共同设置或参照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形式单独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形式单独设置。3.2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说明:对说明:对集散车道、辅助车道、变速车道等的集散车道、辅助车道、变速车道等的介绍将在后续章节介绍将在后续章节立体交叉立体交叉中详细介绍。中详细介绍。3.3 横断面设计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道路横断面:道路横断面:指道路中线上各点法向的垂直剖面,它是由横断指道路中线上各点法向的垂直剖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组成的

35、。面设计线和地面线组成的。横断面设计线: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侧带、分隔带、路肩(路缘带包括行车道、路侧带、分隔带、路肩(路缘带)、边沟、边坡等设施的设计线。)、边沟、边坡等设施的设计线。横断面地面线:横断面地面线:表征横断面地面起伏变化的线,是通过实测或表征横断面地面起伏变化的线,是通过实测或由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像片、数字地面模型等途径获得。由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像片、数字地面模型等途径获得。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研究路基横断面结构组成及尺寸的过程。研究路基横断面结构组成及尺寸的过程。路幅设计:路幅设计:路线设计中所讨论的横断面设计,与只限于与行车直路线设计中所讨论的横断面设计,与

36、只限于与行车直接有关的部分。接有关的部分。 3.3 横断面设计横、平、纵面关系图横、平、纵面关系图道路中线道路中线3.3 横断面设计二、城市道路横断面图的绘制二、城市道路横断面图的绘制1 1、近、远期标准横断面图绘制、近、远期标准横断面图绘制n 比例尺:比例尺:一般采用一般采用1:1001:200n 绘出内容:绘出内容:p 红线宽度、车行道、人行道、绿带、照明红线宽度、车行道、人行道、绿带、照明、新建或改建的地下管线等各组成部分的位、新建或改建的地下管线等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宽度置和宽度p 排水方向、横坡等排水方向、横坡等 3.3 横断面设计2 2、横断面现状图绘制、横断面现状图绘制n 比例尺:

37、比例尺:一般采用一般采用1:1001:200n 绘出内容:绘出内容:横向地形、地物、中心桩地面高程横向地形、地物、中心桩地面高程、路基路面、车行道、人行道、边沟等、路基路面、车行道、人行道、边沟等3 3、横断面施工图绘制、横断面施工图绘制n 比例尺:比例尺:一般采用一般采用1:1001:200n 绘出内容:绘出内容:在现状横断面图上点出中心线的设在现状横断面图上点出中心线的设计标高,画出标准横断面图(戴帽子)计标高,画出标准横断面图(戴帽子)3.3 横断面设计补充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原则补充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原则应在城市规划规定的红线宽度内进行应在城市规划规定的红线宽度内进行

38、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通畅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通畅充分发挥绿化的作用,与分隔带和人行道结合充分发挥绿化的作用,与分隔带和人行道结合保证雨水的排除,考虑路拱形式和雨水口位置保证雨水的排除,考虑路拱形式和雨水口位置避免沿路的地上、地下管线,各种构筑物以及人避免沿路的地上、地下管线,各种构筑物以及人防工程的相互干扰防工程的相互干扰要与沿线各类建筑和公用设施布置协调一致要与沿线各类建筑和公用设施布置协调一致改建的工程措施应与交通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改建的工程措施应与交通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注意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注意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补充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改建补充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改建一、城市道路横断面改建原则一、城市道路横断面改建原则 根据当前实际需要,充分利用、逐步改造根据当前实际需要,充分利用、逐步改造 近、远期相结合,全面考虑近、远期相结合,全面考虑 尽量少拆迁、少占地尽量少拆迁、少占地 充分估计拓宽或调整好的效果充分估计拓宽或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