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2016-2017年版_第1页
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2016-2017年版_第2页
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2016-2017年版_第3页
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2016-2017年版_第4页
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2016-2017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科学教研室课程教学大纲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M1005H 课 时:50 学 分:3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课主讲教师:沈镭(首席教授)、姚予龙、王礼茂、赵建安、刘立涛英文名称:Resources Economics一、 说明(一) 课程性质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物资基础。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全球共同关注的几大问题,我国自然资源紧缺与人口众多的矛盾尤其突出,自然资源利用的稀缺性和可持续性已成为最紧迫的知识创新和素质教育内容。高等教育如果不把这样重大的现实资源问题和学术领域列入教学内容,就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

2、的人才。资源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中可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与能量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资源科学包括综合资源学科、部门资源学科和区域资源学科,资源经济学是综合资源学科之一,是资源科学中发展最早、最为成熟的综合应用经济学科。资源经济学发源于单项自然资源经济问题的研究,并各自从有关学科派生出部门资源经济学,如:土壤学(土地资源经济学)、动、植物学(生物资源经济学)、地质学(矿产和能源资源经济学)、水文和气候学(水资源经济学和气候变化经济学)等。在研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问题时,资源经济学又与一些学科有

3、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交叉,如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国土经济学等。而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等将广泛应用于资源经济评价和实际应用之中。资源科学将发展成为一门全新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横向科学。未来自然资源研究将涉及庞大的科学群,全球规模的数据正在收集和分析,关键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正在逐步数量化,资源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综合、交叉正在进行。本课程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科学教研室研究生核心课程课。(二) 教学目的1. 在了解资源学科体系和理论基础之上,重点学习运用有关经济分析解决各种资源问题的研究范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掌握资源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4、. 将各类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看作一个统一的大系统,从整体和有机联系的角度去理解并掌握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和经济规律,辨析各类资源之间及其相关政策的差异性。 3. 理解并掌握各种资源(主要是自然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经济运动规律,培养专业经济学家在各种自然资源项目中的分析能力。4. 掌握基本的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原则、方法和体系,探讨资源的合理开发、规划、利用、改造、保护和管理策略。(三) 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资源经济学研究的整体原理与方法;第二,各类自然资源的经济属性、关键经济问题及其解决思路;第三,中国各类自然资源的评价、地域分布特点、开发利用

5、现状、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第四,资源与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演变、资源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模型应用。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能源、矿产、水、土地、森林、渔业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六大类关键性自然资源。西方的资源经济学一般按照上述资源的自然属性再进一步划分,如根据资源的循环利用、再生性、耗竭性、可更新性、产权特性等,分别区分为可循环利用资源(矿产、纸、玻璃等)、可再生但耗竭性资源(水)、可复制但私有产权资源(土地)、可储存且可更新资源(森林)、可更新的公共产权资源(渔业及其他物种),以及矿物能源资源(油气、煤炭和铀)。本课程将兼顾中国特色并结合西方研究成果,重点解剖资源经济学的共性问题和上

6、述六大资源的个性问题。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基础。由于资源经济学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应用性强的学科,内容广泛而又复杂,所以首先将各类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和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看作一个统一的大系统,从整体的高度、从有机联系的角度全面阐述相关经济学原理与方法;而后掌握各种自然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一些具体应用研究。(四)教学时数课堂讲授和考试共50学时,计3个学分。共分四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总论和各论,共18个学时,分6讲,由沈镭研究员主讲;第二部分资源经济综合问题与策略,共21个学时,分7讲,分别由沈镭研究员、姚予龙副研究员、王礼茂研究员、赵建安研究员主讲;第三部分资源经济学的交叉

7、问题及研究方法和模型应用,共6个学时,分2讲,由沈镭研究员主讲;第四部分资源经济学研究热点和科研选题讨论,共3个学时,分1讲,由沈镭研究员主讲。考试2个学时,由刘立涛助理研究员监考。(五)教学方式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考试复试为平时成绩(如作业,占总成绩的10%)和期末考核(课堂开卷,占总成绩的90%)相结合。7二、教学文本第一部分 总论和各论(教学时数: 共18个学时,分6讲,由沈镭研究员主讲)第1讲 学科背景及绪论(教学时数:3学时,由沈镭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学科背景一、资源经济学与资源科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一)资源科学与资源经济学(二)经

8、济学与资源经济学二、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一)自然资源的分类(二)自然资源的属性(三)自然资源的经济学问题第二节 资源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一、研究对象二、研究内容三、研究方法第三节 国内外资源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西方资源经济学二、中国的资源经济学第2讲 能源资源经济学 (教学时数:3学时,由沈镭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源资源经济学原理一、能源资源及其最优资源利用二、能源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原理 (一)最优利用的时段分配问题(二)竞争与垄断分析(三)价格与税收(四)回止技术与价格(五)资源最优利用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主要能源资源的经济学分析一、能源资源价格管制:美国天然气 二、能源资源卡特尔

9、垄断:APEC三、国家能源安全问题:石油第三节 能源资源的经济与环境问题一、能源经济与环境问题二、能源资源替代与技术创新第3讲 矿产资源经济学(教学时数:3学时,由沈镭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矿产资源经济学原理一、矿产资源及其可回收利用(一)矿产资源可回收属性(二)矿产资源循环经济问题二、矿产资源有效配置与最优利用第二节 二次资源利用与城市矿产一、废弃矿产品与资源再利用二、矿产品耐用性与代用第三节 矿产资源税收和价格政策第4讲 水资源经济学(教学时数:3学时,由沈镭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水资源基本属性及其耗竭第二节 水资源的时空配置第三节 水资源价格第四节 水资源利用的公共产权第

10、五节 水资源保护的经济学分析第5讲 土地资源经济学(教学时数:3学时,由沈镭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土地资源基本属性与功能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最优配置第三节 粮食安全与土地资源政策第四节 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第五节 粮食生产的丰歉循环第6讲 森林和渔业资源经济学(教学时数:3学时,由沈镭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可再生资源的基本属性第二节 森林和渔业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公共产权第四节 可再生资源配置问题第五节 可再生资源利用政策第六节 案例分析第二部分 资源经济综合问题与策略(教学时数: 共21个学时,分7讲,分别由沈镭研究员、姚予龙副研究员、王礼茂研究员、赵建安研究

11、员主讲)第7讲 资源稀缺与资源效率(教学时数:3学时,由沈镭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资源稀缺的涵义第二节 资源稀缺性的测度方法第三节 缓解资源稀缺的主要措施第四节 资源效率第五节 帕累托最优第8讲 资源资产与资源核算(教学时数:3学时,由沈镭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自然资源价值与价格 第二节 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案例 第三节 我国资源价格问题与资源市场化改革第四节 自然资源核算及其主要方法第五节 我国自然资源统计与资源核算第六节 绿色GDP核算与资源核算 第七节 试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第9讲 资源型产业与资源型城市(教学时数:3学时,由姚予龙副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资源型产

12、业及其特征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与转型发展 第三节 资源型产业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资源诅咒第10讲 资源产权与资源资产(教学时数:3学时,由姚予龙副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自然资源、资产与资本第二节 现代产权理论与自然资源产权 第三节 主要自然资源产权一、土地资源产权二、水资源产权三、矿产资源产权四、森林资源产权第四节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第11讲 资源安全与地缘经济(教学时数:3学时,由王礼茂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资源(能源)安全及其评估 第二节 资源(能源)与地缘政治 第三节 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新趋势第12讲 资源战略与综合管理(教学时数: 3个学时,由赵建安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

13、第一节资源战略的源起、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资源战略的主要类型和基本内容 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的资源战略 第四节 中国的资源战略 第五节 资源战略实施的配置方式与管理第13讲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时数:3学时,由沈镭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发展的可持续性第三节 协调资源与环境关系的主要政策措施第四节 资源循环利用与循环经济第五节 资源代谢与产业生态学第三部分 资源经济学的交叉问题及研究方法和模型应用(教学时数: 共6个学时,分2讲,由沈镭研究员主讲)第14讲 资源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与前景展望(教学时数:3学时,由沈镭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资源经济学与

14、经济学资源第二节 资源经济学的知识框架第三节 与资源经济学相关的交叉学科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二、环境经济学三、生态经济学四、工业生态学 第四节 资源经济学的前景展望第15讲 研究方法与模型应用(教学时数:3学时,由沈镭研究员主讲)教学内容:第一节 资源经济学的常用研究方法第二节 数理统计方法第三节 计量经济学方法第四节 CGE模型模拟与应用 第四部分 资源经济学研究热点和科研选题讨论(教学时数: 共3个学时,分1讲,由沈镭研究员主讲)第16讲 讨论与研讨(教学时数:3学时,由沈镭研究员主讲)围绕学习的知识要点和研究生科研方向,公开讨论和答疑。三、教材沈镭编著.资源经济学(英文版).供英国邓迪

15、大学远程教学课程使用(电子版),2001.四、参考书目1.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资源经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2. 资源经济学,曲福田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马中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张帆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 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英朱迪·丽丝著,蔡运龙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6. Tietenberg, Tom (5th Edition, 2000)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Addison - Wesley Longman.7. Perman, R., Yue Ma, James McGilvray and Michael Common (2nd Edition, 1999) Natural Resource &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Essex, Longman.8. Hart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