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案例分析4个_第1页
博物馆案例分析4个_第2页
博物馆案例分析4个_第3页
博物馆案例分析4个_第4页
博物馆案例分析4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案例1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设计师:弗兰克.盖里【设计师简介】弗兰克·盖里(FrankOwenGehry)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他现在归化于美国籍,并且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盖里的设计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主义(latemodernism),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包,有这钛金属屋顶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博物馆介绍】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览面积10405平方米)建筑层数:展厅部分3层,行政部

2、分4层建成时间:1997年 建造地点:西班牙毕尔巴鄂设计者:弗兰克·盖里【设计初衷】1991年,西班牙北部城市毕尔巴鄂市政府与古根海姆基金会共同做出了一项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的决定: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为该市即将兴建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进行建筑设计。毕尔巴鄂市始建于1300年,因优良的港口而逐渐兴盛,在西班牙称雄海上的年代成为重要的海港城市,17世纪开始日渐衰落。19世纪时,因出产铁矿而重新振兴,但20世纪中叶以后再次式微,1983年的一场洪水更将其旧城区严重摧毁,整个城市雪上加霜,颓势难挽,虽百般努力却苦无良策。九十年代初,毕尔巴鄂已沦为欧洲藉藉无名的蕞尔小城,

3、若非该市球队在西甲联赛中尚占有一席之地,绝大部分人可能终身无缘闻该市之名。为城市复兴大计,毕市政府决议发展旅游业,但该市历史不长、名头不响、风俗不奇、景色不佳,兼乏名人旧迹,各种可能的旅游资源一一欠奉,如何吸引外埠人士前来观光成为头号难题。多方问计之下,终于决定兴建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寄希望于欧洲众多艺术爱好者的“文化苦旅”。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向为收藏现代艺术的重镇,其基金会早有向欧洲拓张之意,双方一拍即合,要将新的博物馆营造成当代的艺术奇迹【博物馆选址】博物馆选址于城市门户之地旧城区边缘、内维隆河南岸的艺术区域,一条进入毕市的主要高架信道穿越基地一角,是从北部进入城市的必经之路。从内维隆河

4、北岸眺望城市,该博物馆是最醒目的第一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1.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成。2.在邻水的北侧,盖里以较长的横向波动的三层展厅来呼应河水的水平流动感及较大的尺度关系。因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将处于阴影中,盖里将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面,这样,随着日光入射角的变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闷感。3.在南侧主入口处,由于与19世纪的旧区建筑只有一街之隔,故采取打碎建筑体量过渡尺度的方法与之协调。更妙的是,盖里为解决高架桥与其下的博物馆建筑冲突的问题,将建筑穿越高架路下部,并在桥的另一端设计了

5、一座高塔,使建筑对高架桥形成抱揽、涵纳之势,进而与城市融为一体。以高架路为纽带,盖里将这栋建筑沛然莫御的旺盛生命活力辐射入城市的深处。【外观材料】这座雕塑般的巨大建筑从表面上看有点令人眼花缭乱,因为它由一系列建筑碎块拼镶而成,这些碎块有的是规则的石建筑,有的则是覆以钛钢和大型玻璃墙的弧形体。然而整个建筑并不是毫无章法,事实上它是绕着一个中心轴旋转成形的。这个中心轴是一个扣着金属穹顶的空旷的中庭,光线可以透过玻璃墙照进来。从这个中心开始,一个由曲折的走道、玻璃电梯和楼梯组成的系统把19个大小、形状不一的画廊连接在一起。博物馆在建材方面使用玻璃、钢和石灰岩,部分表面还包覆钛金属,与该市长久以来的造

6、船业传统遥相呼应。【空间】在盖里的作品中,对于提高室内空间心理舒适度的探索成为他在建筑空间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目标。盖里认为空间尺度应与使用者的心理尺度相结合,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然而,建筑有史以来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常常忽略了这个要求。 为此盖里-“我将房子分成小房间,每一件都想象成现实独立的实体,如同一个小村庄。” 即整个建筑是由多个不同形态的个体组合而成,而这些个体单元都对应一个主要的房间,这个房间就被称为“单一空间”。上面的图片分别是中庭空间、展示空间。由这些图片可以了解到在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中,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空间,这些空间让人激动、慨叹、停留、思考。室内的采光很充足,却也不影响展示

7、的空间的功能使用,反而能够让参访者更加愉快参看展示品。同时,盖里对光的运用加深了空间对参访者的印象。【展厅分布】永久性作品展厅临时性作品展厅精选当代艺术家作品展厅【流线组织】1 水平流线一层:通过中庭将各个空间串联起来二层:通过环廊连接各个空间 三层2.垂直流线垂直空间,无非就2种,电梯和楼梯,在古根海姆博物馆中,垂直流线主要是通过衣服中庭的多部电梯和楼梯【体量生成】 【采光】在博物馆中,2层及3层各有3个陈列永久藏品的方形陈列室。它们被包围在其他用房中央。3层屋顶上3个方形大天窗正对着3层的3个陈列室,为他们提供了自然采光用。3个大天窗下连着3个小采光井,他们穿过3层陈列室将自然光引入2层的

8、陈列室内,使与室外环境完全隔离的2层陈列室依然获得了自然光线。 案例2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设计师:赖特【设计师简介】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遍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这一行已很长时间,一直工作到1959年去世,作品超过了600件。赖特以设计私人住宅而著名,其职业生涯有两段时期至为重要,一段为19001910年为其获得声誉的草原住宅的设计,一段为20世纪30年代他设计了久

9、负盛名的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以及一系列的美国风住宅。【古根海姆博物馆简介】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总部。该建筑是纽约著名的地标建筑,由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建筑坐落在纽约市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与其他任何建筑物都迥然不同,可以说外观像一只茶杯,或者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可能是因为螺旋线结构也有人说像海螺。【设计理念】赖特创造性的给出了一种新的博物馆参观方式,即观众先乘坐电梯到达博物馆的顶层,然后观众从6层楼开始沿

10、着弧形的坡道缓缓往下行走,同时展示品展示在坡道的墙面上,这很大的程度上是观众参观轻松愉快。同时,赖特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装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外观】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美术馆分成两个体积,大的一个是陈列厅,6层;小的是行政办公部分,4层。外部体形简洁明了,但简洁不简单,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作为背景的高层板式楼层给了赖特足够的尊重。【内部空间】外部的体形反映内部的空间,在现代主义的作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因此,

11、毋庸置疑,当我们看到外部体形上又下往上旋转的巨大弧形的体形,我们已经可以猜到其内部的空间必定是坡道围绕着中庭缓缓往下延伸,同时中庭的圆形玻璃顶为中庭提供了采光,提供了一个舒服的光环境。同时在展示廊道的采光是二次采光,对展示品的影响较小。【技术图纸】上面左图为剖面图,右图为首层和二层的平面图。同样,平面剖面也是比较简单,但是在简单中所反映出来的东西确实深刻的,富有人情味的,经过设计师深思熟虑之后的产物。正是因为设计师的创造性的设计,才使得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有特色,有创新。【比较】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分别是弗兰克盖里和赖特设计的。他们也是在一系列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中最为出名的博

12、物馆。其中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博物馆因为其出奇的设计构思,大胆的创新设计在经济方面,许许多多的参访者来到毕尔巴鄂仅仅是为了参观古根海姆博物馆,为该市创造了不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让该市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在空间方面,内部的空间复杂多变可以提供多种视觉体验,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缺点方面,我个人认为是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费用较大。但是,瑕不掩瑜,毋庸置疑毕尔巴鄂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师成功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无论是从体型,空间,平面都是很简洁的,然而它反映出来的内容却是丰富的,饱满的。然而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弧形的坡道的展示却是让参观者轻松了不少,然而展示空间应该是可以让人停留下来思考,交

13、流的。况且当人站在坡道上的时候,身体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看展示品的时候不是很舒服。这也是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最大缺点。案例3 苏州博物馆 设计师:贝聿铭【设计师简介】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

14、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1960年建立,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博物馆选址】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选址大胆显赫,又蕴涵深刻。阴影部分为博物馆选

15、址【设计理念】“中而新,苏而新”是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贝聿铭被评为现代主义的最后一任大师。就苏州博物馆而言,贝聿铭用了现代主义的手法,通过玻璃,木材,混凝土等材料以及贝聿铭常用的设计手段比如几何形体、通透的玻璃幕墙、多边形窗户、玻璃顶配金属遮光条采光、园林式庭院等将中国传统建筑、苏州传统建筑、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现代主义的手法演绎,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中式风格建筑。【建筑外观】 左图为苏州博物馆入口,除入口外,因为沿街的关系因此在沿街立面上采取的是用围墙封闭,这也是江南园林的常用手段,在建筑色彩上,苏州的传统建筑色彩为“白+黑”,苏州博物馆的色彩为“白+灰“,降低了颜色的对比度,是建筑不像传统建筑那

16、样显眼。为了与周围的建筑取得协调,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层数大多为一层加地下室,少数为二层加地下室,最高处的高度只有16米。在白色的墙面上有竖向和横向划分和六角形窗洞分别是取了中国传统建筑梁架结构和框景的意向。在建筑主体上,贝聿铭采取的是中国传统坡屋顶和现代主义的几何体处理手法,同时将传统的坡屋顶又有了新的创新,通过玻璃、混凝土、钢材、金属条设计的现代坡屋顶,同时又表达出传统的那种意境。通过这样的处理,让参访苏州博物馆的游客在体会到中国传统的那种意境的同时,又可以体会到现代建筑所带来的那种明快、简洁。体会到建筑是在一脉发展下去的,它不是跳跃的,停止的。【内部空间】左图为大厅,这个大厅连接东、西两侧的

17、展厅,且全透明的玻璃窗外是苏州博物馆的山水园林区。是整个博物馆中很重要的部分。大厅空间内部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几何体所产生的图案,各种材料的结合,在杂乱中又显示出一种秩序感,是整个博物馆重要的组织空间这两张图片是东西的连廊,连廊在贝聿铭的处理下变得丰富多彩,意境深远。东西连廊,所采用的建筑元素为:实墙面、采光的玻璃坡屋顶、金属遮光条、六角形窗。同时,贝聿铭打造的这个空间里面又充满了文人气息。下图的廊道取意为“高山流水”,让廊道的意境变得更加的深远同时又充满着现代气息。 内部空间在满足了展示品的特殊采光要求的同时,在整个展区内部大量自然采光,采用的是天窗采光和六角形的窗洞采光。玻璃同时又将内部空间与

18、外部空间融合在一起,互相渗透。在建筑形式方面,达到了内部与外部的统一。【功能分区、轴线关系】 【流线组织】【中国古典园林的应用】入口的圆洞 框景移步换景 借景成画高山流水案例4 大阪飞鸟博物馆 设计师:安藤忠雄【设计师简介】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正因为此,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 擅长使用混凝土、木等材料,使用传统几何形体以及对光的理解与运用。主张建筑应该与自然和谐统一。 95年获得普利兹克奖。 【博物馆简介】飞鸟博物馆位于大阪一处古墓冢众多的山林中。之所以命名为飞鸟,是因为周边的200处日本飞鸟时代的古

19、墓遗址。使用抽象简洁的大台阶和景观塔,为参观者提供观赏周围环境全景的场所。两者作为室外空间的制高点形成对比,具有强烈的纪念性效果。 【设计理念】“飞鸟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该博物馆的主要功能用途是用来展示日本在飞鸟时代的墓葬品以及与墓葬相关的东西。同时,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一个“墓”的主题博物馆,因此安藤忠雄围绕墓的主题。包括建筑平面、建筑体量、内部空间、展示品。【总平面】由总平面来看,总平面几乎被大踏步全部覆盖掉,比较显眼的是位于平台上的3个方块。基地的左边为停车场和主要人流来源。从体型上看,总平面的主要来自于日本大阪仁德天皇陵。可以看出来,安藤忠雄的飞鸟博物馆平面与日本日本大阪单板仁德天皇陵有相似之处。同时,之所以采用大踏步,一方面是为了顺应地形的起伏与地形结合起来,另外的一方面则是,整个建筑不突出,从而让参观者更好的体会到墓葬区的气氛。日本大阪仁德天皇陵【建筑外观】 大踏步透视图鸟瞰图 入口飞鸟博物馆的入口都设计的比较小气,不像其他大师所做博物馆那样,可以让你一眼就找出入口在哪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