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_第1页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_第2页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_第3页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_第4页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CSSD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2016-5-112016-5-1124CSSDCSSD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1235消毒隔离意义与概念消毒隔离意义与概念消毒、灭菌基本方法消毒、灭菌基本方法隔离的管理隔离的管理无菌物品的管理无菌物品的管理学习内容学习内容3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 一、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严一、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路线采用强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路线采用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严格区分无菌物品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消、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

2、消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志,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用。4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二、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必须熟练掌握二、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的方法程序和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围。5 三、消毒供应中心工人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三、消毒供应中心工人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 四、消毒供应中心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

3、、四、消毒供应中心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缝、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霉点、裂缝、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内物体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除。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6 五、无菌物品发送、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五、无菌物品发送、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和专职人员。 六、送回供应室的医疗器械,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后再洗六、送回供应室的医疗器械,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后再洗净擦干,经高压蒸气灭菌后备用。净擦干,经高压蒸气灭菌后备用。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7 七、下收下送配有专人

4、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发送、污染七、下收下送配有专人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发送、污染物品的接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物品的接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毒液擦拭下送车,每周用消毒液彻底擦拭。毒液擦拭下送车,每周用消毒液彻底擦拭。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8八、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八、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消毒技术规范执行。使用时必须进行执行。使用时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工艺监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必须每锅进行测必须每锅进行, ,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细记录,资料保存3 3年。年。消毒隔

5、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9 九、已灭菌物品应立即存放于无菌间。无菌室应干燥通风九、已灭菌物品应立即存放于无菌间。无菌室应干燥通风,排气扇向外排风,室内、柜内清洁,无积灰。,排气扇向外排风,室内、柜内清洁,无积灰。 十、进入无菌室前要洗手、戴口罩、更衣换鞋。十、进入无菌室前要洗手、戴口罩、更衣换鞋。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10 十一、无菌物品接收时,应检查无菌包标记是否完整、十一、无菌物品接收时,应检查无菌包标记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燥。包布是否清洁干燥。 十二、灭菌合格物品必须有明确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十二、灭菌合格物品必须有明确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专室专柜存放,并且有效期不得超过七天。过期或有专

6、室专柜存放,并且有效期不得超过七天。过期或有污染可疑的必须重新灭菌。污染可疑的必须重新灭菌。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11 十三、无菌室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每次十三、无菌室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每次6060分钟,并分钟,并有记录。有记录。 十四、供应室室内组装间、无菌间必须每月做空气十四、供应室室内组装间、无菌间必须每月做空气监测一次;各区域的物表、工作人员的手必须每月监测一次;各区域的物表、工作人员的手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录,资料保存3 3年备查。年备查。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124CSSDCSSD消毒隔离制度

7、消毒隔离制度1235消毒隔离意义与概念消毒隔离意义与概念消毒、灭菌基本方法消毒、灭菌基本方法隔离的管理隔离的管理无菌物品的管理无菌物品的管理学习内容学习内容13 十五、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十五、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室单独存放,并严格按照装后,方可进入无菌室单独存放,并严格按照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实施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实施管理。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14 医院感染工作涉及面广,哪一个工作环节做不到位,医院感染工作涉及面广,哪一个工作环节做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它不仅影响患者的安危、医务人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它不仅影响患者的安危

8、、医务人员的健康、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而且员的健康、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造成严重的社在某种程度上还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造成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会不良影响。 消毒隔离是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预防院内感染重要的消毒隔离是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预防院内感染重要的行之有效的基础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行之有效的基础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消毒隔离的意义消毒隔离的意义1520082008年年9 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 9名患名患儿发生院感,儿发生院感,8 8人死

9、亡。人死亡。19981998年年4-54-5月,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的手术后伤口感染月,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的手术后伤口感染事件。共事件。共 发现伤口龟分支杆菌感染病人发现伤口龟分支杆菌感染病人166166例,其中妇产例,其中妇产科科138138例,外科(包括儿科)例,外科(包括儿科)2828例例。案例分享案例分享16 医院消毒医院消毒: :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所包含意义所包含意义1 1、处理的重点目标是病原微生物。、处理的重点目标是病原微生物。2 2、处理后的物品不再具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保护暴露人、

10、处理后的物品不再具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保护暴露人群免受感染。群免受感染。3 3、处理过的物品可能仍然存在微生物、处理过的物品可能仍然存在微生物 概念概念17 消毒作用水平消毒作用水平: :是指消毒、灭菌方法杀灭微生物的种类和作是指消毒、灭菌方法杀灭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下述四类:用的大小。可分为下述四类:概念概念消毒作用水平消毒作用水平低效消毒低效消毒中效消毒中效消毒灭菌灭菌高效消高效消毒毒18 消毒合格消毒合格: :在医院消毒中消毒后媒介物携带的微生在医院消毒中消毒后媒介物携带的微生物等于或少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若能使人工污染的微生物等于或少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若能使人工污染的微生物减少

11、物减少99.9%99.9%或使消毒对象上污染的自然微生物减少或使消毒对象上污染的自然微生物减少90%90%,则为消毒合格,则为消毒合格。概念概念19根据物品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茵消毒、灭茵方法方法 根据污根据污染微生物的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种类和数量选择消毒、选择消毒、灭菌方法和灭菌方法和使用剂量使用剂量 根据消毒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选择消毒方法法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20 灭菌: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媒介物携带的一切微生物的过灭菌: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媒介物携带的一切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程。包括致病微生物

12、和非致病微生物, ,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抱子。菌抱子。 所包含意义:所包含意义: 1 1、灭菌是个绝对概念,灭菌后的物品上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灭菌是个绝对概念,灭菌后的物品上不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生物。 2 2、灭菌处理后的物品可以直接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灭菌处理后的物品可以直接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概念概念214CSSDCSSD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1235消毒隔离意义与概念消毒隔离意义与概念消毒、灭菌基本方法消毒、灭菌基本方法隔离的管理隔离的管理无菌物品的管理无菌物品的管理学习内容学习内容22 物理消毒灭菌方法:物理消毒灭菌方法: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煮沸消毒、流动蒸汽、

13、煮沸消毒、流动蒸汽消毒、干热灭菌、消毒、干热灭菌、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电离辐射灭菌、臭氧消毒、电离辐射灭菌、微波消毒、等离子体灭菌。、微波消毒、等离子体灭菌。 化学消毒灭菌方法:化学消毒灭菌方法: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低温甲醛蒸汽灭、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过气乙酸消毒灭菌、过氧化氢菌、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过气乙酸消毒灭菌、过氧化氢消毒、消毒、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酸性氧化电位水。、酸性氧化电位水。 消毒与灭菌方法消毒与灭菌方法23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 1、凡是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灭菌,务

14、使其灭菌指数达到、凡是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灭菌,务使其灭菌指数达到106106。 2、凡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凡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要求消毒指数达到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要求消毒指数达到103103上,即对试上,即对试验微生物的杀灭率验微生物的杀灭率9999。90%90%,对自然污染的微生物杀灭率,对自然污染的微生物杀灭率90%90%。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效消毒,需采用高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效消毒,

15、需采用高效消毒方法消毒。而另一些则要求低一些,例如便器、卫生效消毒方法消毒。而另一些则要求低一些,例如便器、卫生洁具等用中效消毒方法即可。洁具等用中效消毒方法即可。24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3 3、凡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凡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时,必须针对污染微生物的种类例如,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时,必须针对污染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选用有效

16、的消毒方法。 25根据物品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茵消毒、灭茵方法方法 根据污根据污染微生物的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种类和数量选择消毒、选择消毒、灭菌方法和灭菌方法和使用剂量使用剂量 根据消毒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选择消毒方法法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26(1 1)对受到致病性芽胞菌、真菌抱子和抗力强、危险程)对受到致病性芽胞菌、真菌抱子和抗力强、危险程度大的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或灭菌法。度大的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或灭菌法。(2 2)对受到致病性细菌和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对受到致病性细菌和真菌、亲水病毒、

17、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的物体,选用中效以上的消毒法。原体、衣原体污染的物体,选用中效以上的消毒法。(3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法。效或低效消毒法。(4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因子的)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因子的使用剂量。使用剂量。(5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处理剂)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处理剂量和延长消毒时间。量和延长消毒时间。27根据物品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茵消毒、灭茵方法方法 根据污根据污染微生物

18、的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种类和数量选择消毒、选择消毒、灭菌方法和灭菌方法和使用剂量使用剂量 根据消毒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选择消毒方法法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28(1 1)耐高温、耐湿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耐湿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或干热灭菌。(2 2)怕热、忌湿和贵重物品,应选择甲醛或环氧乙烷)怕热、忌湿和贵重物品,应选择甲醛或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灭菌。气体消毒。灭菌。(3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灭菌剂。(4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

19、滑表面)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应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应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29 凡受到感染症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血液、污染凡受到感染症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血液、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使用前再按物品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使用前再按物品污染后危险性的种类,选择合理的消毒、灭菌方法进污染后危险性的种类,选择合理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行消毒或灭菌。消毒程序消毒程序30 (1 1)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热力灭菌:干热灭

20、菌时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防止爆炸事故及操作人员的灼伤事故。防止爆炸事故及操作人员的灼伤事故。 (2 2)紫外线、微波消毒:防止对人的直接照射。)紫外线、微波消毒:防止对人的直接照射。 (3 3)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止有毒消毒气体的泄)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止有毒消毒气体的泄漏,经常检测消毒环境体的浓度,对环氧乙烷气体灭漏,经常检测消毒环境体的浓度,对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技应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中气菌技应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中气 (4 4)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止过敏和对皮肤粘膜)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止过敏和对皮肤粘膜的伤害。的伤害。 (5 5)处理锐利器械应避免对人损伤。)处理锐利器

21、械应避免对人损伤。消毒、灭菌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消毒、灭菌工作中的自我保护31目录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压力蒸汽灭压力蒸汽灭菌菌液体化学消毒剂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使用注: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详细讲解注: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详细讲解324CSSDCSSD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1235消毒隔离意义与概念消毒隔离意义与概念消毒、灭菌基本方法消毒、灭菌基本方法隔离的管理隔离的管理无菌物品的管理无菌物品的管理学习内容学习内容33隔离隔离 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22、所包含意义所包含意义 1 1、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以达到控制传染方,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扩散。的。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扩散。 2 2、保护医务人员,减少职业暴露。、保护医务人员,减少职业暴露。 3 3、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341 1、在新建、改建与扩建时,建筑布局应符合医院卫、在新建、改建与扩建时,建筑布局应符合医院卫生学要求,并应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区域划分

23、生学要求,并应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区域划分应明确、标识清楚。应明确、标识清楚。2 2、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隔离预防制度并实施。,制定隔离预防制度并实施。3 3、隔离的实施应遵循、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标准预防”和和“基于疾病传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播途径的预防”原则。原则。隔离的管理要求隔离的管理要求35 4 4、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严格区分无菌区、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生活区,路线采用强制通过的方式,、清洁区、污染区、生活区,路线采用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严格

24、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不准逆行。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消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水操作不逆行。消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明显标志,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5 5、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物品、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的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隔离的管理要求隔离的管理要求366、供应室内

25、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缝、供应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缝、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一次,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7 7、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职人员。隔离的管理要求隔离的管理要求37 8 8、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为其提、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为其提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正确掌握常传染病的传播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正确掌握常传染病的传播途

26、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熟练掌握操作规程。途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9 9、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应符合、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应符合WS/T 313.WS/T 313. 10 10、隔离区域的消毒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隔离区域的消毒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隔离的管理要求隔离的管理要求38 1 1、应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因人员、应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因人员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污染。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污染。 2 2、根据建筑分区的要求,设立生活区、去污区(黄、根据建筑分区的要求,设立生活区、去污区(黄色)、检查包装区(蓝色)、灭菌物品存放区(绿色色)、检查包

27、装区(蓝色)、灭菌物品存放区(绿色)四区,进入每区都设有缓冲间(带),用于洗手及)四区,进入每区都设有缓冲间(带),用于洗手及更换个人防护用品、换鞋、着装等。更换个人防护用品、换鞋、着装等。 3 3、透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透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 4 4、执照、执照WS/313WS/313的要求,配备合适的手卫生设施。的要求,配备合适的手卫生设施。隔离要求隔离要求391 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防措施。2 2、特殊污染器械应有隔离标志,特殊感染器械与物品应、特殊污染器械应有隔离标志,特殊感染器械与物品应装入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被装入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染疾病类型。被朊毒体污染的器械应直接焚烧处理。下收下送工作结朊毒体污染的器械应直接焚烧处理。下收下送工作结束,车辆分别消毒处理,分别放置。束,车辆分别消毒处理,分别放置。隔离原则隔离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