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案(区级公开课)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案(区级公开课)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七册第545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最终找到运算律的本质,教给学生探索规律的数学思想方法。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运算律的不同本质。教学准备:ppt课

2、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老师说一个词,你们把 它倒过来说一遍,比如,我说“喜欢”你们就说“欢喜”,会说吗?好,现在开始:“蜂蜜”(生:蜜蜂)意思变了,是吧。接着来,声音响亮些!“我爱你”(生:你爱我);“柳暗花明”(生:明花暗柳);“我为人人”(生:人人为我)。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些词语颠倒以后意思差不多,有些词语就会出现完全不同。那数学上如果数字这样颠来倒去会怎样呢?准备好了吗?上课一、故事引入德国有个著名的大数学家叫高斯,他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456100? 当其他小朋友们都在按照题目的要求把数字一个一个地相加的时候,高

3、斯已经能报出了正确答案。 同学们想知道高斯是怎么在很短的时间里计算出来的吗?学完今天的知识你一定会有启发的。【设计意图:故事引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极大兴趣和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教学加法交换律。1、引导观察,发现问题。课间同学们正在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电脑出示第54页的例题图的一部分,提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我们挑两个来解决一下。【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后继探究的学习材料,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出示: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列式计算出结果

4、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追问:还可以怎么列式?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完成板书:17+28 =45(人)这两个算式得数相等,而且都表示跳绳人数,所以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28+17=17+282、枚举归纳,积累感知。像这样的算式,你能再列举一些吗?(学生列举,挑几个板书),说得完吗?这些算式你们是怎么写出来的。板书: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那你们的意思是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只是大家的猜想,我们还要验证。来,算一算。看来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3、个性创造,构建模型。怎样简洁地表达这个规律?学生自由说优化:在数学上,通常用字母表示公式或规律。同学们,我们

5、发现的这种规律存在于哪种运算中?(加法),特点是一一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所以我们称它为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式就是a+b=b+a我们一起来玩对口令游戏63+35=35+() a+12=12+()13+()=178+() ()+98=()+56X + Y =( )+( )【设计意图:本环节能紧密围绕并运用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规律,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整个过程,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模仿中理解,在探索中发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括能力。】4、联系旧知,简单应用。师:这个规律其实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你们记得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吗?师:对了,在加法竖式验算时,我们常常交

6、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来进行验算,利用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5、学法指导,促进迁移。刚才我们研究加法交换律时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这些步骤,其实这也是我们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想不想用这种方法自己来研究一个新的规律。【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并总结数学思想与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三、学法迁移,探索加法结合律。1、大屏幕出示完整的例题图,同时出示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要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引导得出两种方法。(如果有学生列式其他算式正

7、确的给与肯定,练习第一题说完再讲)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8+17)+23 28+(17+23)=45+23 =28+40=68(人) =68(人)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也相同,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组成一个等式。板书(28+17)+23=28+(17+23)3、再来看看这两组算式,他们的结果相等吗?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拿出研究单,小组完成:你能模仿黑板上的算式再写几个吗? 这些算式有规律吗?你能简洁地表达这个规律吗?试着用语言来描述这个规律。学生讨论以后汇报。谁能再完整地说说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揭示: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加,再

8、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板书:(a+b)+c=a+(b+c)对口令游戏47+(30+8)=(X+Y)+Z =(74+49)+51=67+ (33+48) =同学们,你们真厉害,自己发现了加法运算中的两个运算律,为自己精彩的表现鼓鼓掌,谁来说一说,这两个运算律有什么不一样?那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板书: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和交流,自主研究加法结合律并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样,既渗透了“猜想、验证、建模”的数学理性思想,又发展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四、巩固练习习题纸 闯关大比拼一、下面的算

9、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76181876( ) 2418585241( )316719311967( )56722856(7228)( )416539145(4139)(65145)()24427658(2476)(4258)()仔细观察最后两个等式,你更愿意算哪一边的算式?为什么?指出:数学上经常用“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设计意图:紧扣运算律的本质特点来判断,围绕“变与不变”这一关键点,在对比中更深层次地认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本质的不同,从而将之知识内化。并通过观察,初步感知运算律的作用和价值,为下节课的简便计算埋下伏笔。】二、判断 (1)253AA253运用

10、了加法交换律。 ( )(2)1397525139(7525)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3)147(B53)(14753)B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4)18-6+218-(62)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 )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思维含量,学生在观察辨析中比较,在思考对比中升华,促进学生灵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三、小小数学家现在你们知道高斯是怎么算的吗?12345678910 ?12345678100? 【设计意图:回扣上课开始的高斯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两个运算律的价值,体验数学家的解题过程,得到成功的体验。】五、课堂总结。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回顾所学的运算律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这些运算律的?六、课后拓展你能运用学过的运算律使下面计算更简便吗?55+36+64 118+75+82【设计意图:及时总结、巩固所学知识,重视学法总结。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作好了铺垫】板书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