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消防知识培训_第1页
新员工消防知识培训_第2页
新员工消防知识培训_第3页
新员工消防知识培训_第4页
新员工消防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消于始,防于未“燃”引引 言言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要知道: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火灾的元凶或受害者。 消防,一是火灾的预防,二是灭火。对此,人们都应该有所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常识,做到防患于未燃,增强抗御火灾的能力。防火意识不强,缺乏防火常识或者存在疏忽大意,侥幸麻痹等心理,是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央视新大楼火灾 2009年2月9日20时27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京广桥附近中央电视台新址在建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发生特大火灾,造成1名消防队员牺牲,5名消防队员受伤,着火的是央视主体大楼北侧的配楼“北京文化东方酒店”酒店高约一

2、百五十九米。原因是承包商违规燃放烟花引起,专家评估这场火灾造成的损失达7至8个亿,还不包括正在装修的300多间客房和商铺。2吉林禽业公司大火 2013年6月3日,吉林德惠市一家禽业公司发生火灾,造成121人遇难。发生火灾时三个生产车间内仅一处安全逃生门开启,多数人永远躺在了与外界仅一门之隔的消防通道上。1 1、了解消防基础知识、了解消防基础知识2 2、了解消防基本法律法规、了解消防基本法律法规3 3、掌握防火检查的方法和内容、掌握防火检查的方法和内容4 4、掌握扑灭初起火灾的理论知、掌握扑灭初起火灾的理论知 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识和实际操作能力5 5、掌握火场逃生基本方法、掌握火场逃生基本方法培训

3、提纲一、消防基础知识一、消防基础知识消防工作概述消防工作概述消防基础知识消防基础知识火灾的分类火灾的分类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火灾分类火灾分类(GB/T4968-2008)根据)根据火灾中可燃物的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六类类型和燃烧特性分六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木材、纸木材、纸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汽油、沥青汽油、沥青C类火灾类火灾:气体火灾:气体火灾-煤气、天然气煤气、天然气D类火灾:金属火灾类火灾:金属火灾-镁、钾镁、钾E类火灾:带电火灾类火灾:带电火灾-大型机电设备大型机电设备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类火

4、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 动物油脂动物油脂根据根据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四类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四类 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消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燃烧的定义: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的现象。

5、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过程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燃点: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 如果燃烧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了控制,由此造成的灾害,就叫做火灾。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 A、防火的基本措施 控制可燃物 隔绝助燃物 消除着火源 阻止火势蔓延 B、灭火的基本原理 冷却灭火(破坏着火源、降低温度) 窒息灭火(降低助燃物浓度) 隔离灭火(隔离可燃物) 化学抑制灭火(如干粉灭火剂) 燃烧的三要素燃烧的三要素灭火的基本方法灭火的基本方法燃烧的产物燃烧的产物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一氧化碳在空气中

6、的含量达到1%时,人吸气时,人吸气数次后失去知觉,经数次后失去知觉,经12分钟可中毒死亡分钟可中毒死亡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时,人会感到缺氧,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时,人会感到缺氧,达到达到8.5%以上时,感到呼吸急促困难头痛、以上时,感到呼吸急促困难头痛、浑身乏力,严重窒息以致死亡浑身乏力,严重窒息以致死亡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对人的呼吸道的粘膜和眼睛的角膜有刺激,对人的呼吸道的粘膜和眼睛的角膜有刺激,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0.05%时,人在短时间内时,人在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有生命危险氮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 遇水可形成硝酸,对呼吸器官产生强烈刺激遇水可形成硝酸,对

7、呼吸器官产生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轻则胸闷、咳嗽,重则昏迷、和腐蚀作用,轻则胸闷、咳嗽,重则昏迷、肺水肿肺水肿二、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法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

8、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第四章灭火救援第四章灭火救援第四十四条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 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

9、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六十八条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三、消防器材三、消防器材常见的灭火器材常见的灭火器材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手提式CO2灭火器灭火器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喷嘴软管压把筒身压力表保险栓 ABC干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铵盐, 可以有效扑灭各种固体、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 BC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可用于扑灭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干粉灭火器介绍干粉灭火器介绍检查

10、灭火器压力表是否正常。提起灭火器提把迅速赶往火场,路上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下。拆除铅封,拔掉保险栓。站在上风口。手持喷嘴。压下灭火器压把,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检查灭火器压力表是否正常。还应检查喷管无堵塞提起灭火器提把迅速赶往火场,路上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下。拆除铅封,拔掉保险栓。站在上风口。距离火源5米左右手持喷嘴。压下灭火器压把,对准火焰根部扫射。扑救液体火灾时不能对准液面喷射,防止液体四溅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主要依靠隔绝氧气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平常以液态形式存于钢瓶

11、内,使用时应液体迅速气化吸收热量,可使周围温度迅速降低到-78.5摄氏度左右。所以应手持喷管柄处,戴手套防止冻伤。应及时通风,防止窒息。CO2灭火器介绍灭火器介绍消火栓报警按钮消栓软管及卷盘消栓枪头消栓水带消防球阀出水接口 室内消火栓是设置在建筑物内的主要消防灭火设施, 消火栓内水带长度一般为25米 使用消火栓灭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室内消火栓介绍室内消火栓介绍1、打开消火栓门,、打开消火栓门,按下内部火警按钮按下内部火警按钮(按钮是报警和启(按钮是报警和启动消防泵的)。动消防泵的)。2、一人接好枪、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奔向起头和水带奔向起火点。火点。3、另一人接好、另一人接好水带和阀门口。水带和阀

12、门口。4、逆时针打开阀、逆时针打开阀门水喷出即可。门水喷出即可。注:缓慢开启,防注:缓慢开启,防止水锤现象止水锤现象室内消火栓使用方法室内消火栓使用方法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手动报警按钮手动报警按钮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感烟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是对可见或不可见的烟雾粒子进行响应,适用于建筑内部空间的早期火灾探测,发生火灾后自动向大厦中控室报警感温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感温式火灾探测器是对温度升高时所响应的探测器,它是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以达到报警的目的消防喷淋头消防喷淋头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发生火灾时,温度达到68(红色

13、)自动爆裂喷水,保护直径约3.6米,适用于火灾初期的补救绿色喷淋头动作温度为93 适用于厨房等高温场所消防器材消防器材疏散装置疏散装置当发生火灾时通常会伴有停电当发生火灾时通常会伴有停电等现象,消防应急灯是一种自动充等现象,消防应急灯是一种自动充电的照明灯,当发生火灾或停电时,电的照明灯,当发生火灾或停电时,消防应急灯会自动工作照明,指示消防应急灯会自动工作照明,指示人们安全通道和出口的位置,以免人们安全通道和出口的位置,以免疏散人群找不到安全出口疏散人群找不到安全出口。 消防应急照明消防应急照明消防器材消防器材疏散装置疏散装置安全出口即各种公共场合的逃生出口。安全出口是人员密集场所的一个重要

14、安全设施,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人员密集场所中的所有人员主要通过各个安全出口迅速逃离事故现场,实施救援的人员也主要通过安全出口进入事故现场营救受困者或者抢救财产。因此保证安全出口畅通是防止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措施。而安全出口灯是人员识别安全出口的一种标识灯;安全出口灯安全出口灯消防器材消防器材疏散装置疏散装置紧急疏散标示牌和消防应急紧急疏散标示牌和消防应急灯一样是一种自动充电的照灯一样是一种自动充电的照明灯,当发生火灾或停电时,明灯,当发生火灾或停电时,紧急疏散标示牌会自动工作紧急疏散标示牌会自动工作发光,指示人们安全通道和发光,指示人们安全通道和出口的位置出口的位置疏散指示灯疏散指示灯四、防火

15、检查四、防火检查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61号令号令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简称“61号令”第二十五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三)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四)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五)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六)其他消防安全情况。四、防火检查四、防火检查常见的火灾隐患常见的火灾隐患

16、1.1.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布局不合理2.2.建筑物结构和耐火等级不符合防火规范建筑物结构和耐火等级不符合防火规范3.3.建筑物的内部装修不符合要求建筑物的内部装修不符合要求4.4.火源、热源、电源距可燃物较近火源、热源、电源距可燃物较近5.5.禁火区内有火源禁火区内有火源6.6.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置不符合要求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置不符合要求7.7.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操作工种人员不具备消防常识,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操作工种人员不具备消防常识,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8.8.接触危险品的人员未经消防培训接触危险品的人员未经消防培训9.9.消防水源不足消防水源不足防火检查防火

17、检查常见的火灾隐患常见的火灾隐患10.10.未配备灭火器材或消防器材缺乏及损坏未配备灭火器材或消防器材缺乏及损坏11.11.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12.12.占用防火间距占用防火间距13.13.在工作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在工作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 14.14.易燃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包装不符合规定,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易燃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包装不符合规定,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15.15.消火栓、自动喷淋及自动报警系统等消火栓、自动喷淋及自动报警系统等设施不符合要求设施不符合要求16.16.缺少防火制度和相应措施缺少防火制度和相应措施1

18、7.17.电气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所不相适应电气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所不相适应18.18.安全疏散出口少,消防通道不符合规定或堵塞,无疏散标志安全疏散出口少,消防通道不符合规定或堵塞,无疏散标志 不得靠近易燃物防火检查内容防火检查内容火源、热源、电源距可燃物较火源、热源、电源距可燃物较近近纸、棉等物品的燃点低,长时间纸、棉等物品的燃点低,长时间靠近物品,会发生自燃靠近物品,会发生自燃纸的燃点为纸的燃点为130130 棉的燃点为棉的燃点为150150 防火检查内容防火检查内容不得乱拉乱接电线建筑物的内部装修不符合要求建筑物的内部装修不符合要求私拉乱接电线会造成电气设备超负私拉乱接电线会造成电气设备超

19、负荷运载,使电线发热,导致电线短荷运载,使电线发热,导致电线短路,产生火花发热起火路,产生火花发热起火防火检查内容防火检查内容占用防火间距占用防火间距防火间距是指相邻两栋建筑物之间,保持适应火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和降低火灾时热辐射的必要间距。不得占用防火间距防火检查内容防火检查内容不得占用、堵塞疏散通道消防通道不符合规定或堵塞消防通道不符合规定或堵塞消防通道是指消防人员实施营救和被困人员疏散的通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条有下列

20、行为之一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2)损坏损坏、挪用、挪用或擅自拆除、停用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器材的、器材的防火检查内容防火检查内容不得挪用消防设施、器材五、初起火灾扑救五、初起火灾扑救火灾燃烧阶段火灾燃烧阶段初起阶段 发展阶段 猛烈阶段下降阶段熄灭阶段 初起火灾扑救初起火灾扑救为什么要扑救初起火灾为什么要扑救初起火灾1、扑救的好时机:初起阶段的火灾,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热辐射不强烟气流动缓慢,燃烧速度不快,如发现及时,方法得当,用较少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具就能扑灭。2、减少火灾损失:根据统计资料表明,1/3的案例中消防队到达现场时火灾已经燃烧10分钟以上。此时火灾有61

21、.2%已经处于发展阶段或猛烈燃烧阶段。为减少火灾损失,单位与个人应组织力量,扑救处起火灾。初起火灾扑救初起火灾扑救扑救火灾的原则扑救火灾的原则报警早、损失少报警早、损失少 报警应沉着冷静,及时准确:简明扼要的报出起火部门和部位、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如果拔叫119火警电话,还必须讲清楚起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报警电话号码,同进派人到消防车可能来到的路口接应,并主动及时的介绍燃烧的性质和火场内部情况,以便迅速组织扑救。 边报警,边扑救边报警,边扑救 在报警同时,要及时扑救初起火,在初起阶段由于燃烧面积小,燃烧强度弱,放出的辐射热量少是扑救的有利时机,只要不错过时机,可以用很少的灭火器材,如一桶黄

22、砂,或少量水就可以扑灭,所以,就地取材,不失时机地扑灭初起火灾是极其重要的。 先控制,后灭火先控制,后灭火 在扑救火灾时,应首先切断可燃物来源,然后争取灭火一次成功。 先救人,后救物先救人,后救物 在发生火灾时,如果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人和物相比,人是主要的,应贯彻执行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先救人后疏散物资。 防中毒,防窒息防中毒,防窒息 在扑救有毒物品时要正确选用灭火器材,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必要时要佩戴面具,以防中毒或窒息。 听指挥,莫惊慌听指挥,莫惊慌 平时加强防火灭火知识学习,并积极参与消防训练,才能做到一但发生火灾不会惊慌失措。初起火灾扑救初起火灾扑救扑救火灾的原则扑救火

23、灾的原则“是火三分烟,是烟三分毒”,火场上,大部分人往往并非直接被火烧死,而是被火灾中产生的浓烟熏晕或熏死,丧失求生机会。因此,要想火灾求生,更重要的是学会防烟、学会自救逃生。六、疏散逃生六、疏散逃生逃生方法逃生方法 冷静冷静 面对浓烟烈火,首先要保持镇静,准确判断危险地点和逃生方向,迅速决定逃生的办法。 疏散逃生疏散逃生逃生方法逃生方法果断逃生。在迅速逃离火场时,要注意随手关门,无论是在房间,还是楼梯间,都要人离门关,这样可以控制火势和延长逃生时间。疏散逃生疏散逃生逃生方法逃生方法逃生时,要用湿毛巾、布或防毒面具等蒙住口鼻过滤烟气,减少烟气的吸入,烟气不浓时,可以俯身前行;烟气较浓时,则须匍

24、匐爬行,这样可以减少烟气对人的危害。疏散逃生疏散逃生逃生方法逃生方法冲出着火带。当逃生遇火势不猛着火地带时,我们再急也不能在毫无保护准备的情况下乱冲,否则与自跳火坑没有区别。我们可以把身体浇湿,用湿床单等物披在身上,屏住呼吸,鼓足勇气冲出着火带。疏散逃生疏散逃生逃生方法逃生方法利用自制绳索自救逃生。身处火场,当无法通过所有通道逃生时,我们可以通过自制的绳索逃生,如床单、被罩、衣物注意:应用毛巾包好手部,防止勒伤。疏散逃生疏散逃生逃生方法逃生方法避难自救。可挥动鲜艳的衣衫、毛巾等;晚上可用点燃的物品、手电等发光物,发出呼救信号。同时也可以采用向楼下扔花盆、水壶等声响大惹人注意的东西,敲打可以发出

25、较大声响的金属物品等方法,引起求援人员的注意。疏散逃生疏散逃生错误的错误的逃生方法逃生方法错误一:从进来之原路逃生错误一:从进来之原路逃生 这是人们最常见之火灾逃生行为。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之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习惯沿着进来之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进入一幢新之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之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之了解与熟悉,以防万一。 习惯心理习惯心理疏散逃生疏散逃生错误的错误的逃生方法逃生方法错误二:盲目向光亮处逃生错误二:盲目向光亮处逃生 在紧急危险之情况下,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之方向逃生。而这时之火场中,光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之逞威之处 向光心理向光心理疏散逃生疏散逃生错误的错误的逃生方法逃生方法错误三:盲目跟着别人逃生错误三:盲目跟着别人逃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