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阅微草堂笔记共15篇_第1页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阅微草堂笔记共15篇_第2页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阅微草堂笔记共15篇_第3页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阅微草堂笔记共15篇_第4页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阅微草堂笔记共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买猪长生(一)买猪长生胡胡御史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牧亭言:其里有人畜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初甚怒之,欲买而甚怒之,欲买而啖啖其肉;既而其肉;既而憬然憬然省省曰:曰:“此此殆殆佛经所谓佛经所谓夙冤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乃乃以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长生猪。后再见之,。后再见之,弭弭耳昵就,非耳昵就,非复复曩曩态矣。态矣。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中国古代中国古代一种官名一种官名养养开始开始吃吃形容醒悟形容醒悟的样子的样子大概大概往世的冤仇往世的冤仇于是于是过去,有些

2、寺院中豢养过去,有些寺院中豢养“长生猪长生猪”“”“长生长生牛牛”,以示佛门慈悲之意,好生之德。,以示佛门慈悲之意,好生之德。(mm),),耷拉。耷拉。再再(nngnng),),从前。从前。 【注释】御史:中国古代一种官名。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注释】御史:中国古代一种官名。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憬然:形容醒悟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憬然:形容醒悟的样子。夙冤:往世的冤仇。长生猪:佛教的样子。夙冤:往世的冤仇。长生猪:佛教“护生护生”被认为是功德无被认为是功德无量的。释迦牟尼在前世,曾有量的。释迦牟尼在前

3、世,曾有“舍身饲虎舍身饲虎”的壮举。过去,有些寺院中豢的壮举。过去,有些寺院中豢养养“长生猪长生猪”“”“长生牛长生牛”,以示佛门慈悲之意,好生之德。弭(,以示佛门慈悲之意,好生之德。弭(mm):):耷拉。曩(耷拉。曩(nngnng):从前。):从前。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1)初初,权谓吕蒙曰,权谓吕蒙曰(2 2)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3 3)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取一葫芦置于地(当初当初)(于是,就于是,就)(疑惑疑惑)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1)其里有人)其里有人畜畜一猪一

4、猪(2)邻叟)邻叟初初甚怒之甚怒之(3)欲买而)欲买而啖啖其肉其肉(4)此)此殆殆佛经所谓佛经所谓“夙冤夙冤”耶耶(5)乃乃以善价赎得以善价赎得(6)非)非复复曩态矣曩态矣(养养)(吃吃)(开始开始)(大概大概)(于是于是)(再再)3.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A.欲买欲买而而啖其肉啖其肉 为人谋为人谋而而不忠乎不忠乎B.B.弭弭耳耳昵就昵就 止增笑止增笑耳耳C.C.乃以乃以善善价赎得价赎得 陈康肃公陈康肃公善善射射D.D.世无不可解世无不可解之之冤冤 其反激其反激之之力力 DD 【解析】【解析】A.A.表顺承表顺承/ /表转折;表

5、转折;B.B.耳朵耳朵/ /罢了;罢了;C.C.好的,译为好的,译为“高高”/”/擅长;擅长;D.D.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4.4.用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两处)处)见邻叟辄瞋目狂吼见邻叟辄瞋目狂吼/ /奔突欲噬奔突欲噬/ /见他人则否见他人则否5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1)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2 2)后再见之,弭耳昵就,非复曩态矣。)后再见之,弭耳昵就,非复曩态矣。最初,邻居老翁对此非常生气,想把这头猪买下来杀了吃掉。最初,邻居老翁对此非常生气,想把这头猪买下来杀了

6、吃掉。后来,这头猪再见到老翁时,就耷拉着双耳靠近他,不再有往日那凶恶的样子后来,这头猪再见到老翁时,就耷拉着双耳靠近他,不再有往日那凶恶的样子了。了。6.6.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要懂得善待别人。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宽容。要懂得善待别人。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宽容。(二二)人被鱼击人被鱼击先祖有小奴,名大月,年十三四。尝随村人先祖有小奴,名大月,年十三四。尝随村人罩罩鱼河中,得一鱼河中,得一大鱼,长大鱼,长几几二尺。二尺。方方手举以手举以示示众,鱼忽众,鱼忽拨剌拨剌掉尾,击中左颊,掉尾,击中左颊,仆水中。众怪其不起试扶之则血缕浮出。仆水中。众怪其不起试扶之则血缕

7、浮出。有破碗在泥中,锋有破碗在泥中,锋铦铦如如刃,刺其太阳穴矣。刃,刺其太阳穴矣。用网捕,捕用网捕,捕差不多差不多刚,正要刚,正要给给看看(),象声词,这里),象声词,这里指鱼在人手里发出声音。指鱼在人手里发出声音。像像先是其母梦是奴为人执缚先是其母梦是奴为人执缚俎俎上,屠割如羊豕,似尚有余恨,上,屠割如羊豕,似尚有余恨,醒而醒而恶恶之,恒戒以毋与人斗。不虞乃为鱼所击。佛氏所谓夙之,恒戒以毋与人斗。不虞乃为鱼所击。佛氏所谓夙生中负彼命耶!生中负彼命耶!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切肉或切菜时),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垫在下面的砧板。厌恶厌恶 【注释】拨剌(【注释】拨剌( ):

8、象声词,这里指鱼在人手里发出声音。俎):象声词,这里指鱼在人手里发出声音。俎( ):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1)尝尝射于家圃射于家圃(2 2)方方欲行欲行(3 3)如如是再啮是再啮(4 4)如如其言其言(曾经曾经)(像像)(正正)(依照依照)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1)尝随村人)尝随村人罩罩鱼河中鱼河中(2)长)长几几二尺二尺(3)方方手举以示众手举以示众(4)方手举以)方手举以示示众众(5)锋铦)锋铦如如刃刃(6)醒而)

9、醒而恶恶之之(用网捕,捕用网捕,捕)(刚,正要刚,正要)(差不多差不多)(给给看看)(像像)(厌恶厌恶)3.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A.尝尝随村人罩鱼河中随村人罩鱼河中 尝尝射于家圃射于家圃B.B.众怪众怪其其不起不起 刺刺其其太阳穴矣太阳穴矣C.C.不虞不虞乃乃为鱼所击为鱼所击 屠屠乃乃奔倚其下奔倚其下D.D.为为人执缚俎上人执缚俎上 不虞乃不虞乃为为鱼所击鱼所击 C C【解析】【解析】A.A.曾经;曾经;B.B.代词,代小奴;代词,代小奴;C.C.竟然竟然/ /于是,就;于是,就;D.D.被。被。4.4.用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10、(限断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两处)处)众怪其不起众怪其不起/ /试扶之试扶之/ /则血缕浮出则血缕浮出5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1)尝随村人罩鱼河中,得一大鱼,长几二尺。)尝随村人罩鱼河中,得一大鱼,长几二尺。(2 2)恒戒以毋与人斗,不虞乃为鱼所击。)恒戒以毋与人斗,不虞乃为鱼所击。他曾经跟随村里人到河里网鱼,得到一条大鱼,差不多有二尺长。他曾经跟随村里人到河里网鱼,得到一条大鱼,差不多有二尺长。经常告诫他不要同人争斗,没想到竟被鱼所击中。经常告诫他不要同人争斗,没想到竟被鱼所击中。6.6.读了这个故事,你认同读了这个故事,你认同“夙生中负彼命夙生

11、中负彼命”的观点吗?的观点吗?不认同。这个童仆跌倒被碎碗刺中,纯粹是碰巧而已。不认同。这个童仆跌倒被碎碗刺中,纯粹是碰巧而已。【译文】先祖有个童仆,名叫大月,年十三四岁。他曾经跟随村里人到河【译文】先祖有个童仆,名叫大月,年十三四岁。他曾经跟随村里人到河里网鱼,得到一条大鱼,差不多有二尺长。大月刚用手举起来给众人看,里网鱼,得到一条大鱼,差不多有二尺长。大月刚用手举起来给众人看,鱼突然拨剌一声掉转尾巴,击中他的左面脸颊,(大月)向前跌倒在水中。鱼突然拨剌一声掉转尾巴,击中他的左面脸颊,(大月)向前跌倒在水中。众人对他倒地不起感到奇怪,正要把他扶起来,只见缕缕血丝浮出水面。众人对他倒地不起感到奇

12、怪,正要把他扶起来,只见缕缕血丝浮出水面。原来有一些破碗在泥中,锋利像刀刃,刺中他的太阳穴了。起先,他的母原来有一些破碗在泥中,锋利像刀刃,刺中他的太阳穴了。起先,他的母亲梦见他被人抓住捆绑在砧板上,像羊、猪般被宰割,好像还在恨恨不已。亲梦见他被人抓住捆绑在砧板上,像羊、猪般被宰割,好像还在恨恨不已。(母亲)醒后厌恶这个梦境,经常告诫他不要同人争斗。没想到竟被鱼所(母亲)醒后厌恶这个梦境,经常告诫他不要同人争斗。没想到竟被鱼所击中。佛家所谓前世中欠了它的命吧!击中。佛家所谓前世中欠了它的命吧!(三三)古人欺我古人欺我刘羽冲刘羽冲偶偶得古兵书,伏读得古兵书,伏读经年经年,自,自谓谓可将十万。可将

13、十万。会会有土寇,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列说于于州官。州官亦好事,州官。州官亦好事,使使试于一村。沟洫试于一村。沟洫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偶然偶然经过一年或若干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此指经过一年。此指经过一年。认为认为适逢,正赶上适逢,正赶上到处游说到处游说向向派派刚刚刚刚由是抑郁不自得,由是抑郁不自得,恒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古人岂欺我哉!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

14、六字。不久,发病死。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常常常常 【注释】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此指经过一年。列说:到处游说。【注释】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此指经过一年。列说:到处游说。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1)予)予谓谓菊菊(2 2)山门圮)山门圮于于河河(3 3)好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者不如乐之者(4 4)如是如是再啮再啮(认为认为)(爱好爱好)(介词,在介词,在)(像这样像这样)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1)刘羽冲)刘羽冲偶偶得古兵书得古

15、兵书(2)自)自谓谓可将十万可将十万(3)会会有土寇有土寇(4)绘图列说)绘图列说于于州官州官(5)使使试于一村试于一村(6)沟洫)沟洫甫甫成成(偶然偶然)(适逢,正赶上适逢,正赶上)(认为认为)(向向)(派派)(刚刚刚刚)3.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A.如是如是日日千百遍千百遍 谢太傅寒雪谢太傅寒雪日日内集内集B.B.人几人几为为鱼鱼 几几为为所擒所擒C.C.自自谓可将兵十万谓可将兵十万 自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大有所益D.D.刘羽冲刘羽冲偶偶得得古兵书古兵书 由是抑郁不自由是抑郁不自得得 C C【解析】【解析】A.A.名词作状语,每天名词作状语,

16、每天/ /日子;日子;B.B.成为成为/ /表被动,被;表被动,被;C.C.自己;自己;D.D.动动词,得到词,得到/ /自在,舒适。自在,舒适。4.4.用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两处)处)自练乡兵与之角自练乡兵与之角/ /全队溃覆全队溃覆/ /几为所擒几为所擒5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1)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2 2)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沟渠刚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变成鱼了。沟渠刚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

17、入村子,村民几乎变成鱼了。像这样每天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像这样每天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6.6.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刘羽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刘羽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古人没有欺骗刘羽冲。原因:情况是不断改变的,刘羽冲只会从书中照搬一些知识,不懂古人没有欺骗刘羽冲。原因:情况是不断改变的,刘羽冲只会从书中照搬一些知识,不懂得灵活运用于实际之中,只会纸上谈兵。得灵活运用于实际之中,只会纸上谈兵。【译文】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己认为【译文】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己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亲自训练乡兵跟

18、土匪强盗斗可以统领十万人马。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亲自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斗争,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他自己差点儿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得争,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他自己差点儿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得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向州官到处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向州官到处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刚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变一个村子试行。沟渠刚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变成鱼了。从此,

19、他抑郁寡欢,很不自在,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成鱼了。从此,他抑郁寡欢,很不自在,常常独自在庭院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自语说:“古人怎会骗我!古人怎会骗我!”像这样每天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像这样每天说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生病死了。生病死了。(四四)改行从善改行从善罗与贾罗与贾比比屋而居,罗富贾贫。罗屋而居,罗富贾贫。罗欲欲并贾宅,而并贾宅,而勒勒其其值值;以以售售他人,罗又他人,罗又阴阴挠之。久而益窘,不得已减值售罗。罗经营改挠之。久而益窘,不得已减值售罗。罗经营改造,土木一新。落成之日,盛筵祭神。纸钱甫燃忽狂风卷起造,土木一新。落成之日,盛筵祭神。纸钱甫燃忽狂风卷起著梁

20、上烈焰骤发,烟煤迸散如雨落。著梁上烈焰骤发,烟煤迸散如雨落。靠近,靠近,挨着挨着想要想要抑制抑制价格价格把把暗中暗中弹指间,寸椽不遗,并其旧庐弹指间,寸椽不遗,并其旧庐爇爇焉。方火起时,众手交救,焉。方火起时,众手交救,罗罗拊拊膺止之曰:膺止之曰:“顷火光中,吾恍惚见贾之亡父。是其怨毒顷火光中,吾恍惚见贾之亡父。是其怨毒之所为,救无益也。吾悔无及矣!之所为,救无益也。吾悔无及矣!”急呼贾子至,以腴田二急呼贾子至,以腴田二十亩书券赠之。自是改行从善,竟以十亩书券赠之。自是改行从善,竟以寿考寿考终。终。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选自阅微草堂笔记(ruru),烧。),烧。拍拍年高年高长寿长寿 【注释】勒:抑

21、制。爇(【注释】勒:抑制。爇(ruru):烧。寿考:年高长寿。):烧。寿考:年高长寿。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1)可汗问所)可汗问所欲欲(2 2)以以为顺流下矣为顺流下矣(3 3)而两狼之)而两狼之并并驱如故驱如故(4 4)暮)暮至至黑山头黑山头(5 5)竟竟不可得不可得(想要的东西想要的东西)(一起一起)(认为认为)(到达到达)(最终最终)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1)罗与贾)罗与贾比比屋而居屋而居(2)罗)罗欲欲并贾宅并贾宅(3)而勒其)而勒其值值(4)以以售他人售他人(5)罗又

22、)罗又阴阴挠之挠之(6)罗)罗拊拊膺止之曰膺止之曰(靠近,挨着靠近,挨着)(价格价格)(想要想要)(把把)(暗中暗中)(拍拍)3.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A.一一老河兵闻之老河兵闻之 土木土木一一新新B.B.久而久而益益窘窘 救无救无益益也也C.C.罗拊膺止罗拊膺止之之曰曰 吾恍惚见贾吾恍惚见贾之之亡父亡父D.D.罗罗与与贾比屋而居贾比屋而居 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朋友交而不信乎 DD 【解析】【解析】A.A.数词,一个数词,一个/ /副词,全;副词,全;B.B.更加更加/ /益处;益处;C.C.代词,指众人代词,指众人/ /结构助结构助词,的;词,

23、的;D.D.和,同。和,同。4.4.用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两处)处)纸钱甫燃纸钱甫燃/ /忽狂风卷起著梁上忽狂风卷起著梁上/ /烈焰骤发烈焰骤发5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1)以售他人,罗又阴挠之。)以售他人,罗又阴挠之。(2 2)弹指间,寸椽不遗,并其旧庐爇焉。)弹指间,寸椽不遗,并其旧庐爇焉。贾某想卖给别人,罗某又暗中阻挠。贾某想卖给别人,罗某又暗中阻挠。顷刻之间,(新修缮的房屋)烧得寸椽无存,就连罗某的旧住宅也一齐烧毁了。顷刻之间,(新修缮的房屋)烧得寸椽无存,就连罗某的旧住宅也一齐烧毁了。6.6.结合文本

24、,你认为罗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本,你认为罗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奸诈;知错能改。奸诈;知错能改。【译文】罗某人与贾某人比邻而居,罗家富而贾家贫。罗某人想兼并贾家的住【译文】罗某人与贾某人比邻而居,罗家富而贾家贫。罗某人想兼并贾家的住宅,却极力压低房价;贾某想把房子卖给别人,罗某又暗中阻挠。时间久了,宅,却极力压低房价;贾某想把房子卖给别人,罗某又暗中阻挠。时间久了,贾家生活更加窘迫穷困,不得已只好以低价卖给了罗某。罗某加以经营改造,贾家生活更加窘迫穷困,不得已只好以低价卖给了罗某。罗某加以经营改造,使之焕然一新。落成那天,罗某大摆宴席,祭祀神灵。当他刚点燃纸钱,忽然使之焕然一新。落成那天,

25、罗某大摆宴席,祭祀神灵。当他刚点燃纸钱,忽然刮起一阵狂风,把那纸钱卷到房梁之上,一刹那,浓烟烈焰突然而起,火星烟刮起一阵狂风,把那纸钱卷到房梁之上,一刹那,浓烟烈焰突然而起,火星烟尘崩落如雨。顷刻之间,(新修缮的房屋)烧得寸椽无存,就连罗某的旧住宅尘崩落如雨。顷刻之间,(新修缮的房屋)烧得寸椽无存,就连罗某的旧住宅也一齐烧毁了。当烈火刚起的时候,在场的人们争相扑救,罗某却拍着自己的也一齐烧毁了。当烈火刚起的时候,在场的人们争相扑救,罗某却拍着自己的胸膛阻止说:胸膛阻止说:“不用救了!刚才我在火光之中,恍惚看见贾某已过世的父亲。不用救了!刚才我在火光之中,恍惚看见贾某已过世的父亲。这是他怀着怨恨

26、的心在报复,救也无用。我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这是他怀着怨恨的心在报复,救也无用。我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罗某当即罗某当即把贾某请来,愿意送给他二十亩良田作为对贾家的补助,并写下契约。从此罗把贾某请来,愿意送给他二十亩良田作为对贾家的补助,并写下契约。从此罗某改行从善,终于得以长寿善终。某改行从善,终于得以长寿善终。(五五)义犬随行义犬随行余在乌鲁木齐,余在乌鲁木齐,畜畜数犬。数犬。辛卯辛卯赐环赐环东归,一黑犬曰四儿,恋东归,一黑犬曰四儿,恋恋随行,挥之不恋随行,挥之不去去,竟同至京师。途中,竟同至京师。途中守守行箧甚严,非余至行箧甚严,非余至前,前,虽虽僮仆不能取一物。稍近,辄人立怒啮。一日过

27、僮仆不能取一物。稍近,辄人立怒啮。一日过辟展辟展七七达坂达坂,车四辆,半在岭北,半在岭南,日已曛黑,不能全度。,车四辆,半在岭北,半在岭南,日已曛黑,不能全度。养养指辛卯年指辛卯年旧时指放逐之臣,旧时指放逐之臣,遇赦召还。遇赦召还。离开离开看护,看守看护,看守即使即使城名城名坂,山口;山岭。坂,山口;山岭。犬乃独卧岭巅左右望而护视之见人影辄驰视。至京岁余,一犬乃独卧岭巅左右望而护视之见人影辄驰视。至京岁余,一夕,中毒死。夕,中毒死。或或曰:曰:“奴辈病其司夜严,故以奴辈病其司夜严,故以计计杀之,而托杀之,而托词于盗。词于盗。”想当然矣。余收葬其骨,欲为起冢题曰想当然矣。余收葬其骨,欲为起冢题曰

28、“义犬四义犬四儿墓儿墓”。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人有人计谋计谋 【注释】辛卯:指辛卯年。赐环:旧时指放逐之臣,遇赦召还。辟【注释】辛卯:指辛卯年。赐环:旧时指放逐之臣,遇赦召还。辟展:城名。七达坂:坂,山口;山岭。展:城名。七达坂:坂,山口;山岭。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1)睨之久而不)睨之久而不去去(2 2)岂能为暴涨携之)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去(3 3)竟竟不可得不可得(4 4)悲)悲守守穷庐穷庐(5 5)身已)身已半半入入(离开离开)(最终最终)(离开离开)(困守困守)(一半一半)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29、和虚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1)畜畜数犬数犬(2)挥之不)挥之不去去(3)途中)途中守守行箧甚严行箧甚严(4)虽虽僮仆不能取一物僮仆不能取一物(5)一夕,中毒死。)一夕,中毒死。或或曰曰(6)故以)故以计计杀之杀之(养养)(看护,看守看护,看守)(离开离开)(即使即使)(有人有人)(计谋计谋)3.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A.途中守途中守行行箧甚严箧甚严 恋恋随恋恋随行行B.B.余余在乌鲁木齐在乌鲁木齐 至京岁至京岁余余C.C.非余非余至至前前 至至京岁余京岁余D.D.挥挥之之不去不去 然则天下然则天下之之事事 C C 【解析】【解析】

30、A.A.行李行李/ /行走;行走;B.B.我我/ /多;多;C.C.到;到;D.D.代词,指黑犬四儿代词,指黑犬四儿/ /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的。的。4.4.用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两处)处)犬乃独卧岭巅犬乃独卧岭巅/ /左右望而护视之左右望而护视之/ /见人影辄驰视见人影辄驰视5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1)途中守行箧甚严,非余至前,虽僮仆不能取一物。)途中守行箧甚严,非余至前,虽僮仆不能取一物。(2 2)奴辈病其司夜严,故以计杀之,而托词于盗。)奴辈病其司夜严,故以计杀之,而托词于盗。路上看守行李很严,不是我到

31、跟前,即使是童仆也不能取走一样东西。路上看守行李很严,不是我到跟前,即使是童仆也不能取走一样东西。奴仆们厌恶它守夜严厉,所以用计杀了它,而借口于盗贼。奴仆们厌恶它守夜严厉,所以用计杀了它,而借口于盗贼。6.6.结合文本,你认为义犬的结合文本,你认为义犬的“义义”体现在哪些地方?体现在哪些地方?主人东归随行且至京师;路途上全力看护行李;京城守夜严厉。主人东归随行且至京师;路途上全力看护行李;京城守夜严厉。【译文】我在乌鲁木齐时,养了几条狗。辛卯年遇赦召还东归,一条黑狗【译文】我在乌鲁木齐时,养了几条狗。辛卯年遇赦召还东归,一条黑狗叫四儿,恋恋不舍地跟随着,驱赶它也不肯离开,最后一起到了京城。路叫

32、四儿,恋恋不舍地跟随着,驱赶它也不肯离开,最后一起到了京城。路上看守行李很严,不是我到跟前,即使是童仆也不能取走一样东西。有谁上看守行李很严,不是我到跟前,即使是童仆也不能取走一样东西。有谁稍稍靠近,它就像人一样地立起来怒咬。一天,经过辟展的七达坂,四辆稍稍靠近,它就像人一样地立起来怒咬。一天,经过辟展的七达坂,四辆车,一半在岭北,一半在岭南,已经日暮天黑,不能全部过去。这狗就独车,一半在岭北,一半在岭南,已经日暮天黑,不能全部过去。这狗就独卧在山岭峰顶,左右张望看护着。见到人影,它就跑过去看。到了京城一卧在山岭峰顶,左右张望看护着。见到人影,它就跑过去看。到了京城一年多,一天晚上,四儿中毒死

33、了。有人说:年多,一天晚上,四儿中毒死了。有人说:“奴仆们厌恶它守夜严厉,所奴仆们厌恶它守夜严厉,所以用计杀了它,而借口于盗贼。以用计杀了它,而借口于盗贼。”这是想当然了。我收葬它,想替它立一这是想当然了。我收葬它,想替它立一个坟墓,题上个坟墓,题上“义犬四儿墓义犬四儿墓”。(六六)吏役忘恩吏役忘恩献县一令,献县一令,待待吏役至有恩。殁后,眷属吏役至有恩。殁后,眷属尚尚在署,吏役无一在署,吏役无一存存问问者。强呼数人至皆狰狞相向非复曩时。夫人愤者。强呼数人至皆狰狞相向非复曩时。夫人愤恚恚,恸哭柩,恸哭柩前,前,倦倦而而假寐假寐。恍惚见令。恍惚见令语语曰:曰:“此辈无良,是其本分。吾此辈无良,是

34、其本分。吾望其感德已大误,望其感德已大误,汝汝责其责其负负德,不又误乎?德,不又误乎?”霍然忽醒,遂霍然忽醒,遂无复怨尤。无复怨尤。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对待对待还还慰问慰问(huhu),怒),怒疲倦疲倦打瞌睡打瞌睡对对说说你你违背违背 【注释】存问:慰问。恚(【注释】存问:慰问。恚(huhu):怒。假寐:打瞌睡。):怒。假寐:打瞌睡。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1)待待君久不至君久不至(2 2)即更刮目相)即更刮目相待待(3 3)汝汝亦知射乎亦知射乎(等待等待)(你你)(对待对待)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

3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1)待待吏役至有恩吏役至有恩(2)眷属)眷属尚尚在署在署(3)倦倦而假寐而假寐(4)恍惚见令)恍惚见令语语曰曰(5)汝汝责其负德责其负德(6)汝责其)汝责其负负德德(对待对待)(疲倦疲倦)(还还)(对对说说)(你你)(违背违背)3.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A.恸哭柩恸哭柩前前 狼不敢狼不敢前前B.B.恍惚见恍惚见令令语曰语曰 献县一献县一令令C.C.吾望其感吾望其感德德已大误已大误 惟吾惟吾德德馨馨D.D.夫夫人愤恚人愤恚 夫夫君子之行君子之行 B B 【解析】【解析】A.A.在前面在前面/ /上前;上前;B.B

36、.县令;县令;C.C.恩德恩德/ /品德;品德;D.D.与与“人人”组成词语,组成词语,夫人夫人/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4.4.用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两处)处)强呼数人至强呼数人至/ /皆狰狞相向皆狰狞相向/ /非复曩时非复曩时5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1)夫人愤恚,恸哭柩前,倦而假寐。)夫人愤恚,恸哭柩前,倦而假寐。(2 2)汝责其负德,不又误乎?)汝责其负德,不又误乎?夫人愤怒,十分悲伤地在灵柩前哭,累了就打瞌睡。夫人愤怒,十分悲伤地在灵柩前哭,累了就打瞌睡。你责怪他们违背

37、恩德,不又错了吗?你责怪他们违背恩德,不又错了吗?6.6.结合文本,你认为文中的吏役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结合文本,你认为文中的吏役代表了什么样的人?忘恩负义、见风使舵的人。忘恩负义、见风使舵的人。【译文】献县的一个县官,对待下属官吏及差役极有恩德。县官死后,【译文】献县的一个县官,对待下属官吏及差役极有恩德。县官死后,(他的)家属还在官府,官吏和差役没有一个去慰问的。勉强喊了几人来,(他的)家属还在官府,官吏和差役没有一个去慰问的。勉强喊了几人来,都面目凶恶地对着她,不再像往昔那样。夫人愤怒,十分悲伤地在灵柩前都面目凶恶地对着她,不再像往昔那样。夫人愤怒,十分悲伤地在灵柩前哭,累了就打瞌睡。迷糊

38、中见县令对自己说:哭,累了就打瞌睡。迷糊中见县令对自己说:“这些人没良心,这是他们这些人没良心,这是他们的本性。我希望他们感谢我的恩德已经错了,你责怪他们违背恩德,不又的本性。我希望他们感谢我的恩德已经错了,你责怪他们违背恩德,不又错了吗?错了吗?”她忽然醒来,于是不再埋怨责怪了。她忽然醒来,于是不再埋怨责怪了。(七七)陈鹤龄分家陈鹤龄分家宛平陈鹤龄,名永年,宛平陈鹤龄,名永年,本本富主,后富主,后稍稍落。其弟永泰,先亡,落。其弟永泰,先亡,弟妇求弟妇求析箸析箸,不得已,不得已从从之。弟妇又曰:之。弟妇又曰:“兄公男子能兄公男子能经理经理,我一孀妇子女又幼乞与产三分之二。我一孀妇子女又幼乞与产

39、三分之二。”亲族皆曰不可。鹤龄亲族皆曰不可。鹤龄曰:曰:“弟妇言弟妇言是是,当从之。,当从之。”原来,原来,本来本来渐渐渐渐指分家指分家依从,依从,顺从顺从经营经营管理管理对,正确对,正确弟妇又以孤寡,不能征弟妇又以孤寡,不能征逋负逋负,欲以赀财,欲以赀财当当二分,而二分,而以以积年未积年未偿借券,并利息计算,当鹤龄之一分。亦曲从之。后借券皆偿借券,并利息计算,当鹤龄之一分。亦曲从之。后借券皆索取无索取无著著,鹤龄遂大贫。,鹤龄遂大贫。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逋(逋()。拖)。拖欠赋税、债务。欠赋税、债务。充当充当用用通通“着着” 【注释】析箸:指分家。经理:经营管理。逋(【注释】析箸

40、:指分家。经理:经营管理。逋( )负:拖欠赋税、)负:拖欠赋税、债务。著:通债务。著:通“着着”。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1)择其善者而)择其善者而从从之之(2 2)斯)斯是是陋室陋室(3 3)是是非木杮非木杮(4 4)当当窗理云鬓窗理云鬓(5 5)当当求之于上流求之于上流(学习学习)(这这)(表判断表判断)(对着对着)(应当应当)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1)本本富主富主(2)后)后稍稍落落(3)不得已)不得已从从之之(4)弟妇言)弟妇言是是(5)欲以赀财)欲以赀财当当二分二分(6

41、)而)而以以积年未偿借券积年未偿借券(原来,本来原来,本来)(依从,顺从依从,顺从)(渐渐渐渐)(对,正确对,正确)(充当充当)(用用)3.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A.弟妇弟妇求求析箸析箸 求求二石兽于水中二石兽于水中B.B.亦亦曲曲从之从之 曲曲肱而枕之肱而枕之C.C.鹤龄遂鹤龄遂大大贫贫 大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兄何见事之晚乎D.D.当当从之从之 当当求之于上流求之于上流 DD【解析】【解析】A.A.请求请求/ /寻找;寻找;B.B.委婉委婉/ /使弯曲;使弯曲;C.C.副词,表示程度深副词,表示程度深/ /年辈较长;年辈较长;D.D.应当。应当。

42、4.4.用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两处)处)我一孀妇我一孀妇/ /子女又幼子女又幼/ /乞与产三分之二乞与产三分之二5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1)弟妇言是,当从之。)弟妇言是,当从之。(2 2)后借券皆索取无著,鹤龄遂大贫。)后借券皆索取无著,鹤龄遂大贫。弟媳妇讲得有道理,应当听从她的意见。弟媳妇讲得有道理,应当听从她的意见。后来,凭借券去讨债务,都没有着落,鹤龄最后变得很贫困。后来,凭借券去讨债务,都没有着落,鹤龄最后变得很贫困。6.6.结合文本,你认为陈鹤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本,你认为陈鹤龄是一个什么样的

43、人?大度;轻财重亲;愿意吃亏。大度;轻财重亲;愿意吃亏。【译文】宛平人陈鹤龄,名永年,原来是富裕人家,后来家境渐衰。他的【译文】宛平人陈鹤龄,名永年,原来是富裕人家,后来家境渐衰。他的弟弟陈永泰,已经去世,弟媳妇请求分家,他不得已才同意。弟媳妇说:弟弟陈永泰,已经去世,弟媳妇请求分家,他不得已才同意。弟媳妇说:“兄长是男人,会料理家财,我是一个寡妇,子女又小,请分给我三分之兄长是男人,会料理家财,我是一个寡妇,子女又小,请分给我三分之二的财产。二的财产。”亲属都说不行。陈鹤龄说:亲属都说不行。陈鹤龄说:“弟媳妇讲得有道理,应当听从弟媳妇讲得有道理,应当听从她的意见。她的意见。”弟媳妇又以自己是

44、寡妇人家,不能收讨别人拖欠的债务为由,弟媳妇又以自己是寡妇人家,不能收讨别人拖欠的债务为由,想以家中资产抵她的那两份,而把几年来别人没有偿还的债券连同利息,想以家中资产抵她的那两份,而把几年来别人没有偿还的债券连同利息,抵陈鹤龄的那一份。陈鹤龄也婉转顺从了她。后来,凭借券去讨债务,都抵陈鹤龄的那一份。陈鹤龄也婉转顺从了她。后来,凭借券去讨债务,都没有着落,陈鹤龄最后变得很贫困。没有着落,陈鹤龄最后变得很贫困。(八八)小人之心小人之心庐江孙起山先生庐江孙起山先生谒选谒选时,贫无资斧,沿途雇驴而行,北方所时,贫无资斧,沿途雇驴而行,北方所谓谓短盘短盘也。一也。一日日,至至河间南门外,雇驴未得。大雨

45、河间南门外,雇驴未得。大雨骤骤来,避来,避民家屋檐下,主人见之,怒曰:民家屋檐下,主人见之,怒曰:“造屋时汝未出钱筑地时汝造屋时汝未出钱筑地时汝未出力何无故坐此?未出力何无故坐此?”推之推之立立雨中。后不数月起山竟官是县。雨中。后不数月起山竟官是县。官吏赴吏部应选官吏赴吏部应选旧时走旱路,沿路分段以畜力为客户旧时走旱路,沿路分段以畜力为客户作短程运输者,称为作短程运输者,称为“短盘短盘”。天天到到急,突然急,突然站站赴任时,此人识之,惶愧自悔,赴任时,此人识之,惶愧自悔,谋谋卖屋移家。起山卖屋移家。起山闻闻之,召之,召来笑而语之曰:来笑而语之曰:“吾何至与汝辈较!今既经此,后无复然,吾何至与汝

46、辈较!今既经此,后无复然,亦忠厚养福之道也。亦忠厚养福之道也。”后此人终不自安,移家莫知所往。起后此人终不自安,移家莫知所往。起山叹曰:山叹曰:“小人之心,竟谓天下皆小人。小人之心,竟谓天下皆小人。”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打算打算听说听说 【注释】谒选:官吏赴吏部应选。短盘:旧时走旱路,沿路分段以畜【注释】谒选:官吏赴吏部应选。短盘:旧时走旱路,沿路分段以畜力为客户作短程运输者,称为力为客户作短程运输者,称为“短盘短盘”。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1)谢太傅寒雪)谢太傅寒雪日日内集内集(2 2)意与)意与日日去去

47、(3 3)大兄)大兄何何见事之晚乎见事之晚乎(4 4)爷娘)爷娘闻闻女来女来(5 5)陶后鲜有)陶后鲜有闻闻(6 6)非)非复复吴下阿蒙吴下阿蒙(日子日子)(为什么为什么)(日子、岁月日子、岁月)(听说听说)(听到听到)(再再)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1)一)一日日(2)至至河间南门外河间南门外(3)大雨)大雨骤骤来来(4)推之)推之立立雨中雨中(5)谋谋卖屋移家卖屋移家(6)起山)起山闻闻之之(天天)(急,突然急,突然)(到到)(站站)(打算打算)(听说听说)3.3.下列句子中下列句子中“是是”的用法和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的用法和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

48、的是A.A.日中不至,则日中不至,则是是无信无信B.B.安能辨我安能辨我是是雄雌雄雌C.C.斯斯是是陋室陋室D.D.后不数月起山竟官后不数月起山竟官是是县县 DD 【解析】【解析】D.D.代词,这;代词,这;A A、B B、C C都是表判断,都是表判断,“是是”的意思。的意思。4.4.用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两处)处)造屋时汝未出钱造屋时汝未出钱/ /筑地时汝未出力筑地时汝未出力/ /何无故坐此何无故坐此5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1)后不数月起山竟官是县。)后不数月起山竟官是县。(2 2)吾何至与汝辈较,今既经此

49、,后无复然。)吾何至与汝辈较,今既经此,后无复然。后来没过几个月孙起山竟然到这个县做官了。后来没过几个月孙起山竟然到这个县做官了。我怎么会与你计较!现在你已经经历过那件事,以后不要再那样了。我怎么会与你计较!现在你已经经历过那件事,以后不要再那样了。6.6.结合文本,你认为孙起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本,你认为孙起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计前嫌、大度、宽容的人。不计前嫌、大度、宽容的人。【译文】庐江孙起山先生去吏部等候选派时,家中贫穷,缺乏旅途费用,沿【译文】庐江孙起山先生去吏部等候选派时,家中贫穷,缺乏旅途费用,沿途雇驴行路,这就是北方所说的途雇驴行路,这就是北方所说的“短盘短盘”。一天,他

50、来到河间南门外,没有。一天,他来到河间南门外,没有雇到驴。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他到一个百姓家的屋檐下躲雨,主人看到他,雇到驴。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他到一个百姓家的屋檐下躲雨,主人看到他,愤怒地说:愤怒地说:“造房子的时候,你没有出过钱;筑地基时,你没有出过力;为造房子的时候,你没有出过钱;筑地基时,你没有出过力;为什么无缘无故坐在这里?什么无缘无故坐在这里?”将他推出去,他只得站着淋雨。后来没过几个月将他推出去,他只得站着淋雨。后来没过几个月孙起山竟然到这个县做官了。赴任时,这个人认出他来,恐惧羞惭,后悔不孙起山竟然到这个县做官了。赴任时,这个人认出他来,恐惧羞惭,后悔不已,打算卖掉房屋移居别处。

51、孙起山听说这件事,召来那个人,笑着对他说:已,打算卖掉房屋移居别处。孙起山听说这件事,召来那个人,笑着对他说:“我怎么会与你计较!现在你已经经历过那件事,以后不要再那样了,这也我怎么会与你计较!现在你已经经历过那件事,以后不要再那样了,这也是忠厚养福之道。是忠厚养福之道。”后来,那个人终究内心不安稳,不知道把家移到何处去后来,那个人终究内心不安稳,不知道把家移到何处去了。孙起山感叹地说:了。孙起山感叹地说:“小人之心,竟然认为天下都是小人。小人之心,竟然认为天下都是小人。”(九九)牛有人心牛有人心高官高官农家畜一牛,其子幼时,农家畜一牛,其子幼时,日日与牛嬉戏,攀角捋尾皆不动。与牛嬉戏,攀角捋

52、尾皆不动。牛牛或或嗅儿顶、舐儿掌,儿嗅儿顶、舐儿掌,儿亦亦不惧。稍长,使之不惧。稍长,使之牧牧,儿出即出,儿出即出儿归即归儿行即行儿止即止,儿睡则卧于侧,有年矣。一日儿归即归儿行即行儿止即止,儿睡则卧于侧,有年矣。一日往牧,牛忽狂奔至家,头颈皆浴血,跳踉哮吼以角触门。往牧,牛忽狂奔至家,头颈皆浴血,跳踉哮吼以角触门。地名地名每天每天有时有时也也放牛放牛儿父出视,即掉头回儿父出视,即掉头回旧旧路。知必有变,尽力追之。至野外则路。知必有变,尽力追之。至野外则儿已死,又一人横卧道左。儿已死,又一人横卧道左。审审视,乃视,乃三果庄三果庄盗牛者。始知儿盗牛者。始知儿为盗杀,牛又触盗死也。是牛也,有人心焉

53、。为盗杀,牛又触盗死也。是牛也,有人心焉。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原来的原来的仔细仔细地名地名 【注释】高官:地名。三果庄:地名。【注释】高官:地名。三果庄:地名。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1)吾)吾日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2 2)不)不亦亦乐乎乐乎(3 3)不)不亦亦颠乎颠乎(4 4)转)转视视积薪后积薪后(5 5)是是非木杮非木杮(每天每天)(也也)(也也)(看看)(这这)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1)日日与牛嬉戏与牛嬉戏(2)牛)牛或或嗅儿顶嗅儿顶(3)儿)儿亦亦不惧不惧

54、(4)使之)使之牧牧(5)即掉头回)即掉头回旧旧路路(6)审审视,乃三果庄盗牛者视,乃三果庄盗牛者(每天每天)(也也)(有时有时)(放牛放牛)(原先的原先的)(仔细仔细)3.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A.始知儿始知儿为为盗杀盗杀 岂能岂能为为暴涨携之去暴涨携之去B.B.使使之之牧牧 尽力追尽力追之之C.C.跳踉哮吼跳踉哮吼以以角触门角触门 以以为顺流下矣为顺流下矣D.D.儿睡则卧儿睡则卧于于侧侧 于于我如浮云我如浮云 A A【解析】【解析】A.A.表被动,被;表被动,被;B.B.代词,指儿子代词,指儿子/ /代词,指牛;代词,指牛;C.C.介词,用

55、介词,用/ /动词,动词,认为;认为;D.D.介词,在介词,在/ /介词,对,对于。介词,对,对于。4.4.用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儿出即出儿出即出/ /儿归即归儿归即归/ /儿行即行儿行即行/ /儿止即止儿止即止5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1)牛或嗅儿顶、舐儿掌,儿亦不惧。)牛或嗅儿顶、舐儿掌,儿亦不惧。(2 2)始知儿为盗杀,牛又触盗死也。是牛也,有人心焉。)始知儿为盗杀,牛又触盗死也。是牛也,有人心焉。有时候这头牛嗅嗅孩子的头、舔舔孩子的手,孩子也不怕。有时候这头牛嗅嗅孩子的头、舔舔孩子的手,孩子也

56、不怕。(孩子的父亲)才知道孩子被强盗杀死了,牛又把强盗顶死了。这头牛,是(孩子的父亲)才知道孩子被强盗杀死了,牛又把强盗顶死了。这头牛,是有人的心肠的。有人的心肠的。6.6.结合文本,你认为牛有人心体现在哪些地方?结合文本,你认为牛有人心体现在哪些地方?与小孩子有感情,形影不离。小孩子遇害后,牛为其报仇并把消息告诉孩子的父亲。与小孩子有感情,形影不离。小孩子遇害后,牛为其报仇并把消息告诉孩子的父亲。【译文】高官的一个农民家养了一头牛,他儿子小的时候,天天和牛玩耍,【译文】高官的一个农民家养了一头牛,他儿子小的时候,天天和牛玩耍,攀牛角,拉牛尾巴,牛都不乱动。有时候这头牛嗅嗅孩子的头、舔舔孩子攀

57、牛角,拉牛尾巴,牛都不乱动。有时候这头牛嗅嗅孩子的头、舔舔孩子的手,孩子也不怕。孩子长大了一些,家里便叫孩子去放牛。孩子出门,的手,孩子也不怕。孩子长大了一些,家里便叫孩子去放牛。孩子出门,牛跟着出门;孩子回家,牛跟着回家;孩子走,牛就走;孩子停,牛就停;牛跟着出门;孩子回家,牛跟着回家;孩子走,牛就走;孩子停,牛就停;孩子睡下,牛就躺在旁边。这样子有几年了。有一天,孩子去放牛。忽然孩子睡下,牛就躺在旁边。这样子有几年了。有一天,孩子去放牛。忽然那头牛飞奔回家,牛头牛颈都沾满了鲜血,又跳又叫,还用牛角撞门。孩那头牛飞奔回家,牛头牛颈都沾满了鲜血,又跳又叫,还用牛角撞门。孩子的父亲出来看时,牛又

58、回头向原路跑去。孩子的父亲知道一定出了事,子的父亲出来看时,牛又回头向原路跑去。孩子的父亲知道一定出了事,就极力追赶。到了野外,看见孩子已经死了,又有一个人横卧在路边。仔就极力追赶。到了野外,看见孩子已经死了,又有一个人横卧在路边。仔细一看,原来是三果庄的偷牛贼。(孩子的父亲)这才知道孩子被强盗杀细一看,原来是三果庄的偷牛贼。(孩子的父亲)这才知道孩子被强盗杀死了,牛又把强盗顶死了。这头牛,是有人的心肠的。死了,牛又把强盗顶死了。这头牛,是有人的心肠的。(十十)牛犊复仇牛犊复仇余余八岁时,闻保母丁媪言:某家有八岁时,闻保母丁媪言:某家有牸牛牸牛,跛不,跛不任任耕,乃耕,乃鬻鬻诸诸比邻屠肆。其犊

59、甫离乳视宰割其母牟牟鸣数日。后见屠者比邻屠肆。其犊甫离乳视宰割其母牟牟鸣数日。后见屠者即即奔避,奔避不及则伏地战栗,若乞奔避,奔避不及则伏地战栗,若乞命命状。屠者或故逐之,以状。屠者或故逐之,以资资笑噱笑噱,不以为意不以为意也。犊渐长,甚壮健,畏屠者如初。也。犊渐长,甚壮健,畏屠者如初。我我牸(牸()。母牛。)。母牛。胜任胜任卖卖就就饶命饶命(juju)。)。大笑。大笑。没有放在心上没有放在心上及角既坚利,乃伺屠者侧卧凳上,一触而贯其心。遽驰及角既坚利,乃伺屠者侧卧凳上,一触而贯其心。遽驰去去。屠者妇大号捕牛。众悯其为母复仇,故缓追,屠者妇大号捕牛。众悯其为母复仇,故缓追,逸逸之,竟莫知之,竟

60、莫知所往。所往。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离开离开跑掉跑掉 【注释】牸(【注释】牸( )牛:母牛。笑噱()牛:母牛。笑噱(juju):大笑。不以为意:没):大笑。不以为意:没有放在心上。有放在心上。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1)阅十)阅十余余岁岁(2 2)闻闻之笑曰之笑曰(3 3)即即更刮目相待更刮目相待(4 4)如如是再啮是再啮(5 5)竟竟不可得不可得(多多)(就就)(听到听到)(像像)(最终最终)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和虚词。(1)余余八岁时八岁时(2)跛不)跛不任任耕耕(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