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物理简单机械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_第1页
(物理)中考物理简单机械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中考物理简单机械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一、简单机械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使重300N 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以 0m/s 的速度勻速运动时,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 (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F 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別为()A.20N 2WB. 20N 6WC. 60N 2WD. 30N 6W【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3,则绳端的拉力:F 耳 3=60N/3=20N;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v绳=3v物=3X0.1m/s=0.3m/s;则拉力 F 的功率为:P=Fv绳=20NX0.3m/s=6W 故 ACD 错误,B 正确.2.

2、如图所示, 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 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A. 75% B. 66. 7% C. 33. 3% D. 2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人所做的总功为W=W有+W额=300J+100J=400J 故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n=W|/W总=300J/400J=75%,故应选 A。【考点定位】机械效率3.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 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300J 的有用功,100J 的额外C.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功、功率、机械效率的

3、关系分析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机械 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解:A、说法错误,功率大,只能说明做功快;B、说法错误,由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做功多,不一定机械效率就大;C 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机械效率高,只能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 故选 C.4.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 G=320N 的物体,整个装置静止时,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 F=200N,则动滑轮自身重力是(绳重及摩擦不计)GA. 120NB. 80NC. 60ND. 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n=2,由题知,G物=320N,F=200N,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卩二送 9 物+坷歸,1 即:2

4、00N 二乏 02ON +右扫,动滑轮重:G轮=80N.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 B 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oA. 杠杆仍能平衡B. 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C. 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D. 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详解】原来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为物体A、B 的重力,其对应的力臂分别为 OC、OD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AgOC=mBgOD,由图示可知, 0C OD .所以 mAvmB,OciXiDA ii当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 L 时,两边的力臂都减小 L,此时左边为:mAg (0C - L)=mAg

5、OC - mAg L ,右边为:mBg (OD - L) =mBgOD - mBg L,由于 mA mBgOD - mBg L .因此杠杆将向悬挂 A 物体的一端即左端倾斜.故选 C.6.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kg 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A. 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时,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B. 做的有用功是 5JC. 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62.5%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答案】C【解析】A. 沿斜面向上拉物体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四个力的作用,故A 错误;B. 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 = mgh= 5kgX10N/kgX1m= 50J,故 B

6、错误;C.拉力 F 对物体80%,W有W总心、800J1000J1000J100W10sW有用50J做的总功:W总=Fs= 40NX2m= 80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n=X100% =X100%W总80J=62.5%,故 C 正确;D.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80J-50J = 30J,由 W额=fs 可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9额=30J= 15N,故 D 错误故选 C.s2m点睛:(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2)已知物体的重力和提升的高度(斜面高),根据公式W = Gh 可求重力做功,即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一一W有用功;(3)求出了有用功和总

7、功,可利用公式n=计算出机械效率;(4)总功减去W总有用功即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根据W额=fs 求出物体所受斜面的摩擦力.7如图所示,工人用 250N 的力 F 将重为 400N 的物体在 10s 内匀速提升 2m,则此过程中A工人做的有用功为 800JB工人做的总功为 500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0W【答案】A【解析】【详解】A.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Gh 400N 2m 800JA 选项正确。B.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工人做的总功:W总Fs 250N 4m 1000J,B 选项错误。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C 选项错误。D.拉力做功的功率:D

8、选项错误。&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n与物重 G物的关系,改变 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n与 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n随 G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100%B. 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C.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2ND. 当 G物=6N 时,机械效率n=66.7%【答案】D【解析】【详解】A、使用滑轮组时,克服物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动滑轮重、摩擦和绳子重做额外机械效率n随 G物的增大而增大,但最终不能超过100%,故 A 错误;B、G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

9、绳方式,如图所示,因为此图与题干中甲图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忽略绳 重及摩擦时,额外功:W额=G轮h,即额外功 W额相同,又因为 W总=W有+W额,所以总功C、由图可知,G=12N,此时 沪 80%,则功,所以总功一定大于有用功;由公式n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即同一滑轮组相同,由n可知,两装置n=n.故 B 错误;W有用W有用Gh一旳单Fs=:3Gh12N .;彳 -.=+:,即80%=|解得G动=3N,故w有用AC 错误;D、G物=6N 时,机械效率w有用W有用G”6N&n -X1OO%=1X100%= 门 X1OO%=x100% 66.7% 故 D

10、正确.闪总忙总 于“动oN+Jfl故选 D .9.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在 4s 内将重为 14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若动滑轮重 10N,石计 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拉力 F 为 75NB. 绳子自由端向上移动了 4m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93.3%D. 提升 200N 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 .由图可知,n=3,不计摩擦及绳重,拉力:11F=( G+G动)=一X(140N+10N ) =50N,故 A 错误;33B .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3h=3x2m=6m,故 B 错误;C. 拉力做功: W总=Fs=50NX

11、6m=300J , 有用功: W有用= Gh=140NX2m=280J,W有用28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X100%=X100%沁93.3%,故 C 正确。W总300JW有用GhGD.提升 200N 重物时,重物重力增加,据=可知滑轮组机W总Gh G动h G G动械效率变大,故 D 错误。10.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 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 F1和 F2的拉力,将相同的重物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 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拉力 F1小于拉力 F2B. 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C. 甲、乙两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都是费力机械

12、D.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不计绳重及摩擦,因为拉力F= - (G物+G动),ni=2, n2=3,所以绳端的拉力:n+G动),F2=* (G物+G动),所以Fi F2,故 A 错误;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相同;因为 同,故 B 正确;使用动滑轮能够省力,动滑轮为省力杠杆,故W额=6动h, 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轮组 w 有用n=,所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 V 总C 错误;因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 ni=2, n2=3,提升物体的高度 h 相同,所以 si=2h,S2=3h,贝Usi

13、s,故 D 错误;11.如图所示,甲、乙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光滑斜面,长度分别为4 m、5 m,高度相同.两个工人分别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甲、F乙把完全相同的工件从斜面底端匀速地拉到斜面顶端,且速度大小相等.此过程拉力F甲、F乙所做的功分别为 W甲、W乙,功率分别为 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为n甲、n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物A.F甲:F乙=5 : 4C. p甲:P乙=4 : 5【答案】A【解析】【详解】B. W甲:W乙=5 : 4D.n甲:耳乙=4 : 5GhF甲45A.斜面光滑,则不做额外功,所以W有=W总,即 Gh=Fs,可得:一4,故 A 正F乙Gh 4确;B.因为 W有=W总

14、=Gh.两斜面高相同,工件也相同,所以两力做功相等,即W甲: W乙=1: 1,故 B 错误;C.由 A 知,F甲:F乙=5 : 4,且速度大小相等根据 P= Fv 得,P甲: P乙=卩甲: F乙=5: 4 ,故 C 错误;D.不做额外功时,两次做功的效率都为100%,所以n甲:耳乙=1:1 故 D 错误.12.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A.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C.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答案】C【解析】【详解】A .上坡时,自行车上升的高度不变,走B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B 不符合题意.C.上坡时,走 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相当于增长了

15、斜面的长度,斜面越长越省力.C符合题意.D .速度一定,走 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所用的时间较长.D 不符合题意.13.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 1500N 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 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 mB. 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750NC. 拉力 F 的功率为 750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B.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D.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 A 不符合题意.【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n=2,则

16、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s=nsA=2x2m=4m 故 A 错误;B. 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受到的拉力 FA=f=0.4G=0.4X1500N=6Q0 故 B 错误;C 拉力 F 做的功 W ,m=Fs=375NK 4m=1500J 则拉力 F 的功率 P=昌.=卯叮=375W,故 C1 4s错误;D.有用功 W有=FASA=600NX2m=1200J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F=30N 的拉力,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 的物体,使物体匀速前进了 2m.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45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

17、确的是 拉力做的功是 120J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2m 骨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75%A 点受到的拉力为 300NA.B.C.D.【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2s物2 2m=4m;故错误;拉力做的功:W总Fs绳30N4m=120J;故正确;3克服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有用功:Wa=fs物=45NX2m=9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90J 100%100%=75%故正确;W总120J4因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 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 点受到的拉力:FA=f=45N;故错误;故 ABD 错

18、误,C 正确。X100%=1500JX100%=80% 故 D 正确;15.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 A 和物体 B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 B 相 比,提升 A 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A 的过程A. 额外功较小B. 额外功较大C. 总功较小D. 总功较大【答案】D【解析】解:AB 由题知,提起两物体所用的滑轮组相同,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由W额=6动h 可知,提升 A 和 B 所做额外功相同,故 AB 错误;W有W有CD 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n,额外功相同,提W总W有W额升 A

19、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所以提升A 物体所做的有用功较大,其总功较大,故C 错误,D 正确.答案为 D.点睛:本题考查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机械效率的认识和理解,注意同一滑轮组提 升物体高度相同时额外功是相同的.16.下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6N 的物体 2s 内匀速上升 0.1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2.4NB.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0.05m/sC.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12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 83.3 %【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拉力

20、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p _求拉力做的总功,再利用.求功率;已知物体的重力和上升高度,利用UG:;求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解答: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故 A 正确;物体 2s 内匀速上升 0.1m,物体,故 B 正确;n=3,拉力端端移动距离:I : 一:-;拉力的功n 的大小(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选用公式计算是关 键。17.C 点为硬棒 AD 的重心,硬棒可绕 A 点转动。在棒的 B 点施加力 Fi, F1的方向沿 00SA. FiGB. Fi= GS2【答案】A【解析】【详解】AB 由图像可得,A 点到 Fi的距离为 S2

21、,若令 A 点到重力的距离为 S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 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可知FiS2G S3上升的速度为:=営;=公二em,拉力做的总功为:,故 C 错误;拉力做的有用功为:率为:即有羽=饰=丽试0.1m = 0.6/W 右国0 向R=;r=5?x 10(m工C3.3%型总72。故 D 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滑轮组机械效率为: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根据题图确定C.重力的力臂等于 SiD. Fi方向沿 00线向下可以推出Fi鱼GS2由于S3S2F1G故 A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重力的力臂为支点 A 到重力的距离,重力竖直向下,因此力臂为水平方向,故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 Fi与 G 在支点同侧,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Fi的方向应该向上,故 D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18.如图所示,某人用扁担担起两筐质量为 mi、m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 0 点时,扁担水平平衡,已知 11 1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则- A-|A/:: A/如1吧A. 扁担仍能水平平衡B. 扁担右端向下倾斜VIC.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2-mi)I2IlVID.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2-mi)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