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故乡的认知,是在不断地创作中完成的。有位作家曾说,“文学写作,就

2、是一场从家乡出发,最终抵达故乡的漫长旅程。”他认为“家乡是地理的,故乡是精神的。我们都有一个大地上的家乡和身体心灵里的故乡”。对此我深以为然。创作中的故乡意识,简言之就是从地理坐标到精神维度的飞跃。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有些远了,而精神上的故乡从未远离,一直存续在作品当中,随同创作一并生长。我的第一部网络小说是对故乡记忆的首次梳理。夜深人静一个人码字,眼前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频频展现出故乡的实景和地标,这份执着始自童年生活的投射。描绘乡村景色时,是在写故乡;塑造人物形象时,也是写故乡;着墨人情冷暖时,还是写故乡;瞩目世事变迁时,仍是写故乡故乡在创作中被一遍遍回顾和温习,童年在作品中安放。但凡此种种,仅

3、仅只是故乡形态的初出发。经年的网文创作,形成了属于我个人完整的故乡谱系:从代表着童年的原生故乡写到涵盖着少年时代的次生故乡,再到青年时期的继生故乡,而后是派生的职场故乡,直至当下的故乡,一边创作一边体悟故乡的内涵及至无限扩大的外延,同时也在不断地回忆、重读、思考和发现故乡。故乡不受限于“故”,也包含了现在、此时,不局限于乡土、乡村,也涵盖了城市。故乡不一定是实地,既可以是地理意义上的某处坐标,也可能是意念中的景象或心灵上的情结,抑或是精神上的归属。故乡无定处,既是对“吾心安处是故乡”的解读,也是对“当下即故乡”的重新定义。从故乡出发,反观故乡,又回归故乡,这是每个创作者的必经之路。而此时我正行

4、进在路上。同行的还有诸多网络小伙伴,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出发及回归。从狭义上说,每个人都有故乡,正如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作家创作的“原乡”都是故乡,网络作者亦如是。幼时的记忆成为故乡的记忆,形成作家的精神模型,不但造就了他们的性情、气质,也影响着其写作风格。网络作者的地域性、民间性也一样浸透在字里行间,还有他读过的书、受到的思想熏陶,包括诸多生活细节等都会体现在文本中。从广义上说,无论是网络作者还是传统作家,两者的文学故乡都是同一个。以学术论,网络文学去除表象,实则更近乎唐宋传奇、魏晋的志怪小说以及张恨水、金庸们写作流派的延续。因而说,自出处言,传统文学不但是网络作者的启蒙,更是其成长过程中

5、须臾不可离的滋养。网络作者将从传统文学中获取的阅读体验和从事实故乡中获得的个人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创作无论怎样解析,都必然映照着“故乡”的影子。不论对“故乡”如何重新定义,都不会妨碍到它在文学创作中作为永恒支点的存在与定位,传统文学如是,网络文学亦然。当我们谈论“网络文学”时,其实是在探讨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研究文学新的发展走向,或可以说是探寻一种新的写作、阅读、传播、娱乐乃至于生活方式,甚至是探究一个时代的新气象。这诸多的“新”有无可能变成文学创作者的“新故乡”呢?尚无定论。当前能够确定的是文学已经开始对故乡集体回溯,今后几年乡村题材将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战场。中国文学迎来理性回归,从古典中来

6、、到传统中去,从大众中来、到人民中去,从乡土中来、到乡村中去。此时的乡村已经不再是彼时的乡村,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是文学新故乡之所在。作为网络作者,我们既不会缺席于时代,也不会缺席于文学,更不会缺席于故乡这是创作的初心、责任与使命。(摘编自向娟网络作家是否也需要“文学的故乡”,光明日报2020年8月19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家乡”与“故乡”不同,前者是地理意义上的,而后者主要是精神意义上的。B. 作者认为,不断创作就可以完成对故乡的认知,并且精神上的故乡可以随同创作一起生长。C. 作者认为,网络作者的写作风格受幼年记忆的

7、影响,幼时的生活细节构成其狭义上的故乡。D. 作者认为,网络作者的启蒙源自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本质上就是唐宋传奇、魏晋志怪小说。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带有一定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文章开头便指出了对“故乡”的认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B. 作者既谈了其他作家的观点,也结合亲身创作经历谈了个人对“故乡”的理解,相当中肯。C. 作者在论述广义上的“文学故乡”时运用对比论证,将网络作者与传统作家进行对比分析。D. 最后两段,作者提出“文学新故乡”的问题,同时表明了网络作家创作的初心、责任与使命。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8、0;  )A. 作者从创作第一部网络小说开始对故乡记忆进行梳理,在多年的网文创作中体悟着“故乡”的内涵和外延。B. 作者认为,“故乡”的外延可以无限扩大,既包含时间层面的,也包含空间层面的;既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C. 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有着相同的“文学故乡”,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故乡”都是作家创作的支点。D. 作者认为新时代的中国乡村就是“文学新故乡”,乡村题材已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战场,中国文学开始理性回归。【13题答案】【答案】1. A    2. C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

9、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B.“不断创作就可以完成对故乡的认知”错误,过于绝对。虽然原文有“对故乡的认知,是在不断的创作中完成的”,但“不断创作就可以完成对故乡的认知”的反推并不能成立。创作中要有故乡意识才有可能完成对故乡的认知。C.“幼时的生活细节构成其狭义上的故乡”错误。原文只是说“幼时的记忆成为故乡的记忆”“诸多生活细节等都会体现在文本中”,并无“幼时的生活细节构成其狭义上的故乡”的说法。D.“网络文学本质上就是唐宋传奇、魏晋志怪小说”错误。原文说“网络文学去除表象,实则更近乎唐宋传奇、魏晋的志怪小说”,“更近乎”不等于“就是”。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

10、法的能力。C.“运用对比论证,将网络作者与传统作家进行对比分析”错误,文中并未将网络作者与传统作家进行对比分析。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D.“乡村题材已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战场”错误,混淆时态,原文说的是“今后几年乡村题材将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战场”。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经过16年努力,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六战六捷”的优异成绩,不超预算、不降指标、不拖时间,如期完成三步走规划,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在月球探测领域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与月亮相约,我们无疑是认真的!”

11、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中国探月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为了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都是一棒接着一棒干、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逐梦之旅。“整个嫦娥五号的研制可谓十年磨一剑,其间遭遇过挫折,更经历过失败,我们始终秉持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次次苦尽甘来、一次次闯关夺隘,终于将嫦娥五姑娘顺利嫁了出去。”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说。“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说,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无疑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体现了我们“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魄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12、待到四子王旗会,工程大计好收官。16年来,我们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的目标,使我们国家在深空探测领域进入到能够从月球返回的一个先进国家的行列。”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说。(摘编自九天云外揽月回!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纪实,“新华网”2020年12月18日)材料二:国家航天局有关专家介绍,自动采样是嫦娥五号任务的核心关键环节之一,探测器经受住超过100摄氏度的月面高温考验,克服了测控、光照、电源等方面的条件约束,依托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样品采集机构,通过机械臂表取和钻具钻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月球样品,实现了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其中,钻具钻取了月面下的月壤样品,机械臂则在末端采样器支持下,在月表开展多种

13、采样。为确保月球样品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保持真空密闭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探测器在月面对样品进行了密封封装。嫦娥五号探测器配置了降落相机、全景相机、月壤结构探测仪、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等多种有效载荷,能够在月表形貌及矿物组分探测与研究、月球浅层结构探测等科学探测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探测器钻取采样前,月壤结构探测仪对采样区地下月壤结构进行了分析判断,为采样提供了数据参考。(摘编自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面自动采样封装,“人民网”2020年12月3日)材料三: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称,这是中国空间探索的最新努力,也是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争取将月球样本带回地球。此前,只有美国和苏联成功从月球采集过样本

14、,人类已有44年没有此类探索。中国计划从月球取回约2公斤岩石样品和材料。探月工程是中国快速发展的科学和战略太空发展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纽约时报报道称,嫦娥五号航天器成功完成了中国自2013年以来的第三次无人月球着陆,第一次的嫦娥三号和玉兔月球车是中国首次在月球上软着陆。2019年,嫦娥四号在月球远端着陆,是来自地球的航天器首次做到这一点。在未来十年里,嫦娥月球着陆器按计划还会有至少三次任务,而后中国的设想是在2030年代建造一座供宇航员使用的月球基地。对地球上的科学家而言,本次采集的月壤样本相对年轻,可以用来更好地调校用于评估太阳系内行星、卫星、陨石地理表面年龄的技术。这些样本还将帮助科学家验

15、证有关嫦娥五号着陆区域火山喷发原因的假说。(摘编自外媒:嫦娥五号完美落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环球网”2020年12月3日)4. 下列对“嫦娥五号”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探月三步走规划,指的是“绕、落、回”三步;这三步的完成前后经历了16年,其中仅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研制就历时10年。B. 嫦娥五号探测器经受住了超过100摄氏度的月面高温考验,用“表取”和“钻取”两种方式采样,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了密封封装。C. 嫦娥五号探测器配置了降落相机、月壤结构探测仪等先进仪器,其中,月壤结构探测仪对采样区地下月壤结构进行了分析判断。D. 嫦娥五号航天器将月

16、球样本带回地球,这是继美国和苏联成功从月球采集过样本后跨时44年的又一壮举,获得外媒的称赞。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探月工程取得“六战六捷”的优异成绩,举世瞩目,这是中国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结果。B. 我国的探月工程在挫折、失败中前进,闯关夺隘,兑现承诺,取得重大成就,这与国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密切相关。C. 在深空探测领域,中国已经进入航天器能够从月球返回地球的先进国家行列;10年后,中国设想建造一座供宇航员使用的月球基地。D. 嫦娥五号探测器本次采集的月壤样本相对年轻,科学家对它进行

17、研究,可以准确评估太阳系内行星、卫星、陨石地理表面的年龄。6. 以上三则材料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46题答案】【答案】4. A    5. D   6. 材料一侧重介绍中国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成功的重大意义与原因,突出了我国航天人的探月精神;材料二侧重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是如何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的,突出此次探月的技术难度;材料三侧重介绍外媒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的报道和评价,突出此事件在国际上的影响。(意对即可)【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曲解文意,“其中仅嫦娥五号探测器的

18、研制就历时10年”错误。由材料“整个嫦娥五号的研制可谓十年磨一剑,其间遭遇过挫折,更经历过失败,我们始终秉持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次次苦尽甘来、一次次闯关夺隘,终于将嫦娥五姑娘顺利嫁了出去”可知,“十年磨一剑”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并不是说嫦娥五号的研制就花了10年时间。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D.有悖文意,“科学家对它进研究,可以准确评估太阳系内行星、卫星、陨石地理表面年龄”错误。由原文“对地球上的科学家而言,本次采集的月壤样本相对年轻,可以用来更好地调校用于评估太阳系内行星、卫星、陨石地理表面年龄的技术”可知,原文说的是“可

19、以用来更好地调校用于评估太阳系内行星、卫星、陨石地理表面年龄的技术”,“更好地调校技术”不意味着能“准确评估”。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1段关键句“经过16年努力,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六战六捷的优异成绩,不超预算、不降指标、不拖时间,如期完成三步走规划,圆满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在月球探测领域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可知,介绍了中国探月工程;结合第3段关键句“整个嫦娥五号的研制可谓十年磨一剑,其间遭遇过挫折,更经历过失败,我们始终秉持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次次苦尽甘来、一次次闯关夺隘,终于将嫦娥五姑

20、娘顺利嫁了出去”可知,介绍了嫦娥五号任务成功的原因;第4段关键句“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无疑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体现了我们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魄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第5段关键句“待到四子王旗会,工程大计好收官。16年来,我们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的目标,使我们国家在深空探测领域进入到能够从月球返回的一个先进国家的行列”可知,介绍了嫦娥五号任务成功的重大意义。可见材料一侧重介绍中国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成功的重大意义与原因,突出了我国航天人的探月精神。结合材料二关键句“自动采样是嫦娥五号任务的核心关键环节之一,探测器经受住超过100摄氏度的月面高温考验,克服

21、了测控、光照、电源等方面的条件约束,依托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样品采集机构,通过机械臂表取和钻具钻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月球样品,实现了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其中,钻具钻取了月面下的月壤样品,机械臂则在末端采样器支持下,在月表开展多种采样。为确保月球样品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保持真空密闭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探测器在月面对样品进行了密封封装”可知,材料二侧重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是如何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的,突出此次探月的技术难度。结合材料三第1段关键句“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称,这是中国空间探索的最新努力,也是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争取将月球样本带回地球”和第2段关键句“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称,这是中国空间

22、探索的最新努力,也是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争取将月球样本带回地球”可知,材料三侧重介绍外媒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的报道和评价,突出此事件在国际上的影响。(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五环旗下的马蹄声赵致真马术是奥运会上唯一由人和动物共同参与的竞赛项目。当全世界的名马神驹荟萃一堂,五环旗下震响着清脆激越的马蹄声时,奥运会便因此平添了磅礴气势和“龙马精神”。那些垂直障碍、伸展障碍、水坑障碍、组合障碍挑战着人与马的技巧、力量和勇气;典雅而华贵的盛装舞步被誉为“马的芭蕾”,展示了人马之间的神悟默契和灵犀相通。人着盛装,马行舞步,观众常常瞪大眼睛也看

23、不清骑手如何用细微隐秘的动作和马儿交流沟通,更不明白这种服从性、精确性与和谐性是怎样“调教”出来的。马术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其实离不开马的生理基础。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马的惊人记忆力,“老马识途”自不必言,有报道说马能记住人拴它的动作并解开绳结。正是凭着“过目不忘”的良好天赋,马才能够牢记每个指令的准确含义。马十分善于学习和积累,因此一旦形成不良习性就需要及时用正确程序进行“覆盖”和“刷新”。马具有“可操纵性”的另一原因,在于它细腻灵敏的感觉,能够清晰分辨出主人动作的微妙差异。和那些“肉糙皮厚”、麻木迟钝的动物不同,马的身体各部位如同布满不同的“按钮”并很少“失灵”。“手和腿是方向盘,脚是油

24、门,缰是刹车”,对于训练有素的良马,骑手的一整套“肢体语言”几乎是世界通用的。所以运动员能够很好地驾驭训练有素的陌生马匹。此外,马能站着睡觉,以保持随时“撒腿就跑”的状态;马嗅觉特别敏锐,能远远闻到熟悉和陌生的气味;马的耳朵能感知人类听觉接受范围以外的声波,并且用“竖起”与“耷拉”表达愉悦和沮丧;马的巨大脾脏能在运动时释放足额的红血球,提高供氧能力;马的寿命约30岁,参加奥运会和世锦赛的马匹至少要年满7岁,而马的牙齿则和年龄对应,于是有了“马齿徒增”的成语。至于“马尾巴的功能”,则既可“护后”,又可在奔跑时起到“尾舵”的平衡作用。马的知识是一本大书,而深入了解“马情”应该是每个优秀骑师的基本功

25、课。当然,历次奥运会上“人仰马翻”的事例也不胜枚举。其中一个总体性的根本原因在于,马的视力天然地限制了它对栏杆与地面空间的准确判断。马的视力只有0.6左右,并且对颜色十分迟钝。马的视觉也能够在“单眼模式”和“双眼模式”之间进行转换,但马的双眼能够重叠的视野仅有30%,难以准确辨析立体关系。此外,马的眼睛从“明处”突然转到“暗处”后因不能迅速调节瞳孔大小而惊恐不安。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便会懂得为什么“永远都不是马的错”了,而骑手敏锐的距离感、速度感和时间感能够通过准确指令弥补马的视力不足。英国利物浦安翠赛马场旁边的花丛中,长眠着一匹屡建奇勋的冠军马“红朗姆”。它从1973年到1977年,曾连续在

26、全世界难度最大的英国国家大赛中夺得三次冠军和两次亚军。有记者在采访“红朗姆”的驯马师金基尔·麦肯时问道,听说“红朗姆”去世后您像失去妻子一样难过?这位70岁的老人含着热泪回答,英国有2500万妇女,而“红朗姆”却只有一个。此言虽然值得非议,但却道出了骑师对赛马刻骨铭心的感情。1979年英国国家大赛前,身患癌症的鲍勃·钱皮恩和受伤后被“判了死刑”的赛马阿尔丹提尼“相濡以沫”,人马同心,终于赢得了1981年英国国家大赛的冠军。历史上留下了多少美丽、凄婉、悲壮的故事,记述了人和马的生死之交。作为最有灵性的动物,马可以在极限状态时仍然绝对忠于主人的命令,奋不顾身,死而后已。而好的骑

27、手对马的感情也如同亲子、密友和恋人。英国安妮公主、西班牙皮拉公主、约旦哈亚公主等先后担任国际马术联合会的主席,伊丽莎白女王、查尔斯王子、摩纳哥安德鲁王子和夏洛蒂公主等都是马术高手,而25岁的拉扎·菲利普斯公主已经成为世界冠军。赛马运动至今仍在昭示着它的“宫廷起源”和“王室出身”,而诸多现任的西方政要显达都是马术的狂热者,则更彰显了赛马的“豪门气息”和“贵族色彩”。可以预言,100年后的人类社会仍将“马照跑”。但人和马的关系大约不会再像几千年来那样“当牛做马”,也不会完全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宠物而“天马行空”,马术终将进一步走向平民,才会有更多人倾听五环旗下的马蹄声。(选自十月,有删改)7

28、.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介绍马的生理特点时,既注重文章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又注重其趣味性和人文性。B. 骑手和赛马之间的默契和沟通使马术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这和马的生理基础分不开。C. 文章第六段写到的关于冠军骑手和其冠军赛马之间的感人故事,体现了文章的人文性。D. 文章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和一些跟马有关的成语,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幽默含蓄。8. 马术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缘于马的哪些生理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9. 题目“五环旗下的马蹄声”是如何统摄全文的?请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进行分析。【79题答案】【答案】

29、7. D    8. 马的惊人记忆力;灵敏的嗅觉、听觉和感觉;能站着睡觉;脾脏释放大量的红血球能提高供氧能力;马尾在马奔跑时能起平衡作用。   9. 奥运会上的马术运动项目是本文的主要描述对象;围绕这一运动项目,按照逻辑顺序,描述了马术给奥运会带来的气势和精神,马的生理特征对马术的影响,马术奥运冠军和赛马之间灵犀相通的情感等内容;文章以马术终将平民化,会有更多的人倾听五环旗下的马蹄声的预言结尾,与文章标题和开头相照应,升华主题。【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含蓄”错,应该是“风趣或凝练”“表意直白”

30、,如“可以预言,100年后的人类社会仍将马照跑。但人和马的关系大约不会再像几千年来那样当牛做马,也不会完全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宠物而天马行空,马术终将进一步走向平民,才会有更多人倾听五环旗下的马蹄声”,语言风趣幽默,直接表达作者认为马术终将平民化的看法。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根据“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马的惊人记忆力,“正是凭着过目不忘的良好天赋,马才能够牢记每个指令的准确含义”可知,马的惊人记忆力;根据“马具有可操纵性的另一原因,在于它细腻灵敏的感觉,能够清晰分辨出主人动作的微妙差异”“马嗅觉特别敏锐,能远远闻到熟悉和陌生的气味;马的耳朵能感知人类听觉接受范围以外的

31、声波”可知,灵敏的嗅觉、听觉和感觉;根据“此外,马能站着睡觉,以保持随时撒腿就跑的状态”可知,能站着睡觉;根据“马的巨大脾脏能在运动时释放足额的红血球,提高供氧能力”可知,脾脏释放大量的红血球能提高供氧能力;根据“至于马尾巴的功能,则既可护后,又可在奔跑时起到尾舵的平衡作用”可知,马尾在马奔跑时能起平衡作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五环旗下马蹄声”这一标题中“五环旗”代指奥运会,“五环旗下的马蹄声”指奥运会上的马术运动项目,这是这篇文章主要描述的对象,全文紧紧扣住这一运动项目展开描写。第一段,“当全世界的名马神驹荟萃一堂,五环旗下震响着清脆激越的马蹄声时,奥运会便因此平添

32、了磅礴气势和龙马精神”,首先描述了马术给奥运会带来的气势和精神;第二至五段“马术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其实离不开马的生理基础。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马的惊人记忆力”“另一原因,在于它细腻灵敏的感觉”“此外”“人仰马翻的事例根本原因在于,马的视力天然地限制了它对栏杆与地面空间的准确判断”,指出马的生理特征对马术的影响;第六段写驯马师金基尔·麦肯和冠军马“红朗姆”刻骨铭心的感情,“身患癌症的鲍勃·钱皮恩和受伤后被判了死刑的赛马阿尔丹提尼相濡以沫”,讲述了两位马术奥运冠军和赛马之间灵犀相通的情感;第七段“人和马的关系大约不会再像几千年来那样当牛做马,也不会完全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宠物而

33、天马行空,马术终将进一步走向平民,才会有更多人倾听五环旗下的马蹄声”,最后以马术终将平民化,会有更多的人倾听五环旗下的马蹄声的预言结尾,与文章标题“五环旗下的马蹄声”以及开头“五环旗下震响着清脆激越的马蹄声”相照应,升华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琼,字叔宝,以字显,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护儿曰:“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才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

34、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

35、以黄金瓶,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后稍移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太宗诏有司琢石为人马立墓前,以旌战功。贞观十三年,改封胡国公。(节选自新唐书·秦琼传)10. 下列对文中两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

36、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B. 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C. 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D. 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祖,是古代帝王的谥号,至高无上的意思,这里指李渊。B. 上柱国,原为将军名号,唐以后逐渐成为功勋的荣誉称号。C. 赠,古代朝廷对有功之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D.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

37、号,用来纪年。年号由汉武帝首创。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琼卓尔不凡。他最初在来护儿手下,来护儿认为秦琼才武兼备,志节完美,预言他将来一定能有出息。B. 秦琼作战勇敢。秦琼奋勇响应张须陀的提议,率兵驰叩贼营,英勇杀敌;他跟随秦王征讨时也总是率先冲锋。C. 秦琼善于识人。秦琼归附王世充后,认为他为人狡诈,不是能改变乱世的明主,就和程咬金一起投奔高祖。D. 秦琼武艺高强。追随秦王出征,每当敌军派出猛将,秦王就命秦琼前去击败他,秦琼战无不胜,毫发无损。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

38、且有利,谁为吾行者?(2)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1013题答案】【答案】10. C    11. A    12. D   13. (1)贼军见我军退兵,势必全军追击我们,能有精锐将士袭击敌营,必将有利,谁能为我前去?(2)李密与宇文化及在黎阳交战,中箭落马,几乎丧生,敌军追到,仅秦琼一人抗击护卫而得救。【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起初在隋朝将领来护儿帐下听差。他母亲去世,来护儿派专人送丧服吊唁。吏属不解地说:“士卒有丧事,将军您从来没

39、有过问过,如今为何独去叔宝家吊祭?”“隋将”为“来护儿”的定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将军”为“未有所问”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高祖,是谥号”错,应该是“庙号”。唐高祖李渊的谥号是“太武皇帝”(唐太宗追尊)、“神尧皇帝”(唐高宗追尊)。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毫发无损”错误,与事实不符。原文有“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却”,退却;“悉众”,全军;“且”,将。(2)“战黎阳”,

40、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战(于)黎阳,在黎阳交战;“滨死”,几乎丧生;“捍卫”,抗击护卫。参考译文:秦琼,字叔宝,以其字扬名,齐州历城人。起初在隋朝将领来护儿帐下听差。他母亲去世,来护儿派专人送丧服吊唁。吏属不解地说:“士卒有丧事,将军您从来没有过问过,如今为何独去叔宝家吊祭?”来护儿说:“这个人有才略而又勇猛,志向节操完美,哪会长期处在卑贱的地位呢?”不久秦琼跟随通守张须陀去下邳攻打贼寇卢明月,贼军十余万人,张须陀所领兵马仅敌方的十分之一,坚守壁垒不敢进击,粮草耗尽,打算撤兵。张须陀说:“贼军见我军退兵,势必全军追击我们,能有精锐将士袭击敌营,必将有利,谁能为我前去?”众人都不回答。惟有秦琼与罗

41、士信奋然承命。于是分给一千精兵埋伏草木丛中,张须陀弃营逃走,卢明月率全军紧追。秦琼等急攻贼营,营门关闭无法入内,他便登上城楼拔掉贼军战旗,杀敌数十人,敌营大乱,他迅即破门放进城外伏兵,纵火烧掉贼军兵营三十余处。卢明月回军奔还,张须陀趁势反击,大败贼军。又与孙宣雅在海曲交战,秦琼率先登城。他因先后立功被提升为建节尉。秦琼随张须陀在荥阳攻打李密。张须陀阵亡,秦琼率残部依附裴仁基。裴仁基投降李密,李密得到秦琼极为高兴,委任他为帐内骠骑,对他很优待。李密与宇文化及在黎阳交战,中箭落马,几乎丧生,敌军追到,仅秦琼一人抗击护卫而得救。后来秦琼归顺王世充,被任命为龙骧大将军。他与程咬金商量说:“王世充为人多

42、诈,屡屡与下属诅咒发誓,简直就是巫婆,并非治平乱世的明主。”于是秦琼归顺李渊。高祖李渊派他供职秦王府,秦王李世民对他特别崇敬礼遇。他随秦王镇守长春宫,授官马军总管。美良川一战,打败尉迟敬德,立大功,高祖赏赐他黄金瓶。不久授职秦王右三统军,他在介休打跑了宋金刚,授衔上柱国。随秦王讨伐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他没有一次不率先冲锋鏖战,战场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出入人前大肆炫耀扬威,秦王就派秦琼前去攻取。他跃马挺枪进击于万众之中,无不遂愿,因此很是自负。及至平定隐、巢二地,论功授官左武卫大将军,封给实纳贡赋的食邑七百户。此后秦琼渐渐称病告老,曾说:“我年轻时成长在戎马生涯中,经历二百

43、余战,多次身受重伤,流血将近数斛,哪能不病呢?”死后赠封徐州都督,陪葬于昭陵。太宗李世民诏令官署雕塑石人石马立在他的墓前,以表彰他的战功。贞观十三年(639),改封他为胡国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辛弃疾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注汉殿,指刘邦;秦宫,指秦始皇。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怀古,实际上是感叹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字里行间流露出报国之

44、志不得实现的苦闷。B. “雨打风吹何处是”与其名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异曲同工,表达了对英雄流逝的痛惜。C. 下片“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其中的“歌舞”指代南宋朝廷不思复国反而醉生梦死的腐败。D. 本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但充盈着家国身世之感;看似消极逃避,实则爱国之情强烈。15.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有何高明之处?请简要分析。【1415题答案】【答案】14. C    15. (1)这首词运用了虚构、象征的手法抒发感情。上片由作者的身世联想到古往今来的英雄,被“雨打风吹”,表达自己英雄迟暮的悲伤。下片借“梦人”进一步写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虚写手法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

45、结合,使得感情的抒发大起大落。(2)词中“风吹雨打”“卷地西风”则运用象征手法,前者象征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象征严酷的现实,表达了对自己悲凉身世的感叹,和对国家命运深沉的关切。【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分析能力。C.“其中的歌舞指代南宋朝廷不思复国反而醉生梦死的腐败”错误。结合全词分析,“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是感叹自己的身世,意思是少年梦想破灭,壮志未酬,但宏大梦想还在。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艺术手法特色的分析能力。上片首句“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有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悲凉、沉郁。“雨打风吹”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

46、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此处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出作者舍身报国决心的坚持。下一句“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由作者的身世联想到古往今来的英雄,被“雨打风吹”,表达自己英雄迟暮的悲伤。下片“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是写少年梦被山僧撞破,惊醒后难眠,却连钟声也听不得,只有西风呜咽。虽然表面上看是想逃避现实,实际上作者丝毫没有忘记国家大事,时刻想着的还是报效国家。“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虚写手法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使得感情的抒发大起大落。“卷地西风”更是运用象征手法突出当时严酷的现实。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的

47、高明之处在于联想与造境上。丰富的联想与跌宕起伏的笔法相结合,使跳跃性的结构显得整齐严密。诗人联想到秦汉时期的英雄为时间流逝而淹没,透露出自己舍身立命而不达的情怀。因此作答时,抓住虚构、象征的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两句借用星宿来描写蜀道山势的高危和人们无可奈何的神态。(2)登高中,能让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同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的诗句是“_,_”。(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表明古仁人胸襟阔达,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好坏,而影响自己的心态。【16题答案】【答案

48、】    . 扪参历井仰胁息    . 以手抚膺坐长叹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扪、仰、胁、膺、萧、滚。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中间走运的,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

49、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         ,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         。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对这样的        &#

50、160;,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我自己也很普通,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对人生有一些想法,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         ,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空洞的一个理想。因此,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51、17.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神气飞扬     长吁短叹     村夫俗子     黄钟毁弃B. 神气飞扬     喟然长叹     芸芸众生     黄钟瓦釜C. 飞扬跋扈     喟然而叹     村夫俗子

52、60;    黄钟瓦釜D. 飞扬跋扈     长吁短叹     芸芸众生     黄钟毁弃18. 文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空洞的一个理想。而且,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B. 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因此,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C. 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

53、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D. 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空洞的一个理想。或许,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19. 下列各项中,和文中冒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朋友们:人都到齐了,我们出发了。”B.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C. 淘气的孩子们给两位神仙加了新外号: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D. 他弯下腰,直着眼睛看着那两个人,压低嗓音说:“你们来干什么?”【1719题答案】【答案】17. D &

54、#160;  18. C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飞扬跋扈”,原指意态举动放纵,不受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多用贬义。“神气飞扬”,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多作褒义。语境中有“恣睢骄横”,应用贬义,故选“飞扬跋扈”。第二空,“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喟然而叹”,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的样子。语境中有“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的提示,故选“长吁短叹”。第三空,“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村夫俗子”,指粗野鄙俗的人。语境中终日忙碌困于名缰利索的普通人,故选“芸芸众生”。第四空,“黄钟毁弃”,比喻贤才遭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