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浆到维他奶的蜕变营销案例分析(课堂PPT)_第1页
从豆浆到维他奶的蜕变营销案例分析(课堂PPT)_第2页
从豆浆到维他奶的蜕变营销案例分析(课堂PPT)_第3页
从豆浆到维他奶的蜕变营销案例分析(课堂PPT)_第4页
从豆浆到维他奶的蜕变营销案例分析(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豆浆到维他奶 豆浆改名维他奶,是香港一家几十年历史的豆品公司为了把街坊饮品变成国际饮品,顺应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其产品形象而采取的策略。 穷人的牛奶 豆浆,以大豆为原料,是豆腐作坊的副食品,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形象与可乐、牛奶相比,浑身上下冒着土气。 后来最初改名为维他奶,都是以普通大众的营养饮品这个面貌出现的,是一个廉价饮品的形象。被称作“穷人的牛奶”。高档饮品现在,豆浆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超级市场上都能见到,与可乐、七喜、牛奶等国际饮品并列排放,且价高位重,有形有派。当然,它改了名,叫维他奶。n 一开始 ,豆浆作为传统早餐,浑身土气,变身之意蓄

2、势待发。这是变身的内在要求。n 香港一家豆品公司为了顺应现代人生活形态,豆浆更名维他奶。这是变身的第一支舞。n 更名后的二十年,豆浆都是一个廉价饮品的形象。这是变身的凝固状态。n 70年代,维他奶的土气难敌汽水的有范儿,因为香港的经济已经发展了,再标榜大众饮品不给力了。这是促进变身的外在条件。n 70年代中期,为了维持年轻的消费市场,豆品公司大做广告,维他奶树立了一个“消闲饮品”形象。这是内外因的共同作用。n 八十年代,“派范儿”开始out了,由于维他奶是消费者成长中的一部分,所以为了市场,公司开始大打温情牌。由此,维他奶又开始树立起一个“经典饮品”形象。看来原因还是为了抓住市场啊。顾客果然是

3、上帝。n 同期,维他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在美国,维他奶标榜天然饮品”。跃居为比牛奶有档次的产品。最基础的原因在于盈利,有了本地市场,就进军国际市场。 1.求实动机:有营养的牛奶代替品 2.求美动机:贴近年轻人多姿多彩的生活;它是穷人的牛奶。 3.求廉动机:追求廉价饮品 4.求名动机:香港本土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典饮品”。 5.求新奇动机:高档的天然饮品。 A生理需要:豆浆,优秀的牛奶代用品,穷人的牛奶 B安全需要:人们不缺乏营养品,反倒担心营养过剩的问题,天然饮品 C.社会需要:还宣传是”穷人的牛奶“,喝了不就没有品味了?休闲饮品。 D.尊重需要:对维他奶的一种特殊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4、,香港本土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 E.自我实现需求:进军国际市场;历史性的趣事。u 1.定价策略:为营养不良的人群提供一种既便宜又营养的牛奶替代品。u 2.产品策略:把维他奶打造成年年轻人喜欢的消费品:打动人心的电视广告。u 3.品牌策略:广告重点突出维他奶亲切温情的”经典饮品“的一面u 4.促销策略:迈进国际市场,强调与牛奶不同的地方,展示维他奶的独特之处。 维他奶从豆浆变成维他奶,由穷人的牛奶直至国际饮品的过程,给我们的启示颇多。下边把我们的观点汇总一下。p 要是自己的产品长期受到消费的喜好,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地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位。p 以消费者为中心就是以市场为中心,最终才能把市场做大。p 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应该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其市场定位,以不同的产品形象和营销沟通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长期占领市场。p 要把握好机遇,同时敢于挑战更大的市场,冲击更强的境界。 3号:卢小双,负责资料整合制作 9号:吴佩杰,负责资料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