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7课《安塞腰鼓》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7课《安塞腰鼓》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7课《安塞腰鼓》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塞腰鼓【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2. 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3. 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重点聚焦】“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出现有怎样的效果?“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出现,构成一种修辞手法,叫作间隔反复,间隔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其实,为了表现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画面美、音乐美;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把安塞腰鼓雄浑壮美的视觉冲击转化成了对我们的心灵的震撼;我们要进行进一步的感受和体会。【难点突破】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几种形式?有什么作用?三种

2、形式。即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作家简介】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拓展链接】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主学习案】1. 读准下面字的读音。晦

3、暗(hu1)瞳仁(t?g)烧灼(zhuo)亢奋(kmg)羁绊(ji)冗杂(reng)淋漓(1in)骤雨(zhou)磅礴(pengbo)2.撞:口丘辨析下列字形(zhumg)碰撞晦:(hu1)晦暗(teng)瞳仁悔:(hui)悔过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亢奋:极度兴奋。晦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恬静:安静。冗杂:繁杂。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4.走进文本文章节奏性很强,如何朗读才能表现作者的情感?答: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28

4、30自然段: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答:文章按“鼓响前一一腰鼓表演一一鼓声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一好一个安塞腰鼓!(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合作探究案】探究点一:体验舞美1.安塞腰鼓的美体现在哪里?答:蓄而待发的后生美。如“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火烈的舞蹈场面美。如“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激越的鼓声美。如“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也是隆隆,隆隆,隆隆”击鼓的后生美。如“你看,后生

5、们的胳膊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变幻的舞姿美。如“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光和影的匆匆变幻”遗:(y1)遗落绊:(bm)羁绊遣:(qian)调遣畔:(pm)耳畔探究点二:感受场面2. 为了表现安塞腰鼓的激越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怎样的场景?作品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3遗:(y1)遗落绊:(bm)羁绊安塞腰鼓的?答:这是以声衬静,以声衬静的手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早有运用,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反复出现了四次,是文中写安塞腰鼓艺术的分水岭,分别从四个方面写安塞腰鼓的美。据此,我们可以将课文分为这样四个部分。场面美鼓声美后生美舞姿美。探究点三:品味语音3. 从写法的角度品析文章的

6、语言美“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内涵。“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设下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随堂巩固案】一、基础积累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亢奋(keng)闭塞(soi)束缚(fu)戛然而止(jiC.B 蓦然(mu)淋漓(11)战栗(11)大彻大悟(che)C 辐射(fu)渺远(miao)恬静(ti

7、cn)惊心动魄(Po.灼D 烧(shuo)瞳仁(teng)羁绊(ji)叹为观止(tei)解析:A选项里“闭塞”的“塞”应读“se”;B选项里“蓦然”的“蓦”应读“mo”;D5选项里“烧灼”的“烧灼”应读“zhu6”。故选C.2下列词语书与元全正确的一项是(A).A困瞳.倦仁冗杂烧灼叹为观止B.羁拌恬静惊心动魄C束.缚而止骤暮然大彻大悟雨.D淋漓磅礴晦暗嘎然解析:1B选项里“羁拌”的“拌”应写成“绊”;C选项里“暮然”的“暮”应写成蓦;D选项里“嘎然而止”的“嘎”应写成“戛”。故选A。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A. 他们的演奏戛然而止,但我的耳中还回响着那美妙的乐声。B. 通过爷

8、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鬼迷心窍,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C. 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狮子追捕猎物的场景让人看得惊心动魄。D. 这幅苏绣作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4. 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A)A. 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脚步声。B. 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C. 老师的话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D.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解析:B语序不当“刚出土的几千年前”;C成分残缺。“久久”加“同学们”D前后矛盾。“不收”与“只收”相矛盾。5. 指出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考,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

9、痛的发生和排解(排比)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比喻)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拟人)6. 从用词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_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只(二)阅读课文第1?13段,完成第7?13题7.文中三个“使人想起”段,写的是人的联想。联想到的事物有什么特点?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答:所联想到的事物都豪迈、壮烈、

10、深沉,与浑厚的鼓声、深厚的高原相应,同时也给人以历史感,从更广阔的时空写出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民族力量,以及作者对它无限神往。“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8. 观众的心能变成牛皮鼓面发出隆隆的响声吗?这句话该如何理解?答:_应。它震撼人心,使观众受到感染,产生了心灵共鸣。9. 怎样理解睇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的含义。答:人们已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所沸腾,当腰鼓“戛然而止”时,人们已经不习惯这样寂静、冷清的世界了。10. 作者运用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腰鼓“戛然而止”时的感受?答:对比反衬,以动写静

11、1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什么作用?答:突出后生茂腾腾的形象,将他们的形象鲜明地推出舞台,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12.为什么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而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答:_13?“但是:”“看!一一”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单独成段是要引人注意,强调人和鼓由静而动的转变。【课后提升案】一、综合运用1. 学习了安塞腰鼓,班里开展“中国鼓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 【语言积累】写出三个关于“鼓”的成语。答:旗鼓相当,一鼓作气,大张旗鼓(2) 【材料探究】据说,近年来许多外国人专门跑到安塞学腰鼓,想

12、从中挖掘出奥秘来,但得其真传者无几。请根据内容和下面的资料,推测“得其真传者无几”的原因。资料:安塞位于陕北高原。安塞腰鼓起源于春秋以前,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原有迎神驱邪之意。逐渐成为习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打腰鼓主要是打情绪,打耐力。鼓手打到兴头上,往往忘其所以,便随心所欲地发挥鼓点的节奏,脚步随情绪腾空而起。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悍勇威猛的艺术个性。答:外国人领会中国文化有一定的难度,人文价值观不同,更不用说领会安塞腰鼓这种挖掘奥秘,这个值得推敲,我们所知道的安塞腰鼓就是陕北人民表达自己在这片土地上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呢其实是表达

13、的一种精神,而并不是表现的一种乐器的技术。6朝黄土,不屈服,努力向上的一种舞蹈。奥秘全在生活之中。二、阅读理解阅读羊皮扇鼓,完成第2?6题。羊皮扇鼓崔子美在陕北寒雪匝地的季候,我挤在涌动的人群中,热热地观看旷野上羊皮扇鼓方阵精彩的表演,心因之而强烈地嘭嘭作响?开阔的山脚下,列立了百十号男女,他们身穿洁白羊皮褂大红裤子,在群山为背景的大地上等待声音的召唤?有了,是唢呐声,像是从天上忽然落下来的,又仿佛是从地下陡然冒出来的,游丝般苍凉悠婉地响了起来,恍若无影的手指弹在人们的心尖上?.扇鼓手们一惊一动,犹如春天里出圈的羔羊,哗地一下冲散而出?在浑亮的鼓乐声中摆首起舞,扭身踏浪?他们挥动百十面扇形羊皮

14、手鼓,嘭嘭敲打,跳起来、缠起来、绕起来、腾沓起来、歌吟起来?忽而似嫩柳在春风间交错、忽而如茂草地里一群蹦跳的蚂蚱,忽而像身醉心不醉的武士天色由此一暗,羊皮扇鼓现代群体性的舞蹈灿亮如焰?鼓声如雨,一重再重?左手鼓,右手槌,昂首向天,脚下旋转,轻轻地轻轻地敲出一片细语,那是对天的问候,那是对无所不能的上苍的敬畏;再看,鼓手们弯腰到地,如似收割,慢节奏地打出一片浑厚之响,应该是他们对大地的感激,是对生长五谷的原野赤诚的祈愿?又一番鼓声激烈,鼓手们踢腿扬臂,柔美中见刚硬?摇首蹈足,婉转中现强悍?面对面、手挽手,打得狂放,打得自由,打得似雨似风,春潮阵阵,歌颂人的伟大,鞭策着心灵的无边?那訇然而起的呐喊

15、声,泼洒着一种胆气,犹似敢在虎口拔牙,亦能在权贵面前挺胸,不为功名利禄所累,充满了拥抱生活的坚定,洋溢着处逆境而不懦弱的奋争?羊皮扇鼓是一种藏刚于柔、纳火于水的舞蹈,不仅它跳动出了粗犷古朴的美,尤其让我体味了生命的深沉和负重、容忍和冀盼,它实实在在渲染了陕北人生存在高梁大峁之间,直面困苦的豁达脾性?扇鼓来自哪里?应该是在古老遥远的文明之初,羊皮扇鼓就诞生在了游牧民族的手中,驱赶豺狼,传递平安,消解寂寞,也许还曾发展成一种庆祝六畜兴旺的舞蹈?由于扇鼓的饱满浑厚之声,演化为战场上助阵的武鼓,系上铁环,哗哗铮响,杀气腾腾?多民族血液融合的陕北在艰难生存的困苦中,承传了扇鼓,敲敲打打,一辈又一辈地延续

16、下来?但是,当二十世纪末的艺术家把它改编成壮美的现代群体舞蹈时,它便更加明晰了向命运之神挑战,以及鼓舞生存的内涵品质?我看过安塞腰鼓洒脱刚猛气壮山河的阵容,我看过洛川蹩鼓的欢腾火热的场面,我也看过威风锣鼓的浩荡和大气.然而,羊皮扇鼓一经打起来,就不能不使人心生悲壮之美.它美在阐释陕北人不畏天命的高贵、不服于命运的安排、不惧8苦难的风度.可以说,羊皮扇鼓打的是一种解剖人生和慰藉心灵的哲学,告诉你生命不易,应该多些忍耐、多些沉着、多些坚持、多些准备、多些信心陕北的羊皮扇鼓呵,一节一节,一幌一幌,直能打到人的心里去.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赏析下列句子忽而似嫩柳在春风间交错,忽而如茂草地里一群蹦跳的蚂蚁,忽而像身醉心不醉的武士.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鼓声的悦耳动听.语言富有气势,增强了感染力.4.羊皮扇鼓由来已久,他都有哪些作用?展示了羊皮鼓的源源流长,为文章抹上一层文化的厚重感5.本文写羊皮扇鼓,为什么在7自然段写安塞腰鼓、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