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0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记承天寺夜游课型新授课时1学习程度分析1.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借景抒情的现代文 ,但没有接触过描摹自然山水、寄情自然景物的文言文。2.对如何开掘、体会景物描写背后的作者情感还较为陌生 ,缺乏情景交融的文本体验。教学目标1.记住并积累“念、相与、盖、但等文言词语的意思。2.能够概括文章大意 ,品味文中写月色的语言 ,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理解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三处月色带给作者的不同的情感。2.月色描写中意境美、比喻美、手法美的生成课前准备1.学生背诵课文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调整一、导入新课 ,初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

2、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问题】大家知道宋代大文豪苏轼吧 ,这首词是苏轼前期的作品 ,被认为是他第一首豪放词 ,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说一说对苏轼有什么印象?【学生答复】雄心壮志、意气风发【教师点评】同学说得很对 ,苏轼深受儒家文化“穷那么独善其身 ,达那么兼济天下的影响 ,怀有治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胸怀大志的人 ,却命运多舛 ,历经人生的苦难 ,今天让我们穿越千年 ,体验一段

3、经历 ,认识一位人物苏轼。下面找同学起来读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出示学习目标1.记住并积累“念、相与、盖、但 等文言词语的意思 ,2.能够概括文章大意 ,品味文中写月色的语言 ,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理解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二、朗读美文 ,再识苏轼【接上文】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记承天寺夜游?仅有84字 ,却被林语堂誉为苏轼“笔下最精的作品之一 ,它到底精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朗读一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大家说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下面老师来范读一遍 ,大家注意标注字音和停顿。【教师范读】【诵读要求】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学

4、生齐读】【问题】在诵读声中 ,我们和苏轼一起同游了承天寺 ,读完后 ,你们觉得这篇文章与?密州出猎?相比 ,诗人还是那样的意气风发吗?【学生答复】三、积累字词 ,理解文意【接上文】大家对课文的感受还是很敏锐的!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请大家结合注释来理解课文内容 ,对于难以解释的字词小组讨论一下 ,实在解决不了的过会儿全班解决 ,注意屏幕上标红的字词解释。【小组讨论】【问题】还有哪些字词问题没有解决呢?【学生解答】【教师点拨】除了刚刚同学提到的那几个词语很重要外 ,还有几个词也很重要:“念“相与“盖“但 ,请大家在书上做好标记。【诵读要求】请大家带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再来齐读一遍课文。四、把

5、握情感 ,走近苏轼【问题】现在请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学生答复】【问题】概括得很完整!这篇文章写苏轼与好友夜游承天寺赏月 ,其中写了三处月色 ,三处月色带给作者以不同的情感。请同学们再次默读文章 ,找出三处写月色的句子 ,并说明你从中体会到苏轼怎样的情感 ,请同学们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学生默读】【问题】哪位同学找到了第一处写月色的句子?【学生答复】走近苏轼月下之人“夜色入户 ,欣然起行 ,月光皎洁 ,勾起了他的兴致 ,“欣然两个字写出了欣喜。板书:月下之人  欣喜“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中也可以看出他是欣喜的 ,因为有朋友和他一起赏月。【教师

6、点拨】东坡仅仅是因为有人陪他而快乐吗?你看 ,如果咱们把“亦“去掉 ,你读读看 ,你感觉有什么不同?“亦字让人觉得这两人心有灵犀。【学生诵读】【教师点拨】宋神宗时 ,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被调离出京。后来被人诬陷 ,说他写诗挖苦  “新法而被捕入狱 ,险些丢了性命。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相当于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的小官 ,不准签署公文 ,不准擅自离开 ,实际上等于被流放并软禁了起来。差不多同时 ,张怀民也被贬黄州 ,担任主簿之类的低级小官 ,也是一位寄情山水、品格高洁的人。在这样逆境中 ,能有张怀民这样一位志趣相投、心有灵犀的朋友 ,苏轼怎能不

7、欣喜呢?咱们同学也来读一读这一句 ,读出苏轼的欣喜之情。【学生齐读】【问题】苏轼和张怀民遭遇相似 ,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大家觉得文中哪一句能让我们体会到苏轼被贬后的无法诉说的苦闷?【学生答复】“念无与为乐者这一句可以表现出他的孤独和苦闷 ,没有一个朋友能和他一起分享美妙月光带给他的快乐。【教师点评】谢谢你的补充。让我们看一看苏轼当时有着怎样的孤独与寂寞。【教师点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处月色中 ,苏轼感情的主色调是欣喜 ,但欣喜的背后却也有着深深的苦闷和忧伤。板书:苦闷忧伤【问题】那接下来第二处写月色的是那几句?【学生答复】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走近苏轼月下之

8、景【问题】有人说以上文字“全句无一字写月 ,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请找一找 ,月光隐藏在哪些字眼里?你能描述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这画面美不美?美在哪里?【学生答复】意境美前一句写大片月光泻地 ,整个庭院像注满了水 ,笼罩在一片空明澄澈的气氛中 ,清辉透澈 ,明净无比;后两句写月色穿透竹柏 ,透过树缝 ,洒下斑驳的光影 ,星星点点 ,碎银一般 ,楚楚动人。风轻轻地吹过 ,树影婆娑 ,摇曳生姿 ,摇晃的影子好似水中脉脉的波痕 ,一圈一圈荡漾开来 ,使人好似漫步在仙境中 ,忘却了一切烦恼 ,到达如痴如醉的地步。“盖竹柏影也中的“盖 ,表达恍然大悟 ,说明还沉醉在景中。比喻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

9、但不落俗套。先是月光如水 ,索性将整个庭院比喻成水塘 ,“积水空明。后句那么反客为主 ,干脆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 ,说“藻荇交横 ,最后以“盖竹柏影也 ,点破真相。手法美运用了虚实、动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一方面月光如水 ,洒在宁静的庭院 ,宛如空明澄澈的水塘。另一方面 ,竹柏影子的摇曳就成了水中藻荇的浮游 ,藻荇的浮游 ,又让人感到水的流动。这一切让无形的、静态的月光有了动态的美感 ,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虚无之物 ,历历在目。动静和谐 ,亦实亦空。【教师点评】身处在这空明澄澈、如梦似幻的月色中 ,这时候苏轼的心情如何?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答复】陶醉、沉醉于这美丽的月色之

10、中板书:月下之景  沉醉【学生诵读】【教师评点】你的朗读能给我们以身临其境之感 ,现在咱们大家也用自己的声音把那月色之美表现出来吧。【学生齐读】【教师点拨】王维说: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苏轼描摹的却是:明月庭中照 ,藻荇影中游。月色之美尽在其中。当这样一幅空灵澄澈、亦真亦幻的美景展现在苏轼面前时 ,他沉醉其中 ,忘怀一切 ,他的心灵也像这满庭月色一样澄澈而空明。板书:心灵澄澈走近苏轼月下之情【问题】一般的写景文章到此高潮应该戛然而止了 ,为什么课文后面还有三句感慨?把它们删掉可以吗?【学生答复】不可以。作者在写景的根底上进行抒情 ,抒发人生的感慨。板书:月下之情感慨【问题】你们体

11、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慨呢?大家可以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学生讨论】【小组展示】苦闷和失意时的落寞悲凉非常地自豪乐观和豁达重读“何夜“何处和最后一句【问题】大家体会得很深刻!这几句话中确实是包含了苏轼无限的感慨!文章贵有文眼 ,而此文的文眼就是“闲人“一词 ,何谓“闲人呢?【学生答复】清闲的人。【问题】苏轼胸怀大志 ,他想做一个无所事事、混沌度日的闲人吗?【学生答复】不想。【问题】那我们就由 “闲人这个词体会到苏轼怎样的心情?【学生答复】虽有远大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苦闷。【问题】苏轼的一腔忠诚热血就这样被生生冰封在了黄州东坡的田垄之上 ,怎能不感受到悲凉和落寞呢?那苏轼是否一味沉浸在苦闷中而不能自拔呢

12、?【学生答复】不是 ,他还有闲情逸致去欣赏月色之美。【教师点评】你说的很对 ,你也是他的一位知音啊!【教师点拨】如果一个生活富足、衣食无忧的人能有赏月的闲情逸致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而此时的苏轼既不富足 ,也不清闲 ,但他能在逆境中欣赏到这空明的月色 ,这正是他具有积极人生态度的表达 ,也更为可贵!他没有像白居易那样在人生失意之时 ,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也没有像阮籍那样在穷途末路之际 ,慨叹“北临太行道 ,失路将如何。从本文中 ,你们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呢?【学生答复】乐观豁达、积极、沉着面对人生苦难板书:乐观豁达【教师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空明的月色洒满庭

13、院 ,更照亮了作者的心灵深处 ,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在人生的逆境中 ,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 ,乐观豁达的苏东坡!  五、当堂检测 ,体会苏轼【教师小结】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 ,黄州成就了苏轼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 ,黄州也成就了苏轼。黄州成为苏轼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黄州一驻 ,苏轼抛却恩怨 ,潜心著述 ,在人生的低谷完成了自己乐观豁达人生观的塑造 ,到达了自己创作的巅峰 ,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浣溪沙?定风波?等千古名篇。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 ,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 ,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面对人世间的风吹雨打 ,他沉着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问题】学习完本篇课文 ,请联系课文内容 ,面对身处逆境中的苏东坡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以“东坡先生 ,我想对您说_。仿写造句。【课后作业】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主题学习的?一首清冷的月光曲节选?苏东坡的数字人生? ,背诵阅读苏东坡诗词散文名篇 ,采用到图书馆、实地调查、上网搜索等方法完成“大江东去话东坡的导学案。   【板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月下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