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数控张拉施工工艺--复习课程_第1页
智能数控张拉施工工艺--复习课程_第2页
智能数控张拉施工工艺--复习课程_第3页
智能数控张拉施工工艺--复习课程_第4页
智能数控张拉施工工艺--复习课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能数控张拉施工工艺卞桂荣 李宝枝 常溧高速公路1、序言本文论述了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原理及工艺流程,阐述智能张拉系统在施工中与传统张拉相比具有其技术经济先进性。常州至漂阳高速公路CL-5标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41+700,位于漂阳市上黄镇 境内,外灯村北侧;终点桩号为 K46+30Q位于漂阳市漂城镇境内,石塘村和后 庄村东侧,路线主线长4.60 公里,双向四车道,宽度28m。本合同段中中河大桥预制箱梁的主要工程量为:25m箱梁共计128根、29m箱梁24幅,最重为29m边跨梁(箱梁最重约为90t);石界滩特大桥预制箱梁 的主要工程量为:25m箱梁共计372®,均采用就地预制、预应力后张

2、法工艺施 工。箱梁预制场生产场区布置于 K43+418路线左侧,占地面积约14亩,共布置 箱梁地胎膜18 个。2、工艺阐述的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该工艺主要阐述预制箱梁智能张拉,同样适用于空心板梁、连续梁、连续刚构等结构的张拉,也可用于边坡锚索、先张法等施工。3、工艺所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 2011)常州至溧阳高速公路CL-5 标工程桥梁施工图4、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图4.1 智能

3、张拉系统及工作原理本工程采用的智能张拉系统由主机、油泵、 千斤顶三大部分组成。该系统以应力为控制指标,伸长量误差作为校对指标。系统通过传感技术采集每台千斤顶的工作压力和钢绞线的伸长量(含回缩量)等数据, 并适时将数据传输给系统主机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张拉设备接受系统指令,适时调整变频电机工作参数,从而实现高精度适时油泵电机的转速,实现张拉力及加载速度的精确控制。系统还根据预设的程序,由主机发出指令,同步控制每台设备的每一个机械动作,自动完成整个张拉过程。压力传感器在张拉过程中负责采集千斤顶油缸的压力值,通过下位机传给控制主机,主机根据标定参数换算成拉力值。位移传感器在张拉过程中负责采集钢绞线伸长

4、量(含回缩量)值,通过下位机传给控制主机。图1张拉系统工作原理图4.2 智能张拉工艺流程安放工作锚,限位板、智能千斤顶、工具锚、智能张拉仪、连接油管安抽主3空电脑确保主控电脑、翦应力智能张拉仪、智育轩斤顶连接正常即可开始操作输入桀板参数,确认梁板券数,启动智能张拉程序进行第一行程(控制应力1。美)张拉,3。秒短暂停第二行程G济I应力纫%)张拉,配秒短暂停第三形成张拉,张拉致目标值,的亍5分钟持荷(一回油退顶F完成张拉,自动生成张拉计算数据'图2工艺流程5、施工方法说明和主要设备等资源的配置5.1 施工方法说明和传统张拉相比,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了预应力张拉全过程自

5、动化,具有张拉力到位,同步精确,自动控制张拉应力、延伸量、 加载速率、停顿点、持荷时间等要素的特点,同时还实现了适时监控、规范管理、 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等管理功能,能有效杜绝人为因素干扰,确保预应力张拉施工 质量。本工程预制箱梁张拉采用120什斤顶进行数控张拉,两个千斤顶对称张拉, 以石界滩特大桥42跨右-4箱梁N1 (高)束张拉控制应力0% 20% 100%®行阐述。7 -低制箱挈(中午';的幻等张片但长量计宜袤绵母:VI U)线 段L0K14出 &4 ad*P« C 4 CHf n fl )门一(KL+1e)起点然占 k+ y-n-1 应力平均冲长量150

6、D0. 00(10. 001。的90.0011.000139513g413943.5207240.000:1 0010.999CL 0010.9的13M139213935.1307880.032工OOE0.球O.COS0.9961332133113旷46.3790.0000. 0100. 990C.C100.995138113681374犯153 4910.0870,0250, 975O.OS50.98813681334疏23,760.3070000Q010.溺口式10.399133413321333&.17短计87.9合让你长量176'+8%LS6r6%1 155表1 计算理

7、论伸长量176mm张拉控制说明:现场钢绞线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低松弛S15.20钢绞线,张拉 控制应力为:0一 10加力一20加力一6con(持荷5min锚固)。伸长值:AL = AL1+AL2; 式中:4L1为初应力到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量;4L2为相邻级应力张拉伸长量差值。张拉前首先由技术员将张拉钢束按照张拉顺序进行编号输入计算机中。 计算 机同张拉设备进行链接,准备工作做好后,启动电源键,按顺序一键完成钢绞线 的张拉。张拉过程界面见下图:T-1 *",式;n. zym 4 nr *TE寮靖 :忙工TTn U-tJ. 睢|金mm 中图3准备张拉,压力、位移均为0压力制坳值I &a

8、mp;Dfertt*喉嗦叫L胃。,物卡图4应力10%寸张拉应力两端分别为3.78MPa 3.83MPa;位移量为12.1mm 16.8mm图5应力20%寸张拉应力两端分别为7.58MPa 7.5MPa;位移量为22.0mm 26.3mm丹片gyq朗、/图6应力100%长拉应力两端分别为37.39MPa 37.56MP?位移量为97.8mm 97.4mm表2张拉伸长量自动生成结果分析:上表为电脑终端显示最终伸长量为174.4mm误差为-0.9%,远远 小于规范要求的士 6%5.2 主要资源配置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智能千斤顶1200KN2液压泵Y10012-42笔记本电脑联想1手拉葫芦5T2

9、切断机qgw-126、施工操作要点及工艺要求和技术措施6.1 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梳编穿束工艺,以防索力不均度,钢绞线穿束时相互缠绕6.2 限位板应将写有对应使用规格数字的面对准工作锚板安装,安装后保证工作锚板在锚垫板止口内;6.3 保证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板同轴。6.4 张拉控制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夹片相互问错位不宜大于2mm露出锚具外高度不应大于4mm6.5 工具锚板锥孔、工具夹片应经常涂润滑剂。7、质量标准、卡控点防范措施和专项检查要素7.1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1、预应力钢材的张拉施工时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按规范要求控制在-6%+6%Z内,否则应暂停 张拉,待查明

10、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才可继续进行张拉。2、每束钢绞线最多只允许出现一丝断丝,每个断面断丝总和不得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3、两端对称均匀张拉7.2 卡控点防范措施7.2.1 千斤顶的设备安装、调试 安装限位板,限位板有止口与锚板定位,工作锚环必须在限位槽内安装专用千斤顶,千斤顶止口应对准限位板安装工具锚,应与前端张拉锚具对正,使孔位排列一致,不得使钢绞线在 千斤顶的穿心孔发生交叉,以免张拉时出现失锚事故,工具锚夹片均涂退锚灵。开动油泵,将千斤顶活塞来回打出几次,以排出可能残存于千斤顶缸体中 的空气7.2.2 张拉智能张拉设备在启动前应对其参数进行设置,根据设计要求按设计张拉 力的10%

11、20% 100%4行张拉,中间各需稳压一次。 张拉完成后稳压,稳压完成后油泵自行回顶,进行下一束的张拉 张拉数据用专用存储器导出。7.3 专项检查要素序号分项工程工序名称执行人标准与要求检查时段检查情况检查人1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方案交底施工员编制,总工审核, 施工员交底全员覆盖开,前2安全培训交底施工员编制,生产副经 理审核,安全员主持、 施工员交底全员覆盖开,前3设备验收张拉设备及仪表施工员长期不使用张拉次数超过200 次标定时间超过半年开,前4电脑及软件施工员方案要求张拉前5硅工程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施工员、试验员设计交底张拉前6锚垫板后方硅密实度施工员无蜂窝,密实张拉前7材料预夙力筋损伤施工

12、员表面尢损伤张拉前8人员操作工是否持证上岗, 人证相符安全员持证上岗张拉前9安全张拉作业区域是否设置 警示标志,无关人员严 禁入内安全员方案要求张拉全过程10检查用电是否符合要求 (电箱、电源线、电器 开关、漏电保护装置)安全员方案要求张拉前11张拉操作平台是否符合 方案要求施工员方案要求张拉前12张拉时千斤顶后方不得 站人,且后方设置安全 挡板施工员、安全员方案要求张拉全过程13智能张拉张拉过程控制施工员出现压力表读数异 常或损坏、预夙力筋 断丝、滑丝、混凝土 破例等情况,应立即 停止张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再进行 张拉张拉时表3智能张拉专项检查要素8、施工工艺所涉及的试验检测内容及检测索引

13、的检查标准规范1、精确施加应力专为“后张拉法”全自动预应力智能精确张拉工艺而设计,设备全自动化,有利于预应力张拉的精确施工,避免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影响。将误差范围缩小至± 1%。2、实时校核伸长量,实现“双控”系统传感器实时采集钢绞线数据,反馈到计算机,自动计算伸长量,及时校核伸长量误差是否在±6%以内,实现应力与伸长量双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6.2款规定: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量进行校核,其偏差应控制在6%。)3、对称同步张拉采用力与位移的双控同步技术,一台计算机控制两台或多台千斤顶同时、同步对称张拉,实现“多顶同步张拉”工艺。4、规范张拉过程,减少

14、预应力损失张拉数据实现数据库管理,预存张拉工艺参数于数据库内,根据梁号孔号即可实现自动张拉,张拉结果数据自动存储在数据库内,可查阅、 下载和即时打印。5、卸载速度缓慢,避免冲击损伤夹片,减少内缩量。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6.2 款规定: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应不大于设计规定或表7.6.2 所列容许值。9、安全风险分析、防范措施和专项检查要素9.1 安全风险分析该工序的安全风险主要有张拉作业时锚夹具弹出伤人、高压油泵与千斤顶连接不牢固液压油挤出伤人、触电危险。9.2 防范措施张拉时作业区应设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预应力施工人员应在千斤顶两侧操作,不得在端部来回穿越;油泵操作人员

15、要戴防护眼镜;张拉操作地点上、下垂直方向严禁其他工种同时施工;电线接头等应定期检查,确保不透水、不漏电,雨天张拉时,还应架设防雨棚10、实施过程中所遇问题及处理方案在现场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是首次在预制箱梁中大力推广运用智能张拉设 备,所以我部在张拉过程中为校核智能张拉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取了对部分预制箱梁进行人工钢尺量值、人工读取油压表读数的措施与同步进行智能张拉 控制的读数予以及时比较,发现通过同一幅梁智能张拉的人工读数与智能张拉显 示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虽然最终的结果和精度均符合要求,但是这个方面仍然 需要我们和厂家技术部门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论证。数控张拉在常漂高速公路项目应用中存在

16、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及相关处理 万案:10.1 设备连接存在问题:数控张拉千斤顶、数控计算机、油泵局域网无线连接不稳定,在 一定程度上造成误工。处理方案:所以要加强对设备的维保。10.2 计算机系统存在问题:计算机软件系统不稳定。处理方案:数控张拉软件对计算机要求较高,计算机的系统必须保证稳定, 否则易造成张拉中断,要对计算机定期查杀病毒和软件维护。10.3 环境影响存在问题:数控张拉设备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高温及寒冬容易造成系统误 差。处理方案:需避开高温、雨天施工。10.4 数据输出存在问题:张拉数据可以设置更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智能张拉系统精度的 可靠性处理方案:进一步优化智能张拉系统,加强设备的软件能力。11、工艺措施与传统手工张拉经济技术比较序 号比较内容传统手工张拉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1张拉力精度伸长率的允许误差土6%±1%2自动补张拉无此功能张拉力下降1%寸,锚固前 自动补张拉3伸长量测量与校核用钢尺人工测量张拉伸 长值,受环境、人为影 响,测量出来的伸长值 波动较大自动测量,及时准确,及 时校核,与张拉力同步控 制,实现“双控”4对称同步根据压力表读数控制张 拉力,依靠对讲机、喊 话确定张拉同步程度, 无法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