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止咳平喘药_第1页
化痰止咳平喘药_第2页
化痰止咳平喘药_第3页
化痰止咳平喘药_第4页
化痰止咳平喘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化痰止咳平喘药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62页l 咳、喘、痰在病机上关系密切 每多挟 咳喘 痰 每多致l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页,共62页l一、含义一、含义: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喘药。l二、适应范围:二、适应范围:化痰药主治各种痰证:有痰化痰药主治各种痰证:有痰阻于肺之咳喘痰多;痰蒙心窍之昏厥、癫痫;阻于肺之咳喘痰多;痰蒙心窍之昏厥、癫痫;痰蒙清阳之眩晕;肝风夹痰之中风,惊厥;痰蒙清阳之眩晕;肝风夹痰之中风,

2、惊厥;痰阻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阻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火互结之瘰疬、瘿瘤;痰凝肌肉、流注骨痰火互结之瘰疬、瘿瘤;痰凝肌肉、流注骨节之阴疽流注等;止咳平喘药用于各种咳嗽、节之阴疽流注等;止咳平喘药用于各种咳嗽、气喘。气喘。现在学习的是第三页,共62页l 三、配伍l 1按痰、咳、喘的不同性质,分别给予适当配伍。l 若属肺热者,配清肺药,如黄芩、地骨皮等;l 若属肺寒者,配温肺药,如细辛、干姜等。l 2化痰、止咳、平喘药常配行气药同用,如陈皮、枳壳、厚朴等。现在学习的是第四页,共62页l 3兼表证者,可配解表药,如桑叶、菊花或紫苏、麻黄等。l 4因痰而致的瘰疬、瘿瘤

3、,配软坚散结药,如牡蛎、穿山甲等。l 5阴疽流注,可配温阳通滞药,如肉桂、鹿角胶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五页,共62页l四、使用注意l 1应辨明痰、咳、喘的性质,而后选药治疗。l 2咳血者,温燥性强烈的化痰药宜慎用。l 3麻疹初期咳嗽,性温带有收敛作用的止咳药忌用。现在学习的是第六页,共62页l 第一节第一节 化痰药化痰药l半夏、天南星半夏、天南星:均源于天南星科植物而辛温:均源于天南星科植物而辛温有毒。均能燥湿化痰,为治寒痰、湿痰要药;有毒。均能燥湿化痰,为治寒痰、湿痰要药;生品外用消肿止痛,治痈疽肿毒、瘰疬痰核等生品外用消肿止痛,治痈疽肿毒、瘰疬痰核等证。其中:证。其中:现在学习的是第七页,共6

4、2页l半夏半夏主归脾胃经,善除脾胃湿痰;半夏还能降主归脾胃经,善除脾胃湿痰;半夏还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呕吐、胸脘痞闷、梅核逆止呕、消痞散结,治呕吐、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等证。气、瘿瘤痰核等证。l天南星天南星主归肝经,温燥之性强于半复,善治顽主归肝经,温燥之性强于半复,善治顽痰并祛经络风痰。天南星祛风止痉,治小风口痰并祛经络风痰。天南星祛风止痉,治小风口眼喁斜、破伤风等证。眼喁斜、破伤风等证。现在学习的是第八页,共62页l 生半夏温燥性、毒性大,长于 l 消肿散结止痛。多外用。l 姜半夏 毒性,长于降逆止呕。l 制半夏 法半夏毒性,温性, 长于燥湿。l 半夏曲温燥性、毒性大减,长化痰消

5、食。l 竹沥半夏性凉,清化热痰。l 现在学习的是第九页,共62页 l 生南星辛苦温燥及毒性大, 长于消痈肿l 制南星辛苦温燥,力猛,毒性, l 善于温化寒痰,祛风止痛。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页,共62页川贝母 浙贝母 l共性 l 性味:苦,寒凉l功用: l 1.清热化痰:治热痰咳嗽等。l 2清热解郁,散结消肿 : l治痰热郁结之病证。如瘰疬、l痈肿、肺痈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一页,共62页l个性:l 川贝:l 1.苦寒性较小,清热力不足,但味甘质润,功偏润肺止咳,多用治肺燥咳嗽,虚劳久咳。l 2.清热解郁散结力不及浙贝,多用治体虚痰结者。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二页,共62页l 浙贝:l 1苦寒性较大,清

6、热力较强,功偏清肺化痰,多用治痰热郁肺或风热咳嗽,痰黄而稠等。l 2清热开郁散结力较强,常用治痰火凝结之瘰疬、瘿瘤、肺痈、乳痈、皮肤痈肿等。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三页,共62页l 川贝母、浙贝母川贝母、浙贝母:药性均为寒凉,均具清热:药性均为寒凉,均具清热化淡、清热散结之功,治痰多咳嗽、瘰疬疮痈等化淡、清热散结之功,治痰多咳嗽、瘰疬疮痈等证。其中:证。其中:l川贝母川贝母偏于甘润,兼能润肺止咳,善治肺虚久咳、偏于甘润,兼能润肺止咳,善治肺虚久咳、燥咳不止;燥咳不止;l浙贝母浙贝母偏于苦泄,清热化痰、散结力强,痰热及偏于苦泄,清热化痰、散结力强,痰热及外感风热咳嗽、瘰疬疮痈等证多用之。外感风热咳嗽、瘰

7、疬疮痈等证多用之。l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四页,共62页l 贝母与半夏:贝母与半夏:均为治痰要药,然一清均为治痰要药,然一清一温,一润一燥,性质迥异。一温,一润一燥,性质迥异。贝母贝母主热痰、主热痰、燥痰之证而忌用于寒痰湿痰;燥痰之证而忌用于寒痰湿痰;半夏半夏主寒痰主寒痰湿痰之证而忌用于热痰燥痰。然也有配伍湿痰之证而忌用于热痰燥痰。然也有配伍同用,取相反相成,同用,取相反相成,统治一切痰证者。统治一切痰证者。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五页,共62页l 百部、款冬花、川贝母百部、款冬花、川贝母:三者均性润,三者均性润,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新久多种咳嗽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新久多种咳嗽及痨嗽。及痨嗽。l百

8、部、款冬花百部、款冬花性润而微温;百部又能杀性润而微温;百部又能杀虫,治蛲虫,阴道滴虫,头虱等。虫,治蛲虫,阴道滴虫,头虱等。l川贝母川贝母性润而寒,宜于热痰燥痰,又能散性润而寒,宜于热痰燥痰,又能散结消肿,治瘰疬疮结消肿,治瘰疬疮痈。痈。l款冬花与川贝母款冬花与川贝母能化痰、能化痰、百部百部无化痰之功无化痰之功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六页,共62页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七页,共62页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八页,共62页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九页,共62页l思考题:思考题:l1 1、半夏与天南星的异同点?、半夏与天南星的异同点?l2 2、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异同点?、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异同点?l3 3、苦杏仁的性能特点?、苦

9、杏仁的性能特点?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页,共62页l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 安安 神神 药药l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l 1 1 掌握安神药的含义和分类。掌握安神药的含义和分类。l 2 2掌握重镇安神药与养心安神药的性能、掌握重镇安神药与养心安神药的性能、作用方面的特点。作用方面的特点。l 3 3掌握安神药的适应范围、配伍原则和使掌握安神药的适应范围、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用注意。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62页l一、含义:一、含义: 凡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用治心凡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用治心神不宁病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安神药分为神不宁病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安神药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两类。重

10、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两类。l 性能特点:性能特点: “ “心藏神心藏神”,“肝藏魂肝藏魂”,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心、肝两脏的关系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心、肝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故本章药物主人心经与肝经,且多最为密切,故本章药物主人心经与肝经,且多以矿石、化石或植物种子等质重之品入药。其以矿石、化石或植物种子等质重之品入药。其中重镇安神药多为矿石、化石类药物,有质重中重镇安神药多为矿石、化石类药物,有质重沉降之性,收重镇安神之效;养心安神封多为沉降之性,收重镇安神之效;养心安神封多为植物类药物,多有质润滋养之性,可收养心安植物类药物,多有质润滋养之性,可收养心安神之效。神之效。现在学

11、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62页l 二、功效:二、功效:主要用于心神不宁、惊悸、失眠及惊风、癫痫,主要用于心神不宁、惊悸、失眠及惊风、癫痫,癫狂等神志失常病证。癫狂等神志失常病证。l三、配伍应用:三、配伍应用:l如心火亢盛者如心火亢盛者与清泻心火药物配伍;与清泻心火药物配伍;l痰火扰心者痰火扰心者与化痰、清热药物配伍;与化痰、清热药物配伍;l肝阳上亢者肝阳上亢者与平抑肝阳药物配伍;与平抑肝阳药物配伍;l血虚阴亏者血虚阴亏者与补血、养阴药物配伍;与补血、养阴药物配伍;l气虚者气虚者与补与药物配伍。等等。与补与药物配伍。等等。l四、使用注意四、使用注意:l1 1、矿石、化石类安神药人煎剂时,应打碎先煎或

12、久煎;、矿石、化石类安神药人煎剂时,应打碎先煎或久煎;l2 2、入丸剂或散剂时,因易伤脾胃,故不宜长期服用。、入丸剂或散剂时,因易伤脾胃,故不宜长期服用。l3 3、部分药物有毒,须慎用,不可过量或长期服用,以防中毒。、部分药物有毒,须慎用,不可过量或长期服用,以防中毒。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三页,共62页l 第一节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重镇安神药l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l 1. 1. 掌握重镇安神药的性能特点、功效、掌握重镇安神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和使用注意适应范围和使用注意。l 2.2.掌握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的功效和掌握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的功效和安神作用的特点。安神作用的特点。现在学习

13、的是第二十四页,共62页l一、含义:一、含义:本节药物多为矿石或化石入药,有质重沉降之性能本节药物多为矿石或化石入药,有质重沉降之性能特点,具有镇心安神的作用故称为重镇安神药,特点,具有镇心安神的作用故称为重镇安神药,l二、性能特点:二、性能特点:l1 1、在药性方面:、在药性方面:而多偏寒凉或性平。而多偏寒凉或性平。l2 2、在归经方面、在归经方面:因因“心主神明心主神明”,“心藏神心藏神”,“肝藏魂肝藏魂”,入心经与肝经。入心经与肝经。l 本类药物以镇心安神为主要作用,部分药物入肝,兼有平肝潜本类药物以镇心安神为主要作用,部分药物入肝,兼有平肝潜阳之效,故主要用于心火亢盛、痰火扰心或惊吓等

14、引起的心神不宁、阳之效,故主要用于心火亢盛、痰火扰心或惊吓等引起的心神不宁、心悸、失眠,以及惊痫、癫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证。心悸、失眠,以及惊痫、癫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证。l在使用时,应打碎先煎或久煎在使用时,应打碎先煎或久煎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五页,共62页l 龙骨与磁石龙骨与磁石l均为重镇安神药,有质重沉降、入心经与肝经之特均为重镇安神药,有质重沉降、入心经与肝经之特性。都有镇惊安神与平肝潜阳之功效,治疗心神不性。都有镇惊安神与平肝潜阳之功效,治疗心神不宁、惊悸、癫痫;以及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之患。宁、惊悸、癫痫;以及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之患。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六页,共62页l磁石磁石味咸、性寒

15、,又有益肾阴之长,多宜用治肾虚肝味咸、性寒,又有益肾阴之长,多宜用治肾虚肝旺,肝火上炎扰动心神或惊恐气乱之心神不宁、惊悸失旺,肝火上炎扰动心神或惊恐气乱之心神不宁、惊悸失眠;还有补肝肾,聪耳明目之效,治疗肝肾亏虚、耳鸣、眠;还有补肝肾,聪耳明目之效,治疗肝肾亏虚、耳鸣、耳聋、目睹不明之证;亦可益肾纳气平喘,治疗肾虚喘耳聋、目睹不明之证;亦可益肾纳气平喘,治疗肾虚喘促。促。l龙骨龙骨味甘、性平,为安神之要药,可用治各种神志失常味甘、性平,为安神之要药,可用治各种神志失常之患。龙骨还具涩味,煅用则收敛固涩之功更佳,可治之患。龙骨还具涩味,煅用则收敛固涩之功更佳,可治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自汗、

16、盗汗等滑脱证。煅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滑脱证。煅龙骨研末外用,还有吸湿敛疮、生肌之效,用治湿疮痒龙骨研末外用,还有吸湿敛疮、生肌之效,用治湿疮痒疹及疮疡久溃不敛之患。疹及疮疡久溃不敛之患。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七页,共62页l 第二节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养心安神药l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l 1 1掌握养心安神药的性能特点、功效、掌握养心安神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适应范围。l 2 2掌握酸枣仁、柏子仁的性能、功效掌握酸枣仁、柏子仁的性能、功效及安神作用特点。及安神作用特点。l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八页,共62页l一、含义:一、含义:本节药物均为植物药,多以种仁入药,有甘润本节药物均

17、为植物药,多以种仁入药,有甘润滋养之长,可补养阴血,具养心安神的作用,称养心安神滋养之长,可补养阴血,具养心安神的作用,称养心安神药。药。l性能特点:性能特点:l1 1、在药性方面:、在药性方面:本类药物多为平性,各药无明显寒、热本类药物多为平性,各药无明显寒、热之偏,故可多方配伍应用。之偏,故可多方配伍应用。l2 2、在药味方面、在药味方面:多具甘味,而有补养之功。多具甘味,而有补养之功。l3 3、在归经方面:、在归经方面:本节全部药物均入心经,部分药物亦人肝本节全部药物均入心经,部分药物亦人肝经和肾经。经和肾经。 l二、功效与应用:二、功效与应用:养心安神为主要功效,主要用治阴血不养心安神

18、为主要功效,主要用治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或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导致的心神不中、足,心神失养或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导致的心神不中、虚烦不眠、多梦健忘等证。虚烦不眠、多梦健忘等证。 每与养血、补气,益阴的药每与养血、补气,益阴的药物配伍应用。物配伍应用。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九页,共62页l 酸枣仁与柏子仁酸枣仁与柏子仁:l均有养心安神之功效,常相须为用,治疗均有养心安神之功效,常相须为用,治疗阴血虚,心神失养之心神不宁。但:阴血虚,心神失养之心神不宁。但: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页,共62页l酸枣仁酸枣仁又入肝经,益肝血,更宜于心肝血虚之又入肝经,益肝血,更宜于心肝血虚之心神不宁,又因味酸敛汗,还治疗自汗、

19、盗汗心神不宁,又因味酸敛汗,还治疗自汗、盗汗证。证。 l柏子仁柏子仁又入肾经,最宜于心阴虚及心肾不交之又入肾经,最宜于心阴虚及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除安神外,还有润畅心神不宁。除安神外,还有润畅l通便的功效,治疗肠燥便秘证。通便的功效,治疗肠燥便秘证。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一页,共62页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二页,共62页l 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平肝息风药l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l 1 1掌握平肝息风药的含义和分类。掌握平肝息风药的含义和分类。l 2 2 掌握平肝息风药的性能特点、功效、掌握平肝息风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适应范围、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现在学习的是第三

20、十三页,共62页一、含一、含 义义 平平抑(镇潜),平息肝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l平肝息风药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治疗肝阳上亢证或肝风内动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四页,共62页二、药二、药 性性 1. 性味:味多咸、甘,次苦。性多寒凉。2. 归经:均入肝经,次入心经3. 药性:沉降4. 毒性:全蝎、蜈蚣有毒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五页,共62页三、分类及功用 l1平抑肝阳药:平抑或镇潜肝阳 l 治肝阳上亢证l2息风止痉药:息肝风、止痉搐l 治肝风内动证l“介类潜阳,虫类搜风”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六页,共62页四、常用配伍 l热盛者,热极生风者热盛者,热极生风者,配清热药,如石膏、黄连,

21、配清热药,如石膏、黄连l风痰内扰者,风痰内扰者,配祛风化痰药,如天南星、禹白附配祛风化痰药,如天南星、禹白附l肝火盛者肝火盛者,配清泻肝火药,如夏枯草、栀子等,配清泻肝火药,如夏枯草、栀子等l阴血不足者阴血不足者,配滋阴补血药,如生地黄、阿胶等,配滋阴补血药,如生地黄、阿胶等l兼心神不安者兼心神不安者,配安神药,如朱砂、磁石等,配安神药,如朱砂、磁石等l闭证神昏者闭证神昏者,配开窍药,如麝香、冰片等,配开窍药,如麝香、冰片等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七页,共62页五、使用注意 l肝风内动证,有虚实之分,宜辨明后论治l本章药性多偏寒凉或个别偏温燥,应区别使用。若脾虚慢惊者,慎用寒凉之品;阴虚血亏者,忌用

22、温燥之药。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八页,共62页l 第一节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平抑肝阳药l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l 1 1 掌握平抑肝阳药的含义、性能特点、掌握平抑肝阳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功效、适应范围、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l 2 2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珍珠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珍珠母、刺蒺藜的功效。母、刺蒺藜的功效。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九页,共62页l一、含义:一、含义:凡能平抑肝刚或平潜肝阳,主要用治肝凡能平抑肝刚或平潜肝阳,主要用治肝阳上亢病证的药物,称平抑肝阳药。阳上亢病证的药物,称平抑肝阳药。l性能有以下特点:性能有以下特点:l1 1、在药性方面,、

23、在药性方面,多偏寒凉。因多为介类贝壳和矿多偏寒凉。因多为介类贝壳和矿石入药,而有质重沉降之特性。石入药,而有质重沉降之特性。l2 2、在药味方面,、在药味方面,介类平抑肝阳药多具咸味,植物、介类平抑肝阳药多具咸味,植物、矿石类平抑肝阳药多具苦味。矿石类平抑肝阳药多具苦味。l3 3、在归经方面,本节药物均以入肝经为主。、在归经方面,本节药物均以入肝经为主。l l二、功效:二、功效:平抑肝阳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平抑肝阳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及肝火上攻之目赤、头昏或浮阳上阳上亢头晕目眩及肝火上攻之目赤、头昏或浮阳上扰烦躁不眠等证,扰烦躁不眠等证,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页,共62页

24、l石决明石决明l 来源来源 鲍科动物杂色鲍或盘大鲍的贝壳鲍科动物杂色鲍或盘大鲍的贝壳l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经咸,寒。归肝经l 性能特点性能特点 本品性寒清热,质重沉潜,专入肝本品性寒清热,质重沉潜,专入肝经。既能平肝潜阳,经。既能平肝潜阳,l又能清肝明目,又能清肝明目,l为治目疾要药。为治目疾要药。l 功效功效 平肝潜阳,平肝潜阳,l清肝明目。清肝明目。l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 1530g 1530g。l入煎剂宜打碎先煎。入煎剂宜打碎先煎。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一页,共62页l 牡牡 蛎蛎 来源来源 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和大连湾牡蛎等的贝壳。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和大连湾牡蛎等的贝壳。 性味归经性味

25、归经 咸、涩,微寒。归肝、肾经。咸、涩,微寒。归肝、肾经。 性能特点性能特点 本品味咸微寒,质重镇潜,生用既善本品味咸微寒,质重镇潜,生用既善平肝、镇惊,又能软坚散结。煅用平肝、镇惊,又能软坚散结。煅用l性涩功能收敛固涩、制酸。性涩功能收敛固涩、制酸。 功效功效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 15 1530g30g。入煎剂宜打碎先煎。平肝潜。入煎剂宜打碎先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宜生用;收敛固涩、制酸宜煅用。阳、软坚散结宜生用;收敛固涩、制酸宜煅用。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二页,共62页 石决明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清肝明目平 珍珠

26、母镇心安神,燥湿敛疮抑 牡 蛎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 酸痛肝 代赭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阳 罗布麻清热利尿,降压 紫贝齿镇惊安神,清肝明目 刺蒺藜疏肝解郁,祛风明目小 结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三页,共62页l 第二节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息风止痉药l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l 1 1掌握息风止痉药的含义、性能特点、适应掌握息风止痉药的含义、性能特点、适应范围、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范围、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l 2 2掌握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掌握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的性能特点、功效。蚕的性能特点、功效。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四页,共62页l一含义:一含义:凡以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主治肝凡以

27、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风内动、痉挛抽搐病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风内动、痉挛抽搐病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性能特点:性能特点:l1 1、在药性方面,、在药性方面,多偏寒凉。多偏寒凉。l2 2、在药味方面,、在药味方面,作用较强的息风止痉药,多具作用较强的息风止痉药,多具辛味和咸味;作用较和缓的息风止痉药,多具辛味和咸味;作用较和缓的息风止痉药,多具甘味。甘味。l3 3、在归经方面,、在归经方面,各药均以入肝经为主。各药均以入肝经为主。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五页,共62页l 钩钩 藤藤 来源来源 茜草科植物钩藤等的干燥带钩茎枝。茜草科植物钩藤等的干燥带钩茎枝。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肝、

28、心包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性能特点性能特点 本品微寒质轻,入肝、心包经。善本品微寒质轻,入肝、心包经。善清肝与心包之火而平息肝风,为清肝清肝与心包之火而平息肝风,为清肝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 功效功效 息风止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清热平肝。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 1015g 1015g。不宜久煎。不宜久煎。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六页,共62页l 天天 麻麻 来源来源 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经。甘,平。归肝经。 性能特点性能特点 本品甘缓不峻,本品甘缓不峻,性平无寒热之偏,专入肝经,性平无寒热之偏,专入肝经,既能息

29、风止痉,善治寒热虚实既能息风止痉,善治寒热虚实各种惊痈抽搐。又长于平肝而各种惊痈抽搐。又长于平肝而为治肝阳眩晕之要药。此外,为治肝阳眩晕之要药。此外,还能祛外风、通经络,治风湿痹痛。还能祛外风、通经络,治风湿痹痛。 功效功效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桂风通络。息风止痉,平抑肝阳,桂风通络。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 3 310g10g。研末服,每次。研末服,每次1111、5g5g。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七页,共62页l 全全 蝎蝎l 来源来源 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l的干燥体。的干燥体。l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辛,平。有毒。归肝经。辛,平。有毒。归肝经。l 性能特点性能特点 本品辛平有毒,专入肝经

30、,本品辛平有毒,专入肝经,l药力稍缓,功善患风止痉、祛风攻毒、药力稍缓,功善患风止痉、祛风攻毒、l通络止痛。通络止痛。 功效功效 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用法用法用法用法 25g 25g研末吞服,每次研末吞服,每次0 06 61g1g,外用适量。,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辛散而燥,血虚生风者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辛散而燥,血虚生风者慎用。慎用。l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八页,共62页l 蜈蜈 蚣蚣 来源来源 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肝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31、。 性能特点性能特点 本品性温有毒,专入肝经,本品性温有毒,专入肝经,性善走窜,功似全蝎,尤善息风止痉性善走窜,功似全蝎,尤善息风止痉而力强,常与全蝎相须为用。而力强,常与全蝎相须为用。 功效功效 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 13g 13g研末吞服,每次研末吞服,每次0 06 6一一1g1g。外用适。外用适量。量。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内服用量不宜过大。性善走本品有毒,内服用量不宜过大。性善走窜,孕妇忌用。窜,孕妇忌用。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九页,共62页l 地地 龙龙 来源来源 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l缟蚯蚓等的干燥体

32、。缟蚯蚓等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咸,寒。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归肝、脾、膀胱经。 性能特点性能特点 本品咸寒,入肝清热息风、止痉,入肺清本品咸寒,入肝清热息风、止痉,入肺清泄肺热、平喘。性善走窜通泄肺热、平喘。性善走窜通l利,故能通络、利尿。利,故能通络、利尿。 功效功效 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 用量用法用量用法 5 515g15g,鲜品,鲜品101020g20g。研末服,每次。研末服,每次12g12g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页,共62页l 全蝎、蜈蚣全蝎、蜈蚣,均源于虫类且有毒,均能均源于虫类且有毒,均能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治急慢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治急慢惊风、破伤风、疮痈肿毒、偏正头痛、风惊风、破伤风、疮痈肿毒、偏正头痛、风湿顽痹等证。湿顽痹等证。l但但蜈蚣蜈蚣性温,毒力及药力均强;性温,毒力及药力均强;l 全蝎全蝎性平,毒力及药力稍缓。性平,毒力及药力稍缓。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一页,共62页小 结 清肝热,息肝风力优胜,为治 羚羊角 肝热惊痫抽搐之要药。 平肝潜阳,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牛黄清心凉肝,化痰开窍,清热解毒息 钩藤轻清透热,凉肝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