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_第1页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_第2页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_第3页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_第4页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秋季学期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 某厂4月份产量与1月份产量相比增长了10%,若已知4月份产量为1000,那么1月份的产量为(A )。A909.09 B976.45 C968.73 D1032.282.以下各项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 )。A.工龄 B.健康状况 C.工资水平 D.劳动时间利用率3.连续变量( C)。A.表现形式为整数 B.取值可一一列举C.取值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D.一般都四舍五入取整数4.了解某公司职工文化程度情况,总体单位是( B)。A.该公司全体职工 B.该公司每一位职工C.该公司全体职工文化程度 D.该公司每一位职工文化程度5.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

2、单位是(D )。A. 该市每一家工业企业 B. 该市全部工业设备C.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D. 某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饮料产品,欲了解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公司派人到各商场、超市随机调查了200 名顾客。该公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C )。A. 直接观察法 B. 报告法 C. 访问调查法 D.很难判断7.企业要对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把关,那么,在质量检验时最合适采用的调查组织方式是( D)。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8. 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C )。A. 组距 B. 组数 C. 组限 D. 组中值9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 )。A

3、选择分组的标志 B划分各组界限C区分事物的性质 D对分组资料再分组10. 在分组的情况下,总体平均指标数值的大小(C )。A. 只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与各组单位数无关B. 只受各组单位数的影响,与各组变量值水平无关C. 既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又与各组次数有关D. 既不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也部受各组次数的影响11. 在组距数列中,用组中值作为计算算术平均数直接依据的假定条件是(D )。A. 各组次数必须相等 B. 各组必须是闭口组C. 总体各单位变量值水平相等 D. 总体各单位变量值水平在各组内呈均匀分布12. 标志变异指标反映了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B )。A. 集中趋势 B.

4、离散趋势 C. 变动趋势 D. 长期趋势13. 抽样误差( D)。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B. 既不可以避免,也不可以控制C. 可以避免, 但不可以控制 D. 不能避免, 但可以控制14.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估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C )。A. 实际误差 B. 可能误差范围C. 平均差异程度 D. 实际误差的绝对值15.凡是用来反映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被称为( C)。A. 增(减)量 B. 增加速度 C. 广义指数 D. 狭义指数16.用来反映个别事物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称为( C)。A. 总指数 B. 类指数 C. 个体指数 D. 平均指数17.在综合指数的变形中,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所用

5、权数是(D )。A. p1q1 B. p1q0 C. p0q1 D. p0q018.已知三个厂同种产品在两个不同时期的单位成本与产量资料,要分析其总平均成本的变动时,应计算( C)。A 总指数 B 静态指数 C 可变构成指数 D 地区指数19.某厂职工工资总额今年比去年减少了2%,平均工资上升了5%,则职工人数(D )。A增加7% B减少3% C增加10% D减少6.7% 20.下面数列哪个属于时间序列(D)。A.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人口按性别分组形成的数列C.家禽按重量分组形成的数列 D.产量按时间先后形成的数列21. 某企业2006 年1月初职工人数为190人,2月初职工人数为2

6、15人,3月初职工人数为220人,4月初职工人数为230人。则第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为(D )。A.209 人 B.208 人 C.214 人 D.215 人22.在时间序列中,累计增长量等于与之对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A)。A.和 B.差 C.积 D.商 23.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B)。A. 不相关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复相关24.判断现象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D)。A. 对现象做定性分析 B. 编相关表 C. 绘相关图 D. 计算相关系数25.相关系数可以说明(C )。A. 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B. 现象之间的函数

7、关系C. 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 D. 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26.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C )。A. 0r1 B. -1r1 C. -1r1 D. -1r027一般采用(C )作为分析经济增长的基础指标。A.国民生产总值 B.增加值 C.国内生产总值 D 劳动生产率28一个由100 名年龄在3060 岁的男子组成的样本,测得其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r=0.45,则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D)。A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 B身高与体重存在低度正相关C体重较重的男子趋于较高 D45%的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29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称为(D )。A环比增长率 B平均增长率 C年度化增长率 D增长1%绝

8、对值30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D)。A.连续型变量 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二、多选题1. 某商店第四季度全部商品销售量为第三季度的102%,这个指数属于( AC)。A.总指数 B.个体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 E.季节指数2.在人口普查中( ABCDE)。A.被普查的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B.性别是属性变量C.年龄是数量变量 D.女性人口比重是统计指标E.总人口是数量指标3.离散型变量的变量值(ABDE )。A.是间断的(非连续的) B.表现形式为整数 C.相邻两数之间可作无限分割D人数E机器台数4.下面

9、调查中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是(ACD )。A. 近10 年我国利用外资情况调查 B. 按月统计的钢产量调查C.2006 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分配去向调查 D. 10 年一次的人口普查E. 一批产品合格率的检查5. 统计整理的步骤一般为( DACEB)。A. 对照综合表的要求进行分组或分类B. 做好统计资料的系统积累工作C. 对各单位的指标进行汇总或作必要的加工计算D. 对调查来的资料首先进行审核E. 将汇总整理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6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BCDE)。A职工按工龄分组 B企业按所有制属性分组C教师按职称分组 D人口按地区分组E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7下列分组中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

10、有( ACD)。A工厂按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比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工厂按产量分组 D职工按工龄分组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8在组距数列中影响各族次数分布的要素是( ACE)。A总体单位数多少 B变量值大小 C组数 D组限 E组距9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BD )。A是上限与下限的中点数 B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组来确定C在开口组中无法计算 D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E就是组平均数10.位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有( BC)。A. 算术平均法 B. 众数法 C. 中位数法 D. 调和平均法 E. 几何平均数11. 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和简单算术平均数相等(ADE )。A. 各组次数相等 B

11、. 各组变量值不等 C. 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 各组次数都为1 E. 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12. 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值主要有( ABCDE)。A.众数 B.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13.众数(ABCDE )。A.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B.从分布的角度看,是一组数据分布的最高峰点所对应的数值C.是位置平均数 D.不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E.不一定存在,若存在也不一定是唯一的14.在一个正态分布下,中位数(AC )。A. 等于算术平均数 B. 小于算术平均数 C. 等于众数D. 大于众数 E. 无法判断15.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有(ABCDE )。A

12、. 置信水平 B. 抽样极限误差 C. 抽样组织形式D. 总体方差 E. 抽样方法16.抽样误差是( ABE)。A代表性误差 B.不可避免的C.登记性误差D. 系统性误差 E.随机误差17.在抽样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DE)。A扩大极限误差,可以提高估计的可靠程度B. 缩小极限误差,可以提高估计的可靠程度C扩大极限误差,只能降低估计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只能降低估计的可靠程度E极限误差的变化必然引起可靠程度的变化18.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总指数的关键问题是(BD )。A.选择指数化指标 B.选择同度量因素 C.选择指数化指标所属时期D.选择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 E.选择计算的“型”19.下列属于

13、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CD)。A.物价指数 B.商品销售量指数C.平均工资指数 D.劳动生产率指数20. 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数量变量)的有(BCE )。A.企业的地址 B.企业注册资金 C.企业开工时间D.企业经营方向 E.企业产品品种数三、简答题时点数列及其特点答: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某种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发展状况的总量指标所构成的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即由时点指标构成的数列叫时点数列。时点数列的特点:时点数列中各项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发展状况;各项指标值只能按时点所表示的瞬间进行间断登记,相加无实际经济意义,因而不能直接相加;各项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时点间隔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2.

14、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的联系与区别答: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的区别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统计指标则是说明总体特征的。第二,统计标志有的不能用数值表示,有的能用数值表示,而统计指标都可用数值表示。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的联系也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通过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汇总而来的。如全国工业总产值指标就是从每个工业企业(即统计总体单位)的工业总产值(即标志)汇总得来的。第二,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之间存在着转化关系。3. 总量指标答: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规模或水平的一种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是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因此也叫统计绝对数。总量指

15、标通常是由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加总而得到。4. 抽样推断答:抽样推断,又叫抽样估计、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样本的实际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和判断的一种统计方法。5. 某地区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如下:100 人以下;100-499 人;500-999 人;1000-2999 人;3000 人以上。问:该分组标志是离散型变量还是连续型变量?组限重叠吗?属于什么类型的组距数列? 答:分组标志是离散型数量标志;组限不重叠;属于开口异距数列,是离散型变量数列。四、计算题1某乡2012年播种小麦2000亩,随机抽样调查

16、其中100亩,测得亩产量为450斤,标准差为50斤。现要求用100亩的情况推断2000亩的情况,试计算。重复抽样情况下抽样平均亩产量的抽样平均误差; 概率为0.9973(概率度3)的条件下,平均亩产量的可能范围; 概率为 0.9973(概率度3)的条件下,2000亩小麦总产量的可能范围。答:按重复抽样计算抽样平均误差Ux=5(斤)450-3×5平均亩产量可能范围450+3×5即:平均亩产量在435斤到465斤之间。2000×(450-3×5)小麦总产量可能范围2000×(450+3×5)即:2000亩小麦总产量的可能范围在870000

17、斤到930000斤之间。(提示:抽样推断,要求列出计算过程)2. 某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资料如表,要求:对该单位工资总额变动进行因素分析。解:根据所给资料可知 q0=1000; p0=5000;p0q0=5 000 000; q1=1050; p1=5400; p1q1=5 670 000; p0q1=5000×1050=5 250 000;从相对数方面进行分析:q1p1/q0p0=q1p0/q0p0×q1p1/q1p0 即:5 670 000/5 000 000=5 250 000/5 000 000×5 670 000/5 250 000 113.4%=10

18、5%×108%从绝对数方面进行分析:(q1p1q0p0)=(q1p0q0p0)+(q1p1q1p0)即:(5 670 0005 000 000)=(5 250 0005 000 000)×(5 670 0005 250 000)670 000= 250 000+420 000所以:工资总额变动=113.4% 增加总额=67(万元)(1)职工人数变动影响 职工人数指数=105% 职工人数变动影响工资总额=25(万元)(2)平均工资变动影响 平均工资指数=108% 平均工资变动影响工资总额=42(万元)(3)综合影响 113.4%=105%×108% 67=25+42(提示:综合指数体系分析,列出分析过程)3. 某企业2005 年各月月初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要求:计算该企业2005 年各季平均职工人数和全年平均职工人数。答:第一季度平均职工人数302 人;第二季度平均职工人数310 人;第三季度平均职工人数=322 人; 第四季度平均职工人数=344 人全年平均职工人数3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