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202X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202X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202X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202X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古代近代史第十三单元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世纪中后期 20世纪初世纪初)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内容索引主干梳理 断点弥补概念理解 重点深化史料考法 定向突破高考感悟 押题演练 课时作业主干梳理 断点弥补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前提:18世纪时,英国 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2)经济条件资本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市场广阔的海外市场提供动力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 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生产技术(3)直接动力: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推动生产技术革命。【教材补缺】圈地运动1415世纪,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

2、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2.过程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新阶段1785年, 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 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完成瓦特大机器3.影响(1)经济上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组织 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工厂(2)社会上

3、城乡结构工业城市形成, 进程明显加快阶级关系形成 和 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_ 的统治城市化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3)思想文化上: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业革命后产生三大思潮: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潮流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4)消极影响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掠夺,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

4、境。生产不足被生产的相对过剩取代,工业革命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破坏力越来越大,成为新的经济问题。工业革命制造的强大生产力也造就了强大的军工企业,再加上世界市场的形成,战争的破坏力更加巨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使人类更加珍爱和平。【图示明史】工业革命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政治前提 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资本主义2.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 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

5、涌现。(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_。(3)化学工业发展令人瞩目。(4)科学技术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发电机飞机3.影响(1)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工业部门:诞生 、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3)生产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4)生产组织: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 。(5)世界体系: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电力工业垄断组织【图示明史】第二次工业革命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条件市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

6、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表现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 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 和世界贸易中心影响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面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工厂2.世界市场的发展(1)原因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交通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 出现,加强了各地联系。(2)表现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3)影响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殖民地和

7、半殖民地的 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通讯手段民族资本主义【归纳总结】世界市场的形成概念理解 重点深化概念解读考点一改变世界的力量两次工业革命1.手工作坊是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因此,作坊主与帮工、学徒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2.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

8、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相比,不仅表现在生产规模、技术分工上的进步,关键是手工工场已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是与手工作坊的本质区别。3.工厂在世界近代史中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工厂和手工工场相比,虽然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但它采用了机械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针对练1(2018郑州二模)英国某学者指出:“工厂制度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组成的、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允

9、许有别的定义的。”这种制度的确立A.使劳动力开始集中生产B.开创了精细生产分工的模式C.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D.开启了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工厂制度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在工厂里,“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着总动力设备,这说明工厂制度的确立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故选C项。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劳动力已经开始集中生产,且分工精细,故A、B两项错误;流水线标准化生产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而工厂制度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故D项错误。认知深化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技术来源: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开始部门:首先发生

10、在轻纺部门。范围:首先发生在英国,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在一些国家形成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例如:德国和日本。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素养感悟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工业革命在推动全球化进程,带动政治上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社会生活文明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

11、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概念解读考点二工业文明拓展的桥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它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拓展而形成;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认知深化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1)市场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市

12、场范围经历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区域贸易到世界贸易的发展过程。(2)市场的联系方式更加快捷。交通运输方式经历了马、帆船运载到汽船、火车、汽车、飞机运载的过程,商品信息传递经历了人员传递到通过电报、电话以及网络传递的方式,商品运输的速度和运载量迅速扩大。(3)市场的商品种类迅速增加。经历了由农牧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到工业产品与原料的交换,再到资金、劳动力与商业服务的交换的过程。(4)市场组织、维护机制不断完善。通过建立银行、交易所,成立政府特许公司、垄断公司等工业公司和商业公司,保障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顺畅。(5)贸易中心的不断变化。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的贸易中心;14001700

13、年,西、葡、荷兰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后来美国取而代之。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

14、和发展。针对练2(2018江西百校联考)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表中信息表明 16991701年17721774年18041806年18341836年18541856年欧洲83.645.037.336.328.9美国、加拿大和西印度13.346.946.434.728.1非洲、近东、亚洲、澳洲和拉美3.18.116.329.043.0A.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B.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C.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D.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解析从表格信息看,英国对亚非拉地区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不断增长,这说明英国对这些地区的经济侵略逐渐加

15、深,反映出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故选C项。史料考法 定向突破获取材料信息材料一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银行业在英国发展得更早、更有效,为个人企业和社团企业提供了共同基金。企业家中的人才令人印象深刻地集中在英国。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从非国教徒如从事制铁业的达比全家、经营棉纺织厂和参与政治活动的布赖特父子以及投身于科学的道耳顿等人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得到说明。摆脱常规和对个人责任的强调使在非国教徒中间产生很大一部分实验者和发明者,而他们的节俭使他们把利润再投资于实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

16、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到1700年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严格适宜的环境它发展了一套包含在习惯法中的有效的所有权。除排除了要素和产品市场上资源配置的障碍外,英国已开始利用专利法来保护知识的私有权。现在舞台已经为产业革命布置就绪。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要求:依据材料,概括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主要因素。信息:_ (1)英国商业贸易和金融业发达,为工业革命提供更多资金。(2)英国企业人才汇聚。(3)英国企业的技术积累和清教徒节俭及投资思想的影响。(4)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与粮食。(5)体

17、现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和法制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政治环境。提炼材料观点材料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观点 思考方向历史结论角度1近代欧洲经济崛起的动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从而拉大了东西方之间的差距角度2“欧洲中心论”的片面性 角度3全球视角看待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

18、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材料近代英国贸易政策变化大事记时间事件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保护英国本土航海垄断贸易的航海条例,此后不断修改完善,为此还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的战争1690、1693年征收进口商品附加税,开启了关税壁垒不断增高的进程,多数进口商品关税从5%增加到20%25%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严格限制外国谷物进口1839年在伦敦成立了全国性的反谷物法同盟1841年英国保守党领导人皮尔出任首相,取消和降低了1 000多种商品的进口税,全部废除了出口税,自由贸易占据上风1

19、846年废除谷物法,放弃贸易保护主义,公开宣布“所有民族之间的贸易必须享受完全的自由”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1852年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并确立了自由贸易原则据钱乘旦等英国通史发现问题:近代英国贸易政策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转变。思考:根据材料指出近代英国贸易政策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试答:_ 变化:从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发展为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原因:贸易保护政策阻碍了商品流通,不利于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急需发展对外贸易以扩大市场;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权,开展了一系列废除重商主

20、义政策的斗争;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和推动。高考感悟 押题演练全国卷考题统计年份考题2018年卷,34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2017年卷,33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居民收入变化2016年卷,33第一次工业革命卷,33第一次工业革命2015年卷,32世界市场的发展卷,41科技与生产力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公式”科技创新卷,33第二次工业革命2014年卷,33英国工业革命1.(2018课标全国,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

21、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真题感悟解析B对:材料中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认识,从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强调制度因素,再到强调自然条件,体现了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认识逐渐趋于全面。A错:材料中的几种观点都有合理性。C错:材料中的经济条件、制度因素等都是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而言的。D错:后期学者研究与传统观点只是研究视角不同,无法判断哪一种观点更可信。命题规律当前的高考题很少再考“根本原因”“首要条件”,注重于对历史事件宏观全面的考查,从研究者不同的视

22、角进行考查。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2.(2017课标全国,33)下表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解析根据表格数据信息可知“国民总收入”增长幅度大,工人实际工资增长幅度相对较小,这说明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故D项正确。题干表格中“国民总收入”两次增加,而工人的

23、实际工资只有一次增加,故不能得出“同步增长”的结论,A项错误;工业革命期间,经济快速发展更多依赖于机器生产的采用、工厂的推广、海外市场的扩大等而不是廉价的劳动力,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表格,工人实际工资有较大增长,C项错误。技巧点拨对于表格,学会从整体上进行比较。本题中的表格实际上由两个表格合成,这两个表放在一起,肯定是让考生进行对比,通过比较英国国民总收入和英国工人实际收入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1816年”,特别是在“18311841年”,人口死亡率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与英国工业革命后城市环境的恶化有关,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人口膨胀食物

24、短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史实可知,19世纪医疗技术水平应该高于18世纪,故D项错误。3.(2016课标全国,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解析19世纪60年代美国各地铁轨有很大差异反映出美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各地铁路轨距不统一,说明铁路部门不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故B项错误。C项没有材料依托,D项不符合史实。4.(2016

25、课标全国,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5.(2015课标全国,33)下表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

26、发生重大变化解析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大多数国家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以英、美、德、法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也在不断发展,故选B项。解析19世纪初,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妇女和女孩们从繁重的手工纺车的辛苦劳动中解放出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手织机也多半被闲置,材料只说明纺车被弃置,不能得出妇女被解放的结论,故A项正确,B项不正确。材料也未体现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6.(2014课标全国,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

27、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1.(2018湖北武昌区5月调研,33)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墟,人口大量流失。1801年英格兰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见下表,这一情况说明模拟通关类别未圈地地区圈地地区小麦大麦燕麦小麦大麦燕麦单位面积产量:蒲式耳/英亩18.525.933.322.831.836.8A.英国社会底层人民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B.圈地运动导致了英国种

28、植业的全面衰退C.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D.更多富余农产品为工业化提供坚实基础解析题干中“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墟,人口大量流失”及表格中反映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结合当时正进行工业革命,故D项正确。2.18世纪中叶以前,英国人口增长速度缓慢。18世纪4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尤其是18111821年的10年间,英国人口增长了18%,人口年增长率达到1.8%,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英国“人口革命”。当时英国“人口革命”的出现A.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成果 B.主要得益于海外的殖民扩张C.增加了“福利国家”的负担 D.引起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变化解

29、析“18世纪4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尤其是18111821年的10年间,英国人口增长了18%,人口年增长率达到1.8%”,这种现象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成就,故A项正确。解析题干表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大陆国家和美国以自身的工业制造品替代英国商品,使英国在欧洲大陆和美国的市场严重萎缩,体现出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格局的变迁,故D项正确。3.(2018衡水金卷模拟压轴卷,33)随着欧洲大陆国家开始工业化,其国内的工业生产替代了进口,英国出口的商品在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到1913年,英国已经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当时美国占英国商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仅为5%。这反映

30、出A.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大国地位B.工业革命开始向英国以外扩展C.英国失去了欧洲和美洲的市场D.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格局变迁解析新航路开辟是对外开拓殖民地,与英国乡村发展不符,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推进,带来了工业城市的发展,农村人口和比例下降,符合乡村“持续衰落”,故B项正确;混合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对城市企业的管理,与乡村发展不符,故C项错误;政府政策是影响乡村兴衰的因素,但不是导致乡村“持续衰落”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4.(2019成都模拟)在社会发展大潮中,近现代英国乡村经历了兴旺发展、持续衰落、逐渐恢复的历史过程。其“持续衰落”主要是由于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推进C.混合市场经济

31、体制的形成 D.政府强有力的政策5.(2018宜宾一模,34)1878年,美国还没有一家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全部54家上市公司中,铁路公司占到36家,其余18家公司,大多数也与铁路交通密切相关。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当时美国A.铁路行业出现了垄断组织B.制造业落后于欧洲国家C.国内市场的培育成效显著D.铁路交通成为支柱产业解析材料“全部54家上市公司中,铁路公司占到36家”说明当时美国铁路行业还没出现垄断组织,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的制造业,故B项错误;由于美国的两次工业革命是在一起进行的,所以美国的国内市场发育比较完善,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美国的铁路业比较

32、发达,但是还不能说明铁路运输业成为支柱产业,故D项错误。6.(2018衡水高三模拟,20)下表是19001901年英、德、法、美四国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比重。对该表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国家英德法美城市人口比重77%56.1%41%39.7%A.英国城市人口高于其他三国B.德国工业增长率远高于美法C.城市化与工业增长率成正比D.四国工业化发展状况不平衡解析表格展现的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一种比例关系,不是城市人口的数量,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工业增长率的问题,故B、C两项错误;工业化在一定时期能够促进城市化的发展,通过表格可以看出这四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不同,故D项正确。课时作业1234567891

33、011121314一、选择题1.(2019河间模拟)“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做出发明。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材料强调的是A.发明者无法决定历史发展轨迹B.历次工业革命很少将科学原理用于实践C.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D.科学研究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材料信息“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由于缺乏刺激”“未被应用于工业”表明,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故选C。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34、,排除;B、D两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2.(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检)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一书中写道:“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后,工厂主博尔顿要求买主只付出每架机器的制造和安装的费用,另外加上比使用同等马力的气压机所获得燃料上节省费的三分之一。”此做法A.保证了对生产技术的垄断B.有利于改良蒸汽机的推广C.提高了与同类商品的竞争力D.说明蒸汽机使用技术复杂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材料反映了工厂主低价出售蒸汽机,不利于对生产技术的垄断,有利于改良蒸汽机的推广,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同类商品的价格,无法得出提高了与同类商品的竞争力,故

35、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蒸汽机使用技术复杂,故D项错误。3.(2018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有学者指出,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各国大门,将整个世界征服于脚下。被征服的人民在这个过程中饱受苦难。他们为了生存,也开始追求工业化。从这个时候起,一个世界性的现代化过程就开始了。这说明A.当今世界各国已实现现代化B.现代化过程即主动融入世界过程C.有些国家现代化具有被动性D.西方的崛起起源于工业的现代化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当今世界各国已实现现代化”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故A项错误;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被动融入世界的过程,故B项错误;通过“被征服

36、的人民在这个过程中饱受苦难也开始追求工业化”说明有一些国家的现代化具有被动性,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西方崛起的原因,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4.(2019大庆模拟)在“蒸汽”时代的英国,许多贵族出巨资购置设备,开发煤矿、投资修筑铁路、运河;工商资本家不断追寻市场、发现商机、谋取利润;工人为了按日或按月的薪水拼命工作;农舍中劳作者也经常为小雇主工作。据此可知A.两大对立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B.英国的民族主义具有殖民主义的特点C.投机行为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D.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解析材料表明英国各阶层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有工业化大生产特点,体现了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

37、透到社会各阶层,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5.(2018太原模拟)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由材料“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可知依然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可知工业革命促使生产规模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规模而

38、非工业分工,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6.(2018怀化模拟)1848年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阶级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而在1872年的德文版这一观点已修正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影响观点修正的主要因素是A.巴黎公社革命失败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议会制度日益完善D.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解析“1872年的德文版这一观点已修正”体现了时空的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工人阶级的斗争方法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故D项正确。12345678910

39、111213147.(2018洛阳三模,34)1870年至1914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A.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B.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C.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D.民主政治惠及社会下层解析由材料中时间“1870年至1914年”可知此时期为英国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发展推动社会贫富分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工人失业、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因而英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建立福利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8.(2018孝

40、义摸底)自19世纪中叶马克思写下自己的著作以来,事态的发展并未遵循他所预示的明确的模式。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穷人没有变得更穷,相反,工人们变得愈来愈富裕,因而也就愈来愈满足于现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完善B.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各国的压制C.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D.工人和资本家的政治地位趋同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材料没有提到福利制度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共产主义运动,排除B项;由“19世纪中叶马克思写下自己的著作以来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工人们变得愈来愈富裕”可见,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故选C项;工人和资本家属于对立的阶

41、级,故政治地位不可能趋同,排除D项。12345678910111213149.观察下面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造成欧洲人口在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6501990年欧洲人口变化数据表时间(年)16501750 18501900 19501990占世界人口百分比18.319.222.724.923.015.0A.医学技术进步 B.大量移民进入C.两次工业革命 D.两次世界大战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材料中欧洲人口“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急剧变化”是迅速增加,医学技术进步并非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B项并非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早期需要

42、大量劳动力,会导致人口增加,而材料中“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先后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二战发生在20世纪中期,与材料中“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不符,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0.(2018宜宾一模,28)1894年,中国进口货物中鸦片为2 994.7万海关两,占进口货总值的21.1%;棉纺织品为4 965.3万海关两,占进口货总值的35.3%。而在此之前,进口鸦片的比重要比棉纺织品多。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朝廷不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B.洋布已成为国人必需品C.列强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变D.抵制鸦片成为国民共识解析1894年之前,西方侵略中国主要靠出口鸦片,

43、19世纪末期,西方的工业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他们急需把纺织品出口,进而获得利益,说明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解析结合这一时期的工业革命,英国对印度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显然有利于英国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和国际金融地位的稳固,故B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1.(2018安徽江南十校一模,34)英国殖民当局于1849年在印度修建了第一条实验性的铁路,之后组建一批铁路公司进行大规模的修建。据统计,1871年为5 077英里,1881年为9 891英里,1891年为17 564英里,1901年为23 571英里,1913年为34 656英

44、里。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A.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有助于维护英国的国际金融地位C.印度工业革命的内在发展需求D.殖民扩张是工业革命的巨大动力123456789101112131412.(2018郑州一模,24)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中产阶级发起了服装改革的潮流,男子的服装变得十分简洁,典型的男装是西装外套和马甲、黑色灰色或深蓝色的裤子。20世纪初,妇女中广泛流行短裙和女士长裤。这一时期的服饰变化A.反映了妇女地位的下降B.适应了生产领域的变革C.缩小了男女间的贫富差距D.强化了服装的装饰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根据材料“从19世纪中叶开始男子的服装变得十分简洁”和“20世纪初,妇女中广泛流行短裙和女士长裤”得出半个世纪以来,男女服饰变得简洁实用,再结合时间分析,该时间阶段为工业革命,工业化推动服饰变迁,简洁实用的服饰便于操作机器,适合工业化以来的生活快节奏,故B项正确。1234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