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托物言志_第1页
诗歌鉴赏---托物言志_第2页
诗歌鉴赏---托物言志_第3页
诗歌鉴赏---托物言志_第4页
诗歌鉴赏---托物言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托物言志诗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将作者的写作者的写作目的作目的以及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寄寓在在物物的描写的描写中。中。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一种是一种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或(或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就是诗人把自己的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某种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或或感情感情融于某种融于某种具体具体

2、事物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就是物与志的结合。1 1、分类、分类描摹情态类描摹情态类 这类咏物诗只是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骆宾王的骆宾王的咏鹅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贺知章贺知章咏柳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苏轼苏轼海棠海棠 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

3、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托物言志类托物言志类 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法通过写具体的“物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向与抱负。 白居易的白居易的白云泉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4、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运用运用象征手法象征手法写景寓志,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咏物抒怀类咏物抒怀类 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与“物物”所处的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虞世南虞世南蝉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垂緌饮清露

5、,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蝉的外形和性情,后两句议论,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蝉的外形和性情,后两句议论,揭示了蝉声传得远的原因。在这里,蝉的揭示了蝉声传得远的原因。在这里,蝉的“垂緌垂緌”有点像古时的官帽,实际上是代指作者自己,有点像古时的官帽,实际上是代指作者自己,“饮饮清露清露”则象征着作者像蝉一样的清廉。则象征着作者像蝉一样的清廉。“非是藉秋非是藉秋风风”表明他认为自己口碑好,声名远播,并不是由表明他认为自己口碑好,声名远播,并不是由于自己位高权重,而实实在在是因为自己于自己位高权重,而实实在在是因为自己“德高德高”的缘故。诗中露出作者的缘

6、故。诗中露出作者 对自己才能品德的高度自信,对自己才能品德的高度自信,甚至带有几分自鸣得意的意味。甚至带有几分自鸣得意的意味。李商隐李商隐蝉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生在晚唐,一直处在李商隐生在晚唐,一直处在“牛李党争牛李党争”的旋涡的旋涡中,始终不得志,心情常处于忧愁苦闷之中。这首诗,中,始终不得志,心情常处于忧愁苦闷之中。这首诗,托物自嘲,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只能吸风饮露,托物自嘲,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只能吸风饮

7、露,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白白地浪费精力,自己不也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白白地浪费精力,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因为太清高,不趋炎附势,即使不停地写是这样吗?因为太清高,不趋炎附势,即使不停地写诗文,鸣不平,甚至写到才思枯竭,都不见什么反应,诗文,鸣不平,甚至写到才思枯竭,都不见什么反应,多么令人伤心!诗人那种多么令人伤心!诗人那种牢骚哀怨、怀才不遇的悲愤牢骚哀怨、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以物喻人类以物喻人类 这类咏物诗所描写或吟咏之这类咏物诗所描写或吟咏之“物物”与某一类型、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而不单单指向

8、作者自己。李纲李纲(北宋宰相北宋宰相)病牛病牛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 “耕田千亩耕田千亩”、“精疲力竭精疲力竭”表明了牛的勤表明了牛的勤劳卖力,劳卖力,“实千箱实千箱”突出了牛劳动成果的丰硕和突出了牛劳动成果的丰硕和其对人类的贡献,然而尽管这样的居功至伟,牛其对人类的贡献,然而尽管这样的居功至伟,牛却依然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只要天下众生都能却依然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只要天下众生都能吃饱饭,何必计较自己年老体衰、病卧残阳之中吃饱饭,何必计较自己年老体衰、病卧残阳之中呢?作者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

9、的崇敬和礼赞,同呢?作者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的崇敬和礼赞,同时也时也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广大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讴歌和赞颂。劳动人民群众的讴歌和赞颂。托物言理类托物言理类 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 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一些“事理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苏轼苏轼琴诗琴诗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表面上看是探索了琴声产生

10、的根源,这首诗表面上看是探索了琴声产生的根源,而实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术作而实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术作品创造产生的道理,那就是:品创造产生的道理,那就是:在文艺作品创作中,在文艺作品创作中,素材与技巧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素材与技巧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就象弹琴。就象弹琴一样,只有将一样,只有将“琴(素材)琴(素材)”与与“指(技巧)指(技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优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品)。秀的文学作品)。2 2、特点:、特点: 内容上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

11、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形似”。思想上思想上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神似” 。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不即不离。情感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才不遇的感受。常用表现手法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等。像等。3

12、3、答题技巧总结:、答题技巧总结: 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达了怎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诗人自身经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 答题模式:答题模式: 通用:通过什么通用:通过什么+ +抒发抒发( (寄寓、揭露寄寓、揭露) )什么感什么感情。情。 形象特点:事物特点形象特点:事物特点+ +自身特点自身特点

13、 所抒感情:什么内容寄寓什么样的感情所抒感情:什么内容寄寓什么样的感情 表现手法:所托之物表现手法:所托之物+ +形象特点形象特点+ +表达作用表达作用+ +所言之志所言之志 【例【例1 1】 阅读杜荀鹤的阅读杜荀鹤的小松小松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 1)对)对“小松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 字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 字写出其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2 2)这首诗刻

14、画)这首诗刻画“小松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低微的士人 的精神,同时也批评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时人” ” 的的 。不甘埋没不甘埋没目光短浅目光短浅刺刺出出 【例【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画画 菊菊 (宋)郑思肖(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此诗写于南宋被元所灭之际。)(注:此诗写于南宋被元所灭之际。)联系背景,这首诗通过咏菊花,以菊花象征了怎样的品格?联系背景,这首诗通过咏菊花,以菊花象征了怎样

15、的品格?答:答: 诗中的下列意象分别比喻什么?请简要作答。诗中的下列意象分别比喻什么?请简要作答。 百花:百花: 疏篱:疏篱: 抱香:抱香: 北风:北风: 坚明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坚明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们丧失民族气节、依附新朝的人们 恶劣的政治环境恶劣的政治环境 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民族气节 元朝统治者元朝统治者 【例【例3 3】 落落 梅梅 陆陆 游游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风更乞怜。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风更乞怜。1.1.梅花梅花“花中气节最高坚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哪里?

16、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哪里?答:答: 2.2.梅花的品格也是诗人的品格。请联系历史背景,梅花的品格也是诗人的品格。请联系历史背景, 说出诗人的梅花品格是什么?说出诗人的梅花品格是什么?答:答: 无论风雪怎样摧残,它的气概更加庄严坚强。无论风雪怎样摧残,它的气概更加庄严坚强。(第一句诗)(第一句诗)耻于向春风乞怜,绝无摧眉折腰耻于向春风乞怜,绝无摧眉折腰之态。(第三四句)之态。(第三四句) 一生坚持抗金复国的正义立场,屡遭排斥、一生坚持抗金复国的正义立场,屡遭排斥、打击而不动摇。打击而不动摇。【检测检测1】画眉鸟画眉鸟 欧阳修欧阳修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

17、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 1)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提示: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提示: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2 2)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提示: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提示: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检测【检测2】 柳柳 李商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

18、阳又带蝉。 注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1)试析)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曾逐东风拂舞筵”中中“逐逐”字的精妙之处。字的精妙之处。 提示:提示:“逐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